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的作文

时间:2023-01-27 12:01:31 黄山 我要投稿

【热门】游黄山的作文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黄山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游黄山的作文9篇

游黄山的作文 篇1

  今天,我们一家去黄山玩。因为是下午去的,而且开车要四个半小时,所以我们在一家酒店住了一宿。

  第二天,我们4:30就起来了,准备买票。那时候,天海很黑很黑呢,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笼罩着一切的万物。

  我们买好了票,乘着专门上山的大巴车出发了。原本以为开上去很简单,没想到真是背石头攀黄山——谈何容易啊!上山的路弯来扭去的,汽车也跟着“扭来扭去”。我的头一会儿朝左,一会儿朝右,摇得我都快辨不出方向了。

  我们先到云谷去乘缆车。买好了票子,坐上了可乘8人的缆车,缆车启动了。虽然我已是第二次坐缆车了,但我心里总是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在缆车上往下看,全部都是云彩,真怕会掉下去!

  黄山上我最喜欢的有两个地方:光明顶和莲花峰。我就先说光明顶吧!光明顶有一个特点:在它的`顶峰有一个大球,听妈妈说,这其实是一个气象台。我们在光明顶上休息了一会儿。风,把云雾吹到气象台上,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莲花峰虽然没有气象台,但它是黄山最高的山峰。海拔竟达到一千六百六十四米左右。我站在峰顶上往下看,下面全是白白的云彩,好像跳下去会接住我似的。

  当然,我们还去了其它地方,有天都峰,一线天……

  这一天虽然很累,但它还给我带来了欢乐!回去后,我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真是名副其实啊!

游黄山的作文 篇2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了黄山。还没上车,妈妈就问我:“你对黄山了解多少?”我说:“黄山是一处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古代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佳句,黄山的主要山峰有天郁峰、莲花峰……”正当我滔滔不绝地赞美黄山时,妈妈说:“车来了,上车再说吧!”我只好听话的钻进了车里。

  我们先去了“莲花峰”,汽车慢慢地驶进这座山峰。我隐隐可以看见一直怒放的荷花,几片花瓣清楚的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的.车离莲花峰越来越近了,这枝大“莲花”逐渐变高变大,等我到了它跟前,它竟成了一座直入云天的宝塔,非常壮观。

  随后,我们又去了罗汉山。从正面看这座山峰,它就像一个躺在山谷里的佛,从侧面看,又像十七个小佛盘腿念经,十分奇妙。

  我们坐上车,继续向前走,笔直的天都峰便矗立在眼前。开始爬山了,刚开始,路还比较平缓,而且都是笔直宽阔的大路,慢慢地,宽阔的路变了,变得越来越陡,有些地方仅能容纳一人通过,有些地方陡地不得不趴在路两边的铁链上缓慢前行。上山的石阶边有些地方会有一棵长得奇形怪状的松树,有些枝干伸到山崖边,有些枝干住天空,还有些树枝又垂到地上生根,这些树木千姿百态,给我们爬山的路程增加了许多生机。终于我们爬上了山顶,从山顶下望,刚才看过的莲花峰、罗汉山一览无余,在美丽的云海中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十分美丽。

  黄山是中国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我喜欢它。

游黄山的作文 篇3

  黄山,以奇松怪石而十分出名。这一次,爸爸单位组织去黄山,这次旅游让我领略到了它的神奇。

  这天早上,我们乘车到达了黄山脚下。一下车,我便被黄山的景色迷住了:山峰高耸入云,山上绿树成阴,中间夹着几条翠绿色的小路,真是太美了!

  乘缆车到达700多米的地方,我们便开始爬山,过了几分钟,我们就到了黄山的始信峰,导游告诉大家,这儿的美景是黄山中最好的。远处,是石头“童子拜观音”,我仔细瞧了瞧,嘿,还真像两个童子 正在拜观音菩萨呢!黄山的奇石可真有趣!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线天”,那儿有一处很小的通道,只有一人可以经过,抬天望天,只看见一条细细的缝,怪不得叫“一线天”呢!过了“一线天”,我们又观赏了许多令人惊奇的景色,像“猪 八戒打坐”,仔细看看,真像一个猪八戒在那专心打坐,十分逼真。还有“龟鱼争食”,一只乌龟和一条大鱼正朝着石头上方的一条小鱼奋力游去,都想一口吞了小鱼,真是栩栩如生。除此这外,还有 许多各种各样的怪石:有的像一只大公鸡,有的像一个大桃子,还有的像一条大鱼……真是千奇百怪!让我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我最难忘的是“试胆台”,那儿的地面凹凸不平,最少 的地方也有二十多厘米的差距,最多的地方有一米多,走起路来十分困难,而一边则是万丈深渊,如果失足掉了下去,一定会粉身碎骨,真是险哪!

