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作文

时间:2022-11-09 09:34:45 民俗 我要投稿

民俗文化作文(汇编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俗文化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俗文化作文(汇编15篇)

民俗文化作文1

  在去年暑假里,我去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北京人在歌剧,民俗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老北京的风俗文化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国粹,也是北京人必不可少的,因在北京形成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是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剧种。1790年安徽的四大戏班------三庆班,车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到北京演出,获得空前成功。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的京剧就在北京剧院产生了。京剧里的脸谱往往代表这个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红脸代表善者;黑脸代表勇者;蓝脸代表草莽英雄;绿脸代表有智慧者;黄脸代表阴险小人;白脸代表幕后主使;金脸和银脸代表神秘,多指神妖。除颜色之外,脸谱的勾画也含有重大的意义。例如鼻子大代表为人忠厚,眼睛小代表狡诈,嘴巴大代表善良,耳朵小则代表这个人很有智慧。总之,颜色代表脸谱的性格,而勾画则是性格的细节。

  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春节就是农历新年,一般在每年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如同圣诞节之美国人,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在北京,春节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花会,庙会,灯会是必不可少的,腊月初八还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到了除夕,这一天大家是必须要守岁的,不到1点决不能睡觉。说唱表演和灯火晚会也吸引着外国的来客。正月初一,大家都要睡到9:00后才起床,然后赶去老北京的天桥。天桥一带是北京平民文化娱乐和饮食商业的集中地区,一到节日,就会热热闹闹,特别是正月初一,天桥上座无虚席,这也是老北京所特有的。

  北京的风俗文化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北京,就是这么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大家有空一定要去哦!

民俗文化作文2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

  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民俗文化作文3

  今天,我们来到了深圳民俗文化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文化主题公园。

  文化村很大很大,里面汇集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我们先参观了各个民族的村寨,还观看了各民族的精彩的表演,我和妹妹还和新疆族的姐姐哥哥一起跳新疆舞呢。

  接着我们坐上了观光小火车,去参观祖国的名胜古迹。这里有龙门石窟、大理三塔、黄果树瀑布、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泰山、长城……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虽然这些都是缩影,但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看到这些名胜古迹,我真自豪,中国真大呀!我们的祖先真伟大呀!

  在民俗文化村里,最让人兴奋的就是演出了。我们看了大型马术表演《金戈王朝》,回顾了历史,欣赏了激动人心的马术;看了《印象中国年》大型演出,欣赏了抬花轿、扭秧歌、踩高翘、舞龙狮、二鬼摔跤、歌舞等民间艺术;看了《东方霓裳》,欣赏了中国各式各样的服饰;看了火龙表演和车展,让人回味无穷!……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龙凤舞中华》,它从远古开始,讲述着中国的历史传奇:刚开始,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一片繁荣的景像。忽然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出现了天灾人祸,巫师出来超度亡灵。接着中国各个朝代出现了,民间杂技和民间风俗开始上演了……最后一只银色的凤凰从天而降,十二位花神出来过生日,百花皇后也来了,她们的衣服都闪闪发光,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通过这次游民俗文化村,我看到了我们中国有宠大的身躯、惊人的智慧、浪漫的风土人情。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把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民俗文化作文4

  春节是最降重的节日。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等祭品。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烧香化纸。有的地方把大门洞开,一家人聚集在院子里朝东方拜揖,祝福道:“东方大利,一年万利,今年更比去年好!”

  初一这一天,多数地方壮人是不串门的。人们白天吃汤圆,晚餐才吃荤菜,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去病。初一的禁忌很多。这一天一律禁说不吉利的话。禁动剪刀,怕新的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吵嘴骂人;不得扫地,怕破财。也不得把东西拿到干栏外,更不借东西给别人,怕家财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锣打鼓,怕惊动鬼神,但有些地方则可以敲打一种齐人高的牛皮大鼓,四周几十里清楚可闻。不少地方从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灭,表示子孙绵长,烟火不断。这天也不得杀生,猪、鸡、鸭都必须在年前几天收拾干净,以备祭奠和食用。

