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作文

时间:2022-05-14 10:47:32 国学 我要投稿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总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总七篇

国学经典作文 篇1

  国学如同精致的布料织成的一件袈裟,上面镶嵌着很多的美丽的砖石。那钻石就是整个袈裟的亮点。国学又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树上的果实就成了整个大树的代表,是大树的亮点。没有钻石的闪烁,袈裟就不会价值连城,没有果实的诱惑,大树就不再吸引人。国学也如此,国学的亮点是国学更有价值。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便是智慧。人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成长,自然有很多东西是不懂。但由于人们的攀比和懒惰之心,使人把不知说成知道。用这种方式来获取人们的赞赏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越是体会到被赞赏的快乐就越要以“知”代不知。从而使你本来的对知识的渴望冲得一干二净。最后远远不及以前。所以孔子说得好,实事求是的学习的态度是一种智慧。说谎的那种小聪明,在这种高大智慧面前小如砂石。同学们也喜欢这中小聪明:老师讲完课,问同学们懂没有.异口同声说“懂。”但是到考试时就抄别人的作业了。

  平时老师说“取长补短。”正是映衬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个人都与优点和缺点。然而我们人有个习惯。总是看见被人的缺点而看不见自己的缺点,总是看见自己的优点,看不见被人的优点。正是由于这个习惯,使人“不识庐山正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无法发现并改正缺点。这时我们需要一个挚友,就是能大胆说出你缺点的朋友。他使你发现你发现不了的不足,因为种种原因,让你不得不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别人与自己有了解清楚了,自然就“其不善者而改之。”

  国学与现实联系的很紧密,只要你留心发现,你将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国学,处处皆亮点。

国学经典作文 篇2

  一说国学,我就想起上幼儿园时学的《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小朋友们都声嘶力竭的跟着老师朗读,我也大声地读着。当然却不知所云。直到现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深长的道理,也理解了国学魅力所在。

  “入则孝”讲的就是亲情。“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告诉我们要认真听取父母的教诲。“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告诉人们要善待、照顾父母。现在家里有暖气空调,不需要我们扇扇子暖被窝,但我们也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爱我们的父母。

  关于学习,孔子也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这个最好的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能弄虚作假,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不懂装懂,而且要做到学了新知识不忘旧知识,要不断复习巩固。

  助人为乐、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都是良好的优秀品质。作为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的一些所谓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现在《三字经》和《弟子规》已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向导,是我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它就像一位严肃的启蒙老师,教给我怎么做才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不断修正我的坏习惯,伴我成长。

  愿我们这一代在这些经典的文学的熏陶下,能拥有许多优良品质,能为国家作出一份贡献,在其陪伴下健康成长。

国学经典作文 篇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国学经典。国学,是先人历尽沧桑后的感悟,是先人对人生的品读,是先人高尚的情怀,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凝聚成的灵魂。就像鱼儿不能离开水源,大树不能离开土壤,白云不能离开天空一样。如果中华文化离开了国学,就没有了它自己的灵魂,只剩下一具毫无意义的空壳。

  国学,对我的爷爷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字眼。他对国学的喜爱,用狂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从小到大,我的印象最深的便是爷爷书房里那些堆积如山的国学经典。爷爷曾经告诉过我,在我小的时候,他经常抱着我在摇椅上坐着,一边念着口中诗句,一边逗着我玩儿。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听到那些诗句,总是会乐呵呵地笑起来。

  “守孝不知红日落,思亲常望白云飞。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诲杳无声。”这是爷爷经常念的一首诗,小时候也许是还小,还不懂得这首诗的意思,只会在爷爷身旁咿咿呀呀地叫着,丝毫感受不到当时沉闷的气氛。长大后,才明白这首诗真正的含义。现在回想起那个场景,才发现,每当爷爷念起这首诗时,总是在红日落于西山时坐在门口,呆呆地看着遥远的天际线发呆。我似乎记得,当时,他那双眼里似乎没有了以往的光彩,但是,又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他眼里缓缓流动,是什么呢?我有些看不透。那双眼里拥有的情绪太多,让我不知道如何解读。

