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美丽作文

时间:2021-07-17 10:35:18 美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什么美丽作文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什么美丽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什么美丽作文三篇

什么美丽作文 篇1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的心情也一样心花怒放。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到我的耳边,原来妈妈要带我去美丽的孙文公园,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迫不及待地向孙文公园跑去,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不知不觉来到了孙文公园。

  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屹立在孙文公园面前雄伟壮观的孙中山铜像,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威风凛凛。我欣喜若狂地走进孙文公园。

  我先来到水帘洞,水帘洞里很凉爽,水里的鱼儿成群结队地向这游来,它们摇摇尾巴,河水清澈见底,一块块石头像绿翡翠镶在水里,显得格外华丽。水帘洞的石头光滑圆润。

  然后,我又来到杜鹃园,花儿摆动着美丽的身子,翩翩起舞,像一个个青出于蓝的舞蹈家。好像在为我跳舞。接着舞蹈表演也结束了,但它们的热情仍然没有停下来,它们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的美貌。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孙文公园。

什么美丽作文 篇2

  春天,那条上学的路,极美。鸟鸣滴翠,一树树的花开,宛如百花仙子,打翻了花篮,倾倒出所有。我沐浴着那烂漫的春之花雨,欣喜而感动。

  转过那爬满绿藤的古朴的墙角,我偶然遇到了你。遇见你,一抹淡淡的紫,娇弱的模样,让人心生爱怜。在百花闹春的时节,你却置身于不起眼的角落,若不是那落入草丛的云雀,让我如何遇见你?

  初见。你和普通的野草毫无二致。似乎高些,也壮些。无非是地理位置的不同罢,我想。

  回家路上,春雨突至,我撑开伞,和着打在伞上的噼里啪啦,慢慢踱着步。沿途的樱花在风雨中飘摇,七零八落,一地红粉,一地狼藉。残花溃败,落红哀婉。花期少女一朝之间花白了头发。经过你时,我下意识地回了头,风雨吹打着你的身躯,一次次强迫你低下高昂的头颅,你顽强地站在雨中,任凭豆大的雨滴如重锤般敲打着你的身体,你,像个勇敢的战士,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站起。风渐渐小了,雨慢慢停了,风雨因无法撼动你而懊恼离去。你这野草,果然顽强,不负文人墨客的赞美,不负诗文里留下身影。

  那日走过,似有什么不同。阳光下一抹淡淡的紫,映出眼帘,俯身细看,我惊喜地发现在你的叶间张开了一朵朵紫色的小花,花瓣小巧玲珑,如同一只只休憩在叶间的.蝴蝶,没有多么浓的香气,也没有太艳丽的色彩,只是淡淡的。你终于从众多的野草中脱颖而出,以花的姿态证明了自己。

  自那天起,我对美有了新的理解。真正的美,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受不得一点风吹日晒;也不似拥有顽强而冗长的生命却碌碌无为的野草。真正的美,既顽强不畏风雨,又柔美装扮脚下的土地。成长,是一个过程,开花,是一种使命。一株野草一样拼命生长的花,开花,是她执着的理想。不开花,与野草何异?纵使“春风吹又生”的美名远扬,放眼望去芳华何在,精魂何在?

  生命的精彩,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遇见你,我才知道应该怎样活,怎么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谢谢我能遇见你,遇见你这紫色的、无名的小花。你无比顽强的野草般的身躯孕育出装扮春色的娇美。遇见你,可爱的紫色的小花儿,我才知道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人生的真谛。

什么美丽作文 篇3

  当一幅完美的图画砰然碎裂,你是懊恼、是叹息、是愤然,还是灵机一动,改为着迷于拼图的乐趣?谁言碎片不如完整的美,当我们领悟了拼接的窍门,也许会收获更多的体会。

  跌宕起伏的小说,或悲切如《红楼梦》,或激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必得由始到末的完整品读方才领悟其中的韵味,那切切情深却又难相厮守的痴恋与情殇,那天下局势的精彩演变,那个个英雄好汉却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与愤恨,又岂是靠断章取义所能解读的到的?因此,“我故意写长诗,以对抗碎片化的生活”,固执如诗人欧阳江河会那样抵触碎片化时代的到来。

  然而,诚如聂振宁所言:《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的结构吗?如此,又有谁能说碎片式的信息不好呢?这些碎片零散地洒落在人生那片沙滩上等待着我们拾起,各式各样,却正好能填补我们不同的人生里的不同的空缺。我们在书籍的海洋里徜徉着,寻寻觅觅,哪怕终其一生不就是为了寻找那恰恰与自己灵魂契合的点滴吗?那触动了你灵魂最深处的只言片语,不正是丛书中零星点点的碎片吗?换言之,当信息爆棚,充斥着、围绕着在你身边时;当现代的文章变得长篇大论、索然无味时;比起漫无边际的全文阅读,只选择其中的经典摘抄,岂非更有意义?所谓“思维大于形象”,当我们的思想不再因全文中埋下的主线而有所禁锢时,挖掘出其中的一角来体会,又或许能品味更多?所以,从善如流如聂振宁,会呼吁我们:“善待碎片化阅读。”

  其实,大部头通读也好,碎片化阅读也罢,真正的意义,都只在于它们是否能传达给我们独特而有价值的思想。也许有些文章只适合从头到尾的渐入解读,而有些文章却又更趋于对中心论点的理解与总结。然而当我们将阅读的意义从文字升级到思想时,对于形式的纠结,早已变得毫无意义。我们真正该做的,是如费勇所言“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加完美”!

  好比完整的图画能给我们完美、神圣不可侵犯之感,破碎的图画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当我们结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重新组合好那幅图画时,也许它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摸样,却毋庸置疑地成了我们人生最真实、最纯粹的写照。倘若你真的用心去拼接你的人生,这样的画面又如何能不美呢?澄净的天空是美的,零星的光点也同样是炫目的;不带一丝裂缝的图画是美的,曾经破碎的拼图也可以拥有同样的,甚至更胜一筹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