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作文

时间:2022-07-22 20:41:20 家风 我要投稿

家风的作文锦集八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风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风的作文锦集八篇

家风的作文 篇1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这种风气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一个充满着爱与幸福的大家庭,家里的人对别人也充满着友善,一个不懂得团结,亲人之间都勾心斗角的家庭,一定会被别人唾弃、遗忘。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家和家风,我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家里四世同堂,有三十几口人,家里处处充满着爱,我爱我家里的每一个人。

  “百善孝为先”,我的大家庭里的每个人都尊老爱幼,从来没和长辈顶过嘴,对待长辈都是恭恭敬敬。太奶奶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却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之主,她老人家的意见我们都会认真听取,每年除了春节,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刻便是太奶奶的寿诞之日,每当这时,工作在外地的亲人不论多忙都会赶回来给她老人家祝寿,一家三十几口人聚在一起,围在她老人家的身边,充满着爱与孝心。

  “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不懂得团结,什么事情也不会做好,我的家庭祖辈几代以来就非常团结和睦。一家人永远都是团结一心,和睦相处,据太奶奶讲,她那一代,一家十几口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十几年,从未闹过矛盾。到了爷爷那一代,虽然不生活在一起了,但逢年过节,便会在一起小聚几日。这种和睦团结的家风,影响着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使我们养成了对人团结友善的好习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助人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一直在我的大家庭里传播着,我的祖辈就乐于助人,太奶奶年轻的时候针线活计做的好,她总是帮助那些穷苦人家缝缝补补,爷爷这一辈用自己的工资义务为村里打井修路,奶奶总是用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和物帮助有困难的邻居。这种乐于助人的家风深深影响了我,每当同学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的大家庭也是因为读书而一代强于一代,在我们的大家庭里人人都喜欢读书,正是这种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使我们这个大家庭培养出了许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普通的大学生到研究生、博士生,从普通的公务员到医生、工程师、大学老师,遍及各行各业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是这种家风一直鼓舞着我努力学习,让自己这一代更上一层楼,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父母的谆谆教导,让我养成了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讲究文明、勤奋好学、乐观向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胜不骄败不馁等良好的性格与习惯。

  我的家风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深深地影响着家人的成长,我一定让这种孝顺、和睦、乐于助人、勤学向上的美好!

家风的作文 篇2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诚信、勇敢和勤劳。而在我们家,这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诚信,是爸爸教给我的。还依稀记得,依稀还记得,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使地面滚烫滚烫的。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好像在说:“太热了!实在是太热了!”大黄狗呆在树下,伸着长长的舌头,“呼呼”地喘着粗气。花草树木都低下了头,没有半点精神。家中,爸爸塞给了我二十几元钱,让我出门去买个西瓜,看着屋外火辣辣的太阳,我有些犹豫。但是父命难违,我只好无奈的出门去买西瓜。

  我朝着水果店的方向奔去。这时,我忽然听见了一阵吆喝声:“卖西瓜喽!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喽!快来买啊,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不要错过呀……”我停下了脚步,看了看,原来是一位老爷爷在卖西瓜呀!西瓜摊上聚集了许多买主,我也凑了过去,挑起西瓜来。

  西瓜挑好了,十分便宜,才花了十一元。我付完钱后,因为拎着西瓜,天气愈发愈热,我顶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又看了看手中的十元钱,心里在打着鼓:到底去还是不去呢?最后我下定了决心,大不了买了雪糕再告诉爸爸,我鼓起勇气,平复着心里的不安与忐忑,迈进了便利店。

  一转眼,就到了家。我敲了敲门,爸爸来开门了,我的心“扑通扑通”的直跳。我用颤抖的手递给了爸爸钱和西瓜,爸爸严肃地问:“西瓜多少钱?”“额...十...二元”“那雪糕多少钱呀?”爸爸风趣地说。我一下子懵了。不禁大声哭出来,爸爸又安慰我,并严肃说道:“做人一定要诚实!”我点点头,以后再也不犯错误了。