  我们回到了山腰,到了“迎客松”。那是一棵松树,它的.两根树枝向前伸着,好像要拥抱我们似的,与它相反的是“送客松”,它的两根树枝向左攀伸着,好像给我们送别,这两棵松树可真有意思!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证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它是大自然的一件杰作,让我大开眼界!

游黄山的作文 篇4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个暑假,我与妈妈去了黄山,一览她的真面目。

  黄山的景色真美呀!坐在缆车向外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山谷,陡峭的岩壁,全都笼罩在云海之中,犹如在仙境一般。清晨,走在竹海间的小道上,阵阵的知了声与鸟鸣声,给幽静的山谷平添了动感与生机。一阵阵清风拂过,竹叶上的晨露便像断了线的珍珠般散落下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股夹杂着泥土与竹子的清香沁入我的心脾。

  黄山的石可真奇呀!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姿态万千。有的像犀牛,有的像功夫熊猫,还有的像绽开的莲花……让人眼花缭乱。站在北海向远处瞭望,只见一块像猴子一样的`石头,蹲坐在凸出的石头上,面向弥漫着云雾的万丈深渊,仿佛在思念着他的伙伴。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一景“猴子观海”。还有“飞来石”,“仙人晒靴”,“仙人指路”……都是大自然这个雕刻家的杰作。

  黄山的天气变化可真快呀!刚才还烈日当空,不一会就乌云密布,如同三岁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还没等我们穿上雨披,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我们都成了落汤鸡。雨中的黄山也别有一番滋味。隔着雨帘,望向远处干涸的山谷,潺潺的水流声,轰轰的雷鸣声,哗哗的雨声,仿佛在演奏一曲交响乐。山腰上那一条条银白色的一字瀑,像飞舞的丝带,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黄山的美,就如同一幅活动的山水画,如不是身临其境,还以为真的是在画中。她的美让人痴迷,让人流连忘返。

游黄山的作文 篇5

  早已听闻黄山的大名,黄山上的奇山异石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像一个大仙桃,飞到了山头;有的像一只猴子坐在山顶上,看着白茫茫的一片云海;还有像一个仙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帮我们指路呢!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决定去黄山探个究竟。

  一大清早我们一家和王靖博一家一起踏上了五小时的路途,终于到了黄山脚下,两家一起在饭店里吃了丰盛的午餐。我们一起来到黄山,坐上了索道。我往外面一看,竟然看到仙人指路。王靖博一直不敢看,慢慢才睁开了眼睛。我们下了缆车,突然狂风大作,我们冷得直发抖,我一路寸步难行,渐渐地我体力不支了,我们只好在平台上休息一下。到了宾馆,早已累得精疲力尽了。晚上我们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睡觉,第二天很早起来来到丹霞峰上去看日出。因为雾很大隐隐约约看得不是很清楚。由丹霞峰往南行有著名的飞来石,飞来石不仅形态奇特,还能令人进入绝妙的“画境”。终于,我们来到光明顶。举目眺望美丽的黄山,洁白的云在我脚下飘荡。我站在黄山的顶峰心理无比喜悦,真令我流连忘返,一路上我们看见许多挑夫,他们吃力地担着沉重的东西。接下来我们来到海豹爬壁的'地方看了一下许多突出的岩石,像一只只海豹一样争先恐后的爬上了石壁。最遗憾的是我们来到天都峰的半山腰了,因为雷雨不能上去,我们只好下了山,来到出口。

  黄山真是名不虚传啊,想到了老师说的那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天我真的见识到了。

游黄山的作文 篇6

  黄山方圆1200平方公里,从南到北四十公里长,从东到西三十公里宽,面积虽然很大,但开发出来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154个平方公里。这154个平方公里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在1985年就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又被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虽然有三十处世界遗产,但是双遗产的只有四处,20xx年二月又成为世界地质公圆,黄山是我国唯一一处头顶三顶桂冠的风景区。

