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民俗作文

时间:2022-05-23 20:53:03 民俗 我要投稿

有关春节的民俗作文汇编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民俗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春节的民俗作文汇编6篇

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内容最丰富的的传统节日,普天同庆。春节又称“过年”,最早的含义是人们用来庆祝一年的收获并祝福来年有个好收成。节日的形成,源远流长。古代春节,叫做元旦,元,始也;旦,晨也,即一年之始,也叫三元,岁之元,日之元,月之元。最早定春节为新年在汉武帝初元年。

  过年之前,我们要“扫尘”,用意就是要把一切霉运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与辞旧迎新的地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还有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除夕守岁是重要的年俗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在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岁,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代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就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春节民俗便是我们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了。

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2

  寒假开始了,转眼间就要过年了,大人们都忙忙碌碌的准备年货,而孩子们也盼望过年。可大家知道过年有哪些习俗吗?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在全国各地,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有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被子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扫尘”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听说这一习俗从宋代就开始了,一直传到今天。在民间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人们还喜欢在门、墙、窗花等地方倒贴“福”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吗?因为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倒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孩子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礼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孩子们能收到好多的压岁钱,不过在此提醒孩子们:压岁钱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学习上!

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3

  按照我们家乡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每到这时,大街上总会挂满红红的灯笼,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有这样独特的风俗,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扫尘房,腊月二十六,蒸枣饽饽。除夕夜,吃团圆饭,正月十五过元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蒸枣饽饽了。每年我都会参与。蒸枣饽饽的面,需要提前一天的晚上准备好,放在温暖的地方。第二天一早醒来,面就已经发得白白胖胖,轻轻用手一戳,面软软的,像一块橡皮泥。

  把做枣饽饽的材料,便可以开始做枣饽饽了。先揉好一块儿面,再找到它的中央,开始插第一颗枣,再顺次把枣插在第一个枣的上下左右,每一边为四颗。

  看着妈妈手上那娴熟的动作,一个又一个的枣饽饽从她手中诞生了。我看着这些挺简单的,于是便想尝试一下。先揉面,我好像是没有劲儿怎么的,面揉了好长的时间,却一直没有变的.光滑,只好求助于妈妈,妈妈帮我揉好了面,我又犯难了,我不会插枣儿,刚把面提起来,还没来得及插枣儿面便瘫了下去,这时姥姥就会对我说:“阿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要轻轻松松享一辈子的福哦。”

  蒸大枣饽饽剩下的面,我们用来做小猪,小猪的耳朵和鼻子,我们用了红糖面,把红糖放进面里揉,便成了红糖面,用大豆做小猪的眼睛,那样子,还真是可爱。

  做完大枣饽饽剩下的面,我们还做了元宝,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恭喜发财。

  一个个白胖的枣饽饽出锅了,这些可爱的饽饽里包含着对家人的祝福。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传承,却包含着每一个人的爱,我想将来我一定要传承家乡的传统风俗。

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4

  春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便有了放鞭炮的习俗。

  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妈妈对我说:“想不想去放鞭炮啊?这次你来点鞭炮好不好?”,我满口答应,过年放鞭炮可是最令我兴奋的事。可是让我自己来点,还是把我吓坏了,因为,看大人点我都觉得怕,老是躲得远远的。不过,我还是鼓起勇气对自己说,试一试吧。

  找个空地放好鞭炮后,我手拿着打火机,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哆哆嗦嗦地打起了火,点着导火线,一听到哧哧的声音,我撒腿就跑,跑得比兔子还快,听到一声震耳的爆竹声响,我回头看到自己点燃的烟火鞭炮,冲上天空,变成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五彩缤纷的,我欢快地活蹦乱跳。

  放鞭炮是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习俗了,“爆竹声中一岁除”,蕴含着文化的元素,喜庆的色彩,不过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还是要少放点鞭炮哦!

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5

  今年春节,我们老家的亲戚到我家来过年了,我们家里非常热闹。大年初一,我们来到民俗村游玩。民俗村里非常热闹,因为有很多游玩的人。

  我们在民俗村里面看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目,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马战表演。马战表演的名字叫《金戈王朝》,这个故事里面描述着远古时期四万大军打败四十七万大军的历史传奇故事。马战表演开始了,表演里面有骑马跳火墙、捡布条、砍马桩。那些表演的人能在马上倒挂金钩、马上站立、马上倒立,还有跃马,他们的表演真是精彩啊!那些马高大威武,真漂亮!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还有黑色的。

  开始打仗了,那个场面非常壮观。敌人的人马一个个倒下,敌人还有爬城墙的,但是上去没一会就败了。最壮观的是三打一,三个敌人还打不过一个好人,那个人真是厉害啊!

  最后松将领的四十七万大军被王统领的四万大军消灭了,正义的力量胜利了。

  我和哥哥还在那个马战表演场骑了马呢!我骑得那匹马的速度真快,嗖嗖嗖一下子转了好多圈。

  今天,我玩的特别的开心!

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6

  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春节,大家都很熟悉,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全世界大部分的人们都在欢度春节,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友人,都会迎接春节的到来说明国际上是多重视我国的春节啊!我为此骄傲!

  可是,在不同的地方,人们过春节的方式一定也略有不同,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我家乡度过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年货都准备好了。

  除夕夜中,我们一家人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等待着12:00,也就是0:00的到来;将近0:00的时候,我家乡的居民就放起了爆竹,一直到了十二点过了十几分钟的时候才停下,这说明这儿的居民多么热爱春节,多么热爱中国啊!

  我爱我家乡的春节!

【有关春节的民俗作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

有关春节的民俗作文汇编六篇05-12

有关春节的民俗作文汇编8篇04-24

有关春节的民俗作文汇编10篇04-23

有关春节的民俗作文汇编7篇04-20

有关春节的民俗作文汇编九篇05-17

有关春节民俗作文汇编9篇05-03

有关春节民俗作文汇编7篇04-14

有关春节民俗作文汇编6篇05-11

有关春节民俗作文汇编5篇04-26

有关春节民俗作文汇编九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