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作文

时间:2022-07-15 11:41:15 国学 我要投稿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集锦九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集锦九篇

国学经典作文 篇1

  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稍稍懂事时,妈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国学经典。

  上了小学后,我每次做作业都很不认真,甚至是边做边玩。妈妈很生气,在暑假时和我温习了之前学过的《论语》,论语中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每当我做作业时,思想准备又“开小差”时,我都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果然,在新的学期,我的成绩越变越好,妈妈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很高兴。

  9岁半时,我开始有些叛逆,爱对父母乱发脾气,于是,爸爸买了一本《弟子规》给我读。当我读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这几句时,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对之前的所作所为后悔。

  去年的母亲节,因为我读了《游子吟》,所以我过得很有意义。那是因为妈妈还没下班,我就偷偷地把饭煮好,又煮了几个菜,等妈妈下班回家,我一听到妈妈用钥匙开门的“咔咔”声,就把饭菜用罩子罩起来。看见妈妈疲惫的脸,我的心酸酸的,泪珠差一点就掉了下来。妈妈看到了我煮的菜,很感动,紧紧地抱着我,像怕我跑掉似的。吃饱饭后,我拿出我的“秘密武器”捶背玩偶!我用它那圆圆的“锤子头”帮妈妈捶背。我看妈妈落出心满意足的微笑,心里太高兴了!

  后来,我在学校又参加了“中华颂”之类的朗读比赛,都是因为平时多看了国学之类的书,我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获得好成绩。

  国学经典诵读,您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我爱您!

国学经典作文 篇2

  国学如同精致的布料织成的一件袈裟,上面镶嵌着很多的美丽的砖石。那钻石就是整个袈裟的亮点。国学又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树上的果实就成了整个大树的代表,是大树的亮点。没有钻石的闪烁,袈裟就不会价值连城,没有果实的诱惑,大树就不再吸引人。国学也如此,国学的亮点是国学更有价值。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便是智慧。人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成长,自然有很多东西是不懂。但由于人们的攀比和懒惰之心,使人把不知说成知道。用这种方式来获取人们的赞赏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越是体会到被赞赏的快乐就越要以“知”代不知。从而使你本来的对知识的渴望冲得一干二净。最后远远不及以前。所以孔子说得好,实事求是的学习的态度是一种智慧。说谎的那种小聪明,在这种高大智慧面前小如砂石。同学们也喜欢这中小聪明:老师讲完课,问同学们懂没有.异口同声说“懂。”但是到考试时就抄别人的作业了。

  平时老师说“取长补短。”正是映衬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个人都与优点和缺点。然而我们人有个习惯。总是看见被人的缺点而看不见自己的缺点,总是看见自己的优点,看不见被人的优点。正是由于这个习惯,使人“不识庐山正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无法发现并改正缺点。这时我们需要一个挚友,就是能大胆说出你缺点的朋友。他使你发现你发现不了的不足,因为种种原因,让你不得不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别人与自己有了解清楚了,自然就“其不善者而改之。”

  国学与现实联系的很紧密,只要你留心发现,你将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国学,处处皆亮点。

国学经典作文 篇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中。因为大家只有发愤自强,奋斗不息才会得到赏识,也才会找到一份轻松的工作。现在我已经上六年级了,我认为国学经典是最有营养的大餐。

  刚开学不久,学校就发了《国学经典》这本书,透过《国学经典》我感悟到的是足以震憾心灵的中华民族精神。没有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也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灵魂,当然我们也不再拥有凝聚力、生命力。细细品读国学经典,就会感悟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但当我手捧起这本书,细细品读,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的学识,连冰山一角也算不上。

  浅读国学,我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正直、谦逊、智慧与乐观。《孟子·尽心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意思是:“居仁之所,行义之路,这样有远大志向的人的事业就完备了。”

  从小我们就开始接触国学经典《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几乎每个小孩都耳熟能详,所以国学对于我们并不陌生。

  自从学习了国学,我便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使我了解了国学,学习了更多的国学经典,也使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我改变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内涵,身为中华儿女,今后我更要多加学习,用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为我指明人生的道路,引领我前行,作为中国人,我为此感到骄傲!

