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食作文

时间:2022-08-31 02:54:22 家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乡的美食作文(合集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美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美食作文(合集15篇)

家乡的美食作文1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各个不同,也有着各个不同的俗意,但是在我们的老家那最常见的习俗便是打麻糍。

  一到过年,就家家动手,热热闹闹地打起来。年三十打麻糍成为不成文的乡规,似乎不打麻糍就不像过年,乡里人家里有专打麻糍的石卯和粗大的麻糍棒槌。于是,奶奶便带着我一起去老家参加了打麻糍的队列。

  刚一到那,外婆便把那在水中泡了足足两天的糯米拿了出来,在给它洗了个冷水澡之后,便又将它放入蒸笼里给它做了个桑拿后,它便已全新的面容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此时的糯米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硬邦邦的样子了,那软耷耷的样子仿佛就是做过桑拿后的人舒服的样子,一粒粒糯米也因为吸收了水份而变得饱满,闻起来还有一阵淡淡的米香。之后便到最重要的步骤,也是做麻糍的高潮——打麻糍,先将全部的糯米都倒进石卯中,之后,便由两位强壮的青年来打麻糍,一个打一个翻,轮流交换,砰,砰,砰坚定有力的打米声传入了耳略,人们也随着打米声点燃了那颗对新年家人团聚的欣喜和激动。但你别看那青年这么有力气的样子就小看了这个环节,其实单单是那个麻糍棒槌就有好几十斤的重量呢!更别说糯米黏乎乎的,这无疑又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很快当敲的人累了的时候,便跟翻的人交换,使得不会那么劳累。渐渐的那一颗颗的糯米在麻糍棒槌的关照下渐渐又变了样子,很快一个纯白色的`大面团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如果不是亲眼见,我绝对不会相信,这竟是由众多颗糯米组合而成的。终于,到了最后的一个环节了,众多的妇女一齐围绕在面团前,轻轻扯出一小块来,放入自己所喜爱的料浆之后,再将小团对折,轻轻扯下,揉成一个圆球样而压成圆瓶形,麻糍的样子就做好了,而圆圆的样子就象征了那团团圆圆的俗意,在蒸笼底部撒上一层面粉,防止麻糍黏牢后,再将其蒸好,便分发给每一个妇女,她们便将其带回家中,一齐与家人分享新年团圆的喜悦欢乐气氛。

  麻糍不仅香脆美味,使人留连忘返,而更无法让人忘记的便是与家人一起吃时团圆那温馨与美好。

家乡的美食作文2

  我出生在江西抚州的一个小县城,是外婆把我带大的。我在这里生活了快六年,父母才把我接回杭州读书。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早餐店的江西米粉了。

  江西米粉虽然没有云南过桥米线那么有名气,但也美味非凡。县城的每个早餐店基本上都有这道小吃,它的卖相虽然不怎么好看,但味道却很好。

  早晨起床洗漱好以后外婆便带我来到一家早餐店,此时老板正忙得不亦乐乎。外婆给我点了一份米粉外加一小碟麻辣小肠,据说这是上班族的标配。不一会儿,米粉就端到面前,白乎乎、圆圆细细的.米粉配上浓香的汤汁,上面撒了些葱花、香菇碎片和肉沫,看上去让人很有食欲。我用筷子夹起几根米粉,再用勺子舀了一口汤送进嘴里,合上葱花和肉沫,那滋味令人不能自己。再来一口麻辣小肠,又滑又辣,接着又感觉到舌头麻麻的,这时候再喝一口汤就可以缓解一下这种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江西米粉的做法也很讲究,丝毫不亚于云南的过桥米线。米粉必须是当地出产的,这样才地道。生的米粉须在前一天晚上煮熟,捞出来放在冷水里面凉透,然后放在沥水的簸箕里面,上面盖一层干净湿润的棉布防止米粉表面水分蒸发,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汤也要凌晨起来熬制,否则不新鲜,口感也会大打折扣。材料也是要精心挑选猪的大骨头,先冷水下锅加料酒焯水去腥,然后加调料再用文火慢慢熬制。这样的熬出来的汤才有灵魂。

  早上客人来了以后,老板就抓一定量的米粉放进盛满高汤的锅中,大约煮三分钟左右就可以捞出,上面撒些葱花和佐料,喜欢吃辣的可以叫老板加些辣椒。冬天的早上醒来就能吃上这么一碗热气腾腾又有营养的早餐,别提有多幸福了。

