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语文作文

时间:2022-08-21 16:23:26 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考试前语文作文范文

  考试前语文作文范文:2015北京海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作文范文

  22.作文(50分)

关于考试前语文作文范文

  ①书评是介绍或评论书刊的文章,也是读者和作品之间、读者和作家之间的一种对话。

  请你任选一部经典著作写一篇书评,自拟题目。

  【作文审题提示】

  1、本次作文,对于“书评”给力明显的提示:介绍或评论书刊的文章,也是读者和作品之间、读者和作家之间的一种对话。

  2、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同时写好又不容易,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阅读积淀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

  3、可以对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社会价值进行分析评价;

  可以对作家的创作经验、人品学识进行总结评述;

  可以对读者的阅读进行指导;

  可以从各个角度对作品本身的得失进行议论。

  【注意事项】

  书评是应用写作;

  书评≠读后感,书评是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

  要有对这一经典著作的观点;

  围绕观点对该著作作介绍或评议。

  【存在问题】

  学生作文问题:

  不符合文体要求:写成影评或自己的阅读经历;

  没有明晰的评论点,止于对一本书的泛泛介绍或者情节的复述;

  见识浅陋,评议粗疏。

  【本次作文标杆文】

  一类上49分1号文

  时代的彷徨——我们何去何从

  那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彷徨,是一个时代的彷徨,是一个民族的彷徨。

  那是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读到过第二本如此深刻而直指人心的近代中国群像。鲁迅用笔锋的板斧,裁剪出一个个“中国故事”。他的笔下,有彷徨的知识分子:魏连殳终其一生不为人理解,终被时代与生命之重压垮;有彷徨的底层人民:辛亥革命后的村子里,“九斤老太”念叨着那句“一代不如一代”;有彷徨的庸碌之人:涓生因为爱情而踟蹰,官员们在办公室里将生命虚度??

  近代中国人民的彷徨,来源于时代的巨变。当清王朝宣告覆灭,革命者们欢呼雀跃,中国广大农村中的农民仍然留着辫子。文明的脱节是因为长期的贫困与落后。当新的时代来临,新式知识分子却将面对更大的孤独,受人们的冷眼与指摘。这是因为他们对时代与历史的反思过于超前,只得在彷徨中落入虚无。普通人的生活本身的庸碌和无常??

  鲁迅横眉冷对那个时代,他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最深沉的爱与关切。他作品的价值,在于对特定时代的反思,在于对人某种永恒的彷徨的思索。于是“彷徨”二字,就兼具了现实意义和普世意义。对于鲁迅来说,这

  本小说是一次疾呼,一次对国民的审视,一次对中国历史进程发展至此的深刻剖析。而我们现在重读《彷徨》,又有什么新的价值呢?

  我们的时代,已然脱离物质的贫困,然而经济的发展又使人陷入了精神的彷徨。我们渐渐在物欲中迷失了方向,落入了金钱的深渊。道德体系在一次次骇人听闻的新闻事件中被冲击,消费的热潮又裹挟着人们不断向前??21世纪的中国人,依然是彷徨的。

  当我们重读20世纪初人们的彷徨,便会发现人们精神中的共性。其实,人都在进行一场探寻自我与时代如何相处的旅程。魏连殳和现代知识是分子探寻社会的出路;近代农民和城乡发展浪潮中的现代农民探寻如何活得更好;大多数的普通人,又在生活、家庭、事业中寻找着平衡点??

  也许,至少我们因该在认清彷徨后,慢慢找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生活的重心

  也许,至少我们应该在认清彷徨后,慢慢找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生活的重心,让清明渐渐浮现。这就是《彷徨》历久弥新的原因与价值所在。

  亦是我遍遍重读的原因。

  【评点】

  这篇作文大气、深沉。借鲁迅先生的《彷徨》拷问时代之弊端、国民之劣根,非真读书、真思考,而不能为。先生启蒙百年中国,忧思凝于笔端;学子思索时代走向,才情纵于考卷。由一书而获智,因评议而启慧,该篇可见该生书读得甚活、读得甚深。

  一类上49分

  阵痛

  北平人早就对世事看得淡了,卢沟桥的一声炮响,对于他们,似乎还很遥远。国家?民族?比得上门前大缸里够吃三个月的咸菜吗?比得上祁老太爷的八十大寿吗?

