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时间:2022-06-11 09:11:52 [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我要投稿

关于民俗作文1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民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民俗作文14篇

  关于民俗作文 篇1

  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啦!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庆贺。剪纸图画就是在一张纸上剪出一副画来。你先看看这幅“书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书在读的先生,一看他的样子就是一位书生;再看看这幅“凤凰戏牡丹”,上面有一只凤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个小孩在玩耍……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刺绣、戏剧等等。

  怎么样,我们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传统文化呀!

  关于民俗作文 篇2

  我的家乡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我们村的民风民俗却非常引人注目,下面我就说说我们家乡最大的节日,春节的风俗。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除了体现在节日的气氛里,最大的体现还是在我们家乡人的热情好客。

  关于民俗作文 篇3

  因为每个瑶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长就为她订做这个银项圈为她戴上,只到她结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为解下来。那么,如你看到脖子上没有戴银项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问一瑶族小姑娘几岁了,应该问:“你家酸鱼淹多久了”她就会告诉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龄。如你说“你几岁了?”她理也不理你。原来,她们从刚生下来的那天,她阿爸阿妈就一定到街上买条大鱼淹下,直到她结婚那天,这鱼才能拿出来做给她舅舅吃,别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个小伙子,哪天你到瑶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了你一脚,你千万别生气的也揣她一脚。因为,她揣你一脚是表示她喜欢你,揣得越重说明她越是喜欢你。如你也踩她的话,说明你也喜欢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马上就会请全寨的长老来订亲,你就走不了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伙子看上谁家姑娘呢?他就会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楼下唱歌,如姑娘喜欢他,就会和他对唱,如姑娘没看上她,就会洒一盆冷水下来,那他就会知趣的走了。

  同我的家乡是湖北省宜昌市。那里不仅风景美,而且风俗也很有趣,比如说端午节。

  关于民俗作文 篇4

  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的时候,家户户都会去请年菩萨,用来请求来年平安、顺心、如意。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在那个时候拜上几拜。而且都会买好烟花爆竹,请完菩萨就放。那场面可了,烟花的灯光映着人们欢乐的脸庞,照着人们内心的喜悦。

  在请年菩萨之前,当然是最繁忙的准备福利了。福利的要求很多:猪头1个;猪尾巴1条、公鸡1只、连1条,这样可以象征连年有余,还要有酒、茶等,放福利的桌子最好是要八仙桌。注意,福利放完了,一定不能放椅子或其他坐的东西,做这些事情的必须都是男的,女的不能参加。参加请年菩萨的人最好净身,再把水果等放在床上,放上蜡烛台和香炉,同时放鞭炮和烟火,烧元宝。等这些全部都结束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猪头肉,其乐融融。 过年时参加一些民俗活动,比如:剪春花,舞狮子,祭祖,还有这里的请年菩萨都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五千年的习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让中国的传统习俗传播得更久更远,让世界各地的人都想了解和研究我们的文化历史。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方式将以前的民俗发扬出去。我们作为中国新时代的领航者,应该做好传统文化传播人的职责。

  关于民俗作文 篇5

  我的老家在山西,我喜欢我的老家,因为那里的风俗习惯深入我心。

  比如:二月二龙抬头、添仓节、桃花节、寒食节、走麦节、乞巧节、敲锣儿节、中元节、过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节日。在山西,老百姓都习惯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图个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这个节日奶奶总会让我去理发。

  但我不喜欢理发,小时候总担心剃头刀子伤到我,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就嚎淘大哭,几个人都按不住,妈妈和奶奶为了让我顺利理完发,会答应我一些平时不能满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时,家乡的人总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饺子,吃麻花,吃煎饼。我特别喜欢吃饺子,奶奶包的饺子好吃极了!每到这个时候,我还会和奶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我喜欢帮妈妈擀饺子皮,还会包象包子一样大的饺子。所以每到这一天,我很开心,我喜欢这个节日。

  我们老家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欢迎大家到我的老家山西做客!

