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的作文

时间:2023-02-27 08:17:00 [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我要投稿

有关春节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民俗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春节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

春节民俗的作文 篇1

  春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便有了放鞭炮的习俗。

  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妈妈对我说:“想不想去放鞭炮啊?这次你来点鞭炮好不好?”,我满口答应,过年放鞭炮可是最令我兴奋的事。可是让我自己来点,还是把我吓坏了,因为,看大人点我都觉得怕,老是躲得远远的。不过,我还是鼓起勇气对自己说,试一试吧。

  找个空地放好鞭炮后,我手拿着打火机,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哆哆嗦嗦地打起了火,点着导火线,一听到哧哧的声音,我撒腿就跑,跑得比兔子还快,听到一声震耳的爆竹声响,我回头看到自己点燃的烟火鞭炮,冲上天空,变成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五彩缤纷的,我欢快地活蹦乱跳。

  放鞭炮是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习俗了,“爆竹声中一岁除”,蕴含着文化的元素,喜庆的色彩,不过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还是要少放点鞭炮哦!

春节民俗的作文 篇2

  赶集是过年的前奏。那时候,临近春节家长们总会商量着,一趟趟奔赴集市去采购,为家里更新扫帚、门帘等用旧的物什,但主要还是买回瓜子、花生、糖、肉、菜等美味的食物。大多数妈妈这时候最纠结的就是给孩子添新衣了,尤其经济拮据的家庭,多半会选择扯回几尺布,托付有裁缝手艺的亲友,帮忙缝制,给期盼一年的孩子带来些惊喜,在衣食尚不丰富的年代,过年时没件新衣服,对大人孩子都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小年一过,为过年而展开的美食筹备算是正式开始。蒸年糕、蒸馒头,很多主食都是提前准备,那时候冰箱还是个神话,北方寒冷的天气能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做好主食——过年时大人们就可以不必太操劳。

  三四十年前,各家也没有高压锅、电饭锅这些烹饪利器,炖肉、做鱼也都是提前进行,各家安排的具体时间不一。常常是谁家屋檐下飘出阵阵浓香,就有邻居走过时大声问一句:开始炖肉了?主妇就满脸笑着大声应一句。家里顽皮的孩子像只小猫围着锅台团团转,被新年的氛围感染得心情也好起来的妈妈们,经常是嘴里呵斥着,却揭开锅盖,先用筷子夹出两块,给家里的孩子先解解馋。

  说回到吃,和大多数北方城乡一样,几十年前保定孩子眼中的美食节是从小年就唱响序曲的。多数人家知道“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的传统,虽然在很多家庭中并不能感受到送“灶神”的仪式,但家庭主妇们大多自这一天开始会买来糖瓜和其他一点零食,吸引的小孩子们眼神巴巴地望着那些原本该被灶神享受的糖瓜,很有点垂涎三尺的滑稽和可爱。

  我国北方一直讲究“回家赶上吃三十晚上的饺子”就算到家过了年。所以老保定人对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这两顿饭相当重视,而且在过去,多数家庭这两顿饭都是在家吃饺子。一家人围坐桌前,老少齐下手共同包饺子,然后等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男性长辈们有时还会喝上一点小酒,其乐融融地交流一年来的经历感受,那种场景与氛围,和今天动辄酒店吃饭甚至年轻人唱歌狂欢的过年形式相比,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按照老规矩,大年初一的这顿饺子是新年里全家人的第一顿饭,尤其强调“团圆”之意,这顿饺子因为“招财进宝、福不外流”的特别寓意,在过去风俗保守的年代,不仅排斥外人,甚至连已嫁出去的'闺女也不能回娘家来吃,今天看来这该算是陋习了。

  三十和初一过去,鞭炮声还在此起彼伏,春节期间吃的主题到此远未终止。整个正月里,亲戚家的互相走动,村里乡里的舞狮会、高跷会,孩子们的眼睛总会发现那些好玩和好吃的目标。虽然北方各地吃食很大程度上相类似,但保定冰糖葫芦、糖人面人和烤红薯的美味,就不是其他地方的人们都能享受到的了。至于定兴的玉米面薄饼、安新的芒子、鸡头、老菱角等各县美食特色,已不是本文短短篇幅所能容纳了。

春节民俗的作文 篇3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在度过了紧紧张张地腊月30日,终于迎来了20xx年的春节。对了,为什么要过年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从前,有一只大怪物,名字叫“年”。“年”在除夕那天总是会出现,并欺负一些人家,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家都受到了“年”的袭击,只有那些门上挂着红窗帘和门前生着火,十分热闹的几户人家没有受到袭击,应此人们知道了“年”就怕这三样东西,于是每到除夕人们便用这三样东西把这只大怪物赶走了,久而久之,便流传下来成了习俗。

  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了团圆饭,便和弟弟一起跑到了楼下的.空地上放起鞭炮。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老鼠炮,它一边飞一边还发出了“吱吱”地声音,好像在上天之际还想呼唤同伴一起去天上偷东西,把我们逗得笑死了。

  放完了鞭炮,我就和亲戚朋友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那精彩的表演让我心情十分开朗,有相声、有小品、还有魔术……十分好看,比如,那一个叫“我忍不了”的相声,这是讲一些不文明的事,然后那个人看了连声叫忍不了,可是他却以不文明的形势提醒别人,当时,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一个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春节民俗的作文 篇4

  过春节的时候有许多习俗,比如拜年、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过春节的时候,我吃着美味的饺子,便跃跃欲试,想自己做一回饺子。因是第一次做饺子,妈妈帮我减少了一些难度,饺子的.馅儿帮我做好了,饺子皮也扞好了,用皮来包馅儿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自以为包饺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细做,结果刚刚做好第一个,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饺子皮里放一大块馅儿,心里想:馅儿多放一些,吃起来才过瘾。可是饺子皮小,不能把馅儿全都包起来,我没有把馅儿取出一些,而是继续用劲压饺子皮。接着那饺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压力,皮破了,馅儿一起都露了出来,然后我也没有多想,就将错就错,又拿来两张饺子皮,把饺子上的大洞补起来,最后包出来了一个“巨无霸”饺子,它的大小一个抵三个。第一个饺子失败!

