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1-05-17 19:49:01 家乡 我要投稿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21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2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21篇)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

  在我的家乡,每个节日,人们都过得热热闹闹,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远离家乡的我,不禁想起去年在家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那天一早我就被奶奶叫醒了,她说要带我去采神露。我听了高兴地蹦起来,唱唱跳跳地跟着奶奶上了田埂,边走奶奶边把秧苗和蔬菜上的露水往我身上赶,还让我把露水接在手心里去洗脸,说这天的露水都是天上神仙降的神水,沾了可以提神祛病,长命百岁。

  回到家,爷爷已经端出了刚出锅的粽子。我们家乡的粽子大都包成圆柱形,里面也不加馅,要吃的时候,用一根线切成一片片,盛在盘子里,颜色绿绿的,蘸上自制黄豆芝麻沙糖粉,好吃极了,馋得我吃了一片又一片。

  吃过午饭,我们围坐在奶奶身边看她做香袋,只见她用各种颜色的布包缝出各种样子,留一个小口,再装进去一种黄色的药粉,最后缝上一根红线绳,就可以戴在脖子上了。据说,这种香袋是可以驱蚊防虫,保平安的呢!我属羊,奶奶就可以我缝了一只可爱的羊头,希望我平平安平,健健康康。

  在我的家乡,这天家家挂艾叶菖莆,人人泡五草澡。所以姨妈说,端午节是健康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端午节不能回家乡了,我也会更想家,想家乡的亲人,想家乡这美丽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

  以临近端午节前夕,孩子们听到要过节都高兴的发出了欢快的笑声,幼小的孩子们都等着大人们包粽子,讲故事。而我们也将人世尘俗抛掷脑后,投入到节日的欢乐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节,我很想念屈原前辈。屈原是谁你们可能不明白,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楚王时期有一个人叫屈原,那时他怀着才高八斗的智慧,向楚王自荐,可却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绝和抹杀,最终,楚王因不耐烦将他逐到边疆,之后,屈原觉得自我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我一心钟爱国家可没人明白,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罗江。那个地方的人觉得他很伟大,为了纪念他,他们不想让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鱼吃粽子别吃屈原的尸体,之后称这一天为端午节。这一天便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你们听了故事必须很感动吧!其实我也感动的一塌糊涂呢!

  可是听了这个故事,我虽然敬佩他,但我觉得,他不应当就这么结束自我,是个人就会有不足之点,他肯定也会有不足之点,他应当继续学习和改正他的不足之点,从而改变的更好,而不应当因为一点挫折就当懦夫。如果屈原能明白这点而不去投江的话,他将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说道端午,不得不把故事放到一边了,还是讲讲我家乡的习俗吧!

  我家乡的习俗你可能还不明白,每当端午过节,我们家乡就要荡秋千,我也不例外。今日,我也荡了秋千,其实他的寓意是荡掉所有的怨恨和烦恼。

  最终还是要给大家说一声“祝大家节日欢乐!”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

  一年有很多的节日,但是在人们心中觉得很重要的节日没有几个,端午节就是其中一个,在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端午节的习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佩香囊,有驱赶瘟疫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听老师忿忿地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了。作为炎黄子孙。真有点坐不住了。从我做起吧!今年端午节,要让它过得更有中国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节,每年这个时候很高兴,因为有美味的粽子吃!咸肉的、蛋黄的、红豆馅的······可是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吃粽子?有人说,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的,也称为诗人节;也有人说,这个日子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奶奶买了碧绿的艾叶和菖蒲挂在大门口呢,说是可以辟邪。到端午节我家总是很忙!大人们很早就起来准备裹粽子了,我感觉到很温馨,又可以吃到妈妈裹的粽子啰!我还记得,在我六岁的那年,大清早,妈妈喊:“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帮妈妈一起裹粽子吧!”“哦”,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就给妈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一开始我还不愿意的,可是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材料,觉得很好玩,一会儿拿片裹粽子的竹叶,放点材料:一会儿拿着草绳绑呀绑。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只粽子。虽然样貌难看了一点,可也是我亲手做的。我拿着粽子跑去厨房,叫大人们帮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灭。嘿嘿!

