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文

时间:2021-07-23 08:54:15 课堂 我要投稿

精选课堂作文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堂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课堂作文8篇

课堂作文 篇1

  我是一个调皮的小孩,总爱在没有意思的课上吃点零食,好让我美美的度过这一节无聊的课。好多人都说,在课堂上吃东西不好。但我认为上课吃东西也没什么不好的。这一次,我被发现了,我羞愧无比,无地自容。

  这是一节无聊的思想品德课,我又拿出自备糖果吃了起来,这一回动作太大了,我想:这回我被发现了。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我被老师罚站了。

  我站起来,全班同学都望着我。这时,我的脸“唰”的一下子红了起来,我真是无地自容,恨不得想找个地洞钻下去再也不要回来,回到这个课堂,我真害怕被家长知道了。我真想让时间倒流,我就不会再吃东西了。再看看同学们的目光,像无数颗子弹向我扫来,我就快挂掉了,老师那凶狠的脸上,那一双锐利的眼睛一直盯着我,老师就像那一只凶猛的老鹰,我就好像一只小兔,在老鹰眼中那只兔子就是鹰的猎物,鹰目不转睛的盯着兔子,老师也像鹰一样盯着我,随时准备冲下来把我吃掉,我的头低低的。

  经过这一次教训,我以后再也没在上课的时候吃东西。当然,我也不会再低着头站在课堂上,我不会再感到这一次的羞愧。因为,我改变了我的观点,不再认为上课吃东西没什么不好。

课堂作文 篇2

  师父是一盏点燃的灯。走过来,靠近他。这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生命自身的传递――正像你把一盏未点燃的灯移近一盏点燃的灯,然后火焰一跳。而且,你可以用一盏灯点燃成千上万盏灯,而点燃的灯依然如故,什么也没有失去,只有火焰在跳跃。

  ――奥修

  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课堂自学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要求在课堂上留出学生自学的时间,以生为本,用好自学导案。在实践过程中深有体会:学生课堂自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自学能力呢?

  一、严打自主学习中的“假”自学

  如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揭开货币神秘面纱”教学案例中,教师先安排学生自学15分钟,完成三个目标任务:商品的概念、货币的含义和职能、纸币的概念。在15分钟的自学时间里,学生只需要把书上的几句很短的黑体字记住,就算完成任务了。15分钟后,教师检查,学生对答如流,教师非常高兴地表扬了学生,说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得很快。看书,是一种自学方式,但对一些适合探究的知识,看书就容易直接看到结论,不能经历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收获也就大打折扣。用15分钟记住几句话,是教学中典型的“假自学”。

  二、规范课堂自学的方法要求

  学生自学时围绕自学导案做到“三要两竞”。三要:①读写要有序(画出重要的概念、定律);②读思要结合(记下疑点难点,课堂上注意老师的解释分析);③善疑要好问(设计问题,写下自学问题)。第三步最难,但只要教师能做出示范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相信学生一定能做到。两竞:一竞指组内同学提出问题竞争,谁最全面、最具有代表性,筛选出代表小组的问题。二竞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由某一组提出一个问题,其余小组进行回答,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答案最全面、最正确。前期教师留足阅读时间,不主张合作学习,不主张课前预习,就在课堂逼着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提出问题,思考导案。问与答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难于掌握的难点、重点做出讲解、说明,学生自学成果得到肯定和表扬。对于那些懒惰、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学生是一种鞭策,同时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信心、“我能行”。