  勇敢是妈妈教给我的,从小到大,我从来都惧怕黑,仿佛黑夜中有什么妖怪隐藏其中,黑夜中的一声一响都会令我寒怕。

  那是个寒冷的冬天,我从奶奶家到外庄玩,妈妈在前面领路,我跟在后面。回来的时候,妈妈在前面越走越快,我都跟不上了,由于妈妈拿着手电筒,我周围之剩下一片黑暗。终于妈妈找不着了。我小心地迈着每一步,生怕哪一步走错,就会冒出一个孤魂野鬼来把我吃掉,突然,身后有“簌簌”的声响,我猛地一回头,却什么也没有。我有跑了几步,哦,我叹了一口气,没有声音了。我一直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要怕,世界上是没有鬼的。可是突然蹿出一条狗,又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终于我连滚带爬地跑到了村口,远处有一点淡淡的黄晕的光,我急忙跑过去,发现自己到家了。

  我欢呼起来,不仅是因为自己战胜了黑夜,更重要的是我获得了勇气!

  邻居刘阿姨的壮壮是个调皮的小男孩,对各种体育活动更是情有独钟,那我们楼下的住户便烦恼了。壮壮一会儿在楼上打篮球,一会儿踢足球,一会儿跑步……为此,楼上咚咚的响声从不间断,对我们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急躁的我为了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这天,我刚刚拿出作业本正准备做家庭作业,楼上那令人厌恶的响声又按时响了起来。我怒火中烧,十分生气,气势汹汹地拿上了家里的扩音器,带着报复的心理来的了壮壮家门前,打开了扩音器,大声喊道“王壮壮,你出来我要让你体验体验噪音的破坏力!”我在心里暗笑:王壮壮,这次不敢出来面对我的制造噪音了吧!我的遐想被“嘭”的关门声打破了!一个五大三粗的胖子出来了,和我展开了激烈的对骂。或许由于声音太大,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被吵了过来。“枭悦,你在干什么呢?”妈妈瞪了我一眼,轻声说。“他天天制造噪音把打扰我我正在教训他呢!”我委屈地答道,说着我一脚踢在王壮壮腿上。这时,妈妈严厉地喝住了我:“悦儿,我们和壮壮是邻居,应该是朋友,邻里之间有一些打扰是很正常的事,一个宽容的人怎能因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呢?”我点了点头,与壮壮握了握手,我们成了好朋友,以后壮壮踢球就在楼下踢。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这就是我的家风,一个诚信、勇敢、宽容的家庭。

家风的作文 篇3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能说,“孝”是咱们中国人最为看重的美德。我家家风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孝。

  太婆去世得早,虽然我没见过她,但听妈妈说,在太婆九十多岁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在医院治疗的时候,非常疼痛,总是睡不好觉。外公就坐在太婆床前,整夜整夜的给太婆揉腿。为了避免碰到伤口,外公的动作总是那么慢慢的、轻轻的。从来不喊辛苦。

  在我三岁的时候,外婆因为癌症晚期,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为此,妈妈经常请假去照顾生病的`外婆。后来,由于请假太多,公司不再批准妈妈请假了。妈妈二话不说就辞去工作,专心照料外婆。每天早上给外婆洗脸,在外婆卧床期间喂外婆吃饭,给外婆接大小便,为外婆洗衣服……直到外婆去世。

  耳濡目染,我也对长辈十分孝顺。暑假的一天,在大家都准备睡觉前,我悄悄地跑到外公房间,为外公打开空调。当外公进屋时发现非常凉爽,高兴地说:“我现在就能享到瑶瑶的福啦!瑶瑶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外公,我是大孩子啦,我一定会像您当年孝顺太婆一样孝顺您的。"外公听后点点头,欣慰地笑了。

