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作文

时间:2024-02-13 09:49:11 和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选)和谐的作文8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和谐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选)和谐的作文8篇

和谐的作文 篇1

  我这一家子,有虎爸爸、有虎妈妈,还有蛇宝宝——也就是我,其乐融融。

  先说说虎爸爸吧!他呀!今年三十七岁了,瘦小的个头,不善于多说话,一副憨憨的样子,对我可好了。他最大的爱好是抽烟和打麻将,但是他的歌唱得也不错。空闲时,总会呆在电脑前,每天就知道跟我抢电视看、抢电脑玩,可惜他斗不过我,电视和电脑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也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再说说虎妈妈吧!每天从奶奶家一回来,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是她拿的,我和爸爸碰都没有碰过。她虽然勤劳,但是脾气也很坏。只要谁惹她生气,她就一声不吭地生闷气,弄得我们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最后说说蛇宝宝——我吧!我就像《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的懒羊羊一样,当然,我比懒羊羊稍微好一点。我呢?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被大人服务的感觉真的很好。

  瞧!这就是我的一家,快乐的一家,和谐的一家,愿这一家家组成一个和谐快乐的一家。

和谐的作文 篇2

  和谐,像一阵被秋水点亮双眸的秋风,像一片被霖雨打得湿漉漉的花瓣。拥抱和谐,如同粉荷拥抱花瓣上的一滴露珠,仿佛太阳拥抱大地的一片灿烂。

  大自然赋予我们美的享受。或聆听小泉叮咚,或观看群鸟飞翔,或感受鲜花芬芳。陶醉于大自然,你会如释重负,周围的一切仿佛和你的生命相同,你的灵魂会B进泥土和水的灵性中。

  大自然把和谐抱在怀里,拨动它的琴弦,弹奏生命的乐曲。忽然有一天,琴弦段了,再也弹奏不出美妙的歌曲。

  是谁把清澈的天空变得昏暗黛色?是谁把茂密的树林变得黄沙漫天?又是谁把清澈的小溪变得浑浊干涸?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人口的剧增,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为0。777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的1/3,耕地面积为12823.31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10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沙尘天气遍布大半个中国,每年因沙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540亿元。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世界上就有1029次水灾的记载。臭气层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大自然失去了生态平衡,小鸟已无家可归,再也听不到清脆动听的鸟鸣;天空不再空灵清澈;再也看不到深邃美丽的双眼。而治疗大自然伤痕累累的灵丹妙药在哪里呢?

  燕子去了,会不会再来?杨柳枯了,会不会再绿?小河浊了,会不会再清?天空暗了,会不会再蓝?

  和谐的歌曲唱了一半就戛然而止。何时才能继续下去?

  重温一抹美丽的心情,抚慰一颗疲惫的心灵,回首一段波折的奇迹。拥抱和谐,看云卷云舒;拥抱和谐,看花开花谢;拥抱和谐,看潮起潮落。

和谐的作文 篇3

  和谐的百可园

  这个7、8月,我和外婆、外公一起来照顾住在百可园的“老小孩”——外公的父亲、我的太太,而在百可园的这段时间让我体会到了那份和谐。

  先拿百可小公园中的池子来说吧,“老小孩”每天都要在我外婆的搀扶下,围着池子走一圈,为了“激发”他锻炼的积极性,外婆每次都会“奖”给“老小孩”一些好吃的小点心,所以“老小孩”对走路非常地感兴趣。池子旁边每天早上都会有一群小青年围着池子跑步,见到每一个人都会亲切地打招呼,一句“早上好”能让人多快乐呀;还有呀,池子旁边总是坐着一群老人,他们经常和我们家的“老小孩”一起聊天,时不时地开句玩笑,常逗得“老小孩”哈哈大笑。池子旁的环境很好,绿树参天,这里是鸟儿的家园,蝉的天堂,小朋友们在树下的洞穴里常能找到蝉的幼虫,在树枝上能找到蝉脱下的“衣裳”,形状和蝉差不多,像一层薄沙晶莹剔透。“老小孩”最喜欢这东西了,他每天都要拿着我们给他找到的一大堆蝉“衣”看个几遍,还说这是一味中药。

