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作文

时间:2024-01-07 18:04:46 奶奶 我要投稿

奶奶的作文(范例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奶奶的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奶奶的作文(范例7篇)

奶奶的作文 篇1

  我在生活中见过许许多多的手,粗糙的、细腻的、修长的、粗短的、白皙的、黝黑的……可我最熟悉的还是奶奶的手,

  奶奶的手是勤劳的。每天,奶奶都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地板拖得光洁如新。每周,奶奶把我们的衣服洗得蓬松柔软,叠得整整齐齐。妈妈的手还是一双神奇的手。妈妈的厨艺不比大厨师的差,卷子鸡、红烧肉、虎皮辣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糖醋麻辣藕片、香菇油菜……那些红的、绿的、白的蔬菜在奶奶的手里就变成了色、鲜、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任凭神仙也抵挡不了它们的.诱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红烧肉,只要奶奶要炒红烧肉,我就会热血沸腾,干掉一锅米饭都不在话下。我爱奶奶的手,更爱奶奶,我相信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我会茁壮成长,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奶奶的作文 篇2

  奶奶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口头禅,那就是:“路上小心,要看车!”

  每天清晨,我起床后都会拿上篮球,拉着弟弟蹦跳着跑出门,奔向我家旁边的邢州广场去打球,那里是我每天活动娱乐的场所。虽然它就在我们家小区的隔壁不用穿越马路,但是奶奶每天仍然会在阳台窗口关注着我,朝我和弟弟大喊:“路上小心,要看车。”而我总是不耐烦地回一声:“知道啦!那儿有车。”

  慢慢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成了奶奶的口头禅,只要我们一出门,哪怕是爸爸妈妈带着我们,也会听到这句话。“路上小心,要看车。”后来我发现,她不但嘱咐我和弟弟,还嘱咐爸爸和妈妈,语气一点都不变。我不仅好笑,爸爸妈妈那么大的人了,还跟嘱咐小孩子似的,真好玩。

  就这样,奶奶一遍遍地说,我们一遍遍地烦。我们一遍遍地烦,却一点都不妨碍奶奶一遍遍地说。偶尔她没说,我们出门感觉就像少了一道护身符。我和弟弟就在这一遍又一遍的话语中,一点点的'长大了。

  现在,我们一家都知道,奶奶就是我们的定心丸,奶奶的嘱咐就是我们的盔甲。她的口头禅,让我们踏实又温暖。

奶奶的作文 篇3

  我的奶奶有一头银色的短发,里面藏着屈指可数的几根黑发。弯弯的眉毛、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奶奶很和蔼,不怎么发脾气。奶奶66岁,不过,别看她老了,她的手脚都很利索呢!

  一次,妈妈教我和奶奶做红烧排骨,我做了好几遍也没做成,而奶奶却做得可以把十公里以外的人引过来,而且比妈妈做的好吃多了呢!

  大年三十的时候,我悠闲的坐在沙发上玩,而大人们却不亦乐乎的贴对联,而剪刀却不翼而飞了,大人们着急的热锅上的蚂蚁,而奶奶大人却不慌不忙拿出一根线,把对联对折,把线放进去,把线一拉,随着“呲呲”的.声音,原本连成线的对联彻底解散了!天啊!奶奶真是太厉害了,真不愧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啊”!但你以为这就把了奶奶形容完吗?还有一次,我看见奶奶要把洗碗水倒进花盆里面,我就立刻阻止道:“奶奶千万别倒啊!这可是君子兰,一定不要用洗碗水让它喝呀,这样它会死的!”可奶奶说:“那也应该节约用水啊!”我一时语塞,没想到奶奶这么节约用水,只能让奶奶把洗碗水倒进花盆里,不过,经过多天观察之后,君子兰到长的越来越好了,我真兴奋呐!

  唉,奶奶,我们膜拜你这已年逾花甲的老人!