  《四世同堂》就是这么真实。它与很多的红色经典是不同的。它没有在开篇就极力渲染那种“日军一至而群情激愤”的爱国主义情绪。祁老太爷的淡定悠然让你觉得开头几个章节像是个北平风物志。事实也确实如此,那时的中国刚刚经历过被军阀蹂躏的痛苦,很多人(北方尤甚)还未从麻木中清醒过来。民族主义,民族精神在多数人心中还没有生根发芽,正如祁老太爷那样,盲目地迷信“三个月即平安无事”的定律,那时的中国,以“万马齐喑”描述,丝毫不为过。

  所以老舍先生要将钱默吟、祁瑞全这样的爱国志士,放到小羊圈这么一个未开化的大环境中。这也是老舍先生的过人之处。他深知,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在敌人的倾轧迫害和过人的不理解下,一直怀有一颗热烈的、激进的救亡图存之心是有多么艰难——钱诗人身上深入血肉的皮鞭痕就是佐证。一方面,他们要追随自己的理想,同敌人血拼到底;另一方面,他们更要尽其所能,转变国人的思想。如果没有极为强大的内心支撑着,他们迟早会被战争生吞活剥,最终走向毁灭。

  《四世同堂》成为永恒经典的原因,就在于此。它超脱出了描写抗日战争本身,而以史诗般的笔法,通过一种惨烈的方式极写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人们思想由麻木向清醒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是充满了哀伤、痛苦和死亡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阵痛。老舍先生通过瑞全、钱诗人这一个个力量微小的个体,将这阵痛血淋林地、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他并没有在刻意地歌颂什么,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爱国救亡的不易,让我们在不自觉中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

  祁瑞全们的斗争成功了。就连一向顽固的祁老太爷,不是最终也会起了悲愤的老拳了,但他的代价太过惨重。当你看到小妞子在胜利中将到来时却因共和而死时,你无法抑制地流下了悲痛的眼泪。你清楚这是战争的巨轮碾压过的一朵过早枯萎的花,但你知道这就是阵痛的一部分,这就是老舍先生含着泪想表达的。

  合上最后一页,你已经无力去赞美或去痛斥着什么。你只能一边感叹老舍先生的伟大,一边听凭一种无言的震撼在你全身激荡??

  小妞子沐浴在阳光下的尸体是这个民族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哀伤,而那缕阳光终将照进一个新世纪??感谢你带来的震撼人心的阵痛,《四世同堂》。

  【评点】

  好的书评可以和经典著作一样震撼人心。该文评议深刻而纵笔从容,因此是才情学识俱佳的上乘之作。这篇书评写得灵活,收放自如,由作品中的典型细节而及时代风云,由老舍的深沉心思而及民族隐痛。“阵痛”,痛出一个新时代,这是该篇的立意出发点,让名著有了新的意义生发点。

  一类上48分3号文

  恐人道之不复,唤人性之归来

  前几日重读鲁迅先生《呐喊》与《彷徨》的合辑,又一次为先生的思想之深与当时国民情势之急而震撼。鲁迅先生用自己的笔锋痛斥了那个时代的冷漠与麻木,以讽刺的方式在唤起众人的良知与人性。曾看过一篇文章,说鲁迅先生所抨击的那个“吃人”的时代中,真正“吃人”的并不只是封建礼教,而是人们对于社会中泯灭人性的部分的习以为常。这一点,在这册合辑中得以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以这种对于人性的质问叩击读者的内心。

  文中几篇经典的作品,皆处处透露着这种可怕的.“吃人”氛围,它将作品中的一个个小人物包裹其中,将他们窒息于其中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深思。《药》中的老栓为给儿子治病,买了沾上革命党鲜血的“人血馒头”,其中写道的那些拥着挤着看热闹的围观群众,只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而不顾被杀者是自己的同胞,是为自己斗争的人。人们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围观,买人血馒头,全因社会中太多的类似事件让人麻木了,不在乎了,把命不当命了,于是最后,民众成了一群只顾得上自己而对别人死活毫不在乎的麻木的人。这样的麻木使他们不愿再回头看一看自己将泯的人性,这样的习以为常“吃”了太多的人。

  再深一层看,这样“吃人”氛围的本质是人们不愿去承认、去正视自己内心的“恶”,以至于最后被习以为常的麻木与漠不关心所吞噬,背离了人道。《孔乙己》当中那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总叫人感到不寒而栗,为什么?因为咸亨酒店内的众人之只将命运悲惨的孔乙己当作笑料,哪怕他们是知道自己这样定是于他不利,却依旧选择忽视自己表现出来的那一份“恶”,而去图自己一时的快活。最后将孔乙己逼上绝路的,是他自己,也是所有讥笑他的人。又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自己承受着封建礼教之下寡妇的身份为她带来的一切,殊不知,最终害死她的不是礼教本身,而是她身边的人们对于自己于礼教下形成的“恶”的习以为常。婆婆将她再嫁出去以图彩礼,自是知道自己是“恶”的,可她已习惯了以这样的权力去支配别人的命;柳妈告诉祥林嫂她死后会被锯成两半,她自己该是知道这样说于祥林嫂不利的,可她不愿去承认自己这样说会为她带来的伤害;鲁四老爷将她赶出去自是知道她活不长的,却最终只以一句话“可见是个谬种”来掩盖自己的“恶”。社会最可怕的不是人心中有恶的一面,而是人们任这种恶去影响自己的行为的同时还习以为常。