  壮人没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见面礼,而是通过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充分表达自己的节日问侯,人们在村里或路上相见,便互相道贺“恭喜发财。”

  从初二起,亲朋开始来往拜年。非凡是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带几斤肉或鸡鸭等礼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时机聚会,共叙别情。

  按通常观念,整个正月都属于节日。故云南文山的壮人要打一月铜鼓,跳一个月舞。另一些则在风景秀丽的河边、山谷,青年们举行歌圩或舞狮、打舂堂,听壮戏,等等。文娱活动五彩缤纷,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民俗文化作文5

  今天是周末,我起的很早。因为今天是我们班到袁家村开展的文化复兴梦———“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日子。

  之前我对袁家村的影响是,街道两边的布坊、面坊、油坊、药坊、醋坊、茶坊……青砖白墙的老宅一字排开,最吸引我的就是各类小吃。但是活动让我不再停留在吃、喝,而喜爱上了探究陕西的民俗文化。

  让我第一个着迷的是不满街边的农耕用的各种工具,有古老的榨油机、硕大的辘辘,还有我们体验的水磨坊。很神奇当你用脚踏动脚踏,就能带动水车将水源源不断地打上来。第二个让我痴迷的是踩高跷,人站在木头制作的足上,控制平衡后就开始迈步前行了。走高跷需要平衡力和勇气。第三个让我不能自拔的活动就是皮影,这里的皮影精致又精美。我们看的是“关公斩颜良”,每一个人物的动作精准,就连关公一刀把颜良的脑袋砍了下来的场景都表演的栩栩如生。皮影表演结束后,我们到幕后参观,并在皮影艺人的指导下,我和于佳可也给大家演义了“斗鸡”。

  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我们感受到看似简单的技艺,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那没容易。看来要掌握一门技艺,一定要勤学苦练。我终于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谚语的含义。

  今天的活动意义深刻,让我们知道了,不但要好好保护文物,还要把“非物质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我们祖国的文化遗产永久流传。

民俗文化作文6

  每年春节回漳州老家,心里总是欢天喜地,除了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还可以感受春节民俗文化的气氛。

  大年三十,吃年夜饭是欢喜的。大人们忙的不亦乐乎,有的在门口贴春联,有的在厨房里做年夜饭。而我们小孩子们就换上新衣服,拿着提前买好的鞭炮,一起在门口燃放,“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我们的笑声,呈现一片浓浓的年味。当然在吃饭之前得先祭拜祖先,把饭菜放在神灵桌上祈求祖先保佑。拜完祖先后,接下来是重要环节,我们漳州有个习俗就是在炉子里放上炭生着火,放在桌子底下,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年夜饭,这种习俗也叫做围炉。

  吃完饭,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我把我的杯子倒满饮料向长辈们敬酒,因为我的甜言蜜语、滑稽的敬酒动作,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所以我的红包都会比较厚一点。“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总算快到午夜12点,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它代表着“除旧迎接"的烟花要燃放了。“砰”的一声,第一门礼炮已经飞上了天空。瞬间烟花已经布满了繁星的天空,看呀!天空中又多了一朵朵美丽的花,激情四射,绚丽多彩!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缤纷,使我眼花缭乱,真是太壮观了。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烟花,它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其乐融融的景象,让我们知道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学习!

  春节民俗你知多少?在过春节时有一些语言禁忌千万不能犯,不能说出“破、坏、死"等不吉利的字眼。更不能打人或呵斥他人。在端碗盘时要格外小心,不慎打碎时必须快速的说出两句吉祥的顺口溜。

  春节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习俗,我们必须传承春节这个传统文化,春节还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小孩与长辈之间的代沟。它是快乐的,热闹的,美味的一个团圆节。

  啊,我喜欢这个有民俗特色,有气氛的春节!

民俗文化作文7

  春节过后很快就是元宵节了,在元宵节的这一天我们可以赏花灯、吃汤圆,这一天肯定是过得非常热闹的!

  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我们这里元宵节不像其他地方那样一定要吃上汤圆,但是我们这里有比吃汤圆更有趣的活动。

  在元宵节的晚上,这里都会有舞龙活动,就是有两条人造的龙,一条的布龙,一条是草龙,龙体长是五十米。在晚上从十九点到二十四点,都会有人举着龙在大街小巷钻来钻去的奔跑,最后把龙火化掉!