  今年的端午节又要到了,我还回味着我亲手裹的那粽子的味道,我还要和妈妈一起裹粽子,在我眼里,家乡那端午节,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

  家乡的端午节,我爱您!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

  就像往年一样,无论人们的喜怒哀乐,端午节总是悄悄的来临,只要你细心观察,处处都能体会到那么一点点过年的喜庆。

  记得小时候,每当端午节快到时,妈妈就会早早地到附近商店买来一大堆的粽子叶。端午节的头一天,看到妈妈将泡好的一大盆江米和洗得干干净净的粽子叶端出来时,我就会迫不急待地凑到跟前“帮忙”。妈妈包出来的粽子外形不同,有的是圆敦敦的四棱形,有的是长长的圆锥形;而且里面的馅也有所不同,有豆沙馅的,有大枣的,真是五花八门。

  看到从妈妈手里出来的粽子个个活灵活现的,我心想这包粽子太简单了,哪里还听得见妈妈的耐心指导,我撸胳膊挽袖子地开始上阵,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包出来的粽子像筛网,江米从大大小小的缝隙里,嘀嘀嗒嗒地漏了出来,这个时侯我才知道,原来包粽子还是个技术活呢!每当这时,我就会出神地看着妈妈那双灵巧的手,一个个绿莹莹的粽子,好似给予了生命,那么鲜活,那么精灵。看着看着,“妈妈什么时侯煮啊?”这句话像录音机一样不停地从我嘴里播放,直到妈妈用一口大锅将那些精灵煮上为止。总觉得这天的夜里就没有年三十过得快呢?似乎是我睡不着,天就不亮。第二天一大早,当我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时侯,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已窜入我的鼻子,告诉我的大脑,端午节到了!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美餐一顿,然后提着妈妈分好的粽子挨家挨户的送出去,再把每家留给我的灿烂微笑和祝福带回了家。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龙舟水。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带着表妹。弟弟。还有我一起去洗龙舟水。我们带上一些干净的衣服去换。拿几条粽子。几个熟鸡蛋。我们来到洗龙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戏。打水仗,我用水泼一下你,你用水泼一下我,大家互相泼水。互相玩乐,彼此之间毫不介意地弄湿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边非常自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学运动员跳水?s,我学得还差不多吧。”妈妈在一边说:“小心一点”。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我立刻往水里跳,谁知却被灌了几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随后,妈妈说:“别玩了,快天黑了,快上来吃个鸡蛋吧,吃了个鸡蛋岁岁平安了。”

  家乡的风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样,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节的那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映入眼帘,有咸的。甜的。辣的……家乡的粽子别具风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乡粽子呀,我到中山吃过粽子,觉得它根本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乡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乡明”家乡的粽子令我回味无穷,久久忘怀。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

  我的家乡在里商乡洞坑口村,那儿十分优美,山美,水美,山会在不同的季节绘制出不同的景色,水会在不同的季节向你展现出不同的舞姿,人们也是十分热情好客。

  在我们老家,到端午节就十分热闹,每家每户都早早起了床,忙了起来。我们家也不例外,奶奶准备好了糯米、粽叶,粽绳与馅儿。依次摆好,我迫不及待想包了,奶奶看了我那着急劲儿说:“甜,别着急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奶奶的话像定心丸我的心一下就平静了下来,我拿了两片粽叶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可看似简单却怎么包也包不好,无奈之下我只得向奶妈求助了。

  奶奶看了看我的粽子,有不对的地方,她马上给我指出。在困难的尝试中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突然我心中有了个疑问:“为什么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包粽子?”于是我问了下奶奶,奶奶对我说:“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意见不被国君采纳,反而被罢了官。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这天,屈原投泪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这样年复一年,九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奶奶一边说,手中一直都没有停下过,总之就都包好了,我十分吃惊对奶奶竖起了大拇指。包好的粽子立马被放到水中,泡了一个桑拿不一会儿就好了,一股清香在鼻子中不停回味着。

