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400字

时间:2022-10-03 17:37:23 民俗 我要投稿

【精选】民俗作文400字汇总十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400字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民俗作文400字汇总十篇

民俗作文400字 篇1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民俗作文400字 篇2

  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今年我有幸回趟老家重庆过年,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春节民俗吧。

  除夕的中午,我见奶奶煮了好多饭,就好奇的上前去询问: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奶奶回答道:“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鲜饭。因为土家族人很少吃鱼,所以就要多煮饭,这也叫‘年年有余’吧。”

  除夕的下午,爷爷与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也过去凑热闹。东看看,西瞧瞧。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贴对联吗?”我回答:“知道一点点,喜庆呗。”“也对吧,对联是为了表达人们祈求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现在我们贴好了对联,就不能往外扔东西了,连垃圾也不能扔,一直要到大年初二才可以扔东西。这样就表示把财圈在家里了。”爸爸接着说。

  除夕的傍晚,由家里的最长者带领全家去“拜山祭祖”。在先辈的坟前点上红烛与香,摆上祭品,以表对先辈的怀念。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这些就是我了解的土家人的春节民俗,你觉得有趣吧。

民俗作文400字 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影响力最大的,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又叫“浴佛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

  一般持续三至七天,第一天用傣语叫做“麦日”于农历除夕相似;第二日叫做“恼日”(空日);第三天叫做“叭网玛”竟为守岁。人们把“叭网玛”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水去佛像前浴佛,然后就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古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四处飞溅,在这一天谁身上的水最多,谁今年就更幸福,更美满!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去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到佛寺浴佛是,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天空胜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呀泼。

  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赞歌,水的祝福,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幸福的世界。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一支支舞蹈在眼前浮现。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想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有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水花象征——吉祥;水花象征——健康;水花象征——幸福!!!

民俗作文400字 篇4

  今年过年,我们去了龙游外婆家。外婆准备了很多年货,样样都体现了龙游的年味民俗。

  发糕是这座小城最正宗的“年味”,因为发糕代表了“年年发,步步高”的美好愿景。每逢过年,外婆就在自己家“炊糕”,还在发糕上用“洋红”点几下,喻意好彩头。

  八宝菜,即用八种蔬菜混合炒在一起,红红绿绿的,看着很诱人,其实这是为了人们酒肉后清理肠胃的一道素菜。

  葱花馒头的味道好极了,它的做法是先把五花肉剁碎,然后再将笋沫和葱花拌在一起,塞进馒头里,蒸熟后就是香喷喷的了。

  芋头肉粽是我最爱吃的,它是用芋头和五花肉拌在一起的粽子。

  大年三十这天,我和姐姐一起把大门上的旧对联换下,贴上新的。晚上,外婆还送我一个大公鸡灯笼,这也象征着“红红火火”吧!

  过年,必然少不了鞭炮,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鞭炮声、烟花声不绝于耳。还有象征着一家人团圆的年夜饭,大家说说笑笑,温馨愉快的吃完了。

  外婆家的年味很浓,这个年过的很开心!

民俗作文400字 篇5

  我的故乡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我们村的民风民俗却非常引人注目。下面我就说说我们故乡最大的节日,新年的风俗。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新年。新年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故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新年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故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故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们故乡的民风民俗除了体现在节日的气氛里,最大的体现还是在我们故乡人的热情好客。

民俗作文400字 篇6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唱起这首歌,便想起快乐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传说,这一天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为了纪念他,所以端午节也叫“诗人节”。据说,那是的老百姓十分爱戴屈原,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把屈原的遗体吃掉,就把裹的粽子投入河中。这也就是粽子的由来了。

  每逢端午,人们把房子都要打扫的一尘不染,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者防止毒虫滋生。又是还把雄黄酒带在身上,这样外出遇到蛇就不怕了。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练习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还要插“无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的花环、配饰,美丽芬芳,妇女们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些神秘。作为每个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继承传统,爱护传统节日,因为只是一种文化,需要我们来保护它!