  别看我们就这么一个舞龙的活动,其实这个活动内涵意义非常大。龙在我们这是吉祥物的象征,龙被举着奔跑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跟着奔跑,会在龙体下钻来钻去。龙头会有打鼓吹笛的人带队行走。当龙快到住家门前时,那户会放鞭炮和放烟花,意思是为了迎接龙的到来。

  其中布龙的周边会有专门的人在保护着龙体,因为人们在钻龙体下是会顺手的拔龙毛带在身上保平安。龙头就有更多人在保护了,因为能拔到龙丝在身上会更好,但是一般没人敢去拔那龙丝。

  因为去拔的话,保护龙头的人会跟你拼了打起来。而草龙是用稻草编制而成的,草龙的是给人们插香火的。意思就是你把点燃的香火插上草龙上,龙就会保护你一年四季平安。

  总之在元宵节这天,大街小巷都是人山人海的人跟着舞龙奔跑,到处是鞭炮声、锣鼓声,那场面可是非常的热闹的。到了二十四点就会在龙出的起点用火把龙烧掉,那时所有人都会围着目送龙的火化。之后大家才依依不舍的回家去了。

  元宵节就是这样热闹、开心、难忘!元宵节的民俗文化就是这样的让我们印象深刻,思绪激动不已!

民俗文化作文8

  我的家乡是枞阳县,这里是铜陵市偏远的一个小县城,但在这里的文化习俗却也不少。

  在枞阳县,最有特色的是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这足以说明它的重要地位。黄梅戏流行于长江中下游的地区,其中我们枞阳算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之一。

  在我们这里,傍晚时分,在广场经常有老人在广场上运动,腰间总是带着小音响,一边走一边听,就好像青年沉浸在音乐里一样的回味。也有人在广场上架起一个幕布投影着给大家放黄梅戏看,没过多久周围就有许多老人来看黄梅戏,也有小孩子在周围玩耍大人们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偶尔也有路人经过,有兴趣的人也就在周围停下来看一看,有急事的人也听一听,然后,又赶路去了。

  除了黄梅戏,枞阳的武术,也是名不虚传的。东乡武术在安徽很有名气,过去的枞阳县周潭镇,就是东乡武术的发源地,东乡武术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拳术套路,二是械术套路。所有的拳械套路基本上都有谱诀,东乡武术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用品哪怕是毛巾都可以成为武器,在中国是一门很好的武术。现在这些文化遗产,主要是用于自卫、健身,也用于现代反恐擒拿,武装侦查,让这些武术都得到传承,并使其重放光芒!

  除了精彩的武术,在我们这里,节日的仪式也丰富多彩丰富,很有特色的。在春节的时候,我们在家里过年,吃年夜饭,晚上看联欢晚会用来守岁;元宵节的时候我们会在家里吃着元宵;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吃着粽子,鸭蛋,还有豆子,只可是我们老家山里那边没有龙舟,只能在电视上看划龙舟比赛呀!

民俗文化作文9

  中秋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秋这天,我们大家都习惯吃月饼。但是日本人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

  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而越南的人喜欢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这么做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那里的小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中秋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但是因为那天可以有圆圆的月亮看和可以吃到月饼,更重要的是中秋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节日!

民俗文化作文10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它反映了民族的精神和族人的性格。关注民俗,就是关注生活,也是关注文化。

  去年,正月初一,我们一家四口回家乡去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顺便去拜访亲朋好友。这是家乡的习俗。

  我们去拜访爸爸的好朋友——韩忠扬叔叔家。来到韩叔叔家的院子里,映入眼帘的是:院子的周围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这使我感受到了家乡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之深。韩叔叔微笑着和爸爸握了握手,接着带领我们进入了客厅,虽然客厅不是很胸有成竹,但即充满着温馨的气氛。韩阿姨为我们倒了杯茶,就连忙回厨房赶做“美味佳肴。”

