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作文

时间:2024-01-05 10:31:14 家风 我要投稿

(精选)家风的作文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家风的作文6篇

家风的作文 篇1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我的爸爸妈妈从我一出生开始就为我操碎心,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妈妈下班后,我总能听到她匆匆的脚步声和气喘吁吁声。妈妈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为我们准备晚餐的菜。她表现得没有特别的夸张,只是为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声喘气。晚饭后,妈妈放弃娱乐项目,也没有倒头休息,而是帮着家里做家务活。白天姥姥干,晚上妈妈抢着干,让姥姥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惊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见书房里闪着微弱的灯光,妈妈还在收拾书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续不断。我看见妈妈脸颊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

  因为我的妈妈勤劳,所以,我被她深深地感染,每天我都跟妈妈抢着做家务,忙的不亦乐乎。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勤劳之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勤劳之风,飘在中华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

家风的作文 篇2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都说:“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我看来,恰恰是这样。在家中,父母教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教我们应有的礼貌礼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孝亲敬长,尊老爱幼,节俭等等,而这些传统美德也列入了我的家风行列。

  记得小时候学的第一首诗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当初我只是把当它做简单而又普通的是来念来背,我并不知道里面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可是我吃饭的时候我的碗里总是剩一大堆,这回爸爸便会怒斥到,这会让我很疑惑:“不就是几粒米粒吗?爸爸至于吗?”直到爸爸跟我说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要学会勤俭节约吗,爸爸给我讲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没有米饭,没有肉,只有干草,野菜,也是爸爸的一番话让我彻底的理解了“节俭”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悯农》的真正含义。

  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我便头也不抬的继续玩我的,干我的事情,而爸爸他们则在旁边显得十分尴尬,旁边的妈妈更是一直在瞪着我。我不明白他们什么意思,只得灰头土脸的藏到屋里面去了。而等到客人走后,我就有种不好的预感,而下一秒发生的事更是准确无误的证明了我的想法,我便听到客厅里的妈妈喊道:“你你你……你给我出来。”我只好低着头出来。

  “我问你,刚才客人来的时候你干嘛啦?”妈妈严厉的质问道。

  “玩玩玩……玩来着。”我小声说道,我的眼光不敢再瞅妈妈。

  “妈妈以前不是教过你来了客人应该怎么做吗?妈妈怎么说的`,你重复一遍。”

  “来了客人要有礼貌的打招呼,不能不理客人,那样不礼貌。”

  “那你刚才是怎么做的?你做到了吗?”

  “没有。”

  “那以后呢?

  “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知道错了就好。”

  此后,每次一来客人,我都闲不住,一边“阿姨好,阿姨好”,另一边“叔叔好,叔叔好”的叫,生怕再触犯了妈妈的大忌。

  在学校,我们学习知识,在家中,我们学习为人处世。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准则。我们家的家风——节俭之风和礼貌之风。愿家风永驻我家。愿那节俭之风和礼貌之风,飘在五星红旗的上方,愿它飘进千千万万的家庭中!让那家风成为鞭子,鞭挞我们以后的行为,让家风改变我们的一生,让我们拥有好的家风而自豪吧!让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诲,永驻我心!

家风的作文 篇3

  去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家风是什么?”的街头采访节目。面对镜头,被采访者的答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形的家风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家的家风又是怎样的呢?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想,我家的家风,是外公的“正”。从我懂事时,外公就常常教育我,做人要品行端正。我也时常会想起妈妈告诉过我的一个关于外公的故事。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还没有我,外公外婆带着妈妈一起去云南旅行,第一个晚上是在火车上度过的。夜深了,列车上渐渐安静了下来,乘客们都渐渐进入了梦乡。外公正朝着洗手间的方向走去,借着车内昏暗的灯光,他看见在火车的过道上静静地躺着一只钱包。外公捡起了这个鼓鼓囊囊的大钱包,打开一看,里面竟有整整五千元,还有失主的身份证。要知道,五千元在当时可着实是个很大的数目了,可是外公一点也没有心动,毫不犹豫地把钱交到了列车乘务长的手中。“留个姓名和联系方式吧,失主一定会感谢您的。”列车长说道。“不用了,只要物归原主就行了。”外公说完就转身离开了。很快,广播就播出了这条失物招领。失主也在广播里一遍遍地感谢着做好事不留姓名的好心人。在旅行回来的途中,外公无意中提起了这件事,妈妈和外婆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好心人就是外公!妈妈问外公:“老爸,当时捡到这么多钱,难道就一点都没想过占为己有吗?”外公回答道:“你有没有设身处地地想过,丢了那么多钱,别人有多着急吗?下了火车后,身无分文,会让失主寸步难行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捡来的钱自己拿着用会不安心的啊!”外公的言传身教,教会了我做人要善良要正直。

  我想,我家的家风,是外婆的.“俭”。从我记事起,外婆在我印象里就是位勤俭持家的人。她平时生活极为简朴,从不乱花钱。我常常看见她用淘米水浇花,用清洗衣服的水拖地。外婆绝不允许我浪费粮食。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俭并不是抠门,在外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勤俭节约,从来不向爸爸妈妈要零花钱,也不乱买东西。

  我想,我家的家风,还有妈妈的“礼”。从我咿呀学语时,妈妈就不厌其烦地教我念着《三字经》、《弟子规》,也一遍遍的跟我讲着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她告诉我要讲文明,讲礼貌。过马路时,即使没有交警,即使没有一辆车,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餐桌上,长辈没有动筷子,自己就绝对不能先吃,吃菜时不要挑三拣四,把筷子伸得很长;出门在外,看到老弱病残,就要伸出帮助他们的双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是妈妈的淳淳教导,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懂礼貌、知礼仪的好孩子。