  三、参与学生自学的全程过程

  学生自学的过程教师要全程参与,要对学生的自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调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明确目标,抓住教学重点,掌握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巧妙提示与重点讲解。课堂中教师既要重视师生间的合作,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自我矫正,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四、善用课堂自学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教材,教师编写的自学导案,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在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组织、指导学生自学。以“揭开货币神秘面纱”为例,在自学导案中编制了问题:先有商品还是货币?为什么你选购商场商品时注重价廉物美?在原始社会物物交换时为什么用羊、陶器、金银等作为一般等价物?什么时候(金银)货币出现?为什么商场商品需要标价?你要买到商品要付钱(纸币)或刷卡……原来货币并不神秘,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并不神秘,只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担当了它应有的基本职能,不需要对其有过分崇拜思想。在自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体验疑惑的痛苦与顿悟的愉悦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五、培养自学过程中的自学能力

  1.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任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起于问题情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索性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所以,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要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时空;要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要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2.前置练习,引导发现。学生提前完成前置练习,看看错误产生在哪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先在课堂上学会利用“引导发现法”学习新知识,再把这一方法推广,学生利用前置练习、引导发现来自学新知识,在高三复习时效果很好。

  3.共同基础,统一目标。共同基础,统一目标就是教师讲课仍要发挥自学作用。学生通过自学,仍然有弄不懂的地方,这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产生一种请老师帮助尽快把它弄懂的心愿,就会聚精会神地听讲,开动脑筋思考,这时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就有了共同的基础和统一的目标。所谓老师讲解,不是自学结束,老师另起炉灶,开讲一番,学生再听,回到老套。自学并非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仍要发挥学生的自学作用。尊重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规律,不做保姆,榨成果汁喂学生,而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采摘、洗净、切块、榨汁,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主旨。

  4.增强自觉,培养习惯。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的好处是可以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而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自以为灯,自以为靠。”自己点亮自己的灯,自己当自己的靠山,教师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促使学生点亮自己的心灯,才能真正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主旨。

  参考文献:

  [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课堂作文 篇3

  我们班上每一节课同学们都是千姿百态。

  就拿这周五的作文课来说吧。同学们有聚精会神听老师点评的,有偶尔窃窃私语的,有爬在桌子上偷着找乐的,还有背靠椅子挺直身子出神的。

  你看,在篮球场上神气活现的罗逸韬,现在一副病蔫蔫的样子。他把额头靠在桌子边上,两腿叉开,眼睛盯着地面,偶尔见他的手在桌子下不停地舞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是在搞小动作!

  还有那只“顽皮猴子”李海。看样子,他已听得不耐烦了。一开始,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钢笔,后来索性和唐子焱讲起话来。唐子焱本来听得很专心,可经不住李海的诱惑,也讲起话来。我猜,李海作文不见长进,大概就是因为老师讲评时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吧!

  而罗瑾怡对其他同学的作文不太感兴趣。她专心致志地欣赏着自己的作文,是那么专心,好像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事能使她分心了。

  王博海本来听得很认真,可不知怎么的,他和张宇豪开始交头接耳。但过了一会儿,他变得旁若无人了。

  还有不时转过身与后面的同学嘀嘀咕咕,或许正说一些有趣的语句,有时还会小声地笑起来;还有趁机扮鬼脸的、还有抓耳挠腮的……每个同学都各具情态。

  “叮铃铃”,一堂课结束了。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费尽心血讲课,可是有几个人在认真接受呢?

课堂作文 篇4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每天上课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这一节课却格外特别,甚至让我哈哈大笑。

  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做了个游戏:找三位同学上台“喝水”。一共有两杯水,一杯白醋,一杯是白开水。台下的同学可以根据台上同学的表情,猜一猜看谁喝的是醋,谁喝的是白开水。同学们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炸开了锅,有的说:“我喝醋,你们绝对看不出来。”也有的说:“我可是火眼金睛,你们谁都逃不过我的法眼。”还有的说......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只见一号同学步履从容地走上台,拿起杯子闻了闻,他的脸上马上表现出快要晕倒的样子,然后端起杯子,一饮而尽。喝完之后立马倒地,他感觉仿佛他刚刚喝的是毒药,同学们哈哈大笑说:“奥斯卡欠你一座小金人!”“没毛病,肯定是你了!”

