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

时间:2021-04-03 09:19:41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精选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精选5篇)

  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1

  清明节,古时亦称“植树节”、“踏春节”、“聪明节”,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清明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跟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跟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跟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明清以来,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水嬉”等风俗。由于清明跟“聪明”谐音,故又称“聪明节”,江南民间有此日生子最佳的说法。现今,清明有祭祖、扫墓、祭扫烈士墓、植树、踏青以及吃青团子等风俗。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这么,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

  大多数人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品供祭在墓前,再将纸钱烧掉,为的是让死者在天堂里有钱花。“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特有的气氛。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扫墓、禁火,还有很多体育项目。如:荡秋千、放风筝、踏青、植树、蹴鞠等。

  寒食既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清明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在北方,人们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在南方,则多为青团跟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个富有特色的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然很盛行。

  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3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上坟的经过不具体)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义。

  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4

  又是一年清明时,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熟悉的古诗萦绕在耳边,我的丝绪就想起了扫墓时的情形。

  清明节,让人缅怀!令人悲叹息回味前几年的清明节美好与无忧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就像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从去年开始,清明对于我来说,便多了一丝丝的哀悉和思念。特别是奶奶离去后这感觉愈来愈重,也许是奶奶太年轻的原姑,才五十多岁就离我们而去,有人说对亲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而我恰恰恰相反,在每次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时,我的心中会有些酸酸的感觉“男儿有泪不轻弹。”每当清明时,我尽量控制自己。

  今天是4月3日,天下着雨,我们一家人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钱江陵园,天虽下着雨,但是来祭祖的人络绎不绝,我们踏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了奶奶的陵墓,用抹布擦去尘土,献上一盆鲜花,再上一些奶奶喜欢吃的菜,一些水果,还有黄酒,恭恭敬敬地放在奶奶墓前,所有的人手中拿着点燃的香按辈份大小依次叩头行礼祭拜,最后我们给奶奶烧纸钱,我想奶奶在世的时候,她不分爱美还很喜欢打麻将,就多烧一些给她吧,让她在九泉之下过着幸福的生活,尽情地享用。奶奶你知道吗,我们有多么怀念你呢?你与我们近在咫尺却阴阳相隔不能相见。我们要离去了大家又一次向奶奶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头看那一排排的墓,像梯田一样一层层。傍边的小松树比去年长得更加茂盛,似乎长大了很多,也开始懂得了苦涩的滋味,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那么的有意义,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啊!

  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5

  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节日,清明到,气温高,正是来春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重种瓜得豆”。

  清明节不动烟火,只吃两东西。传说有:春秋战国时,晋融公的爱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就害死太子,太子被自杀。太子的弟弟为了没有害人,就逃亡了。只剩下几个中心大臣。

  第二个好玩的习俗让我给大家说一说,道一道吧!

  清明节的习俗比较有趣的,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的体育活动。为了防止寒食上身特别让大家一起运动一下,以锻炼身体。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因清明节也是一个活动节。

【写清明节风俗的作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清明节作文03-22

关于清明节的风俗作文(精选5篇)03-31

2022清明节的风俗作文(精选22篇)04-06

有关清明节风俗作文(精选8篇)03-31

清明节风俗主题作文04-21

清明节家乡风俗作文04-14

家乡的风俗作文怎么写02-28

家乡的风俗清明节优秀作文(精选20篇)03-22

清明节风俗的作文600字03-10

清明节传统风俗踏青作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