  也不知道是因为自幼在爷爷身边长大而受到的熏陶,还是因为国学自身对我的吸引力。我从小学开始便渐渐喜欢上国学。比起外国诗人那些极富生活情趣的诗句,我更喜欢国学里蕴含的深刻奥秘。当同学之间都开始流行起用外国诗人所写的诗句当座右铭时,我却与众不同的用了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写到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希望用这句话警醒自己,让自己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不只是孔子,我还喜欢李白。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飘逸的诗风毫不做作,一切都显得那么潇洒、自然,夸张而真实。他的诗常常给我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感受。不仅仅是他的诗歌,他傲然不屈,蔑视权贵,鄙夷庸俗,渴望自由的精神,也使他的人格充满了魅力。我喜欢李白,正是因为李白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他飘逸浪漫的诗风深深吸引了我。他那充满哲理的诗句,总是让我懂得许多道理。

  国学经典总是让我们不断的领悟到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明辨是非。国学经典犹如我们的精神食粮,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升华了我们的灵魂,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

国学经典作文 篇4

  国学,如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照亮了整片大地;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滋养了一方生灵;如春夜里的一阵细雨,滋润世间万物。

  我能体会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能体会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能体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峥峥傲骨;能体会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洁身自好;能体会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心;更能体会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寂寞……

  如果说国学是片汪洋,那么我就只是一滴牛毛细雨罢了;如果说国学是片森林,那么我只是其中的一片叶子而已;如果说国学是浩瀚无垠宇宙,那么我只不过是一只渺小的蚂蚁而已。其实我对于国学还是了解甚少,我所接触的只不过是它的冰山一角罢了。

  第一次看国学经典的书,是那本百看不厌的《三国演义》。那时我八岁,处于拥有极强好奇心的年龄段,我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仍然被誉为名著,所以打算“探究竟”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内容烦琐,毫无趣味,可是我看着看着,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它爱不释手:吃饭拿着,上学带着,连走路都想着。另外一本书,是我们中华民族之国粹:《论语》第一次接触它是在六年级时,爸爸推荐的,我自然也读了,只是没有那么用心去读就是了。但它还是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记得最清楚,给我的印象也最深刻。《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菜根潭》教会我们要在普通的生活中寻找快乐的影子,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读书好似爬山,爬的越高,望的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获越满。让我们多读这些书,让国学和我们一起长大吧!

国学经典作文 篇5

  吟诗,赏人生百态;品词,看人间冷暖;读文,阅世态炎凉。悠久的历史里大浪淘沙,多少诗词如一颗颗灿烂的珍珠,在万古长河中熠熠生辉,又有多少“黄金屋”成为经典,在无数的人心中闪烁着夺目的光彩,陪伴着我们前行……

  仍记得小时候咿呀学语,我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接触了一些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便是童年的主旋律。学习数学,“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也是常常吟诵。诗词如歌,稚嫩的歌声常在春天回响,虽不识得其中意,歌中却有朦胧情。朗诵的声音如风,吹拂着春游之人疲惫的脸,吹绿了满山遍野的草。朗诵的声音如雨,灌溉了山间的小溪与河流,滋润着美丽鲜艳的花朵,与天真稚嫩的孩子一同绽放出一张张笑脸。小时候学的古诗现在大多都记得,记得最深的则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正是这首诗,让我体会到农民的辛苦,懂得珍惜生活。

  到了小学,才真正开始学习诗、品味词,才又惊叹:嗬!诗词中竟有如此多、如此浓烈的情感。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扬起前行的风帆,我仿佛看到李白郁郁不得志而醉酒,他在海边豪迈而从容地注视着、指点着来往的船只,那些船只,驶向了港湾,也驶入了他的胸怀。是啊!我的胸中可容天下,可天下哪有容我之地?须发如雪的李白满怀感慨。我又看到了他独立舟头,面对滔天的大浪毫不惊慌,反而爽朗一笑。风浪算什么,失败算什么,我李白乃天上谪仙,岂能被人间烦恼所左右。

