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作文

时间:2022-06-12 09:48:10 故乡 我要投稿

【精品】故乡的作文三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乡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故乡的作文三篇

故乡的作文 篇1

  我从来不羞于向别人介绍我的家乡。

  多好听啊,吴侬软语,舌尖轻轻两转,就是那个让我自豪的小城名字。两个字中,都带有“水”,只有水,才这般利万物而不争,无怪乎人们常说“上善若水任方圆”。

  我们生于水边,长于水边。一条条河穿城而过,一种水特有的风味,略带些腥气,却又是那般富于生机。莽直的汉子来了,莫想再那般的鲁钝,内向的姑娘来了,也会变得开朗明媚起来。这就是我们水乡人,慧质而又明媚。

  靠水吃水,家乡水产极多,白鱼、马鲫,龙虾、螃蟹,都是家乡的名片。一年四季都鲜嫩肥美的白鱼是我的所爱,它徜徉于家乡的一朵朵浪花中,间或一鱼跃,似乎带起的那水珠,就是我思乡的寄托。

  每年,就是这个时候,蟹肥了。

  丰子恺曾写过,他的父亲如何教他吃蟹。小锤,小镊子一样不少。至于吃完剩不下肉,壳完整地拼成一只蝴蝶……

  对上天的赐予怀有感激,淳朴的家乡人不会浪费任何的美味,但就是因为这是“河神”对勤劳的家乡人的犒劳,所以,回归自然,这才是吃蟹人心中应谨记的真谛。

  蟹的做法,最经典、纯粹的是清蒸。我喜欢守在锅前,一点点地闻着那缕香,突然,香气在某个瞬间,演绎到了极致,盈满了鼻尖,仿佛金色的蓓蕾,一点点地酝酿,突然,饱涨得不能再饱涨了,于是“嘭”地绽了开来。闻到这香,心中便升腾起一种抑不住的欲望。

  家乡的厨师一点点摸索技法,“蟹宴”中又有了很多新品种,比如“赛螃蟹”,味似螃蟹,实是菜蔬所制的赝品。

  离家求学,又有了一味名菜“蟹黄汤包”。蟹黄为母蟹所有,为蟹各部位之精品,由此可知,这汤包该是何等珍馐了!第一次去吃,谁知皮那般薄,筷子轻轻一戳就破裂了,不知怎么,我想起了螃蟹活生生时娇俏的模样。或许用“娇俏”形容是不妥的,但我着实想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它的健美而富于生机。可是那般娇俏却一瞬间化为了灰烬,它突然四肢僵硬,随后四散飞向了每一个角落,独独那踽踽独行的样子深深印入我的脑海。

  它应该在家乡的湖水中嬉戏!它可以在温软的湖泥中筑窝!而今,它躺在了餐盘,依然四肢健全,仿佛下一秒会挥舞着大螯!它还是会被人生生肢解,被烹饪成各式菜肴,从此长眠于异地,长眠于外乡人的肚腹中,仅仅满足了那个人的口腹之欲,最终成为泥淖。

  突然间没有了食欲,因为水乡才是它们的归宿。

  小时候,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舅舅,姨妈,哥哥,姐姐,每个人脸上都有欢欣。八月十五的月亮真圆啊,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蟹,是那般欢乐。

  国庆回家了,妈妈天天买蟹回来,只是清蒸,却吃不出从前的味儿来。

  爸爸说,许是没到时候吧,孩子嫌不好吃。

  过去了那么多天,蟹该熟透了吧?我要——回家了吗?

  又是一年蟹肥时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乡柔美了小镇的风物、明媚了家乡人的性情,而水乡的美食也滋润了游子的舌尖,让人难以忘怀。那萦绕在舌尖上的蟹味,不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追忆。可随着对那些氤氲着亲情和怀旧的味道的螃蟹大餐的回忆,小作者对螃蟹的怜惜之情又流转在字里行间,思美食而又不舍,引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柔软和温暖。

  【适用话题】故乡的回忆、舌尖上的幸福、节日思绪……

故乡的作文 篇2

  故乡在绍兴。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脑海里仅存的一些记忆也不过是靠泛黄的老照片拼凑上去的。但是,对于远在百里之外的它,内心总是存在一丝若有若无的牵萦。

  如今,踏上故乡的老桥,斑驳的石壁上刻满了历史的痕迹。路旁的桂花树孤独地伫立在那儿,开满了一树的寂寞,小河两旁淤积着,河水静静地淌着,没有声息,年逾古稀的老人柱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挪着。

  从前,这儿熙熙攘攘,一片繁荣,小河流淌,洗衣声,叫卖不绝于耳。

  踩着泥泞的小路穿梭于小巷之中,老屋中悄声无息,蜘蛛静静地织着寂寞,门旁零落的蛛丝随风飘扬。零星的谈话声传入耳中,老人们坐在院中,不知在说着什么,只是偶尔能在写满沧桑岁月的脸上看到一丝笑容。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点燃老屋中的孤独。

  自家的两间老屋,已有一间租了出去,剩下的一间木门上挂着锈迹斑斑的链锁,轻轻一推,门挤开了一条缝,腐朽的木门仿佛随时要倒下一般,视线穿过门缝,满园的狼藉:一口大缸立在一角,缸口已布满青苔,几棵枯枝无力地靠在一旁,犹如奄奄一息的老人。门厅中只是灰蒙蒙的一片,落满记忆的尘埃。