  然后二号同学走上了台,也闻了闻,最后也一饮而尽,脸上一点痛苦的表情也没有。同学们觉得不是二号,所以很快淘汰了。而三号也和二号一样一饮而尽,没有一丝表情。

  老师闻了闻杯子,脸上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然后说:“现在开始投票!”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号!”

  结果出来却是二号。老师说:“二号同学演的非常棒,骗过了所有人。”这时所有的同学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走过的最长的路,是你的套路,而且有时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生活就像一片夜空,每一颗星星都是我难忘的记忆,这堂非常有趣的课,便是我心目中最亮的那一颗。

课堂作文 篇5

  今天的语文课,要讲24课<<画家乡>>。准备了一些课件。我想让孩子们借这一课,更深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并且能在地图上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所以下载了一张中国地图。当我指着河南省的区域告诉他们家乡在哪时,董晋暄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四川在哪?" 我愣了一下,随后,我就指了一下离河南不远西南处的四川省,说:"在这里!"说完,我觉得自己的心里一下变得很沉重!这几天,电视中和各种媒体上都在报道四川特大地震的事情,一提到这事情,那一串串在滋长的数字就在脑中映出,我就觉得心里隐隐作痛,泪水也禁不住在眼中打转。本来,我一直没有勇气说这件事情,现在孩子们提出来了。我就勇敢的面对一次。而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虽然,孩子们才一年级,我想也应该知道我们的"家事"于是,语文课堂,变成了地震新闻的课堂。

  “孩子们,四川地震的事都知道了吧?” 我问。

  “知道!”“真可怕!”……

  “孩子们,在这次地震中,好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好多父母失去了孩子,他们在顷刻间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据现在不完全的统计, 截止15日16时,四川地震已经造成死亡人员19500余人,受伤102100余人,被埋12300余人,目前已经从废墟中救出13400余人 我又马上从网络上找到一些灾区的图片和相关的新闻,和孩子们一起观看,边看,我边做一些讲解。每个图片,都是一个令人感动得哭泣的故事!每看一张图片孩子们都瞪圆了眼睛发出一阵惊讶的喊声,好多孩子都哭了。

  父母用身体为孩子挡住巨石,在父母身下与死神抗争四十多小时 三岁女孩宋欣宜终获救。

  解放军官兵立即将小女孩放到担架上,往城外救护车能行驶的.地方转运。

  5月14日,救援人员在喂宋欣宜喝牛奶。救护人员在小学废墟上抢救幸存的小学生幼儿园已成废墟20xx年5月13日,从都江堰坍塌的聚源中学废墟中解救出来的一个小男孩,孩子浑身淌血,嘴里却微弱的说:"叔叔,先救别人吧!" “孩子们,每天的新闻老师都是哭着看完的,当我看到那些为失去亲人痛哭流涕的人们,当我看到那些穿身穿军装战士们的和医护人员忙碌着从楼房的废墟中寻找活着的生命时,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感动。我们中国人,从来都不会在困境中低头,越是艰难,越是显示人间真情,越显我们中国人的团结一致!。。。。。。”

  “老师,我们去帮助他们吧!” “老师,我们也要去救人!”……

  “孩子们,我也为你们感动,如果灾区的人们听到你们的话,他们会一定觉得很温暖,地震的虽然是四川,但是也震到了所有中国人的心!有大家手牵手,心连心,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战胜的!我们想到了要去帮他们,但是,这也是不现实的,现在的四川交通已经被破坏了,手机都没有信号,当地也都封锁了危险的区域,不让更多的人进入危险地区。”

  “老师,那我们捐钱吧!”