奶奶的作文 篇4

  你被繁琐的家事困扰,还要忙碌于农事,当时你的苦痛没有人知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岁月知道,你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来成就一个家。也只有岁月能证明,在某个有着阳光的午后,猛然发现你已朱颜不在,但你却心甘情愿。——题记

  那天午后,我心血来潮要梳辫子,奶奶站在我身后替我梳,扎成两条粗黑的辫子。

  从来没扎过这样的发型,有些兴奋,不停地摇头,甩来甩去,奶奶看着我,眼神却早已越过我,迷茫渺远,看向很远很远的地方。她喃喃地说:“从前,我也扎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很漂亮。”

  她走上楼,我不明白她要做什么,也跟了上去。她翻来翻去,终于从床底下翻出一张相框。那相框上蒙了尘,已看不清里面的照片,她拿来布,轻轻擦拭。她眼中的珍视,是我从小到大很少见到的。

  她把相框打开,取出里面的十几张照片。有大舅公,二舅公,还有几张是一个大约十七八岁的很年轻的女孩子。那个人,我不认得。

  奶奶摩挲着这些泛黄的`照片,抬起头对我说:“我年轻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啊。”

  我有些惊讶,之前从未见过这些照片。现在的奶奶,是显老的,比起同样年龄的人,她的老,是那么突兀,那么分明。而我,便一直自顾自地认为,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老的。却没想到,她的美丽与年轻竟会如此超乎我的想象。

  照片上的女子,十七八岁,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有些羞涩地垂下眼睑,不敢看照相机,她嘴角藏着一丝微笑。她有些拘谨,双手平放在膝盖上,露出一点不自然和青涩。

  当时的奶奶,眼睛黑而亮,不像现在这样的浑浊;她那时还没有剪去长发,还是一个青涩美丽的女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又有些迷茫,不像现在历经了风雨,看淡了一切事物。

  那时的她,在做完家务的时候,也会偷偷地瞥一眼镜子中的自己吧,她的每一件衣服都会整整齐齐叠好,穿起来时会有刀刻般的折痕,她一定是一个精致的人啊!

  只是现在的她,因岁月,家事,早已改变。

  她忙里忙外,一天到晚没有休息的时刻,自然也就不再朝镜中的自己看一眼,她要为丈夫煮饭,要照顾年幼淘气的儿子,她把他们放在了最重要的地方,而忽视了自己。

  渐渐地,她付出了太多,她不再在意辫子有没有梳歪,她为了方便剪去了自己的长发,即使心有不舍。她不再留恋自己的青春,她知道她有责任,她有孩子。

  终于,她老了,她看着自己的儿子长大,而儿子又有了女儿,她又开始照料这个小小的调皮的孙女,她一刻也不停息。

  她把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都给了丈夫,给了儿子,到后来又给了孙女。

  她为家人付出那么多,却单单忘记了自己。

  她失去了很多,青春,容貌;却也获得很多,儿子的孝顺,孙女的承欢膝下。

  她脸上的笑容表明,这一切是值得的。

  而我,她的孙女,也一定会为了她而努力,虽然无法使她回到从前的样子,却也要让她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奶奶今后的年华,由我来负责。

奶奶的作文 篇5

  在我们小城边的村子里,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苗族老奶奶。村里的孩子们都尊称她叫苗奶奶。

  传说苗奶奶的家人在很久以前就去世了,留下了她这个孤老太太。然而,苗奶奶并不孤单,孩子们在放学后和节假日,都争先恐后地来到她家帮助做这做那。在众多帮助苗奶奶做事的孩子中,有一位叫兰兰的小姑娘是最突出的一个。

  兰兰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放学后,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她在苗奶奶家进进出出,她衣袖高高挽起,裤脚高高扎起,胸前围着一个短短的`围腰,有时端水拿柴,有时扫地洗衣,俨然是这个家庭的主人。奶奶见兰兰累得满头大汗时,总是心痛的把她紧紧地拥在怀中给她擦汗。兰兰帮助奶奶把家务事做完了,就依偎在老人身边聚精会神地听她讲故事,很多夜晚还在奶奶家住下来陪老人聊天。

  苗奶奶和兰兰没有亲的血缘,而不知情者都以为她们是相依为命的亲祖孙。每当有人问起苗奶奶,她都会自豪地说:“兰兰虽然不是我的亲孙女,但是她胜似亲人啊!她就是我的好孙女!”

