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时间:2021-09-24 11:13:06 民俗 我要投稿

有关民俗作文锦集六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民俗作文锦集六篇

民俗作文 篇1

  我的家乡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我们村的民风民俗却非常引人注目,下面我就说说我们家乡最大的节日,春节的风俗。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除了体现在节日的气氛里,最大的体现还是在我们家乡人的热情好客。

民俗作文 篇2

  花腰傣族是傣族的一种,居住在云南玉溪地区。"秧箩"是花腰傣族妇女的一种生活用品和身上的装饰物,是妇女用各色细竹条编织的一种小竹箩。一般高约30厘米,口为圆形,微向外成弧状展开。

  编织"秧箩"比较自由,可随意采用各色竹条相间,从而编织出各种图案。花腰傣族的妇女们,简直把编织"秧箩"作为一种享受。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她们一有空就席地而坐,手指轻柔地翻动着,彩色的竹条上下翻飞。让人怀疑她们到底是在编织,还是在起舞。

  "秧箩"非常实用,花腰傣族的妇女身上没有衣袋,"秧箩"就起衣袋的作用。在外出劳作、赶街上集、走亲串戚等场合,可以盛装食物和针线织物等。她们随身带的钱、票证都可以装在"秧箩"里。上山干活时,还可以装食品,盛果子,装黄鳝。

  "秧箩"不仅实用,同时又是一种装饰物。编织的"秧箩"或小巧玲珑,或秀美大方。上面的图案不论是花虫鸟兽还是人物山水都简明大方、栩栩如生。具有民族特色。花腰傣族的人,以"秧箩"的造型和上面的图案来展示姑娘的美丽。它是一种受人喜爱、颇具特色的装饰物。

  因为"秧箩"有装饰和实用的价值,所以花腰傣族的妇女们无不为之费尽心思。使"秧箩"更加美丽。在明媚的春光里姑娘们轻快地走着,身上的"秧箩"在微风中随意摆动。上面的饰物发出悦耳的声音,姑娘们犹如仙女一样,风姿绰约,真是太美了。

  "秧箩"不但是文化界的瑰宝,"秧箩"还非常精巧别致,同时还具有花腰傣族智慧与勤劳的象征。

民俗作文 篇3

  清明节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个文化传统节日,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为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到了清明节,扫墓的人们都会去先人的墓前鸣放鞭炮。听家人说放鞭炮,是为了叫醒在坟墓中的魂灵,让他们从睡梦中起来收好后辈们供奉的钱材。而现在随着绿色扫墓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家也开始提倡在墓前放几束花,磕几个头,以敬哀思就可以了。

  每年四月五日起床后,我们一家就会搭上爸爸的汽车,启程前往白沙,给死去的亲人扫墓。

  我们手提祭品,心情沉重地往山上走着。亲人墓前的草已长得很高了,外公把墓前的草清理干净后,我们便将火点起来,把纸钱一张一张的'分开后,一点一点地放进火里,烧给在坟墓中居住着的亲人的灵魂,再虔诚地插上香,在坟墓前磕几个头许下自己的心愿后,最后将花束摆放在坟前,我们才会离开了。

  清明扫墓,既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怀念他们的音容笑貌;又是一种信仰,在列主列宗之前许下愿,鼓励让自己在新的一年多多努力。我想,这就是清明扫墓经久不衰的缘由吧。

民俗作文 篇4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当然,吃年饭总忘不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在看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午夜烟花快燃放!“轰!”一个礼炮打响,天空顿时蒙上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屋顶上都挂上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你们也听说!

  结尾: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啊!”“哎!来来,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不。”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民俗作文 篇5

  在我国的南方有个民族叫傣族,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le)”、“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他们的泼水节一定要把别人的衣服打湿才行。

  届时要赕(dan)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相祝贺,现在泼水节不仅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民俗作文 篇6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日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大家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日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日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日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日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有关民俗作文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有关民风民俗作文锦集5篇01-13

有关民风民俗作文锦集九篇12-31

有关民风民俗作文锦集9篇12-25

有关民俗作文锦集七篇12-25

有关民俗作文锦集十篇12-19

有关民风民俗作文锦集五篇12-17

有关节日民俗作文锦集8篇02-09

有关春节的民俗作文锦集10篇02-08

民俗作文锦集六篇06-24

民俗作文锦集八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