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文

时间:2023-12-24 09:56:35 鲁迅 我要投稿

鲁迅的作文(优秀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迅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的作文(优秀8篇)

鲁迅的作文 篇1

  鲁迅,是家喻户晓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鲁迅先生是我的偶像。作为我的偶像,我居然九岁时才认识他。那天,我正在和朋友玩三国杀,我问妈妈:妈妈,您知道陆逊是谁吗?妈妈说: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鲁迅是谁。我说:鲁迅,我不认识他。后来,当老师讲起鲁迅的身份时,我才初步认识他。再后来,我读了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开始将他列为我自己的偶像了。

  为什么把鲁迅先生列为我的偶像呢?因为他写的文章让我受益匪浅。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讽刺了黑暗政府的下流无耻和残忍,我当时想,好厉害﹗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同时表达出两个如此重要的意义?鲁迅先生又怎能做到把中国文字讽刺艺术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的'境地?为此,我大量阅读鲁迅的文章。在《琐记》中,我读到了衍太太的无耻;在《药》中,我读到了老栓的迷信无知;在《阿Q正传》中,我为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感到无奈及悲哀。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我也学到了不少:学会了使用讽刺手法写文章,学会了在故事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同时,我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政府的无能以及人们的麻木这一切都是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了解到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人生格言,也是我学习的境界。时代虽然在变化,但我们永远需要学习鲁迅先生与黑暗势力斗争的精神与勇气。

鲁迅的作文 篇2

  鲁迅,每当看到这个名字,就内心由衷而出的敬仰之情,他,是一个藴含深奥的人,他的一生被人永远敬仰与爱戴,他用笔做武器写出了一本本惊人巨著,用文字与反动势力做斗争,他用犀利的笔锋批判反动势力的黑暗与丑恶,他的`巨著成就了他成为了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中国的白话文之祖。

  民国初期,由于反动派的压迫,中国百姓被封建主义折磨,他愤怒提笔,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千古名言,在国人迷忙无路可走时,他一语指出,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的话给国人点了一盏明亮的灯。

  鲁迅先生一生都国家黎明百姓着想,呕心沥血用笔来唤醒改变中国人的病态,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是他一生给自己的总结,他的从未为自己着想,在他的生平里,帮助许许多多与他毫无关系的落魄青年,帮助过不计其数生活潦倒穷苦人,鼓励他们给信念坚强的活下去。他帮助都是无偿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一生都是都为了帮助别人而存在。

  虽然如今鲁迅先生你去世,但他的精神却永世长存,永远流芳百世。

鲁迅的作文 篇3

  是谁?用他单薄的身体,撑起那黑暗荒谬的世界的一点光明;是谁?用他慈爱的心关怀着贫苦的劳动人民;是谁?用他手中唯一的笔战斗了一生。啊!就是他!伟大的鲁迅先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用他那伟大的心胸,引领着芊芊学子走上的光明而正义的路。让那个失败的中国走向新的光明的道路。

  也许,有人会问:“只不过是个写点小散文、杂文的人,怎么可能在世界文学上独树一帜”?的`确,可能他的文章跟许多著名作家不能相比,但他的那强烈的爱国之心是所有人不能堪比的,是万人瞩目的!虽然他不像雨果,写出了震惊世界的《巴黎圣母院》不像屠格涅夫,是一个度过65岁的年华。他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但就是这样不起眼的人,用他顽强的斗争精神,顶出了一片睛天!用他热爱人民,同情人民,无私有帮助人的心态,赢得了大家的爱戴!

  虽然历史早已翻开新的一页,但记载那一页的钢笔字,永不退色。

鲁迅的作文 篇4

  若问我喜欢哪一部书,我说不上来,若问我喜欢哪一部电影,我也说不上来。若问我喜欢哪位明星,我还是说不上来。但若问我喜欢哪位作家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鲁迅”。

  我之所以喜欢鲁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几年前我在学习中接触到了鲁迅的代表作《朝花夕拾》,从此便知道了鲁迅这个伟大的作家。我查阅了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详细的了解了他也逐渐喜欢上了他。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来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1918年用“鲁迅”这个笔名首次发表了《狂人日记》。同样他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鲁迅先生一生在文学创作,思想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巨大贡献,但他的人生是特别悲惨。祖父入狱,父亲重病,别人瞧不起,一直都父亲死这种状况也会发生改变。在八年级我学到了《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此篇文章中记叙了鲁迅先生赴日本留学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也改变了鲁迅先生的一生。在课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时,看到那些赴日留学的中国男青年表现出来的兴奋以及热烈欢呼,鲁迅先生深受刺激一日决定从弃医从文,要唤醒国民的精神,要用笔杆子来救中国,于是去了仙台。