家风的作文 篇4

  “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我并非出生于书香门弟,我的父母受孔孟礼教影响,从小要求我们孝敬、诚实、忠厚、勤劳和为善,最憎恨的是忤逆,耍奸,欺骗,偷懒和作恶,如今我也是这样要求儿子。

  我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每天清晨伴随着嘹亮的军号醒来,接触到的也多是些严肃的军人,爸爸对我和哥哥就像对他的兵一样要求很严,家里订了种种规矩,学习上的、生活上的…。让人心烦。

  和父母对我的期望相反,小时的我像男孩一样调皮,爬树翻墙、下河戏水无所不能,做了很多让父母很头疼的事情。部队大院很大,种了大片的果树,枇杷树、桃树、桔树枝叶繁茂,到了结果的时节满院飘香,但果子往往留不住,因为有我们这些“贪心”的小鬼。记得那是夏天的一个中午,乘着家长午休,我们几个好朋友偷偷溜出来游泳,游泳是件耗体力的事,等到上岸大家都觉得全身疲惫,口渴极了。于是有人提议去“摘”桃子吃,一群人就向桃林奔去。桃林的外围是没有大门的,只是有时会有战士看守,因为谗瘾上来,也顾不上了。大家小小心心的钻进桃林,不敢发出一点声音,都只是专心致志的盯着树上那散发着诱人清香的彤红的蜜桃。可是事与愿违,一个年纪最小的妹妹突然发出一声尖叫,顺着她颤颤的小手望去,桃树上的一只虫正在欢快的蠕动。等到大家反应过来四下逃窜时,两个年轻的士兵已经皱着眉头站在我们面前。于是我永生难忘的场景出现了:几个脸红的像桃子似的孩子眼巴巴的被两个穿绿军装的年轻士兵审问,而我给自己编了一个似乎很“实在”的理由:桃子是我从地上捡的。“摘”几个桃子当然不算太大的错,我们被训了几句然后就放回家了,但可悲的是被训时恰巧我家邻居经过,所以我的父母很“及时”的知道了这件事。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这当然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晚上我被父亲狠狠的揍了并被禁足三天,天知道对于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而言这意味着什么,整整三天关在家里,我都快疯了,但三天的闭门思过我也牢牢记住了一个让我受益三十年的道理:诚实、本分。

  风气是无影无形的,然而又是无处不在的,风气如同空气一样,质量是不同的,当然有好坏优劣之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是如此,大凡出人才的家庭必有好的家风,不好的家风必然导至家庭的不幸。

  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子女的成才与否,而且不仅是一代。

  家风,无影无形;家风,潜移默化;家风,伴我前行。

家风的作文 篇5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徐谓以此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他曾告诫子女:“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子女的“日课”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自古文人重“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

家风的作文 篇6

  “家风”一词最近很火热。那家风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如果说家庭是花圃,那孩子就是滋养在里面的花苗,家风就是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花苗只有在雨露的滋养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才能变得更出色。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说起自己的家风,其实是再普通不过,总结起来应该是:孝亲敬老,诚信待人,严于律己,自立自强。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对“孝亲敬老”是做得非常好的,那时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还健在,父母除了经常写信和寄钱给他们外,对他们更是有求必应,毫无怠慢之心。所以,他们逢人便说,他们好“命”,儿子和儿媳,女儿和女婿都很孝顺,让邻里对他们好是羡慕。对于所有的长辈,父母更是持毕恭毕敬之心,哪怕这些长辈们有些过分之词或之举,父母都不会去贸然地去回应,生怕落个不敬不孝之名。对于自幼耳濡目染的我,是非常受教的。对于长辈,我对他们总是非常地敬畏,在他们前面,说话和做事都是小心翼翼,担心自己的举止言行有出格之嫌,被他们误认是没有教养的孩子,因此,从小到大,从来不敢在长辈说话时插嘴,更别说敢辱骂长辈。在饭桌上,长辈如不动筷子,我就是借十个胆,也不敢先动。

