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时间:2022-10-21 17:02:08 民俗 我要投稿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通用49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小学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通用49篇)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的传统习俗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今天,就让我带着你走进我的家乡,领略一下那历史悠久而传统的习俗——捣年糕。

  年糕,年年“糕”升。在象山,年糕是家家户户过春节时必吃的食物。捣年糕虽然看起来简单,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是费时费力。

  村里的男人,先把米一升一斗地从米缸里取出来,浸泡在水里,等到米粒充分吸收了水分,彻底湿透以后,再把米捞起来过滤掉水分,晾一晾,然后才把这些米送到磨坊里磨成米粉。接着把磨好的米粉倒进一个特制的桶里,放到锅里蒸,待到厨房里的蒸气弥漫着米香时,米粉已经被蒸熟了。大力男人端起木桶快步走到木槽前,把一桶的米粉倒进木槽里,用木杵用力地捣,使木槽里的米粉变成膏状,再用力,使那些膏状物从一个方形的小口里挤出来,钻出长条,像是一条巨大的蚕从蛹里爬了出来。边上的妇女手里握了一把刀,刀上沾一些水,切成了一段段,再放到室外的竹板上晾起来,期间还要给它不断地翻身,等年糕完全变硬之后,就可以装入袋子里保存起来了。

  家乡吃年糕也是一大特色。在年糕刚成型时,还冒着热气,黏黏的,撒上一些红糖,白糖,芝麻和桂花,年糕一下子变得又甜又糯,是我最喜欢的吃法。也有人喜欢吃咸的,放入榨菜丝包起来,这样吃甜丝丝,咸滋滋。

  捣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一种生活艺术。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

  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

  一大清早,一声声吆喝声便传遍了整个大街小巷,小街上人很多,多得好像容不下这么多人,虽然有些嘈杂,但也十分的热闹。每个人从身边路

  过,伴随着一阵阵香气,伴随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什么东西令他们如此幸福?早点。

  孝感早点并没有上海那样食物美味,又不如重庆那边辣得有特色,也没有国外那边满街的芝士味。我们孝感的早点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是最淳朴的。

  孝感米酒,应当属于最出名了,由于它选才考究,制法独特,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沾,稀而不流,又闻着有种隐隐的酒香,却怎么也喝不醉,食用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品种也很多:枸杞米酒,槐花米酒,桂花米酒,樱桃米酒,银耳米酒……,种类繁多,但样样都十分美味。

  老人带着小孩去吃热干面,老人呢,在旁边点壶龙井品茶,小孩就在旁边吃着,吃完抬起头来,满嘴都是芝麻酱,用小手一擦,却越擦越脏,热干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面条事先煮熟后,再淋上芝麻酱,香油,香醋,葱等配料,更具特色,吃起来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色泽黄而油润,有种很爽口的辣味。

  中午,吃早点的人们都散了,但卖早点的人们又忙了起来,准备着第二天要卖的早点。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

  农历正月半称元宵节,又名灯节、上元节。

  旧时每逢元宵节,各家多吃米粉圆子。小粒无陷者为“糖圆”,大颗有陷如白果、枣泥、油水的称“元宵”。

  晚间家宴后,外出赏月观灯。

  入夜,火树银花,城门大开,大街小巷到处彩灯游动,处处敲锣打鼓。

  当时有首儿歌描述常州元宵节灯市的盛况:“甘棠桥,对鼓桥,鼓楼对着庙门口,镗镗镗!灯来哩!灯来哩!什么灯?一团和气灯,二龙戏珠灯,三元及第灯,四面如意灯,五子夺魁灯,六角风菱灯,七子八婿灯,八仙过海灯,九莲灯,十面芙蓉灯,镗镗镗,灯来哩!后面还有一条老龙灯。

  据说在太平军攻克常州后,每逢元宵节,“圣兵”敲起“太平军锣鼓”欢庆新春。青云坊两侧楼上,太平军男女“圣兵”化妆演唱滩簧,军民同乐,往往通宵达旦。这天,街头巷尾常有五七人一起,手提锣鼓,边敲边行,俗称“浪街元宵”。妇女夜间结伴到郊外或村外走三座桥,来回路线不能重复,称“走三桥”;有的途中摘一把初出夜的菜,拭衣领,称为“解发腻”;乡间姑娘还把扫帚、竹枝等用麻茎扎成一丈高的芦炬,在田间焚烧,谓“照田财”,以占卜干旱和雨水的情况。

  现在呢?每逢元宵节我们还得保留晚上吃“糖圆”或“元宵”的习惯,吃过晚饭,还会去街上参加元宵节灯会,猜灯谜。回家还能看元宵晚会呢!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

  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

  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6

  杀年猪是我们当地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村吃年猪饭相当于过年的预演,亲戚间相互请吃杀猪饭,主要是为了加强联络感情、也是一种表示庆贺,下面我们就带大家去看看这个喜庆的民间节日。

  每到这样的杀年猪季节,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你走进村寨,都会受到热情的邀请。在杀年猪时,只要主刀者一声令下,所有人便全力以赴奔赴猪圈,将选好的猪团团围住,这时大家七手八脚,拽耳朵的拽耳朵,拽腿的拽腿,共同用力将猪按倒,把猪的四腿绑到一起,然后将一个木头杠子插在四腿中间,大家齐心合力放到架起的案板或桌子上,杀猪是个技术活,主刀者凭经验和感觉,要一刀毙命。猪停止呼吸后,开始不停地往猪身上浇开水,待把猪身上的毛都浇透后,开始开剥刮洗。在这样喜庆的杀猪客里,主人家都会把刚杀好的新鲜猪肉,分割切成小块,用焦炭烤熟后招待客人,客人们吃着美味可口的烤猪肉,互相劝着自酿的“苞谷酒”或是苦胆酒,真是犹如过大年一般。在年猪席上,都是一些用猪肉烹制出来的菜系,有酥肉、粉贞、猪血汤等等,都是一些可口的农家菜。按照习惯剩下的猪肉和肠肚,每家每户还要淹制一些腊肉、香肠以备来年食用。

  虽然杀年猪只是一种民间风俗习惯,但它以成为农村中每家每户,一年到头最喜庆、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农民群众一年到头大丰收的重要标志。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7

  艾饺是我们绍兴当地清明节前后家中常吃的美食,清明食艾饺,能驱邪排毒,越谚有“清明吃艾饺,不怕阵雨浇”之说。

  清明未到,我和妈妈也在家里做了一些鲜美的艾饺。我们在田间地头采来一些艾叶,挑去老叶、艾梗,清洗干净。接着是煮艾叶,待锅中的水沸腾后,倒入这鲜嫩碧绿的艾叶,煮艾叶时不能盖锅,还要拿筷子不停地搅拌,防止它颜色发黄。煮到艾叶软嫩,汤水碧绿,就关火,等到水有些凉了,就来和粉。先准备一个盆子,将米粉和少量的糯米粉一起倒在盆子里,再舀上煮好的艾叶和汤水,周围顿时清香四溢,一边用手使劲和着面粉,一边根据面团的湿软程度添加汤水或面粉。

  妈妈双手不停地和着面粉,最后揉成了一个均匀的绿色团子,软乎乎如气球,绿莹莹如翠玉,还散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开始包艾饺了,我洗净手从面团上扯下一个小团子来,,把它揉成一个小圆团,再用手一压,变成了一块小圆饼,然后双手拇指和食指轻捏四周,小圆饼成了一个碗状大小的圆片,中间厚四周薄。接着把馅料裹进去,我加的是炒熟的芝麻糖粉和葡萄干,当然根据个人的喜好,也可以加其他的馅料,如咸菜竹笋等,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四边开口捏紧,这样一只艾饺就包好了。

