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小学作文

时间:2022-12-09 08:27:24 民俗 我要投稿

民俗小学作文(精选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俗小学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俗小学作文(精选15篇)

民俗小学作文1

  这天,沈家门渔港民间大会开幕了。十里渔港,彩旗飞扬,礼花飞溅,掌声雷动。

  披红挂绿的渔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海面上,绿眉毛仿古船成为领航船,16名鼓手身穿龙衣龙裤擂响了舟山锣鼓,咚隆咚,咚隆咚,咚咚隆咚锵。。鼓声敲响了海港节日的喜庆气氛,敲出了渔民心中的喜悦。紧随其后桃花岛的黄药师仿古船带来射雕武术表演,一个个射雕英雄尽显风采,让观众仿佛走进了金庸笔下的射雕世界。

  大街上游行的队伍慢慢地开过来了。有舞龙舞狮,渔歌,高跷,秧歌,跳蚤舞,俄罗斯民族舞蹈,还有济公向火神爷嬉耍取乐,人群中不时爆出阵阵笑声。尤其是渔家姑娘组成的铜管乐队吹出了人们喜悦的情绪。

  今年的沈家门渔港民间大会开得棒极了。

民俗小学作文2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风俗,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乡的风俗也毫不逊色。

  过年啦,每家每户都要吃美味的腊八粥和吃那鲜美的饺子。腊八粥有许许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丽星星,在汤汁这个美丽的“宇宙”中闪烁着。当然,还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烧。祭灶神当然要用十八个祭灶火烧和一些菜,给灶神当上天路上当干粮吃。祭完灶神,就要把这些食物瓜分。过年了,串门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亲戚家,小的都给老的拜年,还能得压岁钱。过年娱乐也少不了,每家每户都在放鞭炮,城市里也有人舞龙。在美丽的夜晚看烟花,在繁华的城市看舞龙,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你记住了吗?

民俗小学作文3

  我的家乡不但历史悠久,景色优美,而且有许多有趣的节日,现在的伏羊节就是其中之一。

  伏羊节就是从入伏的第一天开始吃羊肉,一直到三伏结束,俗称“伏腊”。

  每当节日到来时,家乡的大街小巷也热闹了起来,不但有圣火的传递,而且有外国友人的参加。节日中,大大小小的羊肉馆的前面都放满了桌椅,搭起了阳篷,并拉上了条幅。每当夜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一饱口福。

  我走进羊肉馆,看见在一块小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伏羊节菜肴的名称。有孜然羊肉、红烧羊蹄、葱爆羊球、凉拌羊肉、烤羊肉串、涮羊肉汤……我不禁感到小小一只羊,居然有那么多吃法,羊身上的宝可真多啊!

  如果要问我最爱吃什么,那就要数羊肉汤泡馍。只见在一米多高的大锅里,白色的羊肉汤不停地冒着升腾起来的热气。盛上一碗,往里面放几片绿油油的香菜,滴上几滴辣椒油,再放上一小块羊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汤就做好了。

  我喝了三口,汗水就从头上落了下来。在配上香喷喷的刚出炉的大饼,真好吃呀!爸爸看我大汉淋漓的样子,笑着说:“伏天喝羊肉汤是为了驱寒气,真是‘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仙开药方’呀!”

民俗小学作文4

  春节西固区福利一校三年级一班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捏泥人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皮影等。还有许多风俗习惯,如春节放鞭炮,穿新衣,贴对联,贴窗花;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其中,我最喜欢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春节的另一名叫过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长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这天,人们就逃往深山,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一个老人,用门上张贴的大红纸、屋内的灯火、“噼里啪啦”把“年”吓跑了。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灯火通明。第二天,人们走亲访友,并以各种活动方式庆祝春节。小朋友,让我们把春节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吧!

民俗小学作文5

  春节后就到元宵节了,我喜欢吃汤圆。

  元宵节晚饭过后家人打着牌,可我们小孩只能默默看电视。多么的无聊,我提议去xx广场。大家都赞成,我还说今天过节在姐姐出钱。走路来到了xx广场看到满光场的人,马路边也有警察和消防员防止发生火灾。广场上的人们买烟花和许愿灯,我和弟弟在蹦蹦床上玩耍。到后来玩累了,我们躺在上面看着天空的烟花五颜六色好美。天空数不清的许愿灯,这美好的时光总是不长久。哥哥说:“下来吧,去放烟花。”下来后买了两种冲天炮,可并不像玩。很晚了,当想回去时一区人围这一群在干什么?过去一看,有人在求婚哇过节看到这一幕。太幸运了,蜡烛摆成的桃心一束蓝玫瑰后来大家说亲一个……。