  关于民俗作文 篇6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宇宙人文论》用问答形式论述自然观,是彝族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论著;《西南夷志》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还有被译为多种文字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梅葛》、《查姆》、《阿鲁举热》等史诗。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彝族服饰形式众多,男子喜穿黑色窄袖左斜襟上衣和多褶宽大长裤,缠包头,并在包头右前方扎一细长锥形的“英雄结”;女子喜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有的系围裙和腰带,缠包头;男女外出时,喜披“擦尔瓦”,“擦尔瓦”形如斗篷,长可及膝,下端缀以长穗,用羊毛织成,多为黑色。住房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凉山地区多为土木结构,俗称“瓦板屋”。云南则平顶土房较多,俗称“土掌房”。广西是形似“干栏”式的住宅。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关于民俗作文 篇7

  每当中秋节,我就想起了赏月,所以我在中秋节那天,吃饭吃得很快,吃完后,就高高兴兴地到阳台赏月。

  月亮圆圆的、黄黄的。我看到了月亮,好像看到了一块香喷喷的玉米饼。表妹在我身旁说道:“我觉得月亮像一个美味可口的奶油蛋糕,要是能吃就好了。”我的妈妈说:“你们仔细地看看,月亮的旁边有几颗星星呢!好像星星在围着月亮跳舞。”然后,爸爸拿来口味多样的月饼,我们就大口大口地吃月饼。我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我看着月亮,想起了嫦娥奔月这个故事。

  中秋节的月亮真美啊!我希望天天都是中秋节,那么我就天天能看黄黄的、圆圆的月亮了,又可以天天吃到美味的月饼了。表妹也说:“要是月亮真的能变成美味的蛋糕就好了。”

  难怪俗话都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关于民俗作文 篇8

  我的家乡是湖南,湖南和广州的民风民俗有着极大的不同,接下来我给你们说说。

  湖南的公交车和广州的完全不一样。车上所有的人都很和蔼、慈祥。广州一上公交车就有一个机器让你投两元钱进去,而老家不同,老家的公交车上,有个专门售票员。她会先问你到哪里,如果是远的地方就会收多你一点钱,如果是6元,你给5元,她也不会说什么。是10多元,还可以讨价还价。碰上新年的话,售票员会对你说 “新年快乐。”

  湖南人很热情,跟广州完全不同。在湖南如果家里要是有人结婚,或者过寿,只要一碰上喜事,就会邀请亲朋好友和邻居一起来参加。湖南人称这不叫派对,叫做酒,参加的人称吃酒。吃酒时男人都是坐在大厅里,女人和小孩就坐在喝茶的屋里,这是由于地位不同。做酒都是在家里做,请一个艺术团在外面搭个舞台,表演。再请个煮饭的队伍,来煮饭。客人们看完表演就去里屋准备吃酒。大家一坐下菜就来了,一桌五六个人,十盘菜,全是肉。湖南的人不像广州,广州聚会都是喝红酒,而湖南乡村是喝营养快钱和米酒还有白酒。湖南把米酒当水喝,喝得越多表示主人越大方,喝醉了更好!

  这就是我的老家——湖南!这就是我老家的民风民俗,它跟广州的可大不一样呀!

  关于民俗作文 篇9

  今天,沈家门渔港民间大会开幕了。十里渔港,彩旗飞扬,礼花飞溅,掌声雷动。

  披红挂绿的渔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海面上,“绿眉毛”仿古船成为领航船,16名鼓手身穿龙衣龙裤擂响了舟山锣鼓,“咚隆咚,咚隆咚,咚咚隆咚锵。”。鼓声敲响了海港节日的喜庆气氛,敲出了渔民心中的喜悦,紧随其后桃花岛的.“黄药师”仿古船带来“射雕”武术表演,一个个“射雕英雄”尽显风采,让观众仿佛走进了金庸笔下的“射雕”世界。

  大街上游行的队伍慢慢地开过来了。有舞龙舞狮,渔歌,高跷,秧歌,跳蚤舞,俄罗斯民族舞蹈,还有济公向“火神爷”嬉耍取乐,人群中不时爆出阵阵笑声。尤其是渔家姑娘组成的铜管乐队吹出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今年的沈家门渔港民间大会开得棒极了。

  关于民俗作文 篇10

  过年了,这是一年当中辞旧迎新的时刻,而且过年是我们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从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庆祝新年了,而且还流传下来了许多习俗,至今人们都保留着,比如贴对联,吃年夜饭,拜新年。

  每一年的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和我就开始贴对联,我们先准备好浆糊,然后我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看着那大红吉祥的对联,把我家的大门装饰的很漂亮,我们的心里就非常美。

  贴完对联后,到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一家子团聚在桌子边,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汤,欢迎新的一年到来,妈妈一边吃一边吩咐我说:“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说”坏话,呀!