国学经典作文 篇4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回首历史的滚滚长河,不能磨灭的,是传承千年,经久不衰的国学文化,其实在以后的生活中,人生的每一步,都有国学经典陪伴在旁,传递力量,教会我们成长。

  小时候我是个做事拖拉的女孩子,每次做作业时都会先玩一会再写作业,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讨厌。但当从暑假妈妈陪我学习了《论语》这本国学经典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我的行为是多么不好。后来,上了小学又重温了一遍《论语》,《论语》里有一句话:“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每当我做作业时,写完作业后,刚想去玩的时候,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去复习,它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了初中以后,学习越来越紧,休息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我尽可能的帮妈妈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放学后或周末,写完作业后,我会主动去打扫卫生,《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样一句话,何况父母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检查作业并为我讲解题目,还叮嘱我注意身体,不要因为学习搞垮了身体,父母还要上班,虽然累,却为了这个家庭没有一丝怨言。我的生命,所拥有的一切不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

  国学文化,你教会我成长,教会我关于尊敬他人。你从远古走来,博大是你的风采;你向未来奔去,磅礴是你的气概。国学文化,炎黄子孙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从不离开。

国学经典作文 篇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因历朝历代的文化积累和传承,形成了特有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一庞杂的体系体现在灿若星辰的各种传统文化经典中,这些经典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悟出了中华的美德。

  对国学经典,我是沉浸在其中的,因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哪些中国文化不是刻上了历史的痕迹。从最初观看国学大赛,我就觉得中华美德数不胜数。比赛现场中,有不少的来自各地比赛的选手,他们每一次回答国学问题,都是毫不犹豫、自信的说出答案,好像他们亲身去过历史的开篇,体验过与国学人物在一起的经历。我从而觉得这不是比赛,不是回答,而是去感受了一番历史的味道。从大赛开始到结束,那一个个经典问题都被我牢牢记住,被我转化成自己的经典,自己的美德。因为我感受到了那些中国的历史,国家的学问,都是让我们去理解,去朗诵,去一个个地方,把他们传给所有国人,去自己心里,让自己学会这些道理。这不像是国学大赛了,而像一些经典和美德的传承,教会我的老师。

  学习经典不只是观看,还有诵读。在学习各种知识时,我还在学习着传统文化经典,《论语》。读了那么多古文,可以说论语是我最好的老师。这是本由孔子的学生编写的一本领悟孔子学说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我先理解句子意思,再去品读,去悟道理,最后去背。它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圣贤的智慧,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和学习方法,想到这就不由念出一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让我在学习上知道。学习知识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不只是这句,还有很多给我启发的句子,我不由感叹:原来孔子是这样有智慧,有仁德的人那!可以说,这是第一本给予我美德的书。

  我几乎生活中处处不离经典,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去学习,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呀,只要学到了知识,何不快乐呢?学到经典,自然懂得美德,自然也会践行美德。关心残疾人,在公交车上为他们一次让座,就是在践行美德,让别人感受到温暖,是经典给我的启发。

  读了经典后,我对长期存有的社会问题也有了很深的思考。其中信仰缺失占了一大部分。有些人已不再去过国家的传统节日,而是信仰外国的节日。可我认为,这些传统文化节日,是中国特有的,去纪念祖辈留下的文化知识,所以不可缺少。

  学习经典、美德一时是学不完的要用一生去感悟。我打算之后的学习生活里我要继续学习《论语》,完成它的背诵和它的理解,同时也建议,多多实践学过的美德,开展一系列活动,一起学习传承美德精神!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是今天的学习。我们去实践它,能让更多人悟出道理,因为中国经典文化不是我们一人要懂得,而是几亿人一起去理解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承精神!

国学经典作文 篇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

  《论语》,它告诉咱们做人要守住内心的宁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获得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彻、更完整。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少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大家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的滴答声了。”偌大的一个仓库,要找一只小小的手表确实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办到了,大人办不到的事小孩子却办到了。

  从这个故事中咱们可以得到启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点静气,整天慌慌张张,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的这种态度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学生,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的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存在复杂的心灵困惑。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恬静和安宁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它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经典,华夏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咱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国学经典作文 篇7

  国学,就是指中国的知识;国学,也是知识的源泉。

  自打我学了国学以后,知识就增进了不少,说话时也常常运用一些成语,如:画蛇添足、一毛不拔、鞠躬尽瘁等,“背鼓上门—找打”、“飞机上挂水瓶—高水平(瓶)”等歇后语。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则是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看似写景,其实并不是的。这首诗是在告诉人们:学习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愿意学总还是有的。

  我也有对这首诗的看法:知识是学不完的,但还是有的。诗中的“清如许”,就是在问:你学来的知识是有益的,还是对你有伤害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指书本是知识之源,但不能全部依靠,就像陆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样。所以读书前想要思考一下才行。

  国学,这两个含有重大意义的字,让国学经典陪伴我们走过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天吧!