  在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故事所处的时代过去几十年后,历经了另一场劫难的巴金先生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身所犯下的罪恶的忏悔,承认了自身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的身份,以过人的勇气直视了自己心中的“恶”。这样的承认,正是鲁迅先生在作品中所呼唤的清醒、呼唤的人性。

  一个社会,若想“善”,必要先令其中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中的“恶”,否则放纵内心的恶支配自己行为,自己还习以为常漠然视之的人组成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吃人”的社会。直视自己、承认自己的“恶”,并尽力用“善”来补偿,社会才会有真正的未来。这一点,鲁镇和咸亨酒店中的民众做不到,巴金先生做到了,那么捧着书本看鲁迅先生呼唤人性的我们呢?

  【评点】

  该文评议点清楚,结构明晰,结合作品内容具体、分析深切,把国民劣根性中习以为常的“恶”分析得有理有据,文章写得鲜活,结尾追问发人深省。

  一类中46分

  4号文《变形记》书评

  卡夫卡是19世纪著名的奥地利作家,他被后人奉为西方近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几代欧洲人,更是激发了昆德拉、茨威格等一众伟大作家的诞生。卡夫卡以短篇小说见长,他笔下的故事以戏谑的表现手法和荒诞的内容而著称。而作为其代表作,《变形记》不仅以其充满想象力的构思而为人所知,更以其深刻的思想性被后辈的无数人奉为经典之作。

  《变形记》讲述了一个荒诞不堪却又引人深思的故事。主人公格雷戈尔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从人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变形后的格雷戈尔仍试图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然而他的家人却对他百般拒绝。母亲痛哭,父亲愤怒,妹妹对他也十分抵抗。格雷戈尔被从家中割裂开来,然而他自己却不能理解这一切。几个月后,格雷戈尔死去,他的家人却离开了原来的住所开始了新的生活,并且好像格雷戈尔德一切与他们毫不相干。

  人可以变成甲虫,这在生物学上是极为可笑的认知,然而文学的创造性与想象力却赋予了这种变化以可能。而所谓的变形在作品中也并非只表现在格雷戈尔的外表上,也表现在他家人的内心变化上。两种“变形”在故事的进程中相互体现,相互补充。

  卡夫卡本人称这种变化为“人的异化”——人在客观的社会现实条件的改变下也改变了自己的主观形态。卡夫卡巧妙地将这种“异化”嫁接到了格雷戈尔和他的家人们身上。

  格雷戈尔的异化是从人变形为了甲虫。实际上,甲虫的变形并非没有原因。甲虫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在社会和现实压力下苦苦挣扎的人,甲虫的壳好似重重的压迫盖在了格雷戈尔身上。格雷戈尔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小职员,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使他变得像甲虫一样麻木。卡夫卡借此表现的是当时小市民阶级的生存状态。

  格雷戈尔家人们的异化则是人性上的变化。起初家人们还对格雷戈尔的变形感到伤心,但是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忽略他,开始忘记他,以至于最后妹妹竟然说到:“离开他我只会少了一个哥哥,但留下他他就会占领我的家。”他们最后开心地离开家,对格雷戈尔没有丝毫怜悯。难道这种异化不比变为甲虫更加让人感到可悲吗?

  卡夫卡在这部作品中,将现实与人性的纠缠展现至极,更是将当时社会对人的伤害以及普遍的人性剖析得淋漓尽致。也正因为这种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使得《变形记》当之无愧成为欧洲文坛的不朽之作。

  【评点】

  这是一篇规范的书评。层层递进,从《变形记》的故事评析其中的人性“异化”,见解较深刻,内容充实而行文顺畅。

  一类下43分

  5号文三毛的撒哈拉

  三毛,在读你的《撒哈拉的故事》前,“撒哈拉”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地名,那里除了黄沙就是黄沙,人迹稀少。被称为“死亡沙漠”。而在读了你的《撒哈拉的故事》后,在那个冷冰冰的名字中我仿佛感受到了温度和人情。

