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马的作文

时间:2022-06-16 20:08:05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描写马的作文七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马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描写马的作文七篇

描写马的作文 篇1

  我有一匹威武的瓷马。

  这匹瓷马膘肥体壮,高约20厘米,宽约4厘米,在它在他的身上有一簇红色的毛,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的呢。它做工精致,让人感觉它就是有血肉的真马。

  瓷马的头部有一撮棕红色的毛,它的'眼睛炯炯有神,好像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它的前腿抬得极高,仿佛想要奔向远方。他的嘴巴张开着,好像想说什么话,又好像遇到什么烦心事……

  瓷马有一条棕色的长尾巴,有不计其数根毛,犹如一根粗大的毛笔,这时的瓷马,仿佛一位拥有高超画技的画家,在龙飞凤舞的画画。

  这匹瓷马是去年我过生日时我的 一个好朋友送给我的,它代表我和朋友之间深刻的友谊。所以,我要更加珍惜它。

  这匹马做工精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瓷马给我的童年增加了无限的乐趣,我喜欢它。

描写马的作文 篇2

  我骑过奔腾的骏马,也画过骏马的外貌,可是我觉得徐悲鸿画的马更是栩栩如生。

  你瞧,这幅画上的两匹马儿你追我赶,玩耍得可开心了。前面的马洁白洁白的,后面的马乌黑乌黑的,真是一对“黄金搭档”。马背一簇簇毛就像它的'一簇簇头发。马儿墨黑的尾巴像女孩们油亮的辫子在空中摇摆着。

  这幅画像两匹马儿在追逐、嬉戏玩耍,又像一匹马带着另一匹马去河边喝水,还像两只马儿在比赛谁跑得快。前面的马一边回头一边笑,马蹄咚咚响,仿佛在说:“快点呀!”后面的马回答说:“知道了!”说着扬起马蹄向前奔去,草地上留下一串快乐的马蹄声。

  徐悲鸿画的马真是出神入化,谁画的马能比得过他呢?

  精彩点评:画是静止的,我们却能凭借自己的观察和联想听出画外之声,品出言外之意,真是妙哉!小作者的眼光格外独到,先用“静态观察法”将两匹马儿的姿态模样传神写来,“黄金搭档”用得别有趣味!更精彩的是小作者想象其玩耍嬉戏场面,听到“咚咚马蹄响”,恐怕是对徐悲鸿爷爷的画的最高评价啦!

描写马的作文 篇3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无锡,在那儿,我坐了一回马车。

  拉马车的马。挺挺地立在我们面前。我抚摸着它的背,发现它背上的茸毛一根根地下垂,闪闪发亮。这匹年纪还不到3岁的小马,承受了马车沉重的身躯和纽带似的麻绳,骑马人的抽打还在它的`脖子上划下了深深的印迹。

  无数的委屈,多少的抽打,而这拉马车的马,还是挺挺地立着。委屈与抽打,可能已经被它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我们上了马车,拉马车的马缓缓前行着。它卖力地拉,棕褐色的身躯不知已流下多少晶莹的汗珠。骑马人是位老爷爷,他模糊的乡音让人有些听不懂。

  “老爷爷,马睡哪儿?”

  “睡在马厩里啊。”

  “不怕它们逃走吗?”

  “麻绳拴着呢,走都走不了。”

  啊,我吃了一惊:小马应该向往草原上的奔跑吧?

  路途坎坷,马车一摇一摆。小马下意识地加快了步伐,领着我们离开了。

  它的黑眼珠咕噜咕噜地转,尾巴一下一下地甩,拉了一天的旅途,可它看起来一点也不疲惫。

  爸爸妈妈在谈笑风生,用手指指点点。我往车外望去,那儿有六七匹马在缓缓走动。

  谈话还在继续进行。

  “老爷爷,它们乖吗?”

  “乖,乖,它们很听话呢。”

  “那它们不乖怎么办?”

  “用鞭子抽呗。”

  “啊,那它们不疼吗?”

  “疼,可是有什么办法。”

  我又用手去抚摸小马的尾巴,在那根部,湿漉漉的一大片。

  我突然反省,不听地责问自己:为什么我要来坐马车?坐马车不就是给这匹还不到3岁的小马增加负担吗?

  它终于仰起头了,眼里带着欣喜:我们的目的地到了。也许,它又在想着怎样把下一批客人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小马的脚步渐渐缓和,最后停下了。我慢慢下了车,望着拉马车的马脖子上新增的印痕,心里很不是滋味。

  风呼呼地吹,一些金黄的落叶洒向马车的车轮。“咯噔咯噔咯噔咯噔……”小马走远了,鬃毛依然飘。只是,与刚才似乎不同,它带着一丝客人的眷恋。

  哦,马永远是忠诚的。

描写马的作文 篇4

  “呼呼呼……”风声越来越大。啊,原来是风王“利奇马”要来了,难怪风那么大呢。

  听家里的“领导”说,“利奇马”是目前为止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台风,最强风力高达17级!我的天,又该有人要受灾了吧?我心想。