  江西的米粉虽然比不上其它有名气的小吃,但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是让我记忆最深的一道美食,它让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

家乡的美食作文3

  说起我家乡的特色小吃啊,那可是数不胜数:金黄酥脆的锅巴洋芋、香甜可口的碗儿糕、爽口化渣的米花糖……可我觉得最美味的还是要数麻辣鲜香的凉面。

  这凉面啊,要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吃才好,这个时候,天气太热,人们没有食欲,因此,随拌随吃、清凉宜人的凉面就成为了人们喜欢的一道夏季主食。在这炎热的天气,品尝着各种口味的凉面,那才是一个绝啊!

  夏天到了,凉面摊子多起来了,火车站、汽车站、公园、街头……随处可听到摊贩的吆喝声:“凉面—酸辣粉—豆腐脑—”,小孩子们听到这熟悉的叫卖声,就扭着叫大人买一碗凉面,通常大人都会爽快地答应:“老板,来碗凉面!”“好咧!”只见凉面摊上的小贩顺手抄起一只奶锅,熟练地把桶里的面挑到锅里,麻利地撒上一勺油炸黄豆,加入盐、酱油、醋、香油、白糖、大头菜碎丁、海带丝,淋上几小勺姜蒜水、辣椒油,和好后,倒进纸碗里,再撒上一些葱花作点缀,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凉面就大功告成了。小贩拿出一双小竹筷递给小孩子,小孩夹了一大夹凉面放入粉嘟嘟的小嘴里,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满足。

  见小孩吃得这么有滋有味,我也急不可耐地买上一碗。瞧,碧绿的葱花,金黄的面条,鲜红的辣椒……真是让我“口水直下三千尺”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立马夹了一大夹品味起来。面条十分细滑,轻轻一吸,一丝凉凉的感觉滑过口腔,还发出“嗖嗖”的声音。啊!麻辣、酥脆、酸甜、软绵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是太可口了!我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碗色泽鲜美、味道爽口的风味小吃就被我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那独特的味道还久久地在我的舌尖徘徊……看着碗底里残留的汤汁,我真是意犹未尽啊,真想再吃一碗。

  麻辣鲜香、酸甜清爽、软绵可口,我想,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凉面可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家乡的美食作文4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每年的4月5日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了。清明节是为了祭拜先人所特定的日子。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去扫墓,而且一般只吃冷食,不能有烟火。除了这些活动以外,最有趣的便是吃清明果了。

  清明果的外形很多样化,有的像一座有三个头的小山,而有的却只是圆圆的一个团。清明果也被叫作“青果”,顾名思义,那便是因为它的外皮是绿色的了,这也是它与其他自制糕点不同的地方了。如何让那白白的米粉变成绿色的呢?原因就在它的米粉被加进了一些艾叶。将从市场买来的艾叶捣烂在融入米粉中,就大功告成了。

  要说做清明果,我可就是个高手了。先将那绿绿的米粉分成几大份,再将那几大份搓成宽约两厘米的长条,然后拿出其中一条,估计好一个清明果外皮的分量,用刀在长条上每隔一段距离切一个口子,已作标号。然后就简单了,根据刚才的标号,拧下一段距离的米粉,搓成小团,用大拇指向中间按下,做成一只“小碗”,以便等会儿放馅料。做完了这些,最后就是放馅料。只有配上鲜美的馅料,清明果才能真正美味好吃。不过你别小看了这些馅料,做起来也可讲究了。

  清明果的馅料一般有两种,一是豆沙,二是美味的肉炒豆腐。做豆沙馅比较费力。先把豆子放锅里煮烂,再将它放进一个大盆里,放进适量的糖,找来一根干净的木棒,使劲地剁,那熟透了的豆子便被碾开,慢慢地那豆子就成了美味新鲜的馅儿。干着活儿,必须要手力大的.人来,那大盆的豆子可不是那么容易被碾烂的,必须剁上一个下午才行。而豆腐馅只要将豆腐切成小块和肉.咸菜一起翻炒,香喷喷、热腾腾的豆腐馅就做好了。最后只要将馅放进准备好的米粉里,捏好,再放进锅里蒸熟,就完工了。

  随着一股热气的冒出,清明果蒸好了。我捏起其中一个放进嘴里,嗯~~软软的米粉加上鲜美的馅儿,真算是天下美味了!