  最有趣的是“老小孩”邻家的那些小动物。比如那会抓蝴蝶的猫,它只要一见到蝴蝶,就会集中精神,奋力地跳起一抓,直到抓到为止;它总是在吃饭的时候爬到女主人的.脚上,向女主人撒娇,为的就是多得到一些美味的小鱼和饭。有一次,我拿着一片核桃糕给猫吃,哪知道它吃尽了“山珍海味”,还哪里要吃我的糕呢,真是一只挑嘴的猫!那些鸡也很有趣,主人对它们非常照顾,白菜皮、螺蛳、米糠、小虫什么都给它们吃,当然,鸡也会感恩,它们会在要生蛋的时候赶紧跑进蛋库里下蛋,等下好蛋了,它们会自动跑回自己的棚棚里。听那位老伯伯说,他家每天好几只鸡都有下蛋,那可都是上等的“放生蛋”呦。

  这就是和谐的百可园,那总是有着笑声的池子,那孩童般的老人,那会抓蝴蝶的猫,会感恩的鸡……都能让大家感到生活的美好,我多么希望“老小孩”能在如此幸福的环境里安度晚年。

和谐的作文 篇4

  去黄山旅游,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等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它们本身或许有特点,略有不足,但他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于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是求个体的方正,那么最终所得可能仅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无趣。君不见,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吗?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不讲求文章总体的韵味,它只求圣人之气,只求体制规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这种是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

  我想,真正的'大美,绝不应该如此!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是元素的交融,是单一的颠覆,更是和谐的统一。

  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是在同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郑板桥先生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也正是这样诠释自己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同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前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不仅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叹服。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的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

  非独文学如是。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又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于柔韧,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浪漫,是令人怀想千年。

  道与万物参,万物的和谐统一,方早就世间大美。回首,我再看向那抹遒劲的孤松,再看向那面绝然的峭壁,在夕阳下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错落有致。我释然。

  [点评]此文有清晰的文脉、充实的内容以及富于文采的语言表述。文章由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谈起,引申到文学的和谐统一,再到人格的和谐统一,脉络非常清晰,而且视野也有愈加开阔之势。所选用的素材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因巧妙的点化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不过,考生虽然写到“非独文学如是”,但在具体谈论“人格的和谐统一”这个问题时,却依然停留在文学作品的展示与分析上,而对作家的人格结构缺乏有针对性的分析,这样,文章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和谐的作文 篇5

  听妈妈讲她小时候,经常能和邻居几家的小孩在一起,大人们下了班也彼此聊天,说说新鲜事,邻里之间的和谐。每逢周末,大家都聚在唯一一个有电视的邻居家里电视看。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关心,远亲不如近邻嘛!但如今,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公寓,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情商似乎也成反比了。许多人只顾自己的生活,根本没有了“邻里”这一概念,搬进了新家,连对门的邻居都没见过。

  几年前我们全家搬进了一座新的住宅区,设施环境相当齐全,我欣喜地住进了新家。但没过多久,我开始觉得有些不舒适,楼上楼下都在装修,吵得我无法静下心来看书学习,四处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向窗外望去,除了有一段间隔的过道,又是一幢楼矗立在眼前。由于是新社区,众多人家还没有住进来,每当我走在几乎没有其他过路人的小区里,都会感到格外不自然。

  杂乱的装修声停止了,新的住户也搬进来了。但紧随其后的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吱——”电梯门开了,我一看还没有抵达目的地。紧接着又进来了一个人。我和她的目光相会在一起,立刻像触电一般地避开。是我的新邻居啊,但不知怎么的,面对着她,我想不出一句可以说出的'话。在电梯间那个狭小的空间里,我双眼直直盯着显示楼层的屏幕,五,四,三,二......时间仿佛是静止了一样,我和我的邻居各自保持距离地站立着,就像两个语言不同的异国人。终于,目的地到了,寂静被打破,我们如释重负,各奔东西。所以每当我乘电梯时,心里都默默祈祷着不要有人再上来,以便不再面对那令人窒息的沉默。难道这就是所谓邻里之间的关系么?就如同陌生人一样的互不相通的关系?其实每个人都不希望是这样的。

  偶然有一次,社区里有一个募捐活动。我带着我要捐献钱来到募捐地点,路上碰到一位阿姨,她见到我竟走到我跟前说:“嗬,你也来捐款啊!”我一愣,看着那位陌生却有些面熟的阿姨,顿时摸不清头脑。还没等我发出疑问,那位阿姨接着说道:“我住在xx楼xx单元,有一次坐电梯时碰到过你,我应该没记错吧?”我恍然大悟,那就是我曾经在电梯间里无言对待的邻居!“原来是那位阿姨啊,我想起来了。”我故作轻松地说,心里却有些内疚。“你学习忙吗?优时间来我们家做客啊!”那位阿姨笑着朝我挥了挥手,离开了。我依然站在原地,回想着刚刚与那位阿姨的对话,原来邻居之间也能够这么容易地交流,只要你主动去和别人沟通,就会发现别人也是渴望与你交流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去躲避我的邻居们,而是主动向他们问好。“阿姨好!叔叔好!”“哎,你好!你放学啦!”“嗯,叔叔阿姨再见!”没有了拘谨的氛围