  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让我体会到如今生活的幸福,懂得了满足。我仿佛看到一座破烂的屋舍,杜甫将自己裹在被单中,那被单已破烂如同渔网。这渔网里,除了杜甫,还有杜甫的`小儿子啊!杜老先生,您不是诗圣吗?您不是“一览众山小”吗?为何您的晚年如此凄凉?我看到您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火光,似乎能照彻整个黑夜,照彻所有的黑暗,你看着没有屋顶的茅屋,幽幽说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此境地,您心中忧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苍生,这是何等的襟怀!

  等到上了初中,学习负担渐渐变重,压力也渐渐变大,却也同时读懂了许多现代名家经典。《城南旧事》让我怀念童年,又带有淡淡哀愁,沉沉相思;《骆驼祥子》让我看到北平风情,又看到了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凄惨生活;《傅雷家书》让我懂得了父母的谆谆教诲,又教我做事,伴我做人。正因有了一本本书,它们塑造、洗涤了我的灵魂。

  国学经典,源远流长,江山辈有人才出,他们生命虽然短暂,却化作国学永远流传,滋润了无数代人。生在文化底蕴如此丰厚的中国,我怎能不更加努力学习。千年国学,煌煌如日,前行路上,感谢有你,伴着希望,伴我成长!

国学经典作文 篇6

  国学经典,是一首悦耳动听的歌,唱不尽人性是非善恶,喜怒哀乐;国学经典,是一杯香茗,茶淡雅幽香,宁静至此升华;国学经典,是一幅画卷,绘不尽人间悲欢离合。

  每当我手里捧着《唐诗》时,都仿佛置身其中,千百年前古老的画卷在我眼前展现开来。

  那是你吗?迎着春风彼岸而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鲜花是你那绝丽的笑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翠色流欲的小草是你那灵动的双眸。“春风又绿江南岸”,和煦的春风是你乌润和顺的发丝;“春来江水碧如蓝”,碧水是你那俊丽的樱桃小嘴。

  春之美,即是唐诗之美。

  每当我的手中捧着《宋词》时,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被我翻开,我感受到了它那永不磨灭的豪情壮志,并被深深地鼓舞着。仿佛是一首歌。

  那是你吗?踏着秋风落叶而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梧桐是你那难言的凄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满月是你对亲人的思念;“无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是那对沉默的无奈;“衡阳雁去无留意”,北燕是你思乡的苦涩。

  秋之悲,即是宋词之悲。

  每当我的手中捧着《元曲》时,我都仿佛品到了一杯香茗,在宁静中感受它徐徐升起的芳香。

  那是你吗?迎着瑞雪丰年而来。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雪花是你那凄凉的情感;“自修官清煞陶家,为调羹俗了梅花”,寒梅是你那人情中的冷与暖;“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梨花是你那憔悴的痕迹;“絮飞飘白雪,口香荷叶风”瑞雪是你那善良的根本。

  冬之叹,即是元曲之叹。

  走进国学经典,如畅饮沁人心脾的甘露,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澄澈而明亮;走进国学经典,如感受熏人心醉的海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纯净而宽敞;走进国学经典,如领略令人心折的“白雪”,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安静而平和……

  走进你,我看到唐诗之美,宋词之悲,元曲之叹。

国学经典作文 篇7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的这种态度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学生,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的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存在复杂的心灵困惑。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恬静和安宁的心境。

  孔夫子关于学习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庆幸是润新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润新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润新是幸福的,因为润新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我知道学习任何经典,先人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总七篇】相关文章: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七篇03-25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七篇03-19

国学经典作文汇总七篇03-30

精选诵读国学经典作文七篇04-21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合集七篇04-04

【精华】国学经典作文汇总七篇05-03

【必备】国学经典作文汇总七篇04-16

【精品】国学经典作文汇总七篇04-02

有关国学经典作文汇总七篇03-25

【精选】国学经典作文汇总6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