  我和妈妈忙碌了两小时,包了四十多只艾饺,看着这一只只千姿百态的艾饺:有的像枝头未成熟的柿子,有的如海面跃动的海豚,有的似林间觅食的小兔,心里美滋滋的。妈妈把这些可爱的的艾饺被放进了锅中蒸,二十分钟后,当锅盖被掀开时,香味扑鼻而来,口水在我的嘴里不觉地流了下来……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8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奇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更是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在我国云南中部和南部的彝族姐妹头上戴着一种美丽的帽饰。这种帽形状像鸡冠,俗称“鸡冠帽”或“公鸡帽”。说起来,其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人人羡慕的彝族情侣,姑娘美丽善良,小伙勤劳勇敢,白天一起放羊,晚上伙伴们对歌跳舞,然而他们的爱情引起了森林魔王的嫉妒。有一天,他们在森林里约会,终于让魔王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小伙子为了保护姑娘不幸惨遭杀害,姑娘逃到了另一个山寨,魔王还是紧追不放。这时,山寨的雄鸡正好高叫,这声音吓跑了魔王,于是姑娘抱起一只雄鸡,来到小伙身旁。在威武雄壮的雄鸡高叫声中,她的恋人居然复活了,魔王也不再来招惹他们,他们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雄鸡驱魔的传说就这样在彝族中广泛流传。姑娘把象征喜祥的鸡冠帽戴在头上,希望雄鸡永远保护自己,于是鸡冠帽成了彝族的一种服饰,流传至今。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9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过年。这年味可在四处飘溢,风俗自然也是少不了。中国的传统风俗可是一样也少不了,那自然而然地就会一脉相承,声声不息。

  年俗NO.1 除旧迎新

  在过年前,人们总是会把家里的一些旧物品扔掉,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把没用的旧物换作新的,以迎接年的到来,使新年变得更加有韵味。

  不仅要把物品换作新的,新年还需要有新气象。每个人的精神面貌自然也需要有所改变,也要有所进步。

  年俗NO.2 年夜饭

  除夕夜,人们最忘却不了的自然就是年夜饭了,在除夕夜的晚饭中,全家人会聚在一起,一起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这顿饭象征着团圆,是一种对信念的美好向往。

  自然,我的肚子这回可是也有福气了。这顿饭,足以让它叫好了!

  年俗NO。3 拜年

  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最缺少不了的就是拜年这个风俗了。人们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家中闲聊一番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去喝些茶,互相送去一声声祝福与问候,来年自然大吉又大利。

  自然我们这些小朋友趁着大人们聊天的时候,更加少不了一段嬉戏玩耍。把衣服玩脏了,可能还会遭到大人们的无止境的一大堆唠叨。

  年俗NO.4 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的实际最好不过于除夕夜了,吃完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之后,来到楼下。看着一道道绚丽的烟花接连在天空中绽放,我似乎看见了我新一年幸运的记号。我们的新年就要来到了,怎么能不为此而欢呼呢?

  我们的拜年风俗中蕴含着浓浓的年味,新的一年要来到了!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0

  五十六个,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朵鲜花一起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傣族的竹筒饭美味,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

  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1

  中国的版图上有56个少数民族,而每个民族的特色都是与众不同且别具特色。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维吾尔族。因为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拥有悠久的。维吾尔族目前有800多万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于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前五名。

  维吾尔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例如家喻户晓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着迷,还有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还有维吾尔族位于我们“三山夹两盆”的新疆,新疆盛产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为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维吾尔族的人很喜欢跳舞,所以他们的舞蹈也分好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而伴舞的,当然也不下数十种。

  以上关于维吾尔族的介绍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可是有一样可能很少会提起,那就是维吾尔的民族医术是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维吾尔族的人不单只舞跳得精美绝伦,并且医术也是如此高明。

  虽然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远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些也足以让人不禁感叹:中国56个民族,果真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啊!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2

  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马脚杆,云南文山地区壮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腊肉丝及其他调料制作而成,形壮如马脚得名;鱼生,过去是壮族节日或待客的上肴;烤乳猪,壮族名菜,用小猪烤制而成;五色糯米饭,也称花糯米饭、五彩糯米饭,用优质糯米和各种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壮(瑶)族传统节令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节日,亲朋之间都要相互赠送五色糯米饭,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成品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强身的功效;宁明壮粽,壮族春节特制传统食品,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以广西宁明一带的粽粑最具特色,故名,居住在广西西靖西岳圩、湖润一带的壮族,每逢春节也有吃这种大粽粑之习,当地称“风莫饭”。

  相传吃风莫饭之习,始于北宋,常在春节前几天开始制作。做好的宁明壮粽年初一时用以祭祀祖先;状元柴把,用卤熟的鸭肉等经韭菜捆扎而成。白切狗肉,广西壮族名菜,用狗肉煮熟拌以佐料而成,朋友聚会,有时仅凭此一菜猜拳叙饮,故有戏称:“独脚菜”(壮族有吃狗肉的习惯);壮家酥鸡,广西中部地区壮族传统名菜,以鸡为主要原料,经炸后再加工而成,是壮家逢年过节常备菜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炖破脸狗,云南壮族传统名菜,用破脸狗肉放入砂锅内隔水炖熟而成。(破脸狗:又名围子、花白脸,全身毛以黑白两色组成,头部黑白纹路突出,故名破脸狗,属山中小野兽);龙泵三夹,广西西北部地区壮族传统名菜,壮族有用猪小肠酿进猪血制成的食品称“猪龙泵”;用猪龙泵配上猪肝、猪粉肠制成冷盆菜,食用时各拈一块共三件,夹在一起吃,因而得名。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当地办喜庆筵宴的压席菜。此外还有豆腐肴,广西河池地区壮族流行菜,也是仫佬族、毛南族的风味菜。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3

  每个国家都有自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而很多风俗习惯又是由节日而来,就比如说我们中国,风俗节日有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春节,元宵,中秋节等。所以,我们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春节走亲访友,团聚一堂,元宵节赏灯,中秋节赏月等种种的民间习俗。

  对于国家来说,有特定的节日和风俗,对于民族来说,又有独特的习惯。现在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云南,有些什么样的民风民俗吧。

  首先,最有名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也是这个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那天,人们会穿上节日专用的盛装来参加这个节日。这个节日一般需要先去佛塔浴佛,表示对佛祖的敬重。再拿着采集好的花瓣和叶子,把它们放人水里。然后你泼我我泼你,这,象征着幸福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撒在半空中的花瓣,更是代表着美丽的青春。

  其次,火把节。这种节日的步骤分为:火把用山上砍下来的松树制作而成。中午的时候,大家会带上小火把、纸钱、供品,到祖坟前扫墓。通常火把节那天,人们会在太阳落山之前吃完饭,然后骑上一匹马,去溜达几圈。到了晚上,人们会开始点小火把,然后用小火把来点燃大火把。场面最壮观的,是最后的耍火把,大家拿着火把在一起唱歌跳舞。

  我所说的这两种少数民族风俗,差不多都人尽皆知,但一般少数民族更加重视这两种节日,像我们云南,并不是所有人都都有机会过泼水节,只有少数民族热衷。即便如此,我还是要感叹祖国民族风俗的多种多样,少数民族的多姿多彩。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4

  说到湖南湘西,你也许会想到沈从文的书、黄永玉的画、宋祖英的歌。湘西不但人杰地灵,并且山环水饶,它还有一个神秘的苗寨。在湘西的苗寨里,有热烈激昂的歌舞,精美绝伦的服饰都会让你惊叹,肃然起敬。

  走进苗寨,回荡在山谷间的是歌声,鼓声,让你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再走进一些,你就会看到一场精彩纷呈的“大苗鼓”表演,打鼓的都是些相貌俊俏的小伙子们。你看!他们身着有领的对襟,衣短袖窄,安布扣七扣,裤大而短,衣服的颜色都是深毛蓝,湖蓝色的。据说苗寨的男生一般都是这样的打扮。而“打苗鼓”可是苗族部落的象征,见到宾客就跳“迎宾鼓”,逢年过节就跳“四面鼓”婚嫁迎娶就跳“猴儿鼓”。小伙子们个个神采奕奕,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他们把鼓敲得震天响,游客们没有一个不被这样的鼓声所感染!

