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时间:2021-07-25 18:04:20 [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我要投稿

【精华】民俗作文合集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俗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民俗作文合集七篇

民俗作文 篇1

  我喜欢过春节。因为我可以感受节日温馨的气氛,又可以欣赏美丽年画的艺术之美。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为新年而作的画,中国传统的年多采用木版套印和人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线条单纯、色彩鲜艳、画面热闹,多贴于窗户和衣橱上,既增添节日气氛,又具有艺术气息。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简洁,有的繁杂;有的艳丽,有的朴素……而我最喜欢的是细腻而又朴素的年画,清新质朴,令人心旷神怡。

  春节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去“拜访”老家的老人和年轻人们作年画,看着他们认真地勾勒线条、刻板、彩绘,然后完成,我很开心!事后,我经常会向她们讨几幅年画,挂在房间的墙壁上,心里好生喜欢。每天,不是瞧一眼,而是伫立在那里,看得那么专注,那么入神……奶奶常说:“作年画啊,一定要心诚,只要心意到了,就什么都好了。”当时,我似懂非懂地随声附和,却不明白这其中的深意。现在,我常问自己:我喜欢的仅仅是年画的热闹吗?不,不是,我心里很清楚,我是珍惜老一辈对我们最真挚、最深厚的祝福,是珍惜那些想象中的艺术气息。这是我一次又一次用心看才领悟出来的。

  家乡还有共赏年画的节日。这天,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街上人来人往,互相评论,赏析着年画。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我曾试图寻觅一个静谧之地来欣赏年画,但却找不到感觉。我发现我更享受的是融入这种热闹的气氛中。当我听着人们相互的祝福,盯着别人家门上的年画时,我终于感受到了:其实人们的热情、善良已然刻在年画里了,年画只有放置在这种环境中,才能形成景与情的高度和谐。其实,艺术品只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看,那些花、草、鱼、兽不正是他们内心期盼的一种体现吗?从这些画中,我领悟到了合家欢乐,其乐融融的寓意,体会出了家乡亲人之间亲密和谐的淳朴情感。他们期望着老人身体键康,期待着家庭和美、和睦相处。它的美,就是人们心灵之花的外现,它是生命力的美,是艺术的美,是淳朴的美,善良的美!

  在不断地欣赏、体味、总结之中,我明白了:欣赏艺术之美不只局限于那种高雅静谧的氛围之中,越是民俗的东西,越是大众的,越是要在那种欢乐、和谐的气氛渲染之下,突显它的艺术之美与蓬勃的生命力。有时,欣赏一件艺术品,并不只能以艺术的角度来评析,我认为更多的,则是倾听作者的心灵之声,感悟作者的心灵之美以及他们所传达的意境。这样的美,是质朴的美,是实在的美,才是最纯的美!

民俗作文 篇2

  众所周知,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既然是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难免会聚集在这里。其中,有和我们肤色不同的,有和我们国籍不同的,也有和我们居住在同一片华夏土地上,只是信仰不同、习俗不同的56个民族的朋友们。

  深圳的习俗可以说,是聚集了各个民族的精华部分,主要由广府民俗、沿海民俗和客家民俗这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蕴含着千年文化的精髓,比如说广府民俗的:鞭打土牛催春耕,集市贸易有墟期,敬祖睦宗大宗祠,金狮献瑞闹新春,初入学堂拜孔子。客家民俗的:迎神驱鬼打大醮,祥瑞麒麟舞鹏城,龙腾四海庆太平,凉帽遮颜唱山歌。还有沿海民俗奇特的:天后庙前“辞沙”祭,浮家泛宅水上人,沙头角街舞鱼灯。

  这些民风民俗可谓是各具特色,但有些人会忍不住发问:“深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前沿的高科技城市,这些看似有趣但质朴古老的东西,对于我们深圳来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将这些习俗延续下去呢?”

  其实,任何一个古老的东西,都是由厚重的历史叠加而来的,一个没有历史的地方则是可怕的。而这些民风民俗不但历史厚重,还结合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比如说,广府民俗的“初入学堂拜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仪式“广府人八百多年来演绎出多姿多彩的广府民俗。由于有重教崇文的优良传统,当地初入学堂的学生,都要先举行“进孔门”的祭孔子仪式。”这个仪式恰恰体现出了广府人注重修养和学问,而这样的修养和学问,在以后的`发展中而起到了重大作用;还有沿海民俗的“沙头角街舞鱼灯”,舞鱼灯是一项传统的民俗,早操清朝就已经广为流传,鱼灯不仅仅样式美观,还蕴含着人民美好的祝愿,慢慢地,就从庄重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了轻松的娱乐。别忘了“金狮献瑞闹新春”,这就是最早起源的舞狮的本体,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突破。

  “民俗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像一个值得纪念的民风民俗那样长久地存在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我们的民风民俗已经成了深圳的另一个闪光点。