国学经典作文 篇8

  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吗,你肯定脱口而出,它们分别是:清朝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写的著作三国演义,有同样是元末明初的作家施耐庵写的水浒传,还有明朝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哪在你眼中的国学经典是什么样的,你百分之九十陷入了沉思,那让我来告诉你我眼中的国学经典吧。

  《论语》教我们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视仁德;《弟子规》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规范;《孔记》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准则。其中我觉得《弟子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德”是《弟子规》主要内容,他教会你如何尊重长辈,孝敬父母老师,关心兄弟姐妹。时时刻刻都要以“德”为先。“德”还可以让你拥有跟多的伙伴,有了伙伴就你就掌握了人生的主动权

  《弟子规》里的一句话让我感触特别深,这句话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从这句话我想到了自己对父母的态度。

  有一天,我正在玩电脑时,我早已把作业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突然妈妈说:“关了电脑去写作业。”我把妈妈的话当作了耳边风,妈妈又说了一次,

  我散漫无心的说:“反正放暑假了,玩一玩没关系的。”妈妈一而再再而三的来催促。我才慢悠悠的关了电脑,不舍得向书房走去。现在我觉得当时是多不应该呀!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是我国的骄傲之一。使人在读书中领悟自己的错误,使人们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一定要阅读这经典的国学,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实感,学会其中的道理,学会做人。

国学经典作文 篇9

  那书中醉人的清香浅浅,萦绕在我心中。

  小时候的我总不喜欢“大块头”似的名著,觉得厚厚的一本翻阅起来总枯燥无味。可当年龄逐渐增长,那些《儿童文学》杂志已经满足不了我对书的强烈渴求。于是那些颇具时代感的名著渐渐走进我的视野。起初还不能够读懂它的意思,还需要借助翻译,后来慢慢喜欢上了那些有些难懂却又极吸引人的词词句句。

  现在越来越喜欢厚重的国学经典它们就好像是沉淀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璀璨文化,捧在手中极有分量。

  我在这些经典中成长。“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老子教育我们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一生的坚守,将权势名利都看清。

  我在这些名著中感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仿佛感受到了李白忧国忧民的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仿佛领会到了辛弃疾以身报国的豪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孤独寂寞的神态……

  一次偶然的邂逅,我看到了《红楼梦》,我感叹这结局的悲哀,直到放下这本书,我仍不知该将那些丝丝缠绕在心头的忧愁怎么办才好,于是也曾抱怨曹雪芹狠心:为何不成全宝、黛二人间的那一段情,最后落得天各一方?许多个日子后,自己的情绪才能够稍稍平复。

  《水浒传》,这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名著。我总敬佩那些忠义两全、侠肝义胆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们兄弟间出生入死的情谊,当有人遇难时,他们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去救回,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团结的精神,才一次次击败强大的朝廷官军,取得胜利。我常常沉迷于这种英雄豪气的情节里。

  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便是《西游记》了,小时常常惊叹作者吴承恩的才能,为何他能够将原本虚幻的人物描绘的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瞧,那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还有火眼金睛竟如此厉害!往往在看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为他着迷。

  值得一看的经典还有许多:《诗经》以古朴的文字表达了人本初最真挚的感情,它不仅仅告诉我们爱,更让我们知晓了人生有万般无奈,好像生离死别、阴晴圆缺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来自三千年前古老的呼唤,如曼珠沙华,纵然无法摘取,却依然一直存活于心。

  国学经典伴随我成长,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只愿往后能捧一卷经典,静下来,再慢慢品读。

【国学经典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国学的作文精选-国学12-22

国学征文:学国学 考国学作文11-24

踏着国学的脚步作文-国学01-24

有关国学的作文大全-国学12-22

国学经典的作文08-08

经典的国学作文08-08

经典国学的作文08-08

国学的作文11-26

国学的作文09-28

学国学、品国学、悟国学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