  苗寨的姑娘们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她们眉目清秀,丽质盈盈,妩媚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在青山绿水之间。奇了!怪了!没有乐器,她们载歌载舞时仍能够听见清脆的伴奏声。哦,原先是她们盛装上的饰品,银光闪闪的小铃铛,盛装打扮的“苗家新娘”,头戴青帕银凤冠,苏山耳环吊两边,颈围银项圈,身披银披肩,满襟绣花又滚边还配银链银铃银牙签。这样的盛装配上优美的舞蹈,真是一场超级的视觉盛宴。

  小伙子们的鼓声,姑娘们的舞蹈还有他们的笑容,无不向我们诉说着苗寨人民绵延千年的活力。当我陶醉在这美丽的古老童话世界时,却被一位苗家女孩拉进了舞蹈圈里,原先他们的舞蹈还要和游客互动的,我们就以大鼓为圆心,围成一个大圆圈,随心所欲地载歌载舞,好不快活!舞蹈结束后,大哥哥大姐姐们用“地灰”往我们脸上抹,据说这是苗寨人对游客们的祝福和喜爱,脸上的“地灰”越多就表示他们越喜欢你,结果,我被抹成了“猫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热情好客的苗寨人,他们的服饰,歌舞都具有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吸引八方游客的魅力之所在。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5

  俗话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不,腊月二十九一早,我们便兴高采烈地赶到了姥姥家。今日,家中要上演我们的传统节目——捏花馍。

  姥爷将面盆上的湿布揭起,倒上些碱水,和爸爸轮流上阵,将近一个小时才将面团揉匀。这时的面变得白澄澄的,好似个胖娃娃。

  接下来这个环节可是我最喜欢的——捏花馍。这就应当姥姥、妈妈这些心灵手巧的女同志们大显身手了。一块块面团,在她们手里翻来覆去地揉搓着,与此同时,姥姥又开始给我讲那些令我百听不厌的民俗故事:“说起来,这花馍馍也是我们山西过节时的传统咧。以前,我们只要有一户有喜事,家家户户都捏馍,以示庆贺:邻家喜得贵子要送‘金锁馍’,给老寿星祝寿要敬上‘寿桃馍’;每逢佳节也要做馍,很有代表性的就是中秋,要捏——”

  “——‘月饼馍’!”我接过话头,这我早已烂熟于心。

  嘴不停,手也没有一刻歇息。面团在姥姥手中翻来覆去地揉啊捏啊,几经抻、拉、压、拽的“折磨“,姥姥将面团揉成长条,盘了又盘,最终筷子剪刀齐上阵,不一会儿,那“兔子”便有了形,大耳朵,小尾巴一应俱全。姥姥又端出一碗早已准备好的大枣,挑一个去了核,剪一半,往兔眼上一戳——喝!一只活灵活现的“玉兔”便呈此刻我们面前,小巧玲珑,令人爱不释手。

  一个个面团经姥姥之手,变得形态各异,生动至极,好似实物一般。石榴,桃,蝴蝶等等,一应俱全,还有一条摇头摆尾的大鲤鱼呢!我也努力模仿,照样捏了几个,我感觉极好,托着到处炫耀。

  我们忙了一个多小时,直至汗流浃背。案板很快便摆满了花馍。是时候该下锅了!在等待的时间里,我的心境简直能用“望眼欲穿”来形容,总有“揭开锅盖来看看”的欲望。其实,不出半个小时,花馍馍就“新鲜出炉”啦。每一个都发酵得很好,比入锅时大了几圈,显得十分丰满。一只热腾腾的“大桃”握在手心,只不明白从何处下口,可第一口咬下去,便是满口的香气,这香不一样于平日常吃的馒头香,这其中还掺杂着我们的汗水与欢乐,两种截然不一样的味道,让这馍更添了一份醇香。

  家乡的花馍馍呦,你让我们全家,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提前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我们,遵循着祖辈留下的传统,坚持着独特的民间习俗,虽总不回山西老家了,可经过这花馍,我与老家,情相连,心相系!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6

  中国自古有重视民风民俗的习惯,“观风俗,之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今天的就来介绍众多的风俗中我比较喜爱的一个节日风俗。

  在节日的这一天,人们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想必你已经猜到这个节日了吧!对,就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拜月节、团圆节,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节日呢?你听我给你细细诉说。

  因为在这一天的民俗很有趣,第一个就是吃月饼了,可随着时代的变迁,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豆沙的,蛋黄的,五仁的,还有冰淇淋的……各个地方都有自己喜欢的口味,想想都让人直流口水啊!

  中秋你有去赏桂花了吗?或者你的长辈们又饮桂花酒了吗?还是你乘着月光跑到别人家的院墙内去偷月饼和柿子呢?为什么这些风俗会跟桂花有关呢?其实赏桂花,饮桂花酒其它季节皆可,但谁不想在全家人团圆的日子一起观赏良辰美景呢,所以赏桂花,饮桂花酒就和中秋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气氛,促进亲情之外,桂花寓意也是极好的,象征宝贵,子孙昌盛。

  中秋节这天各地都有非常丰富的表演活动,中秋节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花灯,虽然没有元宵节那么盛大的灯会,但特色的兔子花灯也成了孩子们的乐趣之一。这种花灯活动大多数集中在南方,花灯的制作是大人们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的,用材有的选用桔子皮,有的用柚子皮,而我家用的却是西瓜皮,做法就跟万圣节制作南瓜灯相似。首先要买一个中等的西瓜,而且瓜皮要比较薄,用刀先在上面切开一个盖子,然后用勺子掏光里面的果肉,在瓜底用一根竹枝插一根蜡烛,再在四周开几个小窗,在沿着上面的一周开三四人小孔,然后用绳子扣好,上端再系到一个竹杆上。到了晚上只要点上蜡烛,周围的孩子们都会聚在一起,比比谁的花灯做的更亮更精致。而现在这种风俗却越来越淡了,就像现在过春节年味也越来越淡了一样。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时代在不断的变迁,许多风俗在高节奏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淡了,但我希望大家一起记住我们的历史,好好守住节日的风俗传统吧!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7

  说到民俗文化,自然少不了过年时的习俗。而山东作为一只帮过年时的习俗十分多样,今年过年回到老家,刚刚到村口我便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着崭新的对联。春联已对账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的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家的门口贴着春联的时候,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漂亮的红春联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氛围。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到了除夕下午,大家就要上山祭祖。除夕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相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进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听爷爷说,在过去,祭祖仪式一般在除夕下午族人祠堂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家族参加仪式,较为隆重。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团圆饭之前在家中的先祖图谱前摆起美酒佳肴进行祭拜。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在外地工作的人们都回到了家中,与家人团圆。团圆饭十分丰盛,美酒佳肴通通上桌。团圆饭自然少不了饺子,吃饺子寓意着团团圆圆、平安如意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最后,在一声声鞭炮中人们结束了旧的一年,开启新的一年的生活。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8

  家乡的年俗很美,家乡的年俗在农家人的厨房里;在除夕夜的红包里;在亲朋好友的祝福里。青烟袅袅的烟囱飘逸着迷人的年夜饭的香气,孩子们叽叽喳喳地猜想着红包多少。温暖、祥和的气氛笼罩着隆冬时节的村庄,别有一番乡土气息。

