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作文

时间:2022-05-19 18:41:04 国学 我要投稿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五篇

国学经典作文 篇1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当学生不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后,老师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将国学经典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当学生我手写我心,表情达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后,作文的有深度、有内涵就成为老师和学生们努力想达到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把积累的国学经典知识成功运用到作文当中,提升作文的内涵呢?笔者在平时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入手,教给学生将国学经典运用到作文中的技巧,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一经典一故事法

  在“百家讲坛”上,于丹讲《论语》时常常使用“一经典一故事法”。在作文中使用这个方法,可以成功地将国学经典运用到作文中。比如:谨铭同学采用于丹讲论语的“一经典一故事法”,将国学经典运用到作文中——

  《弟子规》里讲“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的笔丢了。找了我们的班长李永明,向他借笔,跟他说:“李永明,借根笔,我下午还你。”下午放学前,我及时把笔还给了他。过后不久,在一次单元考试中,我的笔写了一半没水了。我向李永明递了张纸条借笔。趁着老师不注意,他偷偷地把笔借给我。考完试后,我向李永明说声谢谢,及时把笔还给了他。《弟子规》讲的真的是太对了:“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这让我想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刚好放学,陈明同学没带雨伞,便向身边的林红同学借了一把红色雨伞,因为林红的妈妈正好开车来接她。过后,在放学的时候,我经常看着他们开心地一起从校门口走出来。我想:借伞的人一定是个善良之人,因为善良的人才值得深交。果然,又有一次,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在校门口,我又偶遇了这两个人,这次是林红没带雨伞,陈明同学看见了,就连忙撑着伞走了过来,和她共用这把雨伞。《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是正确的:世上还是好人多。我也要做这样善良的人。

  二、对话法

  在对话描写中融入国学经典也是国学作文的一个绝招。比如:楚莹同学采用“对话法”将国学经典句子运用到作文中。文章开头描写了妈妈与我的对话,并由经典带出了一件事,结尾又用“明白了一个道理”带出经典,首尾呼应——

  有一天,妈妈摸了摸我的脸,轻声告诉我:“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你怎么理解呢?”我歪着脑袋,对妈妈说:“公物虽小,也不能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就会让父母伤心。”妈妈听后,微笑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鬼,学了国学,你可懂得不少啊。”我不禁心里想起了这样的一件事……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火辣火辣的太阳无情地烤着大地。地面就像被烤热的铁锅一样。我和妈妈到牛排店吃牛排。我拿水果时看见一个人贼眉鼠眼,像只小老鼠似的。只见他到处打量一番,见没人注意到他,就打开放刀叉的柜子,偷偷拿了两副刀叉藏进口袋里。此时,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他的行为被服务员发现了,服务员皱着眉头:“请问先生为什么要拿走我们的刀叉?”那人火冒三丈地对服务员吼道:“你们饭店怎么这么无理,连客人的东西都说是你们的。这刀叉是我自己带来的。你不知道吗?”他的脖子顿时爆出了青筋。他的`叫声就像老虎在吼叫。最后,餐厅叫来了110,他被警察叔叔帶走了,现场他的家人看了,伤心不已。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国学中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的做人道理。

  三、线索法

  在作文的开头设计“题记”,在作文的结尾设计“后记”,然后在题记、行文、后记中三次出现主题一致的国学经典句子。这条国学句子做线索可以使文章有内涵而且中心突出。比如:下面的陈栩妍同学在文中采用“线索法”成功将国学经典句子运用到作文中——

  读《论语·为政》随想

  冷空气南下的一个星期天早上,下着阴冷的雨。我仍然坚持诵读国学,从中我学到了: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回答:“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帮助老父母操劳,有了酒食先让老父母吃,这就是孝子吗?不是的!对父母发自内心地、和颜悦色地爱,才是真正的孝顺!”这让我想到了两件事情——有一次我考了90分,那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回到家中,妈妈边炒菜边开心地问我:“宝贝你考了多少分啊?”我垂头丧气地说:“我考了90分。”妈妈大惊失色地说:“你居然才考90分!”她停下手里炒菜的活儿问:“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又粗心啦!”那天我没有跟妈妈顶嘴,一直静静地虚心地听妈妈说。因为《弟子规》教我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又有一次,我在邻居小花家和她一起写作业。她妈妈听到她考了80分,就一直责备她:“你这是怎么回事啊!”她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我考80分,你会死呀!”她妈妈气得脸色发紫,差点要打她。我想:她这样气妈妈,妈妈真的会被气死的。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但是我们要努力做到,这样父母才能开心长寿。因为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四、联想法

  国学作文的第四个技巧是“联想法”:从一本国学书联想到相关的事情。比如:坤元同学在国学作文中不仅运用了“线索法”,还成功运用了“联想法”:从一本国学书联想到相关的一件事情——

  读《弟子规》随想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继续捧书诵读国学,读到了《弟子规》中的这样一句话:“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先学做人很重要。只有知识,却不懂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华而不实的人。

  这让我联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情: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午后,雨声“沙沙沙”,像一曲好听的歌谣。一个中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小路上走,手里还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一看就是学霸模样。脚上锃亮的皮鞋像大理石地板反着光,格外引人注目。

  路上一个清洁工老人正冒着小雨扫地,大扫把在地上发出“唰唰唰唰”的声音。中学生边走边看书,从他身边走过,大扫把“唰”地扫过来,正好碰到了中学生的皮鞋,鞋子上顿时粘上了一堆黄色泥浆。中学生火冒三丈,厉声呵斥:

  “老头,你把我新买的皮鞋弄脏了!你赔!”粘上了泥浆的皮鞋不再锃亮,泥水在皮鞋上画出了一张扭曲变形的鬼脸。

  老人连忙说:“对不起!”并俯身用手要去擦中学生的皮鞋。中学生将身一扭,脚躲开了老人的手,用更刻薄的话吼叫:“脏手别来!越擦越脏!今天真是倒霉!”然后转身跑了。

  留下老人执着大扫把僵在原地,皱着眉头,一脸茫然。空气中留下了几声中学生皮鞋与水泥地碰撞的“咔咔咔”的声音,像锯木声尖而刺耳,与沙沙的雨声极不和谐。

  周围的人看到这个情景,纷纷摇头,对中学生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一个老婆婆走到老人旁边,对老人说:“别理这孩子!父母太没教养孩子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又有什么用!”

  我看到风夹着雨洒在老人花白的头发上.让人心疼。

  《孟子·梁惠王上》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学生将平时的诵读国学与作文有机融合在一起,许多学生的“国学作文”在《芗城芗讯》刊物上发表,反响热烈,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再次证明了国学作文的魅力无极限!因此,我认为:大力研究如何将国学经典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不仅可以使孩子们爱上国学经

  典,还可以让学生写出与众不同、富有深度的满分作文。

国学经典作文 篇2

  《国学经典》是一本传扬我们中国经典文化的书籍,是我们祖先让我们从其中的知识和故事中学到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在经典要义这一章有这样一些话让我记忆犹新,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如实回答,所以我们不知道的就是要说不知道,好请教老师和同学。“万物之生意,最可观。”这句话告诉我们:万物的生长情况是最值得观赏的,我们应当多去观赏一下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告诉我们:水石灵动的,代表了变通,比喻聪明的人;山是沉稳的,代表了沉静,比喻仁德的人。

  在故事这一章里,许多的故事都带着一些道理。如《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诚实守信,不要去欺骗别人,小朋友千万不要从小养成欺骗别人的坏习惯。《网开三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如果我宽容了别人,以后别人也会帮助我们。《子罕睦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因为谦让了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

  看,《国学经典》丰富多彩吧,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诵读它吧!让我们从优秀的国学经典中懂得知识与道理,让它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国学经典作文 篇3

  我们知道,国学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对我们儿童也更是有利。那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国学是什么呢,我呢最喜欢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有孔子的一些讲座,还有孔子讲的做人的道理。

  比如第一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这一篇主要是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律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慢,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比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多处可见。

  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的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的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慢,不亦君子乎?”这就是论语,读了论语我非常高兴,因为《论语》是我爱的一本书,这本书里面有一位老师,一位值得世人敬仰的孔圣人和一些平生做人的道理和一些怎么去学习的道理,让我从这里看到了许多。

  我还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三字经》,里有许多的国学故事,还有一些做人的和读书的事情比如第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篇的故事是晋代有一个叫周处的人,身高体壮,凶强侠气。因为父亲早死,所以没有人管教,动不动就打人,还欺负老百姓,老百姓都非常怕他,便把水中咬龙、山中老虎和他称为“三害”这三害中最让人头痛的是周处,一个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周处去杀蛟龙,老虎,周处便答应了,周处带着刀来到了山上,把山上的老虎杀了,又来到了水上去杀蛟龙,他和蛟龙战了三天三夜,人们还以为可以杀了三害,没想到三害都杀了。人们纷纷祝贺摆酒,结果周处杀了蛟龙来了,看到人们都还以为他死了而欢呼,于是周处便开如认错,开始从新做人,他认真学习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事。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两本书里我还学到了许多知识。

国学经典作文 篇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伴着琅琅的读书声,学校开始了每天必修的课程——国学。

  在我还未进校门的时候,爷爷常常教我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当时我还小,只知道这叫《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并不理解什么意思。

  直到现在,我才逐渐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深长的道理,也理解了国学的魅力所在。

  我喜爱国学不仅仅在于他无限的魅力,更在于他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关于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学习上不能弄虚作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思考的重要性以及要合理利用书本的知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上虚心请教。

  关于孝道,“子欲养而亲不待”告诉我们行孝要及时;“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则须敬承”告诉我们要认真听取父母的教诲;“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告诉我么你要善待照顾父母,用真心爱父母。

  关于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清强加给别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诉我们要学会尊敬他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告诉我们要知错能改,就是最好的了。

  国学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夜空;国学如沙漠中的一株小草,点染了沙土;而今,他似一位导师,伴着我成长!

国学经典作文 篇5

  国学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两个人团结一心就能有切玉断金的力量。

  自从认识了国学后,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大的收获是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一年的事业打算应在春天,为一天的事情打算应在于寅时,一个家庭的成功首先要和睦,一生的成功首先要勤劳。从这句话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抓紧时间,为了明天不能盲目的生活,要有目标努力地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孝敬父母,帮爸爸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为了以后的成功就要辛勤努力的学习,为了明天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了国学以后,我还了解到我们伟大祖国更多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更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国学使我懂得要有礼貌,要孝敬父母长辈,要乐于助人,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等等,我一定要把这些从书本中学到的道理和知识,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五篇】相关文章: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四篇05-16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7篇05-12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5篇05-05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9篇04-28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10篇04-28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8篇04-28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9篇04-22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八篇04-22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九篇04-16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编6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