家乡的美食作文5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的,不同地区都有他们特有的饮食习惯,这些都涵盖着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0xx年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此为主题,它通过那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那独特的味觉审美红遍了大江南北。

  我生长在湖北宜昌的一个小镇上——育溪镇,那是拥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古镇。因为我从小在这里生长,又因为天性嘴馋,所以我对家乡的美食也颇有一些了解。

  故乡盛产大米,因此传统小吃的原料多以米面为主。例如发糕、大米锅巴、糍粑等,都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还记得小时候,我特别爱吃发糕,却不像其他孩子整天垂涎于面包房内油腻的奶油蛋糕以及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薯条等一些独具西方特色的洋快餐。每当我和一群伙伴玩累了的时候,奶奶总会适时的拿来发糕让我和同伴一起分享。香喷喷的发糕入口,松滑甜软,唇齿间总会弥漫着一股发糕特有的酵母的芳香。奶奶和我一样也爱吃发糕,所以经常自己做。在她旁边,我自然也看见过制作发糕的过程。没想到,这小小的发糕制作起来却不简单呢。

  我看着奶奶先将糯米、大米和玉米放在碾子里一点一点碾成粉状,然后将三种面粉和在一起加一点白砂糖和酵母粉再加一点点清水打成糊状,放在一边待它发酵,然后再将它摊平以后放在蒸笼里,大概蒸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食用了,有时奶奶还会在发糕上面放上一些葡萄干、蜜枣等进行点缀。出锅以后的发糕晶莹透亮、散发出沁人的香味,吃上一口简直飘飘欲仙,还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奶奶还告诉我,她们那一带的.女人个个做发糕都是一流,我打心眼里佩服。

  发糕是我们这里比较有特色的饮食,每到逢年过节,奶奶他们还会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招待客人,大家吃后总是赞不绝口。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应当学习、继承这些传统的美食文化,让其更具特色,更加发扬光大。

家乡的美食作文6

  今天,我们梅县来了一批游客,我是导游。

  我要带游客们了解我们梅州的特色美食——盐焗鸡。我带着他们来到了围龙屋。走进加工场,正好有几个厨师在做盐焗鸡。我走上前,礼貌地问:“叔叔,我们可以在旁边观看你们做盐焗鸡吗?”“可以呀。”他们很乐意地答应了。我看了一下做盐焗鸡的材料,可不少。一只只肥肥胖胖已经收拾干净的鸡,有很多包粗盐,有准备好的一薄一厚的黄色的草纸,还有一个大炉子,炉子上是一口大铁锅。

  厨师们开始做了,只见他们快速地把盐倒进大铁锅里,然后把炉子里的火烧得更旺了,一个叔叔拿了个大锅铲翻炒起来。旁边一个游客问:“炒盐有什么作用?”那位叔叔边炒边回答:“把盐炒热了能除掉一些水分,也能让鸡肉变得更香。”哦,原来如此。另外两个叔叔则先用薄一点的.草纸把鸡一个个包了起来,然后外面又包了一重比较厚的纸。

  这时,大半锅盐已经被叔叔炒得变成了白色盐粒,只见他们把包好了的鸡依次放进盐里,然后用盐把鸡完完全全盖住。我疑惑不解:“叔叔,你们为什么不直接把鸡放进盐里而要包上纸,这样焗出来的鸡会有味道吗?”他们一听,哈哈大笑:“放心,鸡已经先处理过了。把鸡包住才不会把鸡焗烂,把鸡用盐盖住,是因为这样会更香。”咳,我明白了。看看游客们期待的眼神,我问叔叔要多久才能焗好,厨师们告诉我们起码得等上一个多小时。

  在等待的时间里,厨师叔叔们还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些盐焗鸡的故事,游客们不由得称赞我们客家人的聪明。漫长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鸡终于焗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叫厨师们把鸡拿出来,游客们更是不停地咽口水。厨师们把鸡拿出来之后,帮鸡“脱”下了衣服。鸡肉的香味钻进了我们的鼻子里,真让人垂涎欲滴,我问:“叔叔,刀呢?快拿刀来!”厨师们说:“不要用刀切,如果用刀切会有刀腥味,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手撕吧。”听了这句话,我们开动了,不过眨眼的功夫,两个盐焗鸡就变成骨头架了。游客们还不过瘾,纷纷购买,都说要带回给家人尝尝。