  美好元宵节到晚上十点多还是满的人,还看到求婚精彩的一幕。

民俗小学作文6

  大家好!最近特别喜欢收集一些关于民间节日的信息。心里痒痒的,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没有,我已经把所有东西都整理好了,做成“大库存”。什么?你不服气?好了,我现在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有特殊的节日。在德昂州,这些特殊的节日包含更多特殊的民俗也就不足为奇了。

  德昂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节日里互相娱乐。无论宴会上有多少菜,都需要用新鲜蔬菜做一碗无味的素菜,然后拿一杯小蝶花椒水蘸一蘸。听着,我爱吃辣,口水都流下来了。这样吃,风味独特,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彝族火把节在中国也很有名,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连白族、纳西族、基诺族都过火把节!

  农历6月24日火把节是彝族最大的节日,场面最壮观,民族特色浓郁,也是全民的盛大仪式!当我想象彝族火把节的激动时,我不禁充满了渴望……

  各民族的民俗风情让我领略了许多民族风味,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更美好的期待!

民俗小学作文7

  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

  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民俗小学作文8

  春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亲朋好友都尽量从各地赶回来,齐聚一堂,大家有说有笑。

  到了春节,少不了美食。你瞧,桌上摆满了菜,还没有开始吃,小孩子早已忍不住了,“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特有哪些菜呢?有煎的两面金黄的食饼筒,有白花花的水饺和圆圆的汤圆,还有平时吃不到的诱人的'小零食……大人也仿佛看见了我们的心事,也会让我们吃。一听这话,我们就会像饿狼扑食一样,大口大口地吃,让我们期盼再次大饱口福吧!

  最开心的是收压岁钱了,看着大笔大笔的钱在我们的手上,十分开心,自然会想到怎么花。我呢,交给妈妈,每年还可以得到99元的利息呢!我猜测:每一个小孩收到了压岁钱,此时,他们应该也是开心的吧!

  大过年的一定要玩鞭炮,最简单的鞭炮就是摔炮。不需要火,摔在地上就能响,而且响声很大。趁别人不注意,摔在脚下,看到别人吓了一跳,就特别地开心。最特别是水炮,这种鞭炮在水里也能响,棒炮很好玩,用火点燃,会烧出火焰。火焰还有好几种颜色,有绿色、有黄色、还有红色。鞭炮让我们的玩耍更增添了几丝乐趣。

  新年是欢快的,人们对新年充满了憧憬,寄托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平平安安,更上一层楼。

民俗小学作文9

  我的家乡在山东菏泽,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菏泽是牡丹之乡,牡丹是我国的国花。牡丹的品种和颜色很多。据我所知,牡丹有绿、红、粉、白最常见的是黄色,各种牡丹开放美丽。

  我的家乡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这里的人淳朴善良。说到习俗,最有名的是老鼠娶女人:在菏泽,老鼠在正月初七的晚上娶女人。这一夜家家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上一声不吭,就抹黑了老鼠、爪子、蝎子、尾巴和面粉做的炒黄豆。不要点灯,不要制造任何噪音的手段为老鼠娶妻提供便利,怕扰乱婚礼。吃鼠爪,是指人们期望鼠爪发痒,早起行动;吃蝎尾是为了在老鼠结婚的时候保护老鼠不受蝎子的伤害。吃炒黄豆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好像在给老鼠放鞭炮。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空来看看。

民俗小学作文10

  1. 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2. 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3. 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4. 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5. 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6. 对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7. 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8. 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9. 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10. 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民俗小学作文11

  在一个偏僻的村庄里,有一个温暖、好客、慷慨、热爱自然的民族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是一个勇敢的民族。一开始是在山里,与狼共舞,与日月共眠。后来勇敢的鄂伦春族建造了简易的房屋,衣服也是最自然的。

  有了动物的皮肤,是一件简单的衣服,温暖而美丽。用动物的头,缝成一顶内外都有皮毛的帽子。最有特色的是帽子上有两个小喇叭。

  鄂伦春族吃肉,手抓肉,烤肉。主食都是肉和柳芽汤。在这里,鄂伦春族总有一种猎取狍子和野猪的武器。

  现在鄂伦春族已经不狩猎了,从古代的肉搏战到文明社会。然而,有些老人却忘不了在山里打猎的精彩。和野猪打架很刺激,带着动物的骨头回家很开心。所以现在有些老人还住在山里,时而下来时而上去,总过着与狼共舞,与日月共眠的日子。