  我说: “学校一定会组织大家捐款的,我为你们骄傲孩子们,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

  教室里的议论交流声还在继续,下课铃声响了,没有一个孩子出去,看他们还在一脸严肃的议论这件事,我安静的出去了,就让这节课以讨论结束吧……

  第二天,学校果然组织了捐款,孩子们热情高涨,拿出了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 六十,五十,十元,五元…… 无论多少,都是一分爱心。

  我没有代替灾区人民感谢孩子们的权力,我又怎么能代替呢?我只有告诉孩子们———

  “你们的捐款会记入史册,你们的爱心会被灾区人民铭记!”

  语文课是跑题了,可是<<爱家乡>>的主旨没有跑,而且,孩子们不仅学会爱自己的家乡,更知道了爱祖国大家庭的所有同胞!由小爱变成了大爱!

课堂作文 篇6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职业者,肩负着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因而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值非常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角色意识,在衣着打扮、思想品质、行为作风、处世态度等方面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的表率。

  长期受此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摒弃了自己的真实性格、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情,衣着古板、土气;做事循规蹈矩、缩手缩脚;神色严肃、单一……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处处小心,时时留意,给学生一幅“圣人”的姿态,让学生“敬而远之”,不敢接近。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目中甚至还会生出“老师好虚伪”的想法,反而降低了老师在学生中的地位。因此,我认为:老师们,请摘掉自己的面纱,做回真实的自己!

  一、真诚的感动会带来共鸣

  处于现代高科技社会中的学生,信息来源的途径很多,对事情总是见怪不怪,很少会被感动。而我又是一个感情丰富、性格外向的人,很容易受到感动。平时看到感人的文章、见到动人的画面都会让我唏嘘不已。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真诚的情感感染他们,让他们学会感动。 在班会课上,我将这些令我感动的文章读给学生,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有时甚至忍不住当场流泪,但仍然毫不掩饰自己。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在我读完文章以后说出自己的感动之处,甚至有时会推荐一些触动他们情感的其他文章。“5·12”大地震后,我们班召开了一期“我们永远在一起”的主题班会。当两名主持人将一幅幅当时的救援画面展现给大家时,我早已泣不成声、泪流满面了,期间学生给我送了两次纸巾。在我的感染下,学生也毫不掩饰自己,纷纷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那次募捐,我们的钱数是全年级最多的。

  二、会心的笑容会走进心灵

  记得刚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时,有一些老教师向我传授经验:

  “进了教室就不要笑,要让学生怕你,你才会管好他们。”教师这种绝对性的权威性地位我一直很不赞成,相反则会经常力求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使他们获取知识,所以我从不吝啬自己的笑容。

  记得有一次课堂上,讲到一篇散文时。当时我提了一个问题:“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海水为什么也是蓝色的?”有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因为天空是蓝色的,天空倒映在海面上,所以海水也就显示出蓝色了。”听了他的回答,学生哄堂大笑,我也夸张地作了一个眼镜要掉下来的样子,毫不掩饰地笑着说:“你好可爱呀!”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被自己的回答和

  我的样子逗笑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很轻松。这堂课后边的教学任务完成得特别顺利,学生事后反映那节课上的非常舒心,收获很大。

  三、暴露个性的弱点会造成理解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教师如果将自己个性中的弱点在适当的时候暴露出来,同时不忘展示自己克服弱点的一些努力途径和方法,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但背诵能力却不强,特别害怕当面背诵。在教学过程中,每次到了这部分,我都会告诉学生我的这一弱点。学生看着我现在当堂背诵名篇如此自如,一幅不相信的样子,此时我就会告诉他们:“有时候让我们很怯场的一些事物,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它们的认识不够,不了解它们的特点,等我们熟悉了以后,就会觉得心里发怵实在是没有必要了。”然后将自己是怎样克服“背诵恐惧”这一弱点的,详细讲给学生听,让他们意识到有弱点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想办法克服它。学生之后表现得特别踊跃,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背诵的能力。

  教师虽然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角色,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但教师毕竟不是“圣人”,而是有感情、有喜好、有个性、有缺点的实实在在的人。在社会要求越来越人性化的今天,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真实面貌面对学生,才会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安市中铁学校)