  大年初一清晨5点,也许你还在睡梦中,但山东人已经起床拜年了。随之而来的是#大年初一起得最早的是山东人#冲上热搜。起那么早干啥?答案是:给长辈拜年。场面相当热闹。清晨,天的东面才刚刚泛起鱼肚白,一村中同一姓氏的一大家族便出门一块儿给长辈拜年,有时候因为人多,磕头的时候辈分小的可能要排在门外磕。在室外,你依然能看到一群后辈齐齐向家里的老人跪下,行礼。关系近的男女会一起磕。关系远点的就分开去。从一大早,能一路拜到九点十点,路上会遇到不同的队伍,大家还会打招呼呢。

  春节,孩子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红包了。大年初一的早上,孩子随大人们挨家挨户地去拜年,从早上5点左右一直到上午9点左右,孩子们毫无饿意,跟着大人走遍村中各家各户,一家一家的红包拆开,一打儿的红毛爷爷,不论怎么瞅都叫孩子们开心得合不拢嘴。当然,古人也会给孩子们红包,红包文化源远流长,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祟”的小妖,除夕夜,他出来在孩子的头上摸三下,便会让孩子得病、变傻,后有人创造了用红包躲避“祟”的迫害。而且,这“压祟钱”有着不少的样式与讲究,例如八个铜钱串在一起,寓意着八仙,或者五个铜钱串在一起,那就是“五帝钱”,“五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但都是亲人们对我们的祝愿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这些都是年味表达,在山东,在这个闻名四海的礼仪之邦,这些满满的仪式感背后,正是传统文化的传承,红包中不仅仅装满了现实感满满的压岁钱,而且蕴含了亲情的精华,不应以金额交换面子,去定义人们之间的情谊关系,无论钱多钱少,都是一种爱的传递。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19

  我的家乡就在这一片,具体是哪,我也不太清楚。在家乡中有很多风俗,例如:在过年时。

  过年时的凌晨0点0分,是要放烟花的,每家都争着放,比谁放的时间早,据说是放的时越早,这一年的财运就越顺。不过,大部分儿童可就遭殃了,毕竟儿童可坚持不到这个时间啊,基本上到白天都成了“熊猫眼”。早晨的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一股仍未消散的硝烟味。

  大年初一,要去奶奶家拜年,还要去的很早,因为要包饺子,在我家,基本上人人都会包饺子,就连我上三年级的妹妹也会。全家总动员,每个人各司其职抓紧干活,没多长时间就做好中午吃的了。饺子一次做一顿饭的,有时也做许多。在吃饺子之前,我和妹妹要先给大人们拜年,才能拿到压岁钱。相传,故事有一种怪兽名为“祟”,每到晚上便会出来,找到小孩,令其生病,整宿的哭闹。有一户人家将铜钱放入红纸袋中,“祟”出现后被那红纸袋吓跑了,便多用这种方法。

  大年初二则去姥姥家,姥姥在初一便做好饺子,我们一回去就可以开吃了。下午,大部分时间就是放鞭炮了,有五百响的,一千响的,多时有两千响的大致没什么不同,就是拉着的炮数量不一样罢了。但家中最后还是要留一部分要等到晚上和十五放的,意思是开始了新的一年。下午放完炮,就要开始走街串巷的拜年了,我对这是没有多大兴趣的,走来走去的多累啊!所以我大多是去寻找小伙伴玩耍,把擦炮埋入雪里、放入下水道什么的。我最钟爱的还是那种烟雾弹,就是味道刺鼻了些。

  以上所述,便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了,虽然不是多有趣,但也是必不可少的风俗。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0

  最近,我特别喜欢收集一些民俗节日的资料。看得我真是心里痒痒,想要与大家好好的分享。这不,我已经都整理好,做成“大盘点”。什么?你们不服气?好,那我此刻就给你们好好地介绍一下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拥有特殊的节日。在德昂族,这些特殊的节日不足为奇,竟然在特殊的节日中还包含着更加特殊的民风民俗呢!

  历史悠久的德昂族,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风俗,不论酒席上菜肴有多少,都要用新鲜的蔬菜做一碗没有味道的素菜,然后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着辣椒水吃。听着听着,爱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来。这样吃,别具风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热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节也在全国颇负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它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连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都过火把节呢!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当我想象起彝族火把节的热闹,不由充满憧憬……

  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使我领略许多民族气息,也让我更加对生活充满完美的憧憬!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1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一样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一样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一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一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构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貌,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2

  在我记忆深处一向有颗星星在闪烁,它永远也不会失去光彩。

  那是在太原过元宵是的情景: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大街上张灯结彩,处处灯火辉煌,大街小巷里车水马龙,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整个街上热闹非凡。各个店铺里堵得水泄不通,望着这热闹劲,我不禁想起了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我忘乎所以地吟诵了起来,却毫不发觉姐姐以悄无声息地站在了我的后面,“呦!表妹好雅致,这样看有什么意思,咱俩不如去逛逛”“好呀好呀!”我连忙拍手叫好。

  来到街上我们也融入了这个热闹的气氛里,姐姐拉着我走东蹿西,一路逛下来,我们发现了不少灯笼,每一个都独具特色,让我垂涎三尺,有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有清一色的,有用玻璃做的……在广场中央,有一支做工精美,巨大的走马灯,这只走马灯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远处的夜空中鞭炮齐鸣,当烟花绽放在夜空中时,吐露出“元宵节欢乐”的五个醒目的大字,这个原本就热闹的元宵又增添了几分韵味,那一盏盏美丽的莲花灯,帮人们传递幸福安康。

  元宵的一切都是那么吸人眼球,但我却享受做花灯的过程。

  做花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挑选好竹子是关键,竹子的好坏直接决定花灯的成败,可是我只会说说而已,这光荣的任务就交给实战经验丰富的姐姐了,竹子挑好,框架也准备好了,我可不能闲着这刺绣就交给我了,你可别小看我,我可是卧虎藏龙哦,说得轻巧,实践起来可难着呢,不是刺错了就是刺反了,反正就是漏洞百出,经过一番周折我可算是完成任务了。“嗯,不错不错能够买个好价钱了。呵呵”

  在这一天,纵使有多少不愉快,也一扫而光了。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3

  中国的版图上有56个少数民族,而每个民族的特色都是与众不一样且别具特色。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维吾尔族。因为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维吾尔族目前有800多万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苗族,位居于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前五名。

  维吾尔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例如家喻户晓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着迷,还有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还有维吾尔族位于我们“三山夹两盆”的新疆,新疆盛产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为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维吾尔族的人很喜欢跳舞,所以他们的舞蹈也分好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而伴舞的乐器,当然也不下数十种。

  以上关于维吾尔族的介绍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可是有一样可能很少会提起,那就是维吾尔的民族医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先维吾尔族的人不单只舞跳得精美绝伦,并且医术也是如此高明。

  虽然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远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些也足以让人不禁感叹:中国56个民族,果真与众不一样、别具特色啊!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4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

  吃喝玩乐,时代不一样,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了。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能够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此刻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档次,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了,和亲朋好友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开门炮”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我过年就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

  这些活动均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资料。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5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去广西桂林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我发现广西桂林的瑶族有很多十分趣味的风俗。

  同学们,你们明白吗!假如你有一天去瑶族游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着一漂亮的银项圈,并且这银项圈外人是不能碰的,这表示她还没有结婚。因为每个瑶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长就为她订做这个银项圈为她戴上,只到她结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为解下来。那么,如你看到脖子上没有戴银项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