  但是。老人口中,这儿确实截然不同,家家户户门敞开着。阿婆坐在门前,处理着晚上的饭菜,孩子们在院外嬉戏着,无忧无虑,全是欢声笑语,桂花树枝叶迎风舞动着,花朵儿散落一地,播撒满院芬香。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一家老小欢聚一堂有说有笑。

  仰望苍穹,阴翳之感布满心头,一滴水滴在脸颊上。滑落。一股透心的寒意。这里好似被时代所遗弃,故乡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这儿或许又是一片繁华,但,老屋不再,老桥不再,人也不再。时间冲刷尽了痕迹,却无法冲去我记忆中的故乡。故乡,永在。

故乡的作文 篇3

  故乡今年下雪了。

  我的`故乡在上海,但在我的印象中,我已有十多年没有见过故乡的雪了。

  为了能和故乡的雪贴得近一些,我拿起伞,走出了家门。

  已适应了南国气候的我,今天对故乡飘雪的室外严寒,没有了恐惧的心态。虽然生活不愿支持我对故土的相守情怀,但心底的故乡情,却不会因为远离而消亡。故在如今的心况下,遇到了下雪的情景,便会想起儿时的雪季,不免有种伤感和无奈。

  我缓慢地走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眼望着前面纷纷飘落的雪花,当听到雨点滴落伞面发出的击鼓似的声音时,我才意识到,故乡的雪,是在雨滴的陪伴下,出现在身边的。然而,依稀的记忆里,儿时我见到的雪,好象很单纯,似乎没有同雨结伴的意思;也许那时的雪,知道我们在雨天所用的,是那笨重的油布雨伞,而为了让人们能轻装上阵同雪依偎,雪,经常是单独而来。是的,那时侯,每当下雪,我们很少有过打伞的经历,简直就忘记了雪与雨原本的亲戚关系。我们有过对冬日雨水的千般抱怨,却从没对雪流露过一丝厌烦。

  那时的雪,在寒冷空气的庇护下,生活得短暂而开心。尽管天寒地冻,但少年的我们,却总是喜欢友善地闯进雪的世界。我们在厚厚的雪地里筑工事、打雪仗;我们也曾面朝雪地,学英雄的样子,考验自己能坚持多久。而堆雪人,则更是我们的保留项目了。不过,那时我们做的雪人,是很纯的男孩或是女孩,看上去,简直比雪还要纯洁……可惜故乡今天的雪,刚想亲吻一下大地的嘴唇,就化成了水,根本就无法让我产生勇气,去考虑明天带儿子去雪地里堆雪人的念头。虽然我向来比较怯寒,但此刻我倒是希望气候能再冷些,好让这场雪能同我记忆中的雪有着相同的美丽,因为在童年曾经的雪白世界里,我们活得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无忧无虑……

  记得几年前在南半球南非共和国的七月间,德拉肯斯堡山脉一个很美的山区,下了一场很大的雪。我和友人去山间度假,见也在那里度假的白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堆雪人。他们堆得很快,不一会儿,一个头戴红色绒线帽、围着漂亮围巾,并且双峰挺拔的雪人被造出来了。有点夸张的是,幽默的白人,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两个暗红色的圆形物,用它们镶在了雪人挺拔的双峰上;更令我难忘的是,有一位很美的白人女孩,居然在同雪人合影留念时,非常好听地唱起了麦当娜的《Like a virgin》。记得感叹自己青春不再,我就是从那一刻真正开始的。因为我已不会再有堆雪人的少年,因为如果让我在那雪山环抱中,再堆一次雪人的话,我应该也会堆一个类似这样的雪人的,因为这不是什么创意,而是成长的标志。

  在故乡的雪雨中行走,感慨总和回忆分外亲热。但总是追忆过往,多少显有隔世的感觉。过往是无法让人沉浸的泳池,因为现实的雪,呈现在我眼前的,已是万般的忸涅和不回头的羞涩。雪花们只在半空中作短暂的姣妩,然后飘落到地面的水中,消失了踪影。想来气候的日益趋暖,使得雪在人世间的逗留,已不再象以前了。这也令我想到了人类的情感,有时和雪是有点类似的。你瞧,我左手臂上的那朵雪花,好不容易避开了伞面的遮挡,降落在了我的羽绒外套上,看到它的时候,见它没立刻化掉,我的心里顿生喜悦。我将左手臂微微抬起,开始仔细观察那雪花。可是,我很悲怀地发现,如今的雪花,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那时雪花的饱满,已被如今的稀疏所取代。我肯定地以为,自己做梦也不会再将故乡的雪,作为渴念的主题了。然而,我依然爱雪,只是懂得了不要用热情去溶化自己心中的爱。爱的生命历来短暂,而要让短暂的爱永著光华,就应该学会忍受,忍受生命的严寒;让爱忘却严寒,让严寒保持至爱。就象我们爱雪花一样,不该用温热去关怀,而是用抗寒的意志,去执着品味。

  雪,依然下得比较吝啬,烦人的小雨,还是唠叨个不停。回到家中,刚进家门不久,电话铃声响了。我提起电话,轻声问道:“哪位?”,但对方却把电话给挂了。我有点怅然,也许是个打错了的电话吧。其实,不管是对是错,在这样一个飘雪的故乡冬日,接到一个无声的问候,多少也可以算是一种情感的慰籍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