  我喜欢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还包含着一个悲伤的故事,我喜欢里商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9

  炎热的夏天悄悄来临,端午节也到了。我很喜欢过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粽子,还可以看龙舟比赛。

  这一天,我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早上吃粽子,我问:“今天为什么吃粽子呀?”妈妈说:“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传说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有关。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一心想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流离失所。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汩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一纵身跳入汩罗江中。楚国百姓听到他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江里的鱼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吃过早饭,我来到河边看龙舟赛。涟水河两岸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闹。河里停着两艘船,船的两头尖尖的,船身弯弯的,整艘船就像弯弯的月亮。开始比赛了,一听到口哨声,船上的人使劲划桨,两艘船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后,其中一艘船略胜一筹,先冲向了终点,取得了胜利。船上的人喜形于色,岸边的人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还有的人放起了鞭炮。

  晚上,我躺在床上,心里想:我们应该学习屈原那种爱国精神,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为祖国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

  我们中国年里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说在古代这天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记载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小孩要佩戴香囊,系五彩丝线,家家户户都洒酒扫庭院,插艾草、菖蒲、喝雄黄酒。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还有一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公园前287年泰国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但始终不舍弃自己的国都,于是在这天五月初五抱石投江了。楚国百姓哀痛不已,纷纷走到江边,把食物投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他的身体了。渔夫们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这样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纪念屈原。

  随着时代变迁,赛龙舟、插艾草等习俗在北京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端午节前几天姥姥就把粽子叶、糯米、红枣等买好,到了那一天姥姥把泡好的粽子叶折成了漏斗型,再把泡好的糯米和枣放进去,包好后用棉线捆住。姥姥把包好的粽子一个个码放进一个大锅里,再加入适量的水点上火。大约一个小时后就会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光闻到味就我要流口水了。妈妈说粽子还有咸味的和辣味的,根据地域划分和风俗习惯味道各不相同。

  噢!对了!自从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了国家法定节日,让我们期待今年的端午节早日到来吧!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不能实现爱国理想,便抱石投于汨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楚国百姓为了防止鱼虾侵蚀屈原,便投米粮于水中,希望鱼虾只吃米粮。后又传说,屈原托梦给一位老渔夫,百姓所投的米粮被蛟龙所食。人们用树叶包饭团,发展成粽子。端午节至今仍保留着塞龙舟,包粽子,吃五黄,挂艾草的习俗。

  每年端午节,我们家会包粽子。妈妈会包我爱吃的梅干菜肉棕。我见过妈妈包粽子。首先,妈妈拿出浸泡一样舒展开的粽叶,那一片粽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然后,将两张粽叶叠在一起,在中间轻轻的一折,很像一个斗笠。接着,放一点糯米,用手拨一拨,把梅干菜和肉放在糯米中间,在上面盖一层糯米。再把叶子对折,并裹上一片大粽叶,在头上折一个角。只见妈妈紧紧地捏着手里的粽子,快速地用绳子一圈一圈地扎紧,打结。一个玲珑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

  当一个个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粽叶,一口咬下去。只听妈妈喊:“小心烫!”并拍拍我的头说:“小吃货,不要只顾享受美食,我们传承的不仅是传统习俗,更要传承屈大夫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2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叫屈原,他屡次向楚王进谏,却不被采纳。最终被流放到湖北湖南那一带去了。时间悄悄过去屈原也跟随楚国一起到了暮年。终于在农历五月五号屈原带着满怀的悲愤跳入汨罗江中。此地的村民听说了,就将粽子包好投入汨罗江中,请鱼儿不要伤害屈原大人的身体。而屈原大人去世的日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端午节。

  当端午节到来的前一周,我奶奶就会包好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一方面是纪念屈原,一方面则是喂饱肚子里的小馋虫。

  包粽子的方法很简单,包粽子的手法很简单,奶奶先准备好糯米、肉、粽叶等材料,将泡好的粽叶逐条平铺。把粽叶卷成三角桶的形状,再放入糯米,将糯米的中间加一块肉。材料全部加完后用红绳子将粽叶包裹起来,放入大锅,等到粽子的香气飘散过来时,美味的粽子就可以吃了。