课堂作文 篇7

  今天,在作文课上,张老师说要给大家做一次实验,一次有趣的实验。

  张老师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然后,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如果我把纸扣在杯子上,再倒过来,纸会不会掉下来呢?”我想:这种小儿科的问题,三岁的小孩也能答出来,纸肯定会往下掉的。张老师还没有把杯口朝下,只稍微弯了点,纸就掉了下来,像一只蝴蝶一样,在空中翩翩起舞,掉到了地上。

  张老师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对大家说:“如果用这个杯子倒过来,那会怎么样?”我又想,连不装水的杯子纸也掉了下来,装上水,纸肯定要掉下去。这时,我便附和着同学们说:“纸肯定会掉下去。”过了一会儿,张老师说实验就要开始了,坐在讲台旁边的同学紧张极了,急忙将书和本子都放到了桌子下面,生怕水把本子弄湿了。张老师把杯子倒了过来,啊!奇迹出现了,只见纸牢牢地吸在了杯子上。同学们猜测,是水把纸吸住了。张老师笑着做了解释:“这纸上面有水的压力往下面推,下面有空气的压力托着,空气的压力比水的压力大,所以才托住了纸。”

  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

课堂作文 篇8

  人生于自然,感悟于自然,创作于自然。

  可以说,人所有学来的一切都离不开自然,它是世界上最博大的课堂。一片茂密的荷花就给我上了一堂受益匪浅的语文课。

  那是一池静立着的荷花。七八月的风,轻轻地拂过水面,水波不惊,仿佛也在配合着荷花续着这个和谐而又安详的梦。天空不知怎地,也蒙上了一层薄纱,或许是不忍让毒辣的阳光烧灼那婀娜多姿的身影,又或许是因为见了那花儿而羞涩了吧。对岸的青草软绵绵地伏在地上,似乎也融入这恬静的梦中。时而行人路过,匆忙的脚步变得舒缓了,慌乱的神情变得松弛了,烦躁的心变得柔和温暖了。那一池荷,以惊人的魅力感染着身边的一切。

  但是,你若见到那池荷花,丝毫不会惊异那强大的感染力竟源于这么小的荷花。

  荷叶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满池都是碧玉般的荷叶。在绿叶的缝隙中露出池塘的一角,你甚至会怀疑那是否是清晨是留下的露珠。近处,蜻蜓绕着荷叶来回地飞着,累了,便栖在荷叶上,与这荷塘融为一体,已分不出哪儿是蜻蜓,哪儿是荷叶了。渐渐地,我看见了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象,理解了杨万里对荷花的期待,领悟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高尚境界。在这片荷塘中,最惹眼的莫过于那几朵洁净的荷花。它虽没有完全绽放,却给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每一朵荷花都晶莹透彻,仿佛被洗涤过一般。那粉色与白色交融的花瓣,有如一朵美丽的霞云,被刻在了白玉上,远远看去,就如在洁白无暇的雪中,燃起了一片火。这难道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所描绘的场景吗?这永久不变的景象,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一千多年前的触动,透彻地领悟了这一句中作者那激动不已的心情,品味了语言的无穷奥妙。

  这也是一堂语文课,一堂亘古不变的自然语文课。是大自然,赋予了我如此精妙的写作题材,给我创作的火花;也是它,给予我如此深沉的感触,让我领悟了文学的博大精深。

【精选课堂作文8篇】相关文章:

趣味课堂作文(精选11篇)01-21

理想课堂作文(精选8篇)02-25

【精选】理想课堂作文7篇02-13

【精选】理想课堂作文六篇02-11

【精选】描写课堂作文3篇02-02

欢乐课堂作文精选10篇01-26

【精选】课堂趣事作文四篇03-20

【精选】课堂趣事作文10篇03-02

精选我的课堂作文八篇01-25

精选我们的课堂作文5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