民俗作文 篇3

  从小我就喜欢各地的民俗风情,那好像是清明节过后的几天,爸爸带我去了那里——西双版纳。

  我和爸爸下车,看到傣族人正坐在河边独木桥上,欢迎各地来访的游客,再看看喝道路两旁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摊位:有卖凉鸡的,有卖蔬菜的,有卖水果的……。这些摊位排成了一字形,热闹而又整齐有序。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赶摆,而泼水节期间的赶摆是最热闹的,而泼水节增添了斑斓的色彩。你瞧那位少女,身着质地考究的筒裙:红红的,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蝉翅,又像彩蝶的翅膀,轻柔而美丽,简直跟舞台上的少女没有什么两样,粉红的……一个天地,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

  说起西双版纳,不由得让人想起傣族自治州,那天正好赶上傣族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大的节日,为此许多游客专程赶来。

  在泼水节期间,虽然大家都不相识,但都互相尽情的泼撒着,如果有人把水破到你身上,不要着急,那是他送给你的美好祝福,听傣族人讲,泼水是帮你洗去你去年一年的不顺,重新迎接新的美好的一年,爸爸也赶忙拿来两个大水盆,我也紧紧尾随着,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可还没等我开机,就被其他的游客浇了个透。

  这次履行不仅从我从玩耍中获得知识,还是得我感受到傣族热的好客!

民俗作文 篇4

  “哎,要不然让她两个弟弟压轿吧。”今天我表姐出嫁,姑姑想让我和表哥做表姐的“左右护法”。既有红包拿,又能坐豪车,我们自然一口答应。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驶进了一个村庄,突然司机大叔将车停下,我透过前挡风玻璃向外望去,呀!好大的“鞭炮阵”,一条条亮红色的长鞭婉若游龙盘旋于天际,一桶桶烟花像火箭发射器似的,矗立于道路的两侧,“放”只听一声令下,巨龙开始了震天动地的咆哮,一支支“小火箭”犹如一个个等待放学的小学生一般,冲出束缚,接二连三直冲云霄。现在虽然是早上看不到烟花绽放出的灿烂笑容,但从一声声清脆、嘹亮、高亢的“咚咚”声中,我感受到了它们体内储备的无穷能量,在一瞬间释放,一个个迫不及待地飞翔、绽放,它们的笑容多么美丽璀璨,多么无与伦比!

  “鞭炮阵”正热闹着,尽头的“锣鼓阵”也开始了表演。只见鼓手们个个戴着色彩鲜艳的红头巾,在风中飘摇着,手持一对短小结实的木鼓槌,高仰着头,手中的鼓槌上下翻飞,大鼓也系上了光鲜亮丽、喜庆红火的腰带,舒服地趴在一个结实的手推车上,跟着欢快的旋律,伴随着击鼓大爷的节拍,鼓面上下浮动着,好似跳起了“肚皮舞”。鼓的深沉加之锣的响亮,还有场边雷鸣般的掌声作伴,真是好不热闹!

  “锣鼓阵”的表演还没结束,“啦啦队”就急不可耐的上场了!他们都身穿亮红色的大衣,身披喜庆的“大红袍”,手里拿着锣或者镗,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迈着轻盈的步伐,“嘡嘡”“咣咣”地边敲着手中的乐器,边对旁边闻声赶来凑热闹的人们说:“乡亲们,今天我们家有喜事,都来吃个喜糖、喜馍!”说着她便开始绕着花车转了起来。这时有人递过来一个盛有喜糖、喜馍的大红瓷盘,瞬间她身边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她一会像天女散花般向空中撒着喜糖,一会儿又抓起一个拳头大小的白膜随手一抛“喜馍啦!”她大声喊着,笑逐颜开,乡亲们更是喜不自胜。

  “迎新娘下轿了!”嘹亮的一声喊道。我深知“买卖上门了”。新郎打开车门笑脸盈盈地对我说“该下车了!”“嘿嘿,不行。我使尽全力拽着车门。新郎摇了摇头,高声喊道:“红包伺候!”身旁便有两名大帅哥送来红包:“红包在此,请压轿查看!”我“扑哧”笑出声来,在确认了红包金额后,我将一个红包分给了表哥,然后欢天喜地,蹦蹦跳跳地下了车。“左右护法”就这样被两个红包快快乐乐地“收买”了。

  今天的迎亲真热闹啊!我不仅满心欢喜,还体会到了特别的关中民俗风情!

民俗作文 篇5

  厦汕高速天福服务区坐落于漳浦,它分为服务区、石雕园、观光茶园三部分,是福建省继武夷山、鼓浪屿之后又一重要景区。我本以为这只是个小茶园,没想到这里还挺大的,除观光茶园外还有不少石雕、展馆,而且景色宜人,建得还有点像古代园林。