  假如,你想问一瑶族小姑娘几岁,应当问:“你家酸鱼淹多久”她就会告诉你淹多久,那就是她的年龄。如你说“你几岁?”她理也不理你。原先,她们从刚生下来的那天,她阿爸阿妈就必须到街上买条大鱼淹下,直到她结婚那天,这鱼才能拿出来做给她舅舅吃,别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个小伙子,哪天你到瑶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你一脚,你千万别生气的也揣她一脚。因为,她揣你一脚是表示她喜欢你,揣得越重说明她越是喜欢你。如你也踩她的话,说明你也喜欢她,同意娶她,那她家立刻就会请全寨的长老来订亲,你就走不啦!要细心喔!那如果一小伙子看上谁家姑娘呢?他就会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楼下唱歌,如姑娘喜欢他,就会和他对唱,如姑娘没看上她,就会洒一盆冷水下来,那他就会知趣的走。

  同学们,你们说瑶族的风俗趣味吗?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6

  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壮族的建筑、服饰、节日还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显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

  先看看壮族人民的建筑吧!他们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壮族人民喜爱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生灵一起生活。壮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的。一楼是养生出的,二楼以上住人。

  壮族人民的服饰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虽然壮族男子的服饰和汉族男子的服饰差不多,但壮族女子服饰和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就是天壤之别。壮族人民勤劳善良,特别是女子。在壮族女子缝织衣服时同时也会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鸟兽;有鲜花;还有许多具有没号予以的图案……壮族女子的服饰上除精致的图案外还会有各种缤纷的色彩。他们的头饰也很精美别致,也有许许多多雕刻上去的图案。壮族女子整套服饰上的色彩混起来都比彩虹没美呢!

  壮族有一个最著名的节日,那就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歌墟节”,在“歌墟节”那天,每个村子都会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村口,几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并理解他们的挑战。挑战什么呢?当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时候,台下的人也会跟着唱两句给自己村里人助威。这些比赛时为增进各个村子之间的友情,这也验证那句话:“友情第一,比赛第二”。这也是壮族人民的品质之一。壮族人民为什么能够吧山歌唱得那么好呢?请之后听我介绍。

  其实,在生活中,壮族人民也在一边唱山歌。在壮乡,壮族人民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即兴创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说,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经能够到达一个代言的地步。在田野里,能够听见他们的歌声,在两个山头间也能够听到,甚至在他们自己家里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用山歌对话。壮乡人民凭着心境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那歌声同时也表达当时唱歌的人的心境,如果他的朋友听到,也会用山歌与他交谈。

  壮族真是一个豁达乐观,勤劳善良的民族啊!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7

  在我的家乡——常德,有着十分独特的民风民俗。

  在我的家乡有着一种独特的美食——鱼糕。每逢佳节,大家总会拿出鱼糕来品尝。它在家乡人民的眼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一种象征。

  家乡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就是在每年的十月份,村民们都会齐聚在一起,开一个小型的“跳蚤市场”,大家可以随意采购别人的农产品。整个集市活动要开展近十天左右,在此期间,大家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希望来年的时候能有个好收成。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大家也都没有在干农活了,全村人都会用这样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今年有了个好收成。

  一年又一年,家乡变了模样,但在游子们的心中,“家乡”的情是永远也不会变的。

  一年四季,四时八节,都有约定俗成的风气。别的不多说,先来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吧。

  除夕之夜,燃放鞭炮、吃团圆饭,同各地一样,但又有讲究。一是给家中的猪、牛、羊圈和鸡笼鸭埘贴张红纸,点根蜡烛;给房前屋后的桃、李、梅、桔等果树和松、竹等也贴张红纸,祈求来年六畜兴旺、果实丰收、林木茂盛。二是要先祭拜祖宗。在祖宗的牌位前点燃香烛,摆上贡饭贡酒和三鲜(指鲜鱼、鲜肉、鲜鸡,当然都是蒸熟的,而且是热气腾腾的)。从家中最年长的开始,依次按辈分给祖宗跪拜。接着才是全家上桌吃团圆饭。饭后,一家老小围炉烤火守岁。小孩向长辈辞年,长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给小孩发压岁钱。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8

  我的家乡——浙江,是一个有着许多特别风俗习惯的地方。

  说说过节的风俗习惯。首先是一年中最热闹喜庆的——春节,浙江各地的风俗与全国一样,新春佳节也特别隆重、热闹,主要有放鞭炮、拜年、吃年糕等风俗。在浙江,重阳节有个风俗,就是早上吃一种叫“重阳”的,方形或菱形,上面嵌着一些栗子,插着红绿小旗的点心。

  浙江的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多彩:浦江的剪纸艺术、象山的竹雕艺术、仙居的皤滩花灯……

  各地都有各地特有的、有魅力的风俗习惯,我很想多了解一下。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29

  爷爷是个老常州,对于家乡的民风民俗应该了如指掌的,我决定向他请教一番。然而他神秘的告诉我:到除夕夜的时候,你都会知道的!好不容易等到了除夕,一大早,爷爷奶奶就忙着摆菜,一大盆的豆芽,百叶丝,豆腐干丝和笋尖拌的菜摆在桌上,这是什么菜,乱七八糟的,爷爷说:“这是老常州的家祭菜,过年不能缺的一道重要菜。”一条大鱼正等着下锅呢,爷爷说:这条鱼象征“吉庆有余”!“哇,这么大,怎么吃得完呢?”“可不能一次吃完,必须年年有余!”奶奶和妈妈在包春卷,豆沙馅的,甜甜的馅象征我们来年的生活甜甜蜜蜜。

  来到了客厅,桌上吃的东西五花八门,真是过年好呀!爷爷指着各种东西告诉我,“这些都有说法的:苹果,象征平安大吉;橘子,象征团圆;长生果象征长身不老……”“呀,以前只顾吃了,没想到这里面有学问呀!”时间一晃,下午两点了,爷爷叫我:“毛智贤,快来帮爷爷贴春联!”我赶紧跑过去,帮爷爷拿起了浆糊,只见爷爷手捧一卷红纸,宝贝似的出来了。爸爸手里拿着凳子,我们祖孙三人一起走向大门口,双开大门一打开,我就问爷爷:“门上的对联好好的,为啥要换,多可惜呀?”“那是去年兔年的,今年是龙年,春联每年都要换新的,寓意辞旧迎新!”原来还有此一说。

  爸爸把旧的对联先撕除,爷爷把新的对联抹上浆糊,先右后左,再横批,一副应景的春联贴好了:“云起八方升祥瑞,龙腾四海报平安,财源广进。”“爷爷,为什么家家过年要贴春联,有说法吗?”“当然,传说古时候有个怪兽叫夕,专门祸害百姓,但它惧怕红的东西,所以古人就想出了对付它的办法,后来演变成了一年最后一天叫除夕,每家门上都贴红春联。现在的春联是包含着对来年的祝福和新的向往了。”,原来如此!”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0

  今天是2月26日,元宵节。我想给大家讲一下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在古代,正月就是农历的元月,夜晚被称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夜,汉文帝就将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为什么是汉文帝呢,因为当时他平定了“诸吕之乱”,感叹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因此取了这一天与民同乐,表示庆祝和纪念。这就是元宵的由来。

  古代过元宵节要做很多事情。古时候的人们要举办舞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和扭秧歌等民俗活动,真是热闹非凡呀!现在,我们元宵节的主要活动就是吃汤圆、舞狮子和猜灯谜。猜灯谜和吃汤圆是宋朝开始流行的,当时的猜灯谜是把写好灯谜的纸条贴在花灯上,猜中的有小奖励。当时的汤圆叫浮元子。现在,南方包的叫“汤圆”,北方滚的叫“元宵”。

  今年元宵节我吃了汤圆,还和妹妹放了烟花。虽然汤圆是现成的,也没看到灯会和月亮,但是一家团团圆圆,照样很开心。

  希望每次元宵节都能这样度过!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1

  我国的版图上有56个少数民族,而每个民族的特色都是与众不同且别具特色。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维吾尔族。因为维吾尔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维吾尔族目前有800多万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于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前五名。