  盐焗鸡不愧为我们客家人的地道美食,我们一定要把这道菜流传下去。

家乡的美食作文7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我的家乡也是如此,我的家乡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宝丰古镇。宝丰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历史上曾是产盐的富庶之地,繁荣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宝丰独特的饮食文化。

  到宝丰一定不能不品尝各种美食。豆腐肠、酥肉、油粉、卷粉、驴打滚、饵块……不胜枚举,走在小吃一条街上,不但能大饱眼福更能大饱口福。

  每年冬季绝对是我等吃货的狂欢节,因为又到杀年猪的时节。各家各户猪圈里的大肥猪早就养得白白胖胖。一大早我家就聚集起许多亲朋好友,爸爸早早烧好一大锅开水等着杀猪呢。大人们把大肥猪从圈里拉到案板上,三下五除二,大肥猪已被切割开来。前腿、后退、内脏、五花、里脊都一一分开放在一处。后腿会拿来腌制火腿,前腿肉会拿来灌制香肠。猪大肠也不会弃之不用,很快就会变成宝丰最有名气的美食——豆腐肠。

  豆腐肠顾名思义就是用豆腐灌制的肠子,其主要原料有豆腐、猪血、肥膘肉等。先把猪大肠清洗干净,泡在清水中备用。豆腐捏碎,肥膘肉切成细条,倒上猪血,加入草果面、火硝、白酒、盐等调料用力搅拌,这可绝对是个体力活,几十斤豆腐加上十多斤肥膘肉这么用力揉啊揉,跟和面似的,阿姨们的额头都渗出汗珠了,可她们的脸上却看不到疲倦,想来是憧憬着十多天后美味的诞生吧。

  接下来就是灌肠子的浩大工程了,五六个妇女铺开一张宽大的塑料布,支上灌肠机就开始灌豆腐肠。她们一个负责往机器料口里加拌好的豆腐,一个负责把猪大肠穿在机器的出料口上,一个大力士负责压机器的杠杆,其他人有的用针戳肠子放气、有的用抹布把肠子清理干净、还有得把细麻绳剪成段……好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很快一根红润饱满的大肠就灌好了,接下来把它绑在椽子上,挂在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把美味交给时间,十几天后才可以享用。

  经过十天半月的.等待,享用美味的时刻到了。切下一段豆腐肠在锅里煮上四五十分钟,切成薄片,外表乌黑的豆腐肠内里竟是粉嫩的红色,何其诱人。夹一片放入口中,豆腐的鲜嫩、猪油的肥美伴着各种佐料的味道让人食欲大增。豆腐肠还可以炒着吃、用来烧烤也不错,切成丁还可以做面条的哨子汤……

  我的家乡的豆腐肠的确不错吧,有空你一定要来尝尝。

家乡的美食作文8

  你要问我最爱吃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宜城大虾;你要问我最爱干什么,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吃宜城大虾;你要问我为什么对大虾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这还要从大虾的起源说起。

  原来,几个下岗工人为了谋生,从外地引进几批大虾。可不料,那年却发了洪水,虾子反而成了害物,田里到处都是虾子,可真是泛滥成灾啊!就在人们为这件事而苦恼的时候,开小吃店的王二想到了个办法,“我们不如学美国人吃蝗虫的办法,反害为利,把大虾吃掉。于是,大批大批的虾子就运进了小吃店,所以才有了宜城大虾这道菜。

  想要制作大虾这道菜,必须准备上等的大龙虾,和花椒、大蒜等佐料。准备好材料之后,先用刷子把大虾里里外外地刷洗干净,再把大虾和佐料一起放入锅里,蒸上个二十来分钟,一道美味可口,香辣洋溢的菜就做好了。

  大虾不仅做起来简单,而且也非常漂亮!

  煮熟后的大虾呈鲜红色,让你一看就忍不住想吃,诱人极了!它的香味,啊!那真是妙不可言啊!煮熟后的大虾融入了花椒大蒜的香味,那真是要有多香就有多香啊!保证馋的你口水直流!它的味道,那就更不用说了!鲜嫩的大虾肉里融入了多种佐料的味道,那鲜嫩的肉里融入了辣,辣里透着麻,麻里又融入了香,啊!那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啊!大虾的样子,啊!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酷”!——你看它那长长的钳子,再加上它的身体,不就是一个威武的将军吗?也正是它的样子,才勾起人们的食欲的!