  我想,我家的家风,也还有爸爸的“勤”。爸爸常常对我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他是一名医生,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常常在夜晚的台灯下,捧着厚厚的医学书,伏案苦读。我问爸爸:“不是只有学生需要读书吗?您都工作了,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学习考试吗?”爸爸告诉我,说:“医学发展很快,只要不读书,就会落后,跟不上科技的步伐。活到老,学到老,人只有勤奋才能成功。”我牢牢地记住了爸爸的话,在学习上,我用爸爸的话去激励自己,我想即便是以后长大了,走上了工作岗位,也会将爸爸的教诲牢记于心间,和他一样,做个勤奋好学的人。

  润物细无声。沐浴在好家风的怀抱中,我的心中已播下了美好的种子。好家风,愿它永驻我家。愿好家风飘进千家万户,融进每个人的心中。

家风的作文 篇4

  家风,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呢?

  高尚的精神情趣

  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带头把家里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实、高雅、丰富,防止精神污染。有些父母让低级趣味充斥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极坏,比如抽烟、喝酒、.....

  父母可以用看书,赏花,听音乐等好的习惯来影响孩子,孩子身临其中,也必然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 浓厚的学习气氛

  “文风”是家风中的重要一种,是培养孩子性情的、熏陶孩子素养的重要方面。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氛围,这是一种智的追求。孩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久而久之,也会变成知书达理的“绅士”或“淑女”。 信息时代要求我们建立学习型家庭。无论父母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

  有个孩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名,人们以为他当编辑的父母一定为他修改过作文,做过指导。可是一了解,父母根本就没给他“吃小灶”:“我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辅导他呀!”那么,秘密在哪儿呢?还是氛围——每天妈妈伏案改稿,爸爸埋头写作,家里来了客人,谈论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论“结构”,谈“中心”,家庭中的这种“文风”熏陶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喜欢上了写作文。 和谐的家庭关系

  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甚至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为了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父母对孩子也要民主,主动倾听他的意见、平等协商。家庭成员间都应注意情感的投入,这是一种心语心的交互,“爱要说,爱要做!”彼此给予温暖、给予关怀。为了孩子,一定要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如果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建设,不注意情感投入,夫妻争吵甚至动手,孩子就会在争斗的环境中形成野蛮的行为。一个留级生说:“我没法不留级,我在家没法学习。爸爸妈妈整天吵架,不是砸玻璃就是摔东西,有时妈妈几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气,有时我看到爸爸坐在墙角抽烟,一抽就是几个钟头,我心里也烦极了,哪有心思学习呀。”大家想想,这样的家庭关系怎能培养出有教养的文明人。 另外,家庭中不能没有歌声和笑声。

  要让孩子的生活充实,家庭中必须有健康的精神生活。人们需要物质生活,同时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学习、工作,也需要游戏、休息;需要严肃,也需要活泼、幽默。家庭气氛过于沉闷,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有些父母担心与孩子嬉笑打闹有失“家长威严”。其实这种想法根本事无稽之谈,与孩子在一起欢乐地游戏,有助于调节两代人的感情,孩子和你亲近了,反而会听你的话。父母如果总绷着脸,孩子反而会敬而远之。总之,要使家庭充满欢乐情趣,才能使孩子、大人的情绪得到调节,体会到天伦之乐,提高家庭的凝聚力,从而形成综合的家庭教育力量,推动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风的作文 篇5

  我的外公是个普普通通的乡村老农,没什么文化,却教给了子女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像人做事。

  在妈妈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她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那时候,馒头对农村孩子来说,可是少见的美食。外公出门干活回来,偶尔会带几个馒头给孩子们解馋。

  有一天,外公叫妈妈去门前的水田里插秧,并许诺她插完秧后,给一个馒头作奖赏。在馒头的激励下,妈妈飞一般地奔到田里,又飞一般地把秧给插完,再飞回家里向外公要馒头。外公来到田边一看,秧苗被妈妈插得歪歪斜斜的。他大发雷霆,狠狠地责骂了妈妈。妈妈哭了,馒头自然也吃不成了。外公说:“莫像人做事,做不来食。(霞浦话)秧苗没插好不许吃饭。”妈妈只好再次踏入稻田里……

  可那时妈妈毕竟是个小孩子,儿童的'玩性常常会让她忘了正事。喂鸡时,她玩起了“逗鸡”;上山采猪草,她却学男孩子用畚箕去踩泥鳅……当然事后外公又少不了训她“要像人做事”。

  在外公的严格教育下,妈妈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她学会了做事认真。长大后,开了家皮包店,她严格把控皮包质量,生意还挺好的。她尽心尽力地哺育着我,一点儿也不比那些上过大学的妈妈差。更重要的是她也像外公那样教我像人做事,让我从小练成了一手好字。

  好的家风,影响的可不是一代人啊!

  像人做事,是霞浦方言,意思是认真专心做事。

家风的作文 篇6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今天是第八次提到家风,今天采访了爸爸和母亲,爸爸说, 我家的家风是告诉孩子们要好好做人,做个正值、乐于助人的`好人,母亲说。

  她教育孩子们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好好过日子,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家风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风作文:家风伴我成长01-28

知家风亮家风作文01-30

家风作文我家的家风家教01-28

关于家风的作文:我家的家风01-28

家风作文我家的优良家风01-28

家风作文精选01-28

精选家风作文02-15

家风作文01-26

家风作文01-27

家风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