  维吾尔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例如家喻户晓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着迷,还有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还有维吾尔族位于我们“三山夹两盆”的新疆,新疆盛产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为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维吾尔族的人很喜欢跳舞,所以他们的舞蹈也分好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而伴舞的乐器,当然也不下数十种。

  以上关于维吾尔族的介绍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可是有一样可能很少会提起,那就是维吾尔的民族医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维吾尔族的人不单只舞跳得精美绝伦,并且医术也是如此高明。

  虽然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远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些也足以让人不禁感叹:我国56个民族,果真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啊!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2

  也许大家对白族这个少数民族了解的比较少,所以今日我就来跟大家说说白族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一样,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说。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3

  除夕夜那天,妈妈早早地把包饺子的原料准备好了,只等新年的钟声敲响包饺子吃。

  到了九点三十分左右,我们全家人凑在一起包饺子。包着,包着,只见妈妈把两枚洗过的钱币分别递给我和爸爸,自己留了一枚,让我和爸爸包在饺子里。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笑呵呵地说:“谁吃到带有钱币的饺子,谁就会福气多多……”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人一会儿工夫就把饺子包完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已经准备好的佳肴美味端上了餐桌,紧随其后,热气腾腾的“福气水饺”也摆上了餐桌。我忙着让妈妈给我倒些调料蘸饺子吃,可妈妈给我倒的调料里竟没有消毒杀菌的“蒜泥”,我又问妈妈:“平时吃饺子调料里总少不了蒜,今日怎样没放蒜泥呢?”妈妈有些不耐烦了,生气地说:“大过年的,算什么算?小孩子家怎样这么多事呢?我见妈妈有些不高兴了便没再追问,只好闷头去吃饺子了。

  我夹了一个饺子放在碗里,细心翼翼地咬开饺子,没想到,第一个带硬币的饺子就被我给“击中”,我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吃到钱币了,我是最有福气的人了……”爸爸、妈妈看我那高兴劲儿,相继也吃到了带有钱币的饺子。

  我自言自语地说:“这都是托我的福啊!”我也真心期望我们一家新年欢乐幸福,学习、工作新年新气象!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4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构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资料,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当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之后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先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之后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所以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放爆竹

  中国的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能够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了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此刻的炮仗了。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5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那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异常是在农村里,杀猪之后就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仅喻义“步步高升”,并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的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可是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6

  所谓“百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家绍兴的民风和民俗吧。

  绍兴是水乡,鱼米之乡,我们绍兴有许多风俗和特产,都是很好玩、很趣味的。

  那里的风俗是相当趣味的。正月十五的时候要闹元宵的所谓闹元宵就是看花灯、猜灯谜。在四月一日是我们的愚人节,在这一天里,就是要开开心心得过,无论怎样也不能生气,尤其是上当受骗是,比如别人约你吃饭,到了相约的时间,别人还没来,你只能自认倒霉一个人吃饭了。六月一日是儿童节,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孩子们能够疯狂玩耍,无拘无束。九月十日是教师节,所有的学生都给教师送花送礼物,这是教师最幸福的一天。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每年的国庆节都会有一个典礼,那是为庆祝建国才搞的仪式。十二月又称腊月,在腊月三十,是大家最忙的日子,这一天大家团聚在一起。

  不仅仅那里的风俗十分趣味,那里的特产也异常丰富。绍兴最有名的两个字是“臭”和“霉”,臭是一臭,臭豆腐;霉不是倒霉的意思,霉是二霉,一霉是霉千张,二霉是霉干菜。绍兴还有几件特产,一件是扯白糖,你别听它名字里有“白”,但它一开始是黄色的,白是扯出来的。还有一件是腊肠,是用猪肉和猪肠在腊月做的,所以叫腊肠。我们不能光顾着吃,绍兴还有一些好玩的特产,一是乌毡帽,二是乌篷船,我把它们称为“二乌”,第二乌最好玩。能够边划边看风景。

  绍兴真是一个好城市,作为绍兴人,生长在如此美丽而又富有个性的地方,我感到荣幸,我要保护我们的土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7

  在我们大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地区,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与丰碑,民风民俗中的建筑群一直让我惊叹不已,比如土楼就是其中之一。

  土楼的特点是防火防盗,拥有“一座住百户”的惊叹统计,他的直径约80米,高20米,在一层一层土楼的包围之下,真像是中国式的城堡。

  土楼的由来是因为有一个人,在山中看见了圆形平地,于是,用一砖一瓦建造了这了不起的建筑。这个建筑一造出来就震惊全国。还曾有个笑话:曾经美国来了一群特工,看了这个围屋,觉得像导弹发射台,于是便潜入进去,想在屋内探个究竟。后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不仅没有发现导弹,还被领导骂了一顿,因为他们的历史知识不渊博。

  南方的土楼很接地气,楼中有喽,家家相连,户户相接,亲如一家。其建筑结构奇特,圆楼外左右有对称的半月形馆相辅,外观建筑恰似一顶封建官吏的乌纱帽,主体是以我国神奇的八卦楼所布局,中华五千年为之骄傲。上次我去福建,就亲自看了围屋“土楼”。我看见的就是一个高大的圆圈,走进大门,首先,人还要绕一圈才能进入住处,住处里到处沉浸着历史悠久的气味,黄土坡砖一直经久不衰。

  民俗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地显示着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生活特征,历史建筑永垂不朽,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民俗建筑——土楼,让我们踏上民俗之旅,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寻找祖国文化的根源!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8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第一大习俗应该是“春联”了。“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现在春联已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呢。

  第二大习俗就是“爆竹”了。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这种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打麻将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吧,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39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江西也有着与这边不一样的过节风俗!

  我们过节吃的年夜饭是用自家种的大米做的,饱满粒大。我们还要吃饺子、汤圆,用意是团团圆圆;饺子里会放少许糖,用意是这一年的日子过得甜美;还有一种“长寿果”,大多是给老人吃的,是在饺子里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长寿。我们还把饺子和面条一起煮,饺子包的像元宝,名叫“金针穿元宝”。

  过年时我们还要贴对联、贴年画、拜祖先、敲锣打鼓……但最开心的还是我们这些晚辈了,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表示了长辈们对晚辈新一年的祝福。我们还要到亲戚家拜年,不过,我们要送礼物,都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临走时,主人便会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赠吉祥。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们收到压岁钱的喜悦中、在人们吃年夜饭的快乐中渐行渐远。这也明显地展示了中国文化风俗的魅力!

  中秋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看见公公、婆婆在忙碌着,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在往盘子里放水果,有苹果、梨子、桔子、柿子、葡萄、桃子、菠萝,还有像刺猬一样的,我也说不上名儿,这些水里看了真让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炉,并插上香。

  到了中午,公公双手轻轻地抱着一个像宝塔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门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这东西点燃,过了一会儿,等公公干完后,我问公公:“公公,这是什么东西?”公公点起一支烟说:“这叫九层香,是为了出门不遭受风雨!”我听了点了点头。

  终于到了晚上,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吃团圆饭了,啊!这么多好菜!全是为了远到而来的舅公公准备的。吃完团饭,我们看了中秋晚会,看完中秋晚会,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问婆婆:“婆婆,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吗?放到那儿等坏呀!”婆婆笑着说:“小傻瓜,这些水果是为了敬月亮公公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公公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公公吃饱,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到赏月的时间了,我们大家各自搬了张椅子,来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们在谈论着,我看着圆圆的月亮想:“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丰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寂寞地住在广寒宫内,吴刚被罚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儿在广寒里为嫦娥捣药……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问受苦的吴刚,多想去逗豆那可爱的小白兔儿呀!但都不可能成为现实……”这时,妈妈吟起了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关于月亮的传说……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觉了,银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间照亮了,