  过了除夕后,到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就穿上新衣服,去拜年了,一声声“新年好!”道出了人们心中最大的祝福。

  关于民俗作文 篇11

  三月三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久久不绝于耳,山岗上,林篁间,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壮族风俗,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

  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1984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歌节,700多名来自各县的歌手登台献艺,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连外国友人也远渡重洋与壮人同享节日的欢乐。这期间,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动,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抢花炮、演戏、杂技、武术表演、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擂台赛诗等多彩丰富的文娱活动,近年还添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赛等。不过青年男女们的注重力大多不在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关于民俗作文 篇12

  灶祭之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春节前,家家要彻底清扫,人人都理发洗澡,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民谚道:“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理发师傅们这时也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忙于为人理发。节前,一般人家在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门上贴有”抬头见喜“等吉祥文句,窗上贴剪纸。屋内摆设的八仙桌、太师椅带上桌围椅帔。条案正上方挂上有吉祥图案、语句的中堂、对联。条案前方桌上摆设五供、高足盘,放上蜜供或年糕。屋里挂起大红灯笼。墙上要贴年画、福字。

  除夕和元旦是春节的高潮,守岁辞岁、送神仙、接灶、祭祖先、吃团圆饭、过桥、摸门钉、拜年等,活动繁多。举行”接神“、”接灶“仪式时,要将”接神桌“放在院中,置”百份“于案上。”百份“亦称”天地“,上绘有天地间诸神像。在”百份“前要摆设蜜供、年糕、饺子、苹果等祭品。夜深之后,人们点上红烛,打开大门,燃放鞭炮、烧”元宝“、”接神咒“,贴上准备好的新灶君爷神像。接神完后,一家人在神坛前行叩首礼,并祭拜家中的祖先像或家谱。

  关于民俗作文 篇13

  跟其他地方比,安阳的民俗基本与内地一样。

  春节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走亲访友;端午节基本只有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走亲访友。义乌物产丰饶,红糖、火腿、南枣被称为义乌“三大宝”饮誉海内外;豆腐皮、腐竹、白字酒、山花梨等名土特产,历史久、产量大、质量上乘。而安阳的送羊却很独特:女儿结婚生子后,每年农历五月,备上烧饼、油条等四样礼品,携子回娘家看望双亲,称“瞧羊“。民间流传有“割罢麦子打完场,谁家闺女不瞧娘,瞧娘不是瞧娘,是让娘家去送羊“之说。

  六月由娘家用白面蒸成羊形面食24个(大、中、小羊各8个),兼有麻糖、水果、西瓜等夏季食品送到女儿家,谓之“送羊“。此举取“羊羔跪乳“之意,教育外孙长大成人要孝敬双亲。如外祖父母已故,由舅父、妗子送羊,民间有“妗不倒,羊不了“之说。送羊时间一般是在农历六月二十日之前,二十日之后送的羊称为瘸羊。有的只送3年,有的送到外甥结婚后,有的只要外甥在一直送。安阳城乡颇为重视此俗。

  豫北好几个地方都有这个风俗,倒也不是只有安阳这样。

  关于民俗作文 篇14

  这是流传在红水河畔东兰、凤山一带的古老节日。每年从正月初一起,经过找蚂拐、孝蚂拐及陪蚂拐、葬蚂拐三个阶段,历时一个月之久。蚂拐节有两个故事,其中一个说,很久以前儿子吃老子,杀老母过年。后来出了个孝敬父母的东林,别人要来杀他的父母,他夺刀不让。他也不去吃别人父母的肉。后来母亲死了。他用棺装殓守灵。屋外蚂拐不理会东林悲伤,哇哇叫得人心烦。东林一气之下,用开水浇了蚂拐,谁知惹了大祸。大地断蛙声,日头红似火,天旱得大地干裂。后来布洛陀和姆洛甲说蚂拐不是凡间之物,她是天上雷婆的天女,她一叫天才降甘霖,必须给她陪罪,请蚂拐回村过年,这就是蚂拐节日的来历。另一个故事说,蚂拐是雷王之子,被当作天使派到人间,他一叫雷王就给人间雨水,所以人们很感激他,死了吊孝,如敬考妣。这些传说,都和蚂拐是壮族图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