  解开粽子一层一层的绿外套,里面白白胖胖的娃娃露出头来,一点一点的钻进肚子里。

  看见一个又一个的美味粽子不断从锅里涌出来,我也加入了包粽子的队伍,我开始学奶奶的样子,先包皮,后放馅。步骤虽然不错,但效果却天差地别,奶奶包的粽子底下是尖的,而我包的粽子地下不是方的就是椭圆的。没办法,为了不继续糟蹋馅料,我只好退出包粽子的队伍,转身加入吃粽子的队伍了,品尝一个个美味可口的粽子。

  到了端午节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粽子一边观看电视里的赛龙舟的节目。整个端午节,过的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直到第二天的到来。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3

  每到端午节这天,家乡便会响起:“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与南方的习俗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与打马球。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面画“王”字。

  在我的家乡,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每到端午节,我就有口福了,那粽子可是格外好吃,有花生馅的、有芝麻馅的、有枣儿馅的,还有肉馅儿的……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欢吃肉馅儿的。

  端午节前夕,学校门口附近、集市上满大街都是卖香囊的、卖五彩丝线的,香囊的的形状各种各样的:有兔子状的,有马状的,有虎状的,还有卡通状的……,数不胜数。端午节当天清晨,大人们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悄悄地把五彩丝线栓在孩子的脖颈、手腕或脚腕上,传说是为了避邪,实际上是用于装扮。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洗艾水澡。在吃完丰盛的午餐后,虽然大人们已经忙得大汗淋漓,可还是要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艾草,煮一大桶水,全家洗个澡,整个夏天就不会被蚊虫叮,也不会生痱子。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灌南,欢迎大家来灌南做客。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来临了,想到这里我心里非常高兴。划龙舟、吃粽子、放河灯、大人们喝雄黄酒等等,都立刻浮现在我眼前。

  每年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一大早妈妈就买了粽叶、糯米、红豆、还有鲜鲜的猪肉,做着包粽子的准备工作。看到妈妈灵巧的包着大大的粽子,我也忍不住想亲手试试。妈妈非常愉快的允许我的提议。我拿起两片嫩绿的粽叶,在妈妈的指导下卷成三角状,在里面先放上少量的糯米,加上鲜鲜的猪肉、红豆和少许的盐,再加一些糯米包好,最后栓上线绳,一个不标准的粽子被我完成啦。呵呵,想着可以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真愉快。

  包好所有的粽子后,妈妈带着我去河边看划龙舟比赛。来到河边看到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真是好不热闹。只见河里的3条龙舟早已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就等裁判的一声令下了。终于到了正式比赛的时间,比赛的哨音响了,3条龙舟如离弦之箭向河对岸划去。龙舟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奋力的划着水,唯恐被别人超过。敲鼓的更加起劲,把鼓敲得震天响。最后大家几乎同时到达对岸,都顺利的完成了比赛。无论谁输谁赢,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我和一群小朋友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河灯,轻轻的放到河里。看着河灯带着我的心愿顺水而下,我们高兴得鼓起掌来。

  回到家里,妈妈蒸好了粽子,给爸爸、爷爷和奶奶倒上雄黄酒,我们一家人开心的吃起了午餐。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真香!

  多么开心的端午节啊,真希望她早点到来。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5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我们就欢欢快快地唱起这首儿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有很多习俗。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劲上、手上或脚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这一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赛龙舟、吃粽子。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和妈妈起得很早,爸爸一大早就去买菜,妈妈一大早就开始包粽子。粽子全都包好了,可以煮了。过了两三个小时,粽子终于熟了,可以吃了,爸爸也回来了。妈妈叫我去拿红塘。我迫不及待地奔着去拿红塘来。吃粽子了,我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我们这里不赛龙舟呢?”爸爸说:“因为自然条件不允许,连大一点的湖都没有。如果有就可以赛龙舟了。”我说:“爸爸,粽子是不是可以和鸡蛋一起煮?”爸爸说:“是啊。”我说:“现在怎么还不熟呢?”爸爸说:“哎呀,糟糕,忘了煮了,我赶紧叫你妈妈煮去。”