  一想到美味佳肴,就不禁想入非非了。我怀着好奇的心去厨房“一探究竟”。只见厨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食材。韩阿姨似乎在忙着什么,我把头探过去看了看。只见韩阿姨把面团压成小圆片,将小葱、肉沫放在圆片中,把它包起来,用手在周围捏起一些皱动,再用刀均匀的切成小条状,然后把这些小条向外翻,一朵“菊花”绽开了。最后把做好的“菊花”放进蒸锅里蒸一会儿,再用盘子盛出来。凑过头去嗅嗅,一股夹杂着鲜葱味的.肉香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这可是招呼客人的必备之品,家家户户都会做,家乡人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菊花包子”。

  这时,另一种食品吸引了我的眼球。说特别也不特别,说普通也不普通,它就是——粥。不过这粥看起来很有特色。里面放了海带、小葱、花生、肉沫和白菜。闻一闻,那种清香让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股味道,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美味佳肴。大家一起围坐着桌子,吃着美味的食品,聊着有趣的事情。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

  因为爸爸工作的地方比较远,又因为马上要开工了,所以爸爸要连夜赶回去。我们一家人一起回遵义。

  我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乡。坐在爸爸的车子里,回想着在家乡的一切。这一次回家乡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热爱土地的程度之深,热情好客的性格和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民俗文化作文11

  家乡的春节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就是在除夕那天开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大人们要上街买很多菜和零食回来,还要打扫卫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对联和红艳艳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问妈妈:“为什么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妈妈笑眯眯地说:“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代表福气来到了。”

  妈妈又对我说:“除夕要守岁,不到十二点是不能睡的。守岁,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诚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烟花,顿时,整个城镇响声四处,真是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呀!到了正月初一,爷爷.奶奶会煮我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龙虾.虾菇.螃蟹.海蛰皮.虾.跳鱼等。吃过了饭,小孩子们都要去给长辈们拜年,拜了年,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有的孩子会拿钱买玩具,也有的会把钱存起来,将来再买学习用品。

  拜完了年,大人们就要上寺庙去进香。在我们老家有很多寺庙,每个寺庙都要进香。等大人们进完了香就会带着小孩子去游乐园.公园等。正月初一就这样过了。到了元宵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欢喜的时刻到来了,因为家家户户都摆上了年货,每家都要杀鸡来拜神,桌子上堆满了糖果点心等之类的东西,小孩子都喜欢吃的,有一些嘴馋的孩子会忍不住偷一个吃呢!

  让孩子们开心的不止这个,是在公庙上,摆着许多各色的旗子,让人来拿着,干什么呢?对了,就是游村,还有醒师,每逢家节,都有机会的,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春节过后,小孩子们要上学了,大人们也去做平时该做的事了。我真是难忘家乡的春节呀!

民俗文化作文12

  说起我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饺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饺子煮熟。看着饺子在过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游戏。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爱我国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作文13

  元旦节三天假里宁国市港口镇首届民俗旅游文化节拉开帷幕,家乡的民俗特产应接不暇,应有尽有。那一个个根雕栩栩如生,一个个泥塑小人活蹦乱跳,一串串小吃美味可口,还有原生态糍粑、爆米花等一系列现场制作过程,展现了家乡各种各样的民俗风采。

  令我映像最深刻的是书画展览间,只见一位伯伯手里握着一支毛笔仔细的在大白纸的一角一笔一笔的画着,时而舔舔墨,时而仔细斟酌,他还像我介绍完成一副大的山水画需要三个月呢!我心里暗自吃惊。这时我不经意间瞟了一下旁边,只看见另一位伯伯嘴里叼着一支烟,手里握着毛笔漫不经心的在纸上随意得画着,我心里暗自低估这样能画好画吗?但是脚步还是被吸引过去了,只见他拿着毛笔在纸上点下一大串紫色的圆点,然后舔了舔墨把这些圆点给连接起来,又添了一些叶子和枝干,一看就是漂亮的“葡萄”,我不由得对伯伯产生了敬佩之情,很神气的对伯伯说:“伯伯,这是葡萄吧!”伯伯抬起头笑眯眯地说:“这是紫藤,小姑娘你喜欢画画呀!要想学国画,首先要练好毛笔字,画画时下笔要稳……”伯伯还递给我一张名片,原来他叫李维章,是安徽省宣城敬亭山画院副院长,哦!背景居然这么厉害,我聚精会神地看着,伯伯看我如此着迷,还送了一副画给我,并鼓励我好好学习,我获如珍宝。