  从小到大,记忆中父母时常在饭桌上,给我说很多的做人道理,特别是在“诚信待人”之上,更是不厌其烦地讲,要求我要做诚实的孩子,更要讲诚信,还说了不少的典故,如季布的“一诺千金”,晏殊是如何确立信誉,郭汲不失信于孩子等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他们的身教,使我在成长的历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受益匪浅。所以,对于在诚信方面,如果我犯了错误,父母是绝不姑息迁就的。

  有一件事,让我难以忘怀。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才六岁,父母回到故乡,把爷爷带到南京来小住一阵,但是,因为爷爷早已经习惯了乡下的生活,执意要早些回去,就在爷爷回去的那一天,我向爷爷讨要了两元钱,说要买作文书,其实是想买小人书。记得爷爷用那微颤的手,从裤子的暗袋里摸出由纸折叠而成的“纸钱包”,小心翼翼地打开层层的纸片,然后数着尽是角票的纸币,最后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递给我,当我接下钱的时候,可能是当时说谎心虚吧,连谢字都没有说,就飞快地甩开步子,飞也似的去买我期望已久的小人书。后来,此事还是被父母知道,狠狠地批评我,并让我面壁思过不让吃午饭。在我认错之后,父母终于原谅了我,并语重心长地我说,爷爷年迈后生活的不易,他要从多少棵树上打下的板栗和挖多少芋头去卖,才能攒下这两元钱。听完后,我倍感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有一条缝,让我立马遁形。其实,那时的两元钱相当于现在的八、九十元啊 ,此事虽过去二十多年,但是我还是记忆犹新的。

  对于“严于律己”、“自立自强”这两条家训,是在我工作之后,父母反复强调最多的,他们总是用他们二十几年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事例,来论证这两条家训的正确性,甚至又衍生出----“做事讲原则,做人凭良心”这样的座右铭。我遵循着父母的教诲,用家训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的确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少走了很多的弯路,让我在待人接物时,很清楚该做什么,该说什么,而哪些是不该说和不该做的,避免犯不该犯的错误。而且,从小父母就很注重培养我独立特性,想尽一切办法,来消除我对父母的依赖,教育我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生活上,更是要求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所以,这些年来,我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比较顺心顺手,这得益于父母。

  其实,对于家风,所涵盖的范畴还是非常之广,如果一一道来,纵使是千言万语都难于全述。但每个家庭的家风内容,都包含了中华民族的部分传统美德。如古人总结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等,几千年一直传承至今,已被人们视为人生信条。

  俗话说:家风纯,社风正。所以,只有好的家风家训,才会有利于下一代的成长,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家风的作文 篇7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就好像粮食一般,不可缺少。而当我呱呱落地时“诚实、有礼、谦逊”就伴我随行。

  我家的诚实之风。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谎。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会说卷子太难,其他同学考的都不好,以此来逃脱爸爸妈妈的训导。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过:做错事情不要紧,如果说谎为自己开脱,那么这个说谎的严重性要比做错事情的严重性厉害100倍。还有一点,就是妈妈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说的一个词是“掷地有声”,就是告诉我,自己说出来的话要能够做到。妈妈说,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错,也要自己敢于承担。

  我家的礼貌之风。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当然必不可少。从小爷爷奶奶就教育我,遇到熟人或邻居要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不能够没礼貌。于是,每次看到邻居我都会很有礼貌的说一声:“你们好”。就算自己跟本不认识也会打招呼。时间久了,邻居们到夸我有礼貌,奶奶总会说这算什么呀大家都这样熟了,说几句话是应该的。虽然奶奶嘴上不说,但是我知道,他现在心里可高兴了。

  我家的谦逊之风。有人说:成功来自于谦逊。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去年,我被评为开平区最美少先队员,我非常得意。那孔雀般骄傲的尾巴就翘了起来。家庭聚餐时,还在姨妈和表妹的面前卖弄,妈妈用严厉的目光看向我,我还不以为然。回到家,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刚取得一些成就就在人前卖弄,这样对吗?”我惭愧的低下了头。妈妈又说:“即使以后取得了一些成就,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时刻勉励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大更好地成就。”这时我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话。做个谦虚谨慎的好孩子。