  通过学习和阅读,我发现了鲁迅先生的写作特点就是选材独特,视角独特和追求极致。语言风格含蓄、简约、凝练。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这也是我喜欢鲁迅先生的重大原因之一。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都含有讽刺、批判和揭露意味,把社会最黑暗的一面,以文学创作的`方式展现给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

  鲁迅——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作家,一个“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作家,我深深喜欢你,并在前进的路上以你为榜样!

鲁迅的作文 篇5

  踏上人生的旅途吧!

  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

  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鲁迅

  几番踌躇,最终却也不知该如何下笔。究其缘由,只因一则自己思想肤浅、智慧贫乏,要谈论先生,真有力不从心之感;二则实难体悟反映于先生身上的那种神圣悲愤,那种“置身于茫茫旷野、四顾无人的大寂寞,压在万钧闸门下的全身震裂的大痛苦,在烈火中让皮肤烧焦,心肺煮沸,决死对敌奋战的大沉醉”。

  坦率地说,至今我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仍是非常浅薄的,我甚至还没有完全、真正地嚼透先生的伟大。在我眼里,先生实质上更以生活中的普通人的身份,而不是以大思想家或者更伟大、更神圣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在先生的作品文字中,体现出来的都是我们不能轻易揭示的一些东西,能够在平凡的文字和叙述中,把人物的思想心理进行彻底的揭露,实可谓是能看透别人的心理。不过,我想这样也好,去掉后人加在先生身上的光环或许能够减轻谈论时的心理压力。

  对待先生的心态,可以说是“敬而远之”。我实在找不到更恰当的词汇来描述。先生残酷地剥去我们身上的伪装,揭示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弱点,时常令人感到坐立不安;加上自己的惰性在作怪,我真的惧怕先生的.冷峻与严苛。先生能够把现实社会中的人进行透彻的分析,而且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所谓的“真、善、美”进行彻底的批判,脱去他们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假壳”,让其在批判中获得被救赎、被改造的可能。同时,我们也为先生作品中那消磨不尽的痛苦而困惑,换句话说,我们简直不会甚至无法欣赏这种悲剧之美,无法分享先生在人生角斗中得到的生命沉酣的大欢喜。

  诚然,我们钦慕先生那样“无所顾忌的生活,无所顾忌地去爱、去恨、冷嘲热讽,坦荡地面对着别人的热舌头、冷唾沫,让他们去说,去诬蔑去以为”,然而现实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否定和困惑。尽管我们看到了诸种弊病,可是我们不敢反抗,当然也反抗不了。在先生的悲哀中我们也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以先生为师,能真学先生吗?想想先生的精神十字架,可能太沉重,我们背负不起。

  我想这也许是正确的。作为年轻人,我们只希望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力使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何必人为的去加重生活的砝码呢?我们没有必要脱下T恤牛仔,换上长衫,把自己关在“铁屋子”里去体味那一份苦涩。当然,我们也不怕生活的沉重,也决不会轻意去逃避。我们很欣赏先生那种面对现实,正视现实的精神,但为何不能更超脱一些,多一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平等与慈和不知先生是如何认为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理解先生,学习先生,但我们却没有必要用先生背负的历史包袱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此来追求一种悲剧式的精神境界。少一点因袭以往的顾虑与牵挂,多一些对未来的高瞻远瞩,这样我想先生恐怕也不会斥责我们的莽撞。

  按照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去生活是可悲的,我却宁愿让自己的心流浪而不去模仿别人生活。我敬仰先生之人格,却不喜欢先生的性格。我想,我从先生那里所得到的既不是智慧,也不是热情,而是一种毅力,一种促使我们一步步向前走而决不停留下的力量。“遇见深林,可以辟为平地;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这对于正在刻苦学习、奋斗,不久也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便是极大的收获:以先生独立不依的精神和奋然前行的毅力,尽可能少地为自己设立羁绊,开拓自己的道路,或许这就是先生现在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先生踯躅于荒原之中,孑然回顾,苍茫无及。这是一幅极富于象征意义的生命图像。没有对话者,这是思想者最大的孤独;无法直面的人生,这是思想者永恒的困惑。在孤独这座祭坛上,几乎所有伟人和思想者都要走上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生命的造型就是一群沉溺孤独的羁旅者。