奶奶的作文 篇6

  “哎呀,兜住!”奶奶说。

  今天,我们回到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下午我们正准备回去时,奶奶突然想起了什么,就连忙说:“对了,刚磨好的面,给你们兜点,记得上次去你家就没有面了。”于是,奶奶快速地拿了个干净的袋子 给我们盛面,很快的奶奶给我们盛了满满一袋子的面,我能看到奶奶那已经劳累的面孔——她皱了皱眉头,但很快地舒展开,她不想让我们知道她的劳累、她的辛苦。奶奶吃力地把那袋沉重的面从里面 的屋里抱出来,父亲看到后说:“我抱吧!”但是奶奶却毫不在乎自己的劳累,说:“不重,我能行。”她笑呵呵地说着,把面放了下来。

  “你们兜点花生米吧,我已经剥好了。”刚装好了面,奶奶又说。

  “别弄了,你们自己留着吃吧。”父亲连忙说。

  “你们为什么不要?我和你爸也吃不完。”奶奶似乎有点生气。

  这时,父亲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奶奶又找出一个干净的袋子,让我撑着,我看到奶奶一碗一碗地往袋子里装着,心想:奶奶这么亲我,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好报答奶奶。

  装好了面和花生米,奶奶还不停息,一会儿装豆角,一会儿装韭菜……总之,只要是家里有的',奶奶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也要给我们留着。

  我望着奶奶忙碌的身影,心想: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了,该享享清福了,可她总是闲不住,总是为子孙操不完的心,这就是我的奶奶,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这就是我的好奶奶!

奶奶的作文 篇7

  今天奶奶到我家,说他的三弟,也就是我的舅公怕好不了,边说边哭。八十岁的老人像个孩子一般手足无措。

  奶奶以前是县医院的一名护士,早已把生死看得很淡。她能够泰然面对生命的无常,却还是无法接受亲人离去的悲痛。

  想着爷爷奶奶好不容易,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响应国家支援边区建设的号召,小小年纪的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凭着一腔热血只身一人来到了当时最贫穷落后的山区——酉阳。

  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家。我的爷爷是四川乐山人,奶奶是重庆万州人。他们选择在酉阳落地生根。虽然工作很苦,生活很苦,但是有了我的爸爸,我的叔叔,然后还有了我们兄弟姐妹。他们同甘共苦,相依相伴,一待就是一辈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他们生活在酉阳,也爱上了酉阳,但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愁却始终伴随着他们。在那个年代,由于交通不便,远在外地的.亲人便成为了他们心底最深的牵挂。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我看来这句诗是对爷爷奶奶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初到酉阳时,他们还不到二十岁,过去这么多年,直到现在他们都还说着一口浓重的家乡话。乡音难改,正是他们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最记忆犹新的便是每年除夕夜,爷爷奶奶与远方亲人之间的问候电话。我始终记得那一幕,那时候家里有座机。他们一手握着听筒,一手紧紧地拽着电话线,嘴里反复说着新年快乐,听着电话另一端传来的声音,一会笑一会哭,挂掉电话再偷偷拭去眼角的泪水。那一刻,即使千言万语也无法诉说心里的思念。

  以前交通不便,他们想见一次亲人的机会少之又少。如今交通方便了,可是他们却老了。我似乎体会到了奶奶的心情。她想去看看自己的弟弟,想去送他最后一程,可想起自己年纪大了,一是经不起长时间的舟车劳顿,二是即使去了也帮不了忙,万一还要别人照顾自己,反倒增添麻烦。最后,所有的牵挂、担心、无奈和期盼,只能化作奶奶一声轻轻的叹息随风而逝。

【奶奶的作文】相关文章:

我的奶奶作文-奶奶01-23

关于奶奶的作文:奶奶的爱01-26

关于奶奶的作文:奶奶星01-27

关于奶奶的作文:奶奶与豆浆01-26

关于奶奶的作文:奶奶的手01-26

写奶奶的作文:奶奶星01-27

写奶奶的优秀作文:奶奶08-21

关于奶奶的作文:我的奶奶05-28

「我的奶奶作文」奶奶的背01-27

奶奶作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