  因为大虾非常好吃,所以人们吃大虾的情景非常有趣!

  快看这位叔叔,他手拿一只大虾,眼睛紧紧地闭着,歪着嘴,死死地咬住大虾的壳。脖子上的.筋都暴出来了。看他那样子,好像几天没吃饭了,又似乎谁要和他抢着吃似的。只一会儿工夫,四五只大虾已经进了他的肚子。再看这位阿姨,她吃起来文雅多了,一小点儿一小点儿地吃,当油或肉末沾到嘴上时,她立刻用纸巾把油或肉末擦掉,总的来说,她吃饭时不说一句话,就像公主那样斯文。再看看这几位小朋友,他们边看漫画边吃大虾,有时咬到了壳都没发现,当吞到肚子里才恍然大悟。再看看这位老爷爷,从他那架势来看就知道是吃大虾的“老手”,他熟练地把虾头掰开,把虾黄一吸,再熟练地把虾头一掰,哇塞!都没看见他怎么用力,一会功夫,壳全部掉了……人们吃大虾的姿态真是千姿百态啊!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宜城大虾推广向全世界!

  我爱宜城大虾,更爱我的家乡——宜城!

家乡的美食作文9

  在不回湖北过年的日子,我总会期待那金黄金黄的大碗粉蒸肉。

  粉蒸肉是土家族特有的菜肴,只会在人多或重大的场合登上饭桌。就像名字一样,糯米和小米把肉蒸的软乎乎,一口一大块肉,言有尽而意无穷。

  粉蒸肉是妈妈家乡湖北恩施地区最忠爱的食物。在四季吃不到几口肉的日子,粉蒸肉就是过年最大的慰籍,所以,肉切得很大很大块。

  见证了贫苦岁月的食物,手艺却快要失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妈妈这一代,对大块大块吃肉,早已改了观念,并手艺生疏。外婆总是轻声叹息:我们从小到大想吃却吃不上的东西,现如今被各种海鲜、西式快餐、便捷外卖取代了,以后,都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做了呢每每说着,便又起身,去准备下一餐的粉蒸肉。我连忙赶上,外婆眯眯笑:干么子呢?跟您学手艺!她也笑,眼角开出一朵花。

  别看它主要的食材仅仅三个,过程却是极其复杂的。提前一天,就要把小米与糯米浸泡一天一夜,小米分量大概是糯米的.三分之一左右,再准备土家族自制的风吹腊肉,用刷子仔细清洗。我拿起刷,但肉在我手中滑溜溜的,一下子就掉了。外婆则娴熟地拿着,腊肉在她手中安静得像个听话的宝宝。接着,腊肉切大块,每一块快有我的手掌大,切葱姜蒜备着,准备工作基本上就绪。开始热锅下油,放入切好的腊肉片,加入葱姜蒜一起翻炒,直到沁出细细的肉油,满屋的香味。外婆就会拿出一只中等大小的木蒸屉,把肉盛进去,再把已经泡好的米放在上面,加适量的盐,搅拌均匀。开蒸,40分钟左右,木桶独有的淡淡木香也融了进去。

  粉蒸肉做好了,开饭时间也到了。外婆总是拿个大勺子,给每个人盛上一整碗,腊肉油而不腻,咸到好处。配上香甜软糯的小米与糯米,更是可口,味道在口中化开来,就像外婆扯起嘴角的一笑,久了更芬芳。一人顶多吃两碗,多了会有油腻感,一次可以吃上好几天。当我们幸福的吃着,外婆才终于露出欣喜的微笑与眼底淡淡的沧桑。

  粉蒸肉确实美味,可是,随着外婆这一代人的老去,又还有多少人会做呢?

  我抚住外婆的手:外婆,我要学会做这个菜。因为,我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尝到这个朴素又淳香的食物,这不止是食物,更是一种传承与念想。

  外婆欣喜地笑了,这一次,她眼中似有星星闪耀,像搅碎了一池月光。

家乡的美食作文10

  北方的春节与南方的不同,其在于北方过节时,家家户户都有一种风味小吃——饺子。我家的春节格外隆重,大年三十贴对联,大年初一穿新衣,年三十晚的春节晚会,以及初一一大早家家户户登门拜访,俗称拜年。然而这些礼节太多,并非我所向往,而吃饺子却是我记忆之中最有味的一件事,因而大人们都说“什么时候都想着吃,你属猪的`啊!