  我爱重阳节!温馨的一天!

民俗作文400字 篇7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一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人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春节的,其实元宵节也是我国传统的一个节日。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吧!元宵节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猜灯谜、打灯笼、吃汤圆……

  赏月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提着花灯笼东跑跑,西跑跑,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给我买过灯笼,我提着灯笼玩的可开心了。这一天,公园里的树枝上都悬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上面写满了谜语,有许多游客都兴致勃勃的在猜灯谜,可好玩了。猜灯谜是从古至今人们在元宵节里最喜爱的项目之一。

  元宵节这天最重要的当然是吃元宵了!元宵是由糯米面制成的',有豆沙馅、芝麻馅、桂花馅、花生馅……我最喜欢吃芝麻馅的,元宵吃起来粘粘的、甜甜的。元宵节这一天一定要吃元宵哟!因为它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呀!

  元宵节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我们要感谢先辈给我们留传下来这么好的传统文化,更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民俗作文400字 篇8

  xx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有大片的热带原始森林。森林里栖息着珍贵的野生动物,大个头的亚洲象和美丽的孔雀,都是这里的“居民”

  xx主要从事种植业。xx村寨有一幢幢竹楼组成。竹楼多为两层,样式很漂亮,上层住人,下层没有墙,存放杂物或关养家畜。

  xx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入夏安居节(关门节)、出夏安居节(开门节)

  xx泼水节在农历三月中旬,正值傣历六月,是傣历中一年的开始,所以泼水节就相当于咱们的春节。

  泼水节期间,xx人要到佛寺中向佛祖敬献贡品,青年男女则要穿上漂亮的衣裳,走到街头相互泼水嬉戏。按照xx风俗,用清水泼洒可以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未来吉祥。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xx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xx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民俗作文400字 篇9

  其实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在农历腊月二十四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过了十二点就是大了一岁。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民俗作文400字 篇10

  元宵,又圆又滑,光看样子,就让我们口水直流三千尺,这次家里要自己包元宵,这可让我们下了會功夫。

  “准备材料,艺麻粉,面团,白糖……首先拿出大碗。”妈妈讲着,我跟着做着,“放入白糖,艺麻粉和筠……总算到包元宵了,想象奇特的我将面团揉成各型各色,在嗮在灯光下的艺麻粉。“蹬,蹬蹬蹬!第一个完成,”我欢呼跃雀,真迫不及待品尝到我做的第一个元宵。

  开锅的日子真难熬啊,一分一秒在蒸汽中沸腾。“啊?好香啊?”一股浓浓的酒香在沉寂的时间中散漫着:“老妈,这是什么味道啊?”陶醉在酒香中的我不禁地说。妈妈说:“这是米酒的香味,”原来是米酒啊!怪不得如此香气宜人。总算开锅了,锅盖一开,散漫着浓浓酒气的蒸汽铺天而至,我贪婪地深吸一口气,真香!一个个小碗头中盛满了又圆又滑的小汤圆与米酒,碗头中會散漫着香气。小汤圆在碗中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白玉,丸子,圆圆的光滑,滑的给人看着就會有一种想要上去的冲动,而那一粒粒米酒则如天空中点缀月亮的小星星,是那样的小巧依人,玲珑可爱。忍不住夹起一颗塞入口中,一口咬下去,流出了浓浓的艺麻,满嘴留着香味,那一阵丝滑可口环绕舌两旁,喝一口米酒汤,酸酸甜甜,咬一口小米松,软软可口说不出味道!那一口我狼吞虎咽,直到了胃痛。

  吃自己的劳动成果,就算味道不咋地,但心却是甜的。

【民俗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过年民俗作文-民俗12-23

客家民风民俗作文-民俗12-18

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民俗12-23

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民俗12-23

多彩的民风民俗作文-民俗12-22

民俗的作文09-01

民俗的作文05-30

有关北京的民俗作文范文-民俗12-22

有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民俗12-24

有关于民风民俗作文-民俗作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