  黄山在秦朝以前叫三天子都,由于他的三大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当时的居民都认为这座山只有神仙才能上的去,平民百姓是上不去的,所以叫三天子都。到秦以后改称黟山,“黟”是左边一个黑,右边一个多,读音和一二三四的“一”是一样的,因为黄山的山体大多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的表面都有一层苔藓,这苔藓经过日晒雨淋之后远远望去是黑乎乎的一片,所以叫黑多山。黄山这个名字是到唐朝以后才改的,是不是到唐朝以后就由黑变黄了呢,那倒不是。而是在唐朝时这里广泛流传了一个传说,这个传说说的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在统一中原以后感觉自己是大业以成,所以就想寻求一种长生不老之药,使自己能得道成仙,就带领他的两位臣子,一个容成子,一个浮丘公,他们三个遍访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选中了黄山,在这里采药炼丹,最后服下仙丹乘龙升天了。由于唐明皇比较相信道教,也就非常崇信这样一个传说,于是在公元747年,也就是唐天宝六年,亲自下旨将黟山改为黄山。山名就由此而来,并不是黄颜色的山。

  那到黄山来看什么呢,说起来很简单,就八个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山的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其中黄山松位列黄山四绝之首,也是我们安徽省的省树。它属于高山树种,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也曾经叫台湾松,由油松转化而来。和马尾松相比有着一些明显的特征,它的树冠大多呈扁平状,而且层次分明,松针较短,也比较粗,颜色呈墨绿色。它的这些特征是和它的生长环境有关系的,一般高山上常年的风力都比较大,象我们黄山年平均风力为6-7级,如果它山下的马尾松那样长的高高大大,密不透风,大风刮过来的时候形成的阻力也就非常大,很容易将树头吹断,所以它的树冠为扁平状且层次分明就是便于滤风而保护树冠的。松针的颜色较深也是适应环境的,我们都知道海拔每上升100米,大气压强要下降,气温也要下降。

  大气压强越低也就意味着空气越稀薄,而大气层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那空气越稀薄紫外线也就越强,而紫外线对生物的细胞有着很强的杀伤力,这个我想大家都曾感受过,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会有什么结果?一般会火辣辣的疼,严重的会脱皮,这就是紫外线对我们人体细胞的杀伤。那松树也是一样的,为了抵抗紫外线的入侵,所以颜色长的较深,同时也起到增加热能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接收热能的能力要强的多,所以它又有防寒的作用。

  据史书记载黄山最低温度达到零下28摄氏度,在这种低温下能正常生长就在于它的松针能够吸收大量的热能。这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发觉的特征,黄山松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不过需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它的根系非常庞大,一般比主干长15倍到20倍左右。为什么有这样庞大的根系呢?这也是和它的生长环境分不开的,我们黄山有这样一句俗语:黄山是无山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这些松树不是生长在土壤里,而是长在花岗岩上。那我们都知道花岗岩上养料很少,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根系去到处收罗养料。其实这庞大的根系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植物的跟在作呼吸作用的时候会呼出二氧化碳,那根系越庞大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而花岗岩的主要成分除了硅酸盐之外大多是碳酸盐,这些不可溶性的碳酸盐遇到二氧化碳和水之后就形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盐,所以根系越发达溶解花岗岩的能力就越强,从而使它的根能深深的扎入岩石里头,我们所以才能在电视风光片里看到黄山的这些松树在悬崖绝壁之上顶风傲雪,大风刮不倒,大雪也压不垮。如果这些根仅仅生长在岩石表面,那大风一吹就倒了,大雪一压也就垮了。虽然黄山松有这样庞大的根系去到处收罗养料,但是它的养料来源还是远远不足,我们都知道,花岗岩中虽然有着丰富的矿物质,但是缺少一种元素,那就是氮元素,而氮元素是生命构成的基本元素,没有氮,氨基酸合成不了,生命也形成不了。