和谐的作文 篇6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和谐。我就有过亲身经历……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育我,一定要尊老爱幼,对人有礼貌。我点点头,牢牢地把妈妈的.话记在心里面,可在生活中,我一直也没帮助过谁。直到有一天……

  有一次,妈妈带我坐公共汽车出行,上了车,有空位,我便坐下了。过了没多长时间,有一位满头银发还拄着拐杖的老爷爷蹒跚地上了公共汽车。这时,车上已没有了空位,我立刻站起身来,从容地走到老爷爷身边,温柔地说:“老爷爷,您这样站着很危险的,您做我的座位吧!”

  “小姑娘,那…谢谢你啦!”“不用谢,不用谢!这是我应该的!”我微笑着说。 这时妈妈也转过头来看着我,她的眼神告诉我: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一天,我感到好快乐啊!因为我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和谐,增添了美丽……

和谐的作文 篇7

  如果说校园生活是一部多姿多彩的音乐剧,和谐则是它的主旋律;和谐是什么?和谐是协调,和谐是宽容,和谐是无私奉献,和谐是团结合作……是的,不团结合作怎么会有和谐呢?

  你瞧,我们打扫卫生时,是和谐的,你扫地,我拖地,配合极为默契;看,我们拔河时,是和谐的.,大家劲往一处使,取得最后的胜利;你望,我们捐款时,是和谐的,一个个争相为灾区儿童捐款,不一会儿捐款箱就满了……校园中有很多很多的和谐,但和谐中偶尔也会插杂着一些不和谐。

  前不久,两位同学因为一件小事儿而伤感情。一个同学不小心碰了另外一个同学一下,那同学以为他故意打他,于是两人扭打起来,多亏同学把这事告诉了老师,老师把这两位同学请进了办公室,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耐心的教育,使这两位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两人重归于好。要是同学间互相谦让,互相容忍,宽宏大量,就不会有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当然,校园和谐也离不开家庭和谐,在生活中爸爸妈妈除了繁忙的工作,还要负责家务,照顾我们。我们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们的父母呢?我们不但要体谅父母的辛劳,除了学习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自理能力,让我们做一个自立、自强、对社会有用的人。

  和谐的校园中,我们学会了太多太多,让我们携起手来,使我们的和谐校园变得更加美好。

和谐的作文 篇8

  水与火,历来是一对互不相容的冤家对头,可是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弗里曼举着火炬从水中缓缓升起,水与火,共同演绎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与美丽,这使我不禁浮想联翩……

  我想起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一个“横眉”,一个“俯首”,鲁迅先生烈火一般的革命意志和流水一般对待青年的耐心如在目前,交融而成了一位完整而个性的时代领军人。其实每个人性格中都有或多或少看似对立的因素,婉约词人李清照不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佳句流传后世?古语有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人不是机器,性情不可能一成不变,铮铮铁骨亦有柔肠,如水女子亦有怒火,水与火,共存于一个人的性格中,才有了一个丰满真实的人。

  我又想起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儒、道、墨、兵、纵横等各家学派间,实乃水火不容,却又是它们,共同早就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盛世,而在中世纪的西方,宗教裁判所一心通过权威武力排除异己,结果换来的只是几世骂名,因为它让西方文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沉寂的黑夜。历史演进告诉我们,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社会,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社会中,统一的文化与集权的统治,阻碍了文明的发展进步,而在城市中,因为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与自由的环境,文化迅速地蓬勃发展起来,文化交流,岂能没有碰撞,甚至是冲突?水与火,并存于文化中,碰撞出文明的火花。

  我又想起了近代中国的混乱,想起了《骆驼祥子》中黑暗的社会把一位要强善良的车夫从人整成鬼的惨剧,想起了《祝福》中祥林嫂被关在礼教这个密不透风的罐子中的悲剧一生,当时的仁人志士们的中国,与他们理想中的祖国真是天壤之别,但正是在这样现实与理想的矛盾面前,他们决定奋起,“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是他们在茫茫草野上点燃了星星点点的爱国之火,这火种最终燃遍原野,迎来了新的时代。水与火,有时正如现实与理想,为时代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将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混在一起,可以调出迷人的紫色,其实水与火,虽不似兄弟般相亲相爱,同台献艺却也能演奏出精彩的乐章,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