  在书中几十篇小故事中,无不体现出你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对希望的向往。书中,你写撒哈拉的景,写得迷人,神秘,充斥着一种天堂的美感。你在书中写道:“眼前这片沙漠,是多么迷人。”满地黄沙在你眼中成了金光闪闪反射阳光温存的宝石。肮脏的垃圾场中,你也能找寻到自然界中的美,你从一位老者那儿花钱买来一堆雕刻的石头,因为你认为那是自然的美,是一种乐观情趣生活的象征。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你写撒哈拉的人,你管他们叫“撒哈拉威人”,你每一篇写人的文章,我都读了很多遍,越读越爱读,越读越被之吸引。你的朋友,那个叫“姑卡”的小姑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在书中写道:姑卡是“娃娃新娘”,那里的女孩子甚至十岁就可以结婚;你说,那里的人害怕照相,他们相信那是可以摄魂的;你对你的邻居哭笑不得,你用指甲油给那里的人补牙??在你心中,在你的《撒哈拉的故事》中,撒哈拉威人或许有时固执愚昧,有时封建守旧,但却是单纯的,快乐的,更是自由自在无所拘束的。从书中可以看出,你爱那里的人,爱他们的豪爽与自由。

  我在《撒哈拉的故事》中,读出了一个热爱自由、坚强的你。那里条件那么不好,你却和荷西“白手起家”,你去沙漠捡骨头又体现出你多么的勇敢。撒哈拉的故事,更是你的故事,是你一份向往自由与挑战的宣誓书。

  三毛,你在你的手稿中写道:“我的梦想——就是永不停息。”你做到了。

  《撒哈拉的故事》真是一本好书,你在书中那么平易近人,像聊天一样给我们讲着你的生活你的经历。通过看你这本书,我脑海中多了千万张撒哈拉的风土人情的影像。每每看完一遍,我总想再看一遍,只因为余味无穷。只因为心生向往,只因为喜欢你这个坚强乐观的天使。

  “骆驼,帐篷,鲜花,无边无尽,撒哈拉,撒哈拉威人,笑,跳舞,爽快??”是你书中最多的词语。你的撒哈拉,是与别人不一样的撒哈拉。你的撒哈拉中,没有痛苦,只有乐观,没有无聊,只有趣味。因为你,我爱上了撒哈拉。

  你从沙漠上走过,身后留下一串欢声笑语。一幅幅风土人情,以及一朵朵绚丽多彩的沙漠之花。

  我爱你的《撒哈拉的故事》。

  【评点】

  这篇文章对话感颇强。内容集中具体,行文自然生动,文中有真情实感。但是文章的评议性不够。

  二类上41分

  6号文安妮!安妮!

  一个13岁的小女孩,本该是草坪上与朋友晒太阳,享受青春的美好的,但她却在黑暗中度过;本该是在校生中体会成长的喜悦,但她却在炮声中体验生活??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就是这个小女孩在13到15岁间的心路历程。

  安妮一家为躲避纳粹德国,逃到了一间地下室,她在地下室生活、成长,在日记中,她没有哭诉战争的可怕,没有叫嚣世界的残酷,她带给读者的,是她对战争的思考。

  “为什么人们一边投入战争,一边叫嚣战争的罪恶?”“为什么人们宁愿把百万元投入战争,又不愿把一分钱给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呢?”“为什么有些人桌子上的食物多的发霉,有些人还被饿死?”??安妮的追问引发着她对战争的思考,但她始终相信:人性本善。战争和灾难终究会离她远去。同时,她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一天天发生的一切。她的思考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便是紧握希望,紧握梦想,她要用上帝赋予她的写作天赋记录下这一切。她有自己的追求,她不想像她妈妈一样,每天做家务,带孩子,她希望用自己的见解带给世界美好。因为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

  一九四四年八月,安妮一家的秘密小屋被发现,安妮及秘密小屋的成员被发现,之后,他们便离开了这个世界。那时,安妮还不到十六岁??

  安妮的心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却始终吸收不到阳光与养分,因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让安妮思想的萌芽也扼在了底端。

  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们如今感受不到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画面,是多么幸运和幸福?安妮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却依然保持热爱思考、紧握梦想的信念。这场战争,给安妮带来不计其数的痛苦,但她并没有产生报复的想法及一点点的仇恨,这样只会让战争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年代,科技发达,政治昌明,物资丰富,在条件如此优越的情况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像安妮一样坚持思考,紧握梦想呢?所以,坚持思考,紧握梦想,方能朝着终点的方向大步前进。

  【评点】

  这篇书评选点不错,内容充实,对《安妮日记》的介绍具体。文章的结构欠妥,前面复述书中内容过多,结尾两段的评议有些薄弱。

  

【考试前语文作文】相关文章:

考试前,考试后作文11-24

考试前的烦恼作文08-06

考试前的烦恼作文01-26

考试前的感想作文01-27

考试前的风暴作文01-28

临近考试前的作文01-28

考试前的感受作文01-28

考试前的晚上作文02-01

考试前的心情的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