  那它的氮元素从哪里来呢?主要来自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每当打雷下雨的时候,都会产生强电流和高电压,这时候电流可达到几千万安培,电压也可以达到几亿伏,在这种强电流和高电压的作用下,空气中游离的氧和氮就形成了氮化物——亚硝基,松树通过它的表皮吸收亚硝基来补充氮元素的不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的出来,黄山松的养料来源非常少,所以它长得也非常慢,但我们千万别小瞧这些小松树,虽然它很小,但它的年纪却很老。有一部电影年纪稍微大一点都看过,刘晓庆和陈冲主演的《小花》,其中有一段刘晓庆跪在台阶上抬担架的戏就在我们黄山的.百步云梯上拍的,我们今天就要走过那段台阶,看过这部电影的应该还有印象,在台阶的旁边有一片小树林,这部电影是拍于1979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如果在山下这片小树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了,可是我们今天过去看看,它们依然还那么高,这就是它们生长环境非常恶劣所造成的结果。

  第二绝就是怪石,黄山是奇峰林立,怪石成群,但有名称的并不多,大约一百八十处左右。这些名称都是以前的游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取了一些好听的名字,比如什么仙女绣花,武松打虎之类的,但这些只能说三分形象,七分靠大家想象,因为它们毕竟是大自然风化所形成,并非人工刻意去雕刻的。所以我们上去以后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必非得局限于前人的眼光,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审美观是不同的,看待同一事物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比方象西安来客人可以把某些石头看成兵马俑,象我们这些非西安的人会往兵马俑去想吗,可能性不大。再加上这几年黄山新的道路不断开通,景区不断扩大,前人不能到达的地方我们现在可以到了,前人不能欣赏的角度我们现在可以欣赏了,比如我们在去迎客松之前就有一块石头,形状就很象现在的通讯工具—手机,所以我们都叫它手机石,在没有手机之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上面来的,对不对。

  黄山的第三绝是云海,黄山自古云成海,所以又有黄海之称。在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是在冬季,一般在十一月份以后到第二年的五月初之前。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呢?因为到十一月份以后黄山开始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随着气温的降低空气的体积逐渐缩小,高空的云层也开始往下落,而且气温降低后空气的对流速度也逐渐减慢,云层相对来说也比较薄,一般稳定在海拔1200—1600米之间,当我们登上海拔高于1600米以上的山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自己脚下是茫茫一片的白云,而且每当风起的时候云层会象大海一样波涛汹涌,看起来十分的壮观,所以称作黄山的第三绝。但到五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云层也开始升高,随着空气对流速度的加快云层也开始逐渐增厚,一般从海拔800米到两三千米都是云,这时我们就不要奢望能看到云海了,这时不但云海看不见,就连奇松和怪石也看不见了,因为这时整个黄山都被云层所笼罩,就不是云而是雾了,能见度好的时候大约能看到百米开外,差的时候只有三到五米,那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只有头顶的茫茫大雾,脚下的台阶路以及身边的几棵小树,我们导游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抬头看雾,低头看路,左右看树,不如回家睡床铺。

  在黄山累了一两天,回去别人问你黄山怎么样,不知道,还不如在家睡在床上舒服。而且我们黄山这样的天气还挺多,大约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二,一年大约有两百八十天左右是雨雾天气。而这恶劣的天气却给黄山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很多人是来了一次来两次,来了两次来三次的,运气不好的来四五都没看见也可能。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来黄山碰到大雾是运气不好,其实这是黄山的正常天气,晴空万里才是不正常的天气呢。而且有时候往往是最恶劣的天气才伴有最美的景,我们有这样一句话;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只有有山有云的时候才有那种意境,才有仙山的感觉。晴空万里仅仅是把黄山一览无余,没有太多的回味,也缺乏韵味。对我来说偏爱黄山的冬景,那茫茫的云海,皑皑的白雪,苍翠的松树,俨然国画中的仙境,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