  圆圆的月亮伴着我进入了圆圆的梦。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0

  现在最近的节日就是清明节,就说说它的风俗吧。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这一天里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要忌使针,忌洗衣,有一些地区妇女忌行路。而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的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而清明节又名踏青节的原因是,那时正好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季节,也正好是人们春游又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在这个节日里,有些人拥有了亲人在身边的那种亲切感,有些人拥有了春游时接近大自然的那种欢悦感,让我们祝福所有的人吧。

  过年期间,遇上建了新房的、娶了新娘的、新女婿上门拜年的、老人做寿的,竹马狮灯队会在主人家玩得更起兴、更滑稽,时间也更久。玩的花样更有针对性,会敬称为:三星拱照、骑龙送子、五子登科、高堂拜寿之类。主人招待更客气、更丰盛。由于表演的时间长,白天没玩够,晚上会有继续表演,引来村内村外更多人的观赏。所以,春节期间我们老家一带的孩子都喜欢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追赶着舞狮队,跟着看舞狮、看唱戏,就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最主要的活动。

  故乡的民俗浓郁,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它就像甜在我心头的巧克力,醇香甘甜,成为了家乡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每逢春节,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家乡,不光是为拜年,更是为去品尝家乡这醉人的风情啊!

  在我的家乡——常德,有着十分独特的民风民俗。

  在我的家乡有着一种独特的美食——鱼糕。每逢佳节,大家总会拿出鱼糕来品尝。它在家乡人民的眼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一种象征。

  家乡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就是在每年的十月份,村民们都会齐聚在一起,开一个小型的“跳蚤市场”,大家可以随意采购别人的农产品。整个集市活动要开展近十天左右,在此期间,大家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希望来年的时候能有个好收成。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大家也都没有在干农活了,全村人都会用这样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今年有了个好收成。

  一年又一年,家乡变了模样,但在游子们的心中,“家乡”的情是永远也不会变的。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1

  每个人都有自己家乡的民俗,可以是吃的,也可以是玩的。

  说到湖南 ,最有名的就是那儿的美食了。比如:口味虾 ,长沙臭豆腐,姊妹团子,糖油粑粑等。辣条也是湖南有名的特产。

  正月初一的早晨,那儿必须要煎糍粑 ,元宵节也要吃汤圆 。那儿有许多少数民族,如:苗族,土家族。他们的服装多姿多彩,穿起来十分美丽。那里是我国最为华丽的服饰。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

  说到湖南的民居,和普通的没什么两样,住那儿的人喜欢种菜和花草树木。呈梯状 色彩单调 ,十分素净明雅。多半为木造,石造。分主人仆人的居住,厕所则在后院。

  湖南民居分为湘北,湘中,湘西几个部分,有不一样的特色。湖南的人不怕辣 ,那儿的女生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辣妹子“。

  这就是湖南的习俗, 还不错吧!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迹化自然的痕迹。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黔东南有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还有龙鳌河、高过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内大小河流2900多条,条条溪河清澈见底,这里有一个国家级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来到黔东南,你回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最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达十二道之多。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

  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粽子。最后,将其中6个粽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的习俗。我是瑶族人民,我们的民风民俗多着呢!但是最让我意犹未尽的,就是在端午节的那天,跟着妈妈一起做一锅香甜可口的艾子粑粑。

  在端午节前夕,妈妈会到市场里买一大些竹叶和农民采来的艾叶回家做艾子粑粑。

  回到家里,妈妈把面粉倒进盆子里,掺一些白糖,放入适当的清水。把面粉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再把面粉和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再把艾叶洗干净,放到锅里熬几分钟后,倒掉艾叶,把剩下来的艾叶汁到在面团里,多揉几下。揉面时要注意,不能揉太久,否则包出来的粑粑就会松松软软,没有嚼劲儿,揉面的力气要适中,才能做出有嚼劲的粑粑。

  接下来就是包粑粑了。首先,把2片大竹叶重叠在一起,然后从面团里取出一些面,做成小面团,从中间凹下去一个小窝,放入准备好的馅儿,这馅儿是妈妈刚刚切好的,里面有香花生、糖块、和芝麻、美味十足。放完馅儿后,在把口封起来,裹上一层香喷喷的茶籽油,一则是为了更加的香,二则是为了避免粑粑粘在竹叶上。然后搓成一个小圆儿,放在竹叶上,把下面的竹叶向下折一下,再缠上带子。一个香甜可口的粑粑就抱好咯!

  就这样,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渐渐流逝了。终于,一锅艾子粑粑总算是包完了,最后就是蒸粑粑了,可我早已经馋得口水流下上千尺了,迫不及待地打开火,蒸起了粑粑。

  吃过晚饭,粑粑被盛放在茶几上,我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艾子粑粑,“哎呀!”这粑粑可真烫手,手中的粑粑被我抛来抛去,嘴里还吸溜吸溜地吹着气,粑粑总算凉了下来,咬着清香美味的粑粑,我心里美滋滋的。

  到现在,提起端午节时做艾子粑粑的情景,我还是记忆犹新。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

  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4

  我们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习惯,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他们虽然都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但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北方的朝鲜族、回族,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要食用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居住在高原、山区以及北方平原地区的民族主食品种繁多,五谷杂粮俱食。在食品做法上,各民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佤族、黎族喜欢用竹筒做饭,做出的饭带有新竹的清香;流动性较大的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广西山区的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波斯语“面包”之意)作为日常主食;他们还特别喜欢吃“帕罗”,这是一种用羊油、羊肉、葱头、胡萝卜、葡萄干等做的甜米饭,用于捏团抓食,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此外,新疆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这些少数民族现在在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了,所以,我们在大街上很少看见过少数民族的风味小吃。

  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更好地生存下去!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在各地都有各种民风民俗,有句俗话这样说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的文化,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我是个汉族人,所以对于其他民族的风俗我是不太精深的,但是,自己每天在家乡经历的风俗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特别大。例如春节,中秋,端午,还有两个大长假,五一和十一。在春节,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我们现在人们把春节理解为团圆,就是家人都在身边,和乐融融。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一般过年家人会照例准备年货。关于端午节,在我们江浙地区划龙舟,当然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屈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端午节吃粽子,我最爱的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五一和十一貌似不是传统节日,但是是为了让大家在辛辛苦苦的工作后,放松几天,享受生活。还有中秋节,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我的家乡南京,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这些都是我的最爱。

  关于这些节日的习俗,以及在节日中看到大家过节的风俗,真是惊讶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们从上古流传至今,被大家赋予了太多的内涵与形式,这些风俗提升了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积极地和祖国上下的人们一起过节日,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6

  当迎接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坐在窗前,透过玻璃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春联, 大街上热闹非凡,大年三十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屋外便响起了冲天炮的声响,新年,我们一起共度快乐!