民俗小学作文12

  “铛”,新年钟声敲起来了。“过年了!”我欢呼起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此时此刻,外面的烟火、爆竹声连成了一片。

  我们家放的是“百年好和”、“吉祥如意”,瞧,一团团的小火球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火箭升空”,还有的像“陀螺样”旋转不停。而邻居家的“鱼雷王”的爆炸声让人震耳欲聋,还有“连珠炮”助阵此时,人们沉浸在这对新年的期望当中。

  再让我们转移视线,去大街上看看吧。街上节日气氛特别浓,只见人流如潮,大街两旁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商家作好了大赚一笔的准备,货物准备得很充足,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各大酬宾活动层出不穷,人们也放开了腰包,拎着大包小包往回赶。

  而我们小朋友可是过足了“过节瘾”,吃着五花八门的食品,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跟着大人走亲串友,听着大人们的祝福声,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心里乐滋滋的。当然,还有小朋友过起了“电视瘾”,当起了“小网迷”。

  过年真有意思啊!

民俗小学作文13

  今天,常州开放大学副教授,董农美老师给我们讲:常州历史文化揽胜。

  大家知道常州最开始时叫什么名字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就OUT了。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叫延陵,为什么叫延陵?因为公元前547年,到现在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吴王祭册封季礼,并命名为:延陵,这是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也就是常州建邑之年。

  后来又有毗陵,晋陵,兰陵,常州,龙城,这些名字。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常州了。“常州”隋文帝时,常州府管辖晋陵,无锡,义兴(宜兴),江阴四县,“常州”之名由此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

  上文中也提到了“季礼”,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季礼吧!季礼是常州人文祖先,他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最有个人魅力的政治家,他曾经三次让国,聘鲁观乐,冢树挂剑。

  讲完了常州文化,让我们来了解常州民风淳朴,物色物资,民间工艺吧!常州最有名的三种食物是:1萝卜干:香、甜、脆、嫩,最的品牌是铁骆牌。2大麻糕: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甜、鲜,皮薄酥重,层次分明。3芝麻糖:糖层起孔不僵硬,味香糖酥不粘齿,色泽白量很均匀,粗细刚好,一圈甘枝。

  原来,龙城的文化这么多!

民俗小学作文14

  我继续为大家介绍傣族。

  在西双版纳有很多民族,傣族是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着自己的文字。傣族不像我们汉族有 百家姓,他们那里女的姓玉,男的姓岩(ai)。如果生在地位比较高的就姓刀,比如西双版纳自治州的州长刀琅 英女士就姓刀,因为他们没有百家姓,所以他们的名字经常重复。

  接下来我来介绍傣族的智慧,大家一定听说过吊脚楼吧。什么叫吊脚楼呢?吊脚楼就是第一层不住人当仓 库,第二楼才住人。进到吊脚楼里讲究“一脱二摸三不看”。就是进客厅要先脱鞋,然后要摸一摸吉祥如意柱 ,傣族都信仰小乘佛教,所以如果你看了人家的卧室就把他们的灵魂带走了。傣族人非常聪明,他们为了防止 毒蛇进入,就把柱子弄成四四方方的,可见傣族非常聪明。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

民俗小学作文15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奇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更是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在我国云南中部和南部的彝族姐妹头上戴着一种美丽的帽饰。这种帽形状像鸡冠,俗称“鸡冠帽”或“公鸡帽”。说起来,其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人人羡慕的彝族情侣,姑娘美丽善良,小伙勤劳勇敢,白天一起放羊,晚上伙伴们对歌跳舞,然而他们的爱情引起了森林魔王的嫉妒。有一天,他们在森林里约会,终于让魔王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小伙子为了保护姑娘不幸惨遭杀害,姑娘逃到了另一个山寨,魔王还是紧追不放。这时,山寨的雄鸡正好高叫,这声音吓跑了魔王,于是姑娘抱起一只雄鸡,来到小伙身旁。在威武雄壮的雄鸡高叫声中,她的恋人居然复活了,魔王也不再来招惹他们,他们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雄鸡驱魔的传说就这样在彝族中广泛流传。姑娘把象征喜祥的鸡冠帽戴在头上,希望雄鸡永远保护自己,于是鸡冠帽成了彝族的一种服饰,流传至今。

【民俗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民俗12-23

民俗小学作文11-06

小学民俗作文11-16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09-25

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08-25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11-04

小学民风民俗作文11-22

家乡的民俗小学作文07-15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12-13

民俗风情小学作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