  我们进门后,先去看了天女潭,这潭水并不很清澈,倒是石头间的一个泉眼为这里增添了一些生机。我们一路走上去,看了宋帝殿、问天石、瀑布、天湖、九曲桥,这里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再加上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感觉挺舒服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闽台民俗馆,在旁边的一个长长的亭子里,有几个人在演奏二胡之类的民族乐器,里面还有一些磨谷子、面粉的农具。这些在城市极少见,我便好奇地左看右看,也认真地看了介绍。大函缸是装谷子的,土砻是用来磨谷子,把壳去掉成糙米,石磨可以把大米磨成粉做年糕,石臼是用手把米舂成细粒,另一种石臼是用脚踩的。我每种农具都去试了一下,觉得都不是很简单,那些农具都很笨重。想想以前劳动人民都是这样干活的,这样肯定会腰酸背痛的。我们看完这里,进了一个有点像四合院的展馆,庭院中央有一口井,旁边还放着个瓷造鸡鸭糟。走廊靠墙的地方有一个灶台,上面放着旧时煮饭用的锅碗瓢盆,对我来说很新鲜。旁边是一个四仙桌和一个大柜子,再过去就是一些农具了,有独轮车、水车、梨、铁耙、竹箩、锄头、耖、扬镐等等。其中一个别致的水车引起了我的注意,旁边一个解说员告诉我,这只要在河边脚踩水车就可以把水引上来,不用一桶桶去装水。我又在旁边看到了一个小猪糟,它是一个有四个洞的小桶和一个圆形的糟结合在一起的,把食物倒入桶里,食物就会从洞里漏出来,平均地放在圆糟里,小猪就可以围在圆糟过吃食,就不会争抢,也不会拥挤。这些东西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制造出来的,在此我也不得不赞叹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我们去了一间房间里看了织布机和纺纱桶,又去了一间寝室,里面的东西就比较多了,还有些清朝的物品。其中让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一张清朝金笔画银柜床,我想,不就是张木头床么?怎么还叫什么金什么银的?这时,解说员走过来了,她打开床板,里面是一个可装东西的柜子,她解释说其实主要也是装一些金银财宝,这样小偷比较不容易偷到,而且睡得也会比较安稳一点。原来如此,怪不得还叫什么“银柜床”呢!我们又去了另一个房间,里面也有一张床,那枕头也是可以当皮箱装金银首饰的,虽说这枕头皮箱又硬又高,睡起来肯定不舒服,但这样做说是意味着“高枕无忧”。我还看到一个特大番箱,古人出去旅游都是用这种木箱装衣物的,这样扛出去多累啊,不像我们现在的旅行包这样轻便。

  随后我们又看了些很有意思的小东西,比如古人晚上出门提的防风灯,而且我还发现了文公椅和太师椅的不同,文公椅是长辈坐的,背可以向后倾,还可以跷二朗腿;太师椅是晚辈坐的,因为椅背是直的,所以必须坐得端端正正的。虽然这馆看起来不大,但里面却有许许多多东西可看。等我们看完时,已是大中午了,我们便赶着下山吃饭,有些景点就没看了。

  这次来这儿倒给我增长了不少知识,看了不少平常很难见到的东西。我也感受到以前人的体力活是多么繁重,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方便。现在,我们的生活舒适多了,以前用的一些东西也不怎么用了,所以感觉好像很遥远。我觉得有这么一个馆让我们了解到那些东西,挺好的。

民俗作文 篇6

  中国的傣族是一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散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远古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一个恶魔,他作恶多端,人们恨透了他,可什么办法都对付不了恶魔。后来,七位姑娘发现了恶魔的致命弱点,只有恶魔的头发才可置于死地。一天夜里,姑娘们勇敢的杀害了恶魔。但恶魔的头一着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时,姑娘们立即轮流抱起头颅。每年换一次,当换人时。人们都给抱头颅的姑娘泼水,冲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后来就形成了傣族最为重要的节日——泼水节。在“麦日”也就是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一清早就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但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洗浴”完毕,集体性的泼水便开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带着清水,涌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绽放。划龙舟是泼水节最为精彩的节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各色各样的龙舟,船上坐者数十名强壮的选手,号令一响,龙舟便像离弦的箭往前飞去。到处都是锣声.鼓声.号子声.喝彩声,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另一项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种自制的烟火,将竹竿底部添以火药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族,光彩夺目,甚是美妙。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快乐而幸福的节日。

民俗作文 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家乡的风俗是喜庆的,热闹的,但众多的风俗中,我最喜欢的还要属春节。

  说起春节的来历还挺有趣味呢!小时候就听爷爷给我讲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年的怪兽,头上有一对触角,十分凶猛,每当到了春节的除夕夜,这个怪兽便出来吞食牲畜,伤害人们。大家都拿它没有办法,十分畏惧。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夜,于是有一位老人在除夕这天晚上敲锣打鼓,贴春联。年兽十分害怕,荒忙逃跑。原来,这怪兽怕红色和响声。从那以后,每年除夕夜晚人们都会在自家门口放烟花爆竹、贴春联。

  春节的风俗有很多,其中一项也是最重的项,就是吃团圆饭了。每当这时,无论常年奔波在外的游子,还是移居他乡的工人,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人们举杯大笑,忘掉一年里的烦恼。

  放爆竹烟花是孩子们的最爱的活动了。那"噼里啪啦"的几声,天空中便出现几朵"花",虽然没有真正的鲜花那么艳丽,但是也有绚丽与烂漫。天空中的烟花盛开了,一阵欢呼声,孩子们又蹦又跳。

  家家户户门窗上这些红色的春联,为过年又增添了几分年味。

  家乡的风俗,是一份温暖又持久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