  平时没有过节,我也会要妈妈做饺子吃,然而妈妈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只能去超市买现成的,那味道总不比妈妈亲手包的好。妈妈做的饺子轻轻一咬便可喷出美味的汤汁,随后见其馅,而且面滑、易嚼、馅多,一口一个,不会弄得满手是油,影响食欲。而且饺子不仅皮薄,馅也多种多样,随个人喜好,可加入肉馅,菜馅,三鲜馅,菜肉混合馅,野菜馅,糖馅……饺子包好了,便可下锅了。想必大家都垂涎欲滴了,那我就直接说开锅的饺子吧。呀!像一朵云彩--不仅长的精致,吃起来也毫不逊色。不信你自己尝尝。

  饺子的吃法非常多且随意,想怎样吃就怎样吃。可以蒸着吃,汤少、面硬;也可以煎着吃,面脆、油多;还可以煮着吃,汤多、面软。吃时可蘸蒜,蘸醋,也可白嘴吃。反正不管何种吃法,保准你吃了还想吃!

  春节前几天直到十五,我每天都吃饺子,绝不腻。有时还变着法吃,比如大年三十晚妈妈都要在饺子里放上一枚铜钱或红线,谁吃了就表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财运滚滚来,我们小孩子觉得非常稀奇,都想吃到带钱的饺子,所以大年三十下午从不玩耍,都坐在妈妈旁边眼也不眨的盯着面前的饺子,可每个都长得相同,实在分辨不出,所以希望经常泡汤,现在积极性大挫,决不再眼巴巴看着他们包饺子了,一切随缘吧!

  妈妈告诉我:“咱家的饺子别人学不来。”到现在我才明白,其实是我家的饺子有家的味道。

家乡的美食作文11

  茫茫海面上,座落着美丽的舟山群岛,有一处神秘、迷人的“蓬莱仙岛”镶嵌其中,这,就是我的家乡。

  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岛人民,家乡的美味自然耳熟能详。我的家乡依山傍水,物产丰富,海鲜可是这儿的一大特色。什么呛蟹、鳗鱼、龙虾……应有尽有,准让你一饱口福。

  也许是受风气、居住的气息影响吧,我们全家都对海鲜情有独钟。这不,寒假刚开始,爸爸就兴冲冲地搬着单位发的水产品大声吆喝:晚上要好好地大吃一顿。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家家都亮起了灯,匆忙地准备晚餐,肉、菜地香味四溢,唯有我家,飘出缕缕海岛的风味。

  爸爸挽起袖子,抄起一把快刀,将洗净的带鱼熟练地去鳞、剥皮,刀上沾满了银光闪闪的鳞片,甚是好看。一切准备就绪后,切成块状的带鱼就陆续下锅了,翻炒翻炒,倒入水,烹调半晌,加入盐、味精少许,再撒上一层酱油,放上葱花,第一道大餐——“红烧带鱼”就出水亮相了。

  “哇——”白花花的带鱼换了一身红妆,靓丽可人。三五块聚在一起,像座小山一般,小些的,则像展开的花蕾,煞是好看。点点的绿色时隐时现,给待遇增添了不小的生气。趁着热,缕缕的轻烟向上冒着,长吸一口,啊,一股略带咸味的芬芳流入口腔,使人欲罢不能,举起筷子,取一小块送入口中,松软的鱼肉妈妈的',带着海岛特有的咸味,让人都不舍得咽下,留在口中久久回味。

  当我陶醉在纤美的带鱼中时,一道道佳肴陆续上桌:瞧,这盘“火爆大虾”,手艺虽不及大厨那番的地道,但也迷人眼球,一身辣椒红,长长的须毛耷拉着,沾着可口的汤汁,好一道美味。再看那锅螃蟹,腮帮子鼓着气,巨大的蟹壳向上突起,呈现出有人的色彩,光看着就馋人。如此美味,谁还按耐得住?我们一家三口都开动了,欢笑和象棋飘出窗外……

  “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这是我的家乡才有的美味,我爱这美味,更爱我的家乡,希望我的家乡能一直繁荣下去。