  春节的民风民俗很多:放烟花、拜年、吃分岁酒……可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次和爷爷一起放百岁灯。

  大家三十的晚上,我一蹦一跳地来到奶奶家,跟着爷爷一起去放百岁灯,只见爷爷走进了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了一袋胡萝卜,我好奇地问爷爷:“这是做什么?”爷爷笑着回答:“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在大年最后一天晚上,我们家家户户都要点上百岁灯”我呀,现在在制作呢!我一丝不苟地盯着爷爷,熟练的手法,爷爷切萝卜的样子,丝毫不亚于那些顶级厨师,切完了萝卜,爷爷又从大厅里拿来了一袋小蜡烛,一根蜡烛 一块胡萝卜,一一搭配。爷爷告诉我,插胡萝卜的时候可要注意了,蜡烛要插在胡萝卜的中央,要插得高,插得直。听完爷爷的叮嘱,我们开始去放灯了,爷爷拿着打火机,我呢,则负责在旁边递东西,放放灯,聊聊天,听听故事,还是蛮有趣的。新年,我期待你下一次的到来。

  腊月三十的守夜,春节就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奏响在我的心里。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7

  照东阳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十一月中旬镇上三百田广场就搭建起年货市场。虽说是临时摆铺,但货品齐全,琳琅满目。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到这儿采购年货。

  节前最忙乎的是切农家糖。“农家糖”是东阳特产,色、香、味俱佳,是以前招待来客的上等礼品,吃过糖的无不赞叹,当然制作工序复杂得很!首先,把纯正的五谷杂粮、花生等逐一放到机器里,像爆米花那样爆开烘干。大人为此要忙乎几个时辰或几天。制糖要有专门的师傅,师傅常常一家一家轮着切糖。等到轮上了,又得忙乎一个时辰,师傅把砂糖、白糖、油按一定的比例放入锅中,加大火候,将糖溶化成糊状。接着,把爆好的五谷杂粮放入小筐里,再加点儿花生、瓜子、芝麻等等,和糖油一起搅拌。搅拌均匀之后,倒入长方形的模子里,定型、晾干。晾干后,再把它切成薄薄的小块,农家糖就制作完成了。农家糖不仅可以现吃,还可以装到一个密封的袋子里,储存到来年开春都还可以吃呢!大人们个个忙着制糖,而我们小孩呢?就在一旁拿一块吃一块,甜甜的,脆脆的,还夹杂着花生芝麻的香味,真好吃!大人看到了总会说:“喂,不能多吃呀!吃多了牙齿要疼的哟。”我们才不管这个嘞,依旧我行我素,津津有味地吃着糖。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新年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扫尘。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九,又是忙碌的一天,人们要做东阳特有的肉丸子——桂花圆。首先,把瘦肉剁碎,肥肉切成石榴粒,再把生姜切成末,把肉和生姜末,加点儿盐搅拌均匀,接着把和好的肉末搓成小丸子,一个个摆放整齐。下一步,可是个关键点,拿出一大碗面粉,在里面打几个鸡蛋,加水,搅成糊状,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再让肉丸子在里面打个滚儿。等锅里的油温到八成热,就可以把肉丸子下锅炸熟。炸好了的肉丸子圆滚滚的,金灿灿的,吃起来外酥里嫩,清香怡人!每家每户都要炸几百个桂花圆来招待客人。因为,桂花圆其寓意还代表着团团圆圆的美好意思呢!

  除夕可真繁忙呀!家家户户贴春联、窗花、年画,忙得没话说。半夜12点的钟声响起,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放烟花,爆竹。

  在阵阵爆竹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新年到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喜庆气氛!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8

  寒假的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着欢快的步子来到了月河古街。街的两边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房子。房后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潺潺流动着。房子的屋檐上挂着的一盏盏大红灯笼,倒映在水中,仿佛一簇簇火焰在舞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传来小贩们的吆喝声,店铺里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小贩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随意走进一个院子里,我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原来,这是一家茶馆,一张两三米长的桌子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茶杯,每一个都是那么精致,每一个都摆放得那么整齐,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茶杯的旁边放着一个长嘴的铜茶壶,壶身擦得亮亮的,茶壶的嘴差不多有一米多长呢!我想这把茶壶一定是这家茶馆的摆设。再走进去是一个舞台,舞台下坐着许多人。台上的人画着脸谱,戴着凤冠,嘴里唱着什么,声音都拉得好长好长。我听不懂他们唱些什么,只是觉得很有韵味,茶室里的人却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的。

  当我的目光重新回到茶桌上时,一个长得十分清秀的女子从里面走了出来,梳着一条长长的麻花辫,在腰间晃动。她来到茶桌前,拿起长嘴茶壶翩翩起舞。没想到,这茶壶不光是摆设,还是姑娘跳舞的道具呢!只见姑娘那长长的麻花辫在空中舞动,掠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婀娜的身影一动一动的。最令人惊讶的是,时不时还会有茶水从长嘴茶壶中倒入茶杯中。她转一圈,茶从背后准确无误地倒入杯中,转一圈倒一杯,连分量都是一样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满脸洋溢着笑容,仿佛沉浸在这茶的海洋中。当周围的人为她精彩的表现而鼓掌时,她的脸上泛起了两片红晕。

  我都看呆了,听爸爸说,茶是我们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茶的品种有很多,它的产地也有很多,泡法更是层出不穷。

  是啊,别说其他的了,今天这位姑娘的茶艺表演就把我震住了。我轻轻地呷了一口茶,好香……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篇49

  “过年啦!过年啦!”每一个孩子对新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也许是因为我爱美,过年时可以穿上最漂亮的新衣裳;也许是因为我调皮,过年时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和放烟花;也许是因为我贪吃,过年时可以吃上各种各样的糖果;还也许是因为我爱热闹,过年时会有好多好多的客人来我家……就是因为这无穷无尽的也许,我对过年时的情景记得格外清晰!尤其是小时候,奶奶家还没拆迁,那时候一到过年我家就可热闹啦,简直就是门庭若市!

  记得春节的第一件大事就算是“办年货”了!每次过年前的几天,爷爷奶奶就会早早地把年货准备好!平湖的“办年货”,东西还是很丰盛的,一般说,糖糕、年糕、花生、瓜子、糖,都是各家必需要办的年货。鸡、鸭、猪、鱼等,就要按各家的情况定了!不过猪脚和鱼肉可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家都期望在新的一年里能:事业顺利、年年有鱼(余)、万事如意……所有年货都是要准备充足的,因为过年时要在桌子上摆上好几锅大鱼大肉,这样才能显示今年的丰收,并望明年还能更上一层楼!

  这第二件大事就是贴春联和年画!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红红的春联。每当这时,我总会一马当先地冲上前去,当大人们的好帮手!因为我喜欢春节红红火火的红色!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彤彤的一片映红了整个村子,也映红了人们幸。大家还会在家中的门上贴大大小小的红色的且还是倒着的呢!因为“倒”与“到”谐音,到了”。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堪称中华民族术奇葩——春联,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爱。

  到了傍晚,我们忙着玩耍的时候,也正是奶奶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一天做好了,但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做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账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终于,吃年夜饭了!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而且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欢乐和幸福感实在是难以言喻。我们不仅享受着满桌的佳肴,更享受了那份别有的快乐气氛……当然,这也是我们最最兴奋的时候,我们蹦着跳着频频作揖向长辈说着“恭喜发财”。一个个红包就像雪花似的飞入我们的口袋!

  吃完晚饭,大家走出屋子,欢天喜地燃放烟花爆竹!这时,伙伴们都会聚集到我家,大家一起跳呀叫呀,别提有多热闹啦!除夕之夜通宵是再正常不过了,这天晚上一般都是不睡觉的,大家都要守岁,等着新年的钟声宏亮地响起。全家围着叙旧言新,展望新年,互相鼓励互相祝愿,都祈望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守岁到年三十晚上十二点,村中人便相互喊:“放鞭炮啦!”“去烧香啦!”于是,男人们便拿着鞭炮出门,到屋前去放,以图抢个开门大吉,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而来,时运皆济。女人们则争先恐后地带着各种供品去庙里烧香。虽然,我没去过,但能想象,那场面一定人山人海!可是每个人却是那样的心甘情愿,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

  大年初一的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这时满村瑞气,喜气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这一天,每个人都要穿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这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先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外出相遇时也要恭贺新年,互道一些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还可以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当然,正月初一还传说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各色各样的民族习俗,都能体现出各地的文化和生活特色!就让我们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吧!虽然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那些过年的习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我对它还是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民俗12-23

民风民俗小学作文09-25

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08-25

小学端午民风民俗作文03-22

小学写民风民俗的作文04-09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作文08-05

描写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08-11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12-13

民风民俗小学优秀作文07-13

关于民风民俗小学作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