  虽然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没有赛龙舟,不系“长命缕”,也不吃“五黄”,但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端午节比什么都幸福。不知不觉,爸爸妈妈也随我哼起了那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6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就是过节平常就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仅好吃,此时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亲一齐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就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就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就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就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就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说到端午节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汩罗江,当地的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屈原不被鱼儿吃掉,家家户户包粽子,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后来,人们为祭奠他,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等,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记得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到舅舅家过端午节,看到一粒粒“小珍珠”堆成一座小山,我明白了,是舅妈在包粽子,只见她先把洗干净的粽叶叠成一个“蛋简”形状,上面露出了“大叶子”。然后把糯米到入“蛋简”中,塞上肉,再用筷子垛实,最后,把粽子折成一个狗头形状,用绳子把它捆起来,就这样,一个粽子包好了。看起来挺简单的,我开始动手了,随着舅妈包粽子的步骤学了起来,最后,想把它捆紧,结界发现米粒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又练习了几次都失败了,我只好放弃了。

  过了一会儿,舅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我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了整个厨房……我们迫不及待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口味,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我边吃边想,虽然我没尝到我亲手包的粽子,也不知道我最爱的花生粽怎样包。但是我从包粽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8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影儿了。

  在我的家里头,每个人都会包粽子。妈妈告诉我:“烨,长大了,要学会包粽子哩!来,我来教你包饺子。”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场买包粽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场了。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妈妈对我说。我想想,这不是很简单吗?便开始动手了。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妈妈亲切地对我说。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还是做不好。没办法,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过来手把手的叫我,一个还算像样的粽子在我手上诞生了。

  我终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耶,我终于会包粽子啦!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9

  这天就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此时原先这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明白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明白后,就往里面扔粽子,期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还有挂香袋,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就是怎样回事?原先就是在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挂香包能够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也就是为了不让蛇来咬,就有这个习俗了。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此时里面就就是香喷喷的粽子,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向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欢粽子呀!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0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屡次三番劝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秦,怀王不但不听,还将屈原革职放逐。后来楚国被秦国击败,屈原认为“国在人在,国亡人亡”,于是投河自尽。人们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还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后来人们就将屈原投江的这一天——五月初五设为了端午节。

  众所周知,端午节也称“粽子节”,必不可少的当然是粽子。大人们早早就准备了上好的圆糯米,洗米,浸泡,加进红豆(或绿豆)、红枣、香菇、五花肉等种种配料,然后用粽子叶包起来,再拿去蒸。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就新鲜出炉了。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人们都拖家带口、呼朋唤友邀约着去看赛龙舟,江边、湖边、海边……人山人海,万众欢腾,热闹非凡。每条龙舟上都有一名鼓手,几十名划手。当鼓手击响大鼓,划手就随着鼓声的节奏努力向前划动。鼓声越激烈,划手也会划得越快,龙舟自然也会行进得更快。岸上,人头攒动,欢声雷动……扣人心弦的龙舟赛,把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也成为了我们中国人的独特风俗。在古代,观看赛龙舟的人还要佩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等,以丝布包住,清香四溢,玲珑夺目。这样的香囊还有避邪作用。

  包粽子、赛龙舟、佩带香囊……这些端午节特有的习俗,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自从国家把端午节列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后,我就认真的搜索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对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了这个节日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它形成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又称“重五节”、“重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民间有很多传说,但大家比较认可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了解了这些知识以后,每当端午节吃到美味粽子的时候,我就会从心底涌起对爱国诗人屈原敬仰之情。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21篇)】相关文章: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精选10篇)03-24

精选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篇07-08

【精选】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篇06-17

精选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篇06-15

精选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三篇07-22

精选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4篇07-21

精选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四篇07-19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03-04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1篇11-24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