  此次旅行让我了解了家乡许多不为人知传统工艺的加工,也让大家感受了浓烈的传统年味。

民俗文化作文14

  花灯民俗文化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这天,人们会放花灯、舞狮、舞龙、踩高跷、打铁花……

  节前,爸妈带我和姐姐回到了老家。节日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屋外吵闹的炮声和大人们的谈话吵醒。姐姐催促我快快起床去外面玩。我立马洗漱一番,跑到外面一瞧,果然在老家过节氛围就是不一样。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我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左顾右盼,目不暇接。忽然听到一声叫喊:“大家快看啊!”我心想看什么?心中充满了不解,于是我随着大家的脚步向人群中走去。原来是踩高跷啊!一个个表演者穿红戴绿,踩着高跷行走自如,还不时地扭起了秧歌,仿佛是一只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为节日增添了喜庆。

  “看!那有舞龙的!”顿时,人们像潮水一般迅速地转移到了下一个地方。只见舞龙人把两条龙舞得欢蹦乱跳,栩栩如生,好像真龙就在我眼前飞舞一般,多么有灵性啊!听姐姐说,舞龙意味着来年风调雨顺,消灾降幅,得到龙的庇佑。

  街上还有卖各种各种炮竹的,有鞭炮、摔炮、窜天雷、烟花,当然我也抵挡不了它们的诱惑,买了很多。一回到家,我就忍不住在门前放起鞭炮啦。“啾!”“砰!”炮声不断,我心中的欢喜也不断。

  晚上还有花灯展览,一个个可爱又美丽的花灯在眼前闪烁,使我们眼花缭乱。最后去看的是打铁花,那铁花飞射到在空中,像一颗颗闪耀的星星在眨眼睛。

  这就是我老家的花灯民俗文化节,真是热闹非凡,令我大开眼界。

民俗文化作文15

  盼望已久的星期五,春游日终于到了,雀跃的心情难以平复,由于早早的来到学校,以致于在教室里坐立不安,终于开始排队上车了。心里美美的……

  心情大好的我们,开始找寻自己理想的座位,因为不用像在学校那么严肃,王老师还亲切的给大家取了外号,”大胖“詹梓颢,”二胖“吴宇智,”三胖“就是我了,”四胖“严雨珊,大家亲切的围着王老师叽叽喳喳,把平时不敢说的,都大胆的和王老师聊了。一会儿功夫,就来到了目的地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

  各式各样的建筑,和56个民族不同风格的打扮,以及各具特色的表演,让我深深的震撼,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宏伟的布达拉宫,给人神秘,严肃的感觉,万里长城,万里长,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心血,最美的紫禁城故宫红墙绿瓦,里面还有宫女禁军把守,感觉自己就像要穿越了,呵呵….

  来到蒙古族的蒙古包前,感觉很亲切,听妈妈说,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都到过蒙古的乌兰巴托呢,妈妈还给我取了个叫“齐齐格”的小名,蒙语就是小公主的意思。维吾尔族的姐姐们穿着艳丽的纱裙,带着八角帽,真的很美丽。尤其是在葡萄树下跳舞的时候,围观的游客很多。我一次比一次激动。

  不过我还是有个很想了解的向往地—–陕北窑洞,听说当年毛爷爷在延安就是住的这样的地方。很遗憾,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匆匆的瞥了一眼那个地方,随着回校的队伍,依依不舍的离开这里。

  各族人民的智慧,需要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校组织这个游学结合的活动,实在太有意思了。

【民俗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民俗文化的大学英语作文(民俗文化的意义)10-08

关于民俗文化的作文06-09

描写民俗文化的作文03-12

传统民俗文化的作文08-31

民俗文化作文05-02

民俗文化村作文07-01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06-02

民俗文化作文05-31

民俗文化作文07-21

有趣的民俗文化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