  “利奇马”要来的'那天早上,外面开始变凉快了。本来在烈日下给人们遮荫的大树,现在就像吉他手一样,头不停地向上向下乱摇,很疯狂。

  中午,“利奇马”开始到处“玩耍”了。它用脚踩着大树,就像娃娃在泥地上印脚印玩。“啪!”一根树枝被折断了。我想,树枝都被折断了,过会儿该是树了,“利奇马”也太强大了吧!我向远处望去,雨很大,大河像是吃坏了肚子,正“哗啦哗啦”不停地叫。叶子在疯狂地舞动。

  傍晚时分,风力渐渐弱了下来。“利奇马”准备搭下一班车前往山东省了。我在祈祷山东人民能平安无事。

  这一次的台风侵袭,导致浙江省临海市全市被淹,死亡39人,还有9人失踪。

  我们虽然不能抵御台风,但我们可以通过做好防范工作来减少损失。我很庆幸我的家乡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描写马的作文 篇5

  我小时候,有一年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蹈《雀之灵》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位婀娜多姿的舞者翩翩起舞,柔美而生动的舞姿,让我感受到艺术的美。妈妈告诉我,这位舞蹈家是云南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从此,我知道了云南,十分向往到彩云之南走走看看。

  今年,我终于圆了彩云之梦。妈妈和我到了云南第一站——大理。据导游介绍,大理的自然风景可以概括为一幅画——风花雪月图: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我迫不及待地想跳进画中。

  上午,我们直奔苍山。仰望苍山,山势陡峭,拔地而起,山上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我们乘坐索道,一口气到了海拔三千多米处,远眺山间,传说中的玉带云神奇地出现了,山峦之间一条乳白色的云带,长长一片,像一个仙女的'锦缎,飘在半山腰,我们仿佛跨入了仙境。我们继续攀登,乘着风,踏着云,不时有几声小鸟的叫声,好似在为我们加油。

  走着走着,远处传来隐隐的“哗哗……”声,我们赶紧加快脚步,我更是一路小跑,充当急先锋。突然,我眼前一亮,一股洪流顺着山崖直冲而下,在太阳照射下,像是空中的彩练,珠花迸发,犹如巨龙吐珠,水冲入潭里,激起沸腾的浪花。满是青苔的石壁上刻着三个大字“洗马潭”。我把手伸入潭水里,一种冰凉的感觉遍布全身,爬山的劳累顿时踪影全无。说话间,我们来到了苍山顶峰。蓝天下,周围的山峰连成一片,像一支阵容强大的x队。远处山脚下的洱海,犹如一条银丝带,从遥远的天际蛇蜒而来。洱海又像一面梳妆镜,满天的白云和青山,都尽在镜中,云影在徘徊,山峦倒立在水中,一色青青透出诗情画意。围在洱海四周的白族民居,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水,此间山水顿时添了几分人气与活力。此时,我突然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的一首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

  随后几天,下关山口,神清气爽的风吹着我的面颊;在上关,我躺在开阔的开满鲜花的草原,望着蓝天白云“发痴”;洱海边,一轮玉盘般圆月下,我觉得世界是那样静美……我爱苍山洱海,我爱云南的好风光。

描写马的作文 篇6

  徐悲鸿笔下的马栩栩如生,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奔马图”。

  图中的这匹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凝望着远方,鬃毛和尾巴随着呼啸而过的风飘起,两只前蹄交叉,右蹄踏地,左蹄悬空,后蹄蜷缩前倾,好像要冲破这画面。

  我看着“奔马图”仿佛看到了这匹马儿在草原上奔驰,它像一支离弦的箭,一道黑色的闪电。四蹄有节奏的.踏着,两只耳朵竖立起来,全是肌肉收缩。真好像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我喜欢徐悲鸿的马,更喜欢它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描写马的作文 篇7

  马在我们的心里一直是憨厚老实的,人们喜欢马,从远古时期就开始了,马是人类的朋友,让人们无限喜爱的朋友。

  无论在游牧时期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马就是生产力的标志。一直到近代社会农业尚未机械化之前,马几乎包办农村的一切繁重工作。时至今日,在我国的一些落后地区,马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力,被农民视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可以说,马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功不可没。从秦兵马俑、汉铜马俑到唐三彩马,各个时代、各种质地、各种形态的马工艺品栩栩如生,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马以速度见长而成为古代交通工具最佳之选。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它产于大宛,汗水从肩部流出,呈血色,一日之内可以跑千里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人生如白驹过隙”等句都传神地展现了骏马疾驰的情形。至今,人们仍为它的速度而喝彩叫好:马在各种赛马节、赛马会上的速度使人颠狂,马在奥运会上表现的机敏和优雅令人倾倒。

  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可以说人与马所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马和人一起创造了历史。

  正因为如此,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语、俗语记载了这一切:“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做事更有把握;“老骥伏枥”比喻人虽老壮志犹在;“千里驹”却是褒奖年青才俊的好词。文学艺术中也有它的身影,如臧克家的《老马》;历史故事中有王亥驯马、九方皋相马;唐代的韦偃,近代徐悲鸿等为之倾倒而作画;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赛马》都是为它谱写的赞歌。

  人们给予马很多美誉佳名,足以表达人们对马的喜爱。马和人们一起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是人类的朋友,永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