  第二个饺子在包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个饺子的失败经验,只放了一点点儿馅儿,后来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开,往里面继续放馅儿,只是拆皮的时候用力过猛,饺子皮居然不争气地又破了。第二个饺子再次失败!

  第三个饺子,大小适中,终于勉强成功了,接着我就以第三格饺子为基础,又饱了许多成功地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包饺子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春节民俗的作文 篇5

  浙江杭州是我的老家,说起杭州的春节习俗,那真是非常多,下面我就告诉大家我们浙江杭州的习俗吧。

  对于“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然后就是:开门炮。在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到处是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就是所谓"接年"。放“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思是可解除一年的晦气和倒霉,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大丰收。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说一些吉庆的话。一般鞭炮都是红色的,燃放后满地通红。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在老杭州人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花爆。所谓锣鼓又称年锣鼓,在大锣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锣和竹板。年锣鼓在正月初五之内,基本上是商家有的,另外,年锣鼓还有为其它娱乐活动提高气氛的功能。

  在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落花生叫长生果……。

  这些就是我们浙江杭州过年的习俗。

春节民俗的作文 篇6

  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早在尧舜时期,我国人民便有了“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诏代,“扫年”之风盛行。“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劳动、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农历除夕,各家各户的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见围观一幅漫画,上面绘着一个赤脚女人抱着一个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却对此产生误会,以为镇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马皇后,明太祖把这件事暗记在心上,下令凡没参与嬉笑的'住户在门上贴一个福字。军士们便以此为据,到没贴福字的家里提人。从此以示安分守己。这种从避嫌变祝福的善良直流传至今。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快乐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我与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飞升降落,犹如天女散花,又好像信号弹飞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装点成鲜花的世界。在有几分钟便是十二点了,挂好鞭炮,妈妈喊:“十二点了放鞭炮啊!”爸爸点燃了鞭炮,震耳欲聋的声音迎来了新年!

  每到春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统统拜完,年味就像硝烟一般。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被炮声惊醒了,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贴完后显得喜气洋洋,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热闹极了,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新精神来迎接新一年到来。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辞旧迎新,因为人类的最高愿望就是更上一层楼。

春节民俗的作文 篇7

  古人云:“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年又复一年,春节即将来至,这平静的生活即将热闹起来。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妈妈就早已买好新鲜的蔬菜,将他们切好。等待着新春的到来。今年与往年不同,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不一样的习俗。

  举杯欢碰,大家喜笑颜开,那早已爬上奶奶头上的皱纹,瞬间消失。可是我还是有一种想要睡觉的感觉。

  夜猫子——团年

  大年三十正是团年的日子,妈妈像一只猫咪一样,凌晨3、4点就爬起来,来到厨房。这真是诚心不让人睡个安稳觉。厨房噼噼啪啪的声音,吵着我心烦意乱。哎……都怪这该死的习俗,这该死的团年,呜呜……

  催促声——团年

  告别厨房的杂声,接下来的声音真让人毛骨悚然。“楠楠,起床了。”爸爸用那温柔的声音似棉花般,让人昏昏欲睡。“奥,知道了。”禁不住爸爸的声音,只好忽悠一下,反正还早呢!嘻嘻(*^__^*) 嘻嘻……“陈家楠,起床。”不知过了几分钟,爸爸又来了,这次可不是似棉花般而是似将军命令般,反正爸爸好说话,不会把我怎么样,再睡会。我自我安慰着,又顺口说了一句“知道了”。这一次的作为引来了爸爸情绪的大波动。“陈家楠,我在最后警告你一次,马上给我起床,否则我马上拿棍子来请你!”呀呀,爸爸吓死命令了,这声音如狮吼般,以防万一,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马上”,天哪,我还想睡觉……都怪这该死的团年。

  团年,一般在大年三十的凌晨的4、5点,怪不得,常州是晚上团年。没想到这里竟然是凌晨。与父母吃完年夜饭,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让我泪流满面——守岁

  看似简单,谈何容易——守岁

  以前从没有在常州守过岁,这应该是平生的第一次。以前看《步步惊心》时,见过若曦守过岁,她那副模样就可以看出,这守岁谈何容易。不过只要有东西吸引我的注意力,我想应该差不多吧。可是,这一切似乎想的很容易。“不行了,不行了。”才过了几个小时,我就坐不住了,只好钻进我那朝思暮想的被窝了。

  入乡随俗,既然来到了湖北,就要遵守这里的习俗和习惯。

【春节民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过年民俗作文-民俗12-23

春节的民俗作文08-13

民俗春节作文08-07

春节的民俗作文09-08

民俗春节作文10-18

春节的民俗作文11-05

民俗春节的作文11-02

春节民风民俗作文3篇-民俗12-23

民俗作文春节作文12-28

民风民俗“春节”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