  树立和继承端正的家风,是“正能量”的传递。有了这些优良的品质,我们的家,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加幸福。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大家也一起来晒一晒你们的家风吧。

家风的作文 篇8

  在我还不懂得什么是“家风”时,就已经开始阅读了。

  那时候,年幼的我,常会依偎在父亲宽厚温暖的胸前,翻开几页黑白色的小人书,似懂非懂地看着。

  父亲时而会十分和善慈祥地为我讲解,幼小的我,在父亲的讲解中,似懂非懂地明白了小人书所描画出来的人物和故事。

  这算是我有关阅读的最早记忆了。

  读小学时,学校分给父亲三间房子,从那时起,我家就拥有了一间正式的书房。

  记忆中靠东墙的位置,摆着两个高大气派的书柜,书柜的两扇门儿全都镶着洁净透亮的玻璃……我们,便可非常清楚地看见书柜中的藏书了。喜欢哪本,就取出来慢慢阅读。

  父亲的书房还有一张宽大的床、一个长条沙发和一张米黄色的木桌。已然被书香所熏染的我,那时虽小,但已离不开书籍。

  寒暑假,是我最自在惬意的时候,因为那时,可以一整天都泡在父亲的书房中,只静静地翻阅那些喜欢的书籍。

  也常常会为一本还没读完的小说而忘记了吃饭,直到母亲将一碗温热的饭送到我的面前,才想起——呀,我还没吃饭哩。

  参加工作后的我,换过几份工作,但是,却都不曾放弃过阅读。也是因了不肯丢弃的阅读,我才有了更多的择业机会。

  女儿学前班时,我常常会做的事情就是:周末,带她去少儿图书馆。犹记得那时的她总是欢愉自在的,甚至不需要我的跟随,便只一个人,穿梭于图书馆的书架中,寻觅自己喜欢的图书。

  喜好阅读的我,不知不觉间,竟影响带动了女儿、甚至老公,来参与阅读。

  静寂的夜里,开启一盏略微晕黄温暖的台灯,然后,或静坐于桌前、或斜倚于绵软的沙发,细细地阅读一本自己分外喜欢的书籍……世界,在那个时候,仿佛都是自己的。书中的文字跳跳跃跃,亦翩翩跹跹,于是,心绪便也轻灵欢愉起来。

  有天,读初一的女儿,捧回一份“西安市碑林区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的证书……我便再次肯定了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也感觉到“家风”——家庭(家长)风气与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正是喜欢阅读的良好“家风”,熏染了女儿,使她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愈加开阔了视野,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更提升了个人素养。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曹文轩在《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一文中这样说:“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而今,在我一个人,十分恬静欢愉地回忆一些往事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属于我们的“家风”——阅读。

  那是父亲传承给我们的一种高尚良好亦难能可贵的“家风”,这成为我们家庭的精神财富。

  正因了这种阅读的“家风”,我们一家人才会在纷纭喧嚣的尘世中恬然淡定,也内心宁谧从容。

  早春的雨丝滴答答地洒落,淋湿了我的发梢,一阵清风穿越清晨的微雨,赋予我从未有过的净澈和自信。——或者,这样的一份净澈和自信,并非清风所赐,而只是,只是阅读的“家风”给予我的一种最珍贵礼物。

  “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我十分喜欢也分外陶醉于这句话。但我更庆幸自己拥有酷爱阅读的好父亲。是他,给了我们良好的,关乎阅读的——“家风”。

【家风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风作文:家风伴我成长07-25

知家风亮家风-作文08-26

我的家风|我的家风作文08-11

家风作文700字 家风05-23

知家风亮家风作文12-01

家风作文我家的家风家教09-26

关于家风的作文:我家的家风10-19

家风作文精选07-26

家风的作文05-17

家风的作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