家乡的美食作文12

  家乡的食品在我心里可以说是最美味的,可以与任何的山珍海味相比,因此每当我一有空闲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让我特别回味的食物,特别是那些美食,更是让我回味无穷,一想起就流口水。

  家乡的美食虽然在深圳这边也可以买到,但却没有家乡的那味道,也没老家的正宗,更没有家乡的好吃,因此,我特别怀念家乡的美食。

  我最爱的美食是牛排,那种味道真的好怀念,好怀念,多么希望可以立马吃上好几个啊!我还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时。每次,我坐车去那个地方的时候,首先,一到那儿,我就会先去买一个牛排来吃,然后再去逛街。

  自从来到这边以后,我就很少吃了,也许是因为这边没有的缘故吧,这更是让我想念那牛排,每当我想起那牛排时,我总是会很想回老家,想要立马吃到,可那也只是想想,毕竟老家和这儿隔了很远。

  去年,我过春节回老家,在路上的时候我就一直想着那牛排,终于,我们到老家了。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就马上跑着去买了一个牛排。可是,牛排不是直接吃的,而是要炸一下才可以,于是我就站在那里等,在等的'时候,我看见那老板用夹子很利索的夹了一个牛排慢慢的把牛排放进了那油锅里,顺便也盖上了盖子,不一会那牛排被拿出来了,牛排的颜色也变了,从浅浅的红色变成了有点金黄色,加上一些调料,简直美味极了。那老板给了我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那味道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总之就是很美味,很美味。

  吃过牛排后,我又去吃了几样,那味道也很不错,只是我感觉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好吃了,不过也还不错了。

  家乡美食的味道之所以那么迷人,令人回味无穷。那不仅仅只是因为食物味道的好,主要是因为那个地方是你从小生活的地方,那些食物也正是因为有了想念所以才会觉得它是那么的令人回味。

家乡的美食作文13

  我的家乡在湖北荆州,它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有许多的特产。在众多诱人的美食中,让我百吃不厌的还是家乡的鱼糕。

  关于鱼糕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舜帝带着娥皇和女英出巡。由于路途劳累,娥皇病倒了,女英想了一个办法,她蒸出了一道无鱼刺的.糕。娥皇吃后,病情好转了不少。于是,鱼糕又被称为“湘妃糕”。

  听妈妈说在她小时候,鱼糕并不是能经常吃到的一道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鱼糕已成为餐桌上的常见菜。鱼糕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将新鲜鱼肉去刺,接着加入蛋清和豆腐,然后再撒点白酒去腥味,最后入笼清蒸即可。刚出炉的的鱼糕,色泽洁白晶莹,口感嫩滑爽口。

  小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欢迎你们到我家乡来品尝各种美食,保证让你们回味无穷。

  滩桥小学二年级荣思彤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如:北京的烤鸭、上海的灌汤包、宁波的汤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我们荆州的鱼糕。

  鱼糕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呢!相传舜帝带着娥皇和女英南巡,经过荆州时,娥皇因为路途劳累病倒了。聪明的女英给她做了一道无刺的鱼肉糕,娥皇吃后,病情有了好转。故鱼糕又名“湘妃糕”。

  妈妈说荆州有“无语鱼糕不成席”的习俗,逢年过节人们总要吃鱼糕。鱼糕是由鱼和肉做成,有鱼味,还有肉香。刚蒸好的鱼糕色泽洁白,轻轻地尝一口嫩滑爽口,尤其是我们小朋友,还省去了剔鱼刺的麻烦,让家长们不用担心。

  鱼糕的吃法比较多,我喜欢吃妈妈做的鱼糕汤,切成一片片的鱼糕,加入些丸子和青菜,闻起来已经让人垂涎欲滴。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已经嘴馋了呢?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做客,我带你们品尝最正宗的鱼糕。

家乡的美食作文14

  我的家乡在沙洋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那里风景如画,四季如歌,美丽极了。有风景优美的平湖秋月,有热闹非凡的步行街,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但我最爱的还是家乡独具特色的美食。

