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疆》海盐中药热敷包历史典故

时间:2022-01-27 19:31:30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营疆》海盐中药热敷包历史典故

  “熨” 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即用布包裹炒热的药物,借助药性及温暖作用,直接作用于患处或有关部位,使气血通畅,以达到治病或缓解病痛的作用,通俗地讲就是现代医学上的热敷。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营疆》海盐中药热敷包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营疆》海盐中药热敷包历史典故

  《营疆》海盐中药热敷包历史典故

  扁鹊(前407年—前310年),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姓秦,名缓,字越人,号卢医,世人尊称他为扁鹊,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由于医术高超,时人借用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公元前361年,扁鹊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当地百姓很重视妇女,所以他便做带下医(妇科医生)。扁鹊深悉带下之症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巧施妙手为妇女治疗病痛。但礼法和民俗限制,只能对患病妇女采取针石汤药治疗,对因寒症带来的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风湿疼痛等带下症,不便施以熨法治疗。由于时代条件和民俗风情所限,扁鹊一时陷入困惑。

  公元前357年,扁鹊到达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县)。至齐后,扁鹊既震撼于齐国的富饶与强大,又深感百姓疾病缠身之苦。齐国临海,空气湿重,寒气入体,百姓多风湿之症。缓解风湿病痛的简便方法是持续热敷,扁鹊一直在寻找一种有效的熨法,但一时不得其法。

  齐国富强的一个原因得益于发达的海盐业,是天下海盐的最大集散地,临淄更是齐国海盐集散的中心。一日,扁鹊游览临淄繁华的坊市,忽见一家海盐商铺的伙计正在用锅炒盐,非常奇怪,走过去询问原因。伙计回答说:“湿气入盐,当热炒,利储存,减水气,示诚于民。”热盐装入麻袋,热气持久不散。扁鹊如醍醐灌顶,欣喜若狂,大呼:“熨法得矣!”

  扁鹊终于找到了后世被命名为海盐热敷的熨法,通过改良,在海盐中加入治疗风湿病痛的药物,共同炒热,以麻布袋裹之,置之患处,实现了病灶部位的持续热敷。齐国之民亦因此得益。同时,海盐热敷法的出现,困扰扁鹊多时的妇女带下之症治疗存在的困难也迎刃而解。

  田齐桓公(田午)召扁鹊入宫问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扁鹊见蔡桓公。桓公讳疾忌医,不肯承认自己疾病在身,三十五天后,病入骨髓,“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逃离临淄后,于公元前354年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公元前350年,到达秦国的都城咸阳,以后又回大梁。大约于公元前317年,又到达周都洛阳( 河南洛阳),听说当地的人民很敬重老人,因此,为“耳目痹医” (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用海盐热敷法疏通经脉,解决了诸多老年病症。

  公元前310年,扁鹊再度来到咸阳,因咸阳的百姓很爱小儿,所以他就做了“小儿医”,用高超的医术,结合海盐热敷法治疗小儿风寒、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症,受到咸阳百姓的爱戴。

  同年,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勇武好战,喜好跟人比角力。秦武王与武士们比赛,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的药,也不见好转,并且更加严重。有人将神医扁鹊已来到秦国的事告诉了武王,武王传令扁鹊入宫。扁鹊很快治好了武王的伤痛。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派了两个刺客,想刺杀扁鹊,却被扁鹊的弟子发觉,暂时躲过一劫。扁鹊只得离开秦国,他们沿着骊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杀手扮成猎户,半路上劫杀了扁鹊。

  扁鹊及其弟子不辞艰辛,行程四千余里,周游列国,济世救人。他“随俗为变”,到邯郸时,闻知当地人尊重妇女,就做治妇女病的医生;到洛阳时,闻知周人敬爱老人,就做专治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的医生;到了咸阳,闻知秦人喜爱孩子,就做治小孩疾病的医生。他随着各地的习俗来变化自己的医治范围,成为医、药、技非常全面的“全科医生”,受到后世医者的无比尊重。

  “熨” 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即用布包裹炒热的药物,借助药性及温暖作用,直接作用于患处或有关部位,使气血通畅,以达到治病或缓解病痛的作用,通俗地讲就是现代医学上的热敷。

  又方:治阴证伤寒,腹痛吐利,唇青面黑,身背强,四肢冷,脉沉细,咽喉不利。

  上用沧盐一斤,炒焦大热,布绢二重作囊,包裹盛之。熨阴脐间,亦同葱熨法。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营疆》海盐中药热敷包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中药车前草的历史典故08-20

中药材知母的历史典故01-27

中药材“甘草”的历史典故07-22

中药材马勃的历史典故01-27

进贡包茅的历史典故01-28

进贡包茅的历史典故12-17

关于中药王不留行的历史典故07-13

有关中药太子参的历史典故07-21

火烧连营七百里之战的历史典故介绍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