  那黄山的第四绝就是温泉了,我们黄山的温泉是名副其实的温泉,在出水口的温度为42度,这种温度洗浴既不会凉,也不会烫,因为我们人发烧最高也就这温度。而且是含重碳酸盐不含硫元素的矿泉,不仅可以洗浴还可以直接拿来饮用的。传说当年轩辕黄帝在服下仙丹后即将乘龙升天,但对着镜子一看,发现自己已是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这副容颜即使做了神仙也不好看,于是就跳进温泉,沐浴汤泉是三天三夜,最后须发尽黑,颜面如孩童,乘龙升天了。当然能把白头发泡黑,这功效是肯定没有的,除非您和轩辕黄帝一样吃了仙丹差不多。但要把皱纹泡没了还是可以的,不要说三天三夜了,估计一天一夜就差不多了,不相信的可以试试看。不过黄山要看的主要还是松、石、云,温泉只是走累了泡一泡用来消除疲劳的。好了黄山的简单情况就说这么多,具体景点我们到了山上再一一欣赏。

游黄山的作文 篇7

  到了黄山,快下雨了,到处雾蒙蒙的,整个黄山好像穿上了白白的纱衣,给人一种“不识黄山真面目”的感觉。空气也变得湿漉漉的,走进雾里,像到了蓬莱仙境,感觉身体轻了,像是腾云驾雾一样。我问起课文中的那几个景点,导游看了看四周,说:“这几天雾很大,这几个景点看不清。”我有些失望又有些高兴,因为在雾中可以看到一些与晴天不同的景色,如:双驼峰在云雾中好像在仙境中一般,“玉兔含灵芝”中的玉兔真的像是从天上刚下来。我们还看到了“迎客松”、“孔雀戏莲花”等。还有一处山峰像一支笔。听导游说这是李白发现的'与梦中看到的一模一样的景色,故而得名“妙笔生花”。

  原来雾中的黄山是如此美丽。

游黄山的作文 篇8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的南部,那里有一座山峰,名叫天都峰。天都峰上有好多巨石,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那些巨石就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当你进入黄山大山的时候,第一个能看到的就是“猴子观海”。它是坐落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像猴子一样的巨石,“猴子”的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仿佛在沉思,又仿佛在撒娇。当你踏上石梯的时候,又会看到“仙桃石”,传说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桃子,会给人间带来幸福,儿形状也很像,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仙桃石。

  这次去黄山游玩,看到了很多奇异的美景,希望下次还可以来这里玩。

游黄山的作文 篇9

  去年寒假,我们全家一起动身去了黄山旅游。黄山的山坡很险峻,但风景优美。

  从黄山顶上,可观云海、佛光;在黄山山脚下,可游宏村。山上还有迎客松和送客松,他们都在弯着腰、鞠着躬地欢迎大家的到来。当然,其中我还是最喜欢山顶上的景色:太阳还没升起,山上的云雾四处弥漫,随着阳光的照射,云海慢慢变得像丝带一样缠绕在半山腰了。听说,佛光很难看到,甚至几年才能看到一回。佛光像是彩虹,但却有点小小的不同,有人认为佛光的出现是一种吉祥的征兆,但有些人却认为自己要倒大霉,因为俗话说: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当然,他们这么怕佛光,估计是做了不好的事吧。

  “砰”一声响,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是一个乱扔垃圾的.游客啊!他随手一扔,也不注意点儿,竟把一个矿泉水瓶扔到了山下,幸好被一棵树给截住了,但没过多久,眼看那水瓶就要掉下去了,一个环卫工人像英雄似的拽着一根绳子慢慢下山来,然后小心翼翼的踩到了松树枝上,捡起水瓶了以后又原路返回,再次回到了山顶上。

  前面那个扔东西的游客回头用眼角瞟了一下环卫工人,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好像在说:“喝完的矿泉水瓶能值多少钱?就为了一个矿泉水瓶而冒着生命危险去捡,真是不要命了!”而环卫工人只以周而复始的工作回答他。我猛地拍了一下脑袋,对哦!那个游客刚才扔垃圾的现象就属于“亏心事”,既然他做了亏心事,那么一定是会遭到报应的,假如他真见到了佛光,那可就惨了!说不定“鬼”也会来找他呢!

  黄山之美,美在大家共同创造的环境里;美在大家的心灵里。只有创造了错误,并且去改正了它,才是人心中最美的黄山。

【游黄山的作文】相关文章:

游游黄山作文04-11

黄山游黄山08-12

作文游黄山07-30

游黄山的作文01-06

游黄山作文07-26

游黄山作文精选09-08

游黄山作文07-19

黄山游作文07-21

黄山游作文07-21

游黄山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