  作为一个典型的吃货,我对家乡的美食可是如数家珍。

  米茶是沙洋人最爱的夏季主食之一。它不仅经济实惠,消暑解渴,还能填饱肚子。于是,一到夏天,米茶就成了每家每户必备的特色风味小吃。米茶好吃,制作方法也不复杂。先将大米放在锅中炒至金黄色,然后用水把米淘洗干净,再放入适量的水,用猛火煮之即可。刚煮好的米茶呈淡黄色,汤汁中开着粒粒米花,似茶非茶,似粥非粥,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清郁的米香,吃在嘴里清爽可口。

  长湖鱼糕也是家乡著名的美食之一,民间流传着“无糕不成席”的说法。相传此菜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好鱼,但长食生腻,令御厨改变烹饪方法,提出“食鱼不见鱼”的要求。御厨回家后一时想不出办法,急得坐立不安。御厨夫人问清情况后便道:“这有何难,你把鱼刺和鱼骨剔除后,将鱼肉切碎搅拌后以生粉等其他佐料,或蒸或煮,不就吃鱼不见鱼了吗?”御厨一听豁然开朗,在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楚庄王吃后大喜,当即奖赏黄金一千两。因以鱼肉为主,形似米糕,而称为“鱼糕”。

  我最喜爱的还是家乡的'矮子馅饼。沙洋曾集镇的李氏兄弟祖传三代都是做馅饼生意的,兄弟俩改良了祖传的馅饼技术,做的馅饼香糯可口,入口即化,回味无穷。由于李家兄弟个头不高,所做的馅饼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矮子馅饼”。矮子馅饼有豆沙、黑芝麻、桂花、椰奶等多种口味,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

  家乡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它们简单朴素,没有精美的配料,也没有繁杂的工艺,就像家乡辛勤耕耘的人们,虽默默无闻,平凡简单,却勤勤恳恳地播种着幸福和希望。我爱家乡的美食,更爱朴实无华的家乡人。

家乡的美食作文15

  过年了!过年了!每当过年我都会想起回家乡浙江天台的场景,我常常在车后排座位上左看看、右望望,就是不能安静一分钟。

  由于大年三十晚上才到家,经过长途跋涉,所以我很快就洗洗睡了,第二天我被一串鞭炮声吵醒。当我打算翻身继续睡时,突然我想起了今天大年初一要喝五味粥的。起晚了,豆腐都被哥哥姐姐吃光了。于是我赶紧起床穿衣洗漱。

  所谓“五味粥”就是用白米,红枣,豆腐,红豆,香芋五种材料合煮的粥。我洗完漱,下楼去厨房,看到大爸在厨房做粥。在家乡的大年初一,早餐女人不下厨,男人下厨表示新一年蒸蒸日上,生活越来越美满。我看到粥还没做好,松了口气,于是拿着碗站在大爸前等着,粥做好了,大爸知道我爱吃豆腐,于是特意给我多舀了几个豆腐。从厨房出来以后,边走边喝了一小口粥,哇!一个词:真香!

  吃过早饭,大家都要穿上新衣服,寓意:“辞旧迎新”。我叫上哥哥姐姐去找爷爷奶奶拜年,拜完了年,爷爷奶奶各给了我们一个大红包。然后我们就呼朋唤友的去买鞭炮,在村里面玩耍。

  该吃午饭了,天台人大年初一午饭要吃饺饼筒,可饺饼筒我不爱吃,于是我一边听着肚子里的“革命”,一边流着口水。我心想:我是不是也该尝尝这份美味呢?这时爸爸给了我一根饺饼筒,我硬着头皮一口咬下去,一个字:香。我去了厨房,看见大妈在制作饺饼筒。于是我俩一起把剩下的做完。把面先胡到鏊子上,然后把炒熟的火腿,粉丝,山药,海带,鱼干,笋干排成一字放入饼中之后把饼卷起来,最后把锅盖盖上小火慢煎。吃的时候拿出来吃。

  做完了饺饼筒,大妈还在做另一种美食,我问大妈:“这是在做什么?”大妈说:“这是扁食,是把萝卜,猪肉,花生,豆腐切成小方块儿,混到一起在炒熟,用饼皮包起来,煮汤吃或者煎着吃都可以。”吃了大妈做的美食,心里满满的'幸福感!

  吃过晚饭,也是最期待的一刻,我和哥哥拿着烟花,放到院子中间刚点燃了引线,我和哥哥都争先恐后的跑开了,看着烟花一飞冲天在空中炸开一朵彩色的花,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这次过年不仅品了美食,还享受了家人团聚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