  在先生这样的大境界面前,我们永远只是蹒跚学步的稚童。

鲁迅的作文 篇6

  您好

  打小我就从许多课本以及名著上见到您的身影,上了初中之后,对您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刻。下面是我对您作品以及情感的感触,我希望您能把它读完。

  您生活在一个封建制度腐朽的年代,当周围的一切压的国人喘不过气来时,您本人却站在了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你用手中的笔当作武器,讽刺封建社会中的黑暗现象。您的作品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深深刺痛着每一位读者的内心。我在您的作品中也深深的感受到您的强烈愿望—跨入新时代。

  我读过您很多的文学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等等。这些作品我都很喜欢,它们都充分的表现出您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厌恶。您在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麻木迂腐的孔乙己,自私刻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以及麻木不仁却又淳朴善良的'闰土,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无数读者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您倡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当时的文人志士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虽然这条路很不好走,但您仍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冒着随时会被逮捕的危险去探索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现在您的愿望也实现了,可您却没能看见,相信您在遗憾之余,也一定很欣慰吧!您放心吧,我们会替你努力去建设这个日益繁荣的新中国!

鲁迅的作文 篇7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写照。

  鲁迅先生在自己父亲病重的时候到处去寻医,最后自己却当上了医生,他以为自己可以医治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站起来反抗,可他发现这并没有用,于是便弃医从文,想用文字打动人民,让人民站起来。

  我眼中的鲁迅,是勤奋努力的,他曾经说过“世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上了”

  我眼中的鲁迅是非常珍惜时间的,他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我眼中的鲁迅是非常谦虚的,他曾说过“我就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他也为自己写过一首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我眼中的鲁迅也是一个关爱人民的人,他的女仆阿三曾经说过:“先生总是在半夜工作,也从来不让我干什么重活。”

鲁迅的作文 篇8

  喜欢鲁迅由来已久,感觉他的文章毫无修饰,有的是赤 裸裸和直白的讽刺和批判,而且总在念完他的文章之后,遗留下无穷无尽耐人寻味的思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是我读过的文章中,鲁迅难得的一篇轻松、甚至有一点点幽默的文章,虽然没有他惯有的风格,可是依然叫我喜欢。童年的欣喜和哀愁,那一点不舍和怀念,全叫他写出来了。竟也引起了我这殷切盼望长大和留恋城市的孩子对童年和风中飘忽的乡村的怀念。

  百草园里的鲁迅自由自在的玩耍,有昆虫们为伴,还有桑葚等可口果子可以一饱口福。但是后来,鲁迅不得不上学的时候,怀疑起是否自己的自由惹的祸也让我忍俊不禁,因为我当初也是怀疑是否我耍得太疯了;上了学后的那点可怜的欢乐和大多的枯燥,也与我幼儿园时的感觉十分相象。

  百草园里孕育的是鲁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激起我这位对大自然毫不感兴趣的、对电视和电脑着迷之极的电器依赖者的好奇。你知道,城市里,蝈蝈并不多见,蝈蝈是些爱在青草里荡漾的可爱东西。可是,在我家这边,倒也有几只,但是我以前对它们毫不“感冒”,是啊,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不仅想去百草园一睹鲁迅家园的风采,也想在城市里寻找百草园可爱踪迹。这可不是吹牛,我发了疯似的'迷上了《昆虫记》这本我以前不喜爱的书籍;我寻找我家这边的稀有的蝈蝈和其他的昆虫了。妈妈也说我像脱胎换骨一样,变成了另一个人。是啊,文字的力量可不是吹牛的,的确十分大!

  而且,百草园里鲁迅小时可爱的模样、贪玩耍的个性也着实让我找回了童年的自己。据说我小时侯十分顽皮,你可别瞧着我现在似乎是乖乖女的形象!我小时侯特别喜欢在地上滚来滚去地玩,连爸爸妈妈也拿我没辙呢。可是后来被长辈们一致改造,才塑造了我现在的乖乖性格。可是内心深处,我还是极其羡慕那些可以“为所欲为”的自由孩子的。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讲一下三味书屋了,三味书屋里没有了那么多的自由,尽管有一个园嬉戏,可是时间不多。所以,我还是十分庆幸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吗?现在,我们的老师对于我们的问题,即使“再无聊”也可以耐心解答;幼儿园时对学校的抗拒已经消失了,因为,感到学校就像大家庭,很可爱!

  但愿全天下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和愉快的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