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作文300字

时间:2021-09-01 09:33:46 故宫 我要投稿

【精选】故宫作文300字四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宫作文300字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故宫作文300字四篇

故宫作文300字 篇1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北京的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是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我们从午门进入,穿过金水桥,通过太和门。来到了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中国现存规格最高的宫殿,被称为“东方三大殿”之首。这也是紫禁城的重心所在,用来举行各种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

  太和殿屋顶角上的神兽有十个,重脊前为骑凤仙人,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等。

  太和殿内装饰十分豪华,金砖铺地,摆放着金漆云龙纹宝座,镶嵌了成千上万条金龙纹,精美异常。殿前还设有日晷、铜龟、铜鹤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接着我们又一次来到了中和殿,保和殿。但是因故宫太大,而且我们很累没有看完整,现在想想还心存遗憾。

  我真想再游览一次故宫。

故宫作文300字 篇2

  春风吹过柳枝,草地一片碧绿。春天的故宫,清风拂面,柳树发芽。我和妈妈一起去故宫,观赏神秘的九龙壁。

  站在九龙壁的正前方,抬头仰望着近30米长的琉璃影壁和神采熠熠的龙时,我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勤劳而赞叹。

  我最喜欢的龙,是居为中间的大金龙,它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眼睛十分有神,坚定地目视着前方,长长的须在空中飘逸着,威风凛然。金龙的旁边是一条蓝色的龙,它似乎要和金龙争抢这颗火焰宝珠,腹部绕了一圈又一圈。蓝龙嘴巴微张开,身上的鳞片闪闪发亮,好像要跃出影壁,朝我们扑来。蓝龙旁边是一条白龙,头向上伸,尾在壁上盘旋,爪紧紧的摁住墙,尾巴略有上扬。

  看完九龙壁,我来到了故宫中的御道。在台阶的中间有一条长而宽的浮雕,上边刻着许多的龙,所有龙都是龙头对龙头,也再次验证了故宫中有许多对称的装饰,所有龙的面部雕刻也都十分细致,一丝不苟。

  这次对故官的走访我印象深刻。虽然皇王时代与封建社会已离我们远去,但是龙的精神依旧存在,龙的气魄也值得我们去传承。

故宫作文300字 篇3

  北京故宫是个美丽的宫殿。

  进了北京故宫,过了天安门和端门,就来到了北京故宫的正大门——午门。北京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建成于公元1420年,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北京故宫规模巨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差不多有1800个篮球场那么大。

  走进午门,就来到了太和门。进了太和门,就来到了有名的'太和殿。太和殿上面是闪闪发光的金色瓦片,下面是白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汉白玉台阶。太和殿里放着一把纯金打造的龙椅,那便是皇帝上朝时的坐位。

  从太和殿在往后走,就可以看到两座宫殿,它们就是与太和殿并称“北京故宫三大名殿”的中和殿和保和殿。

  中和殿是皇帝的“休息室”,每天,皇帝上朝前和下朝后都会到这儿更衣休息。

  保和殿在明代是皇帝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考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从旁边的台阶上下来,就是后宫。后宫是给妃子、太后、皇帝、皇后以及皇子皇孙住的地方,有很多的美丽的宫殿。

  北京故宫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希望你能去细细游赏。

故宫作文300字 篇4

  世界那么大,我最想去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京城皇帝的住宅。故宫里有博物馆,历史馆,故宫大殿,御花园……里面的许多文物都是经过当时的工匠们、精雕细琢而打磨出来的。故宫里的房子上有许多古代文案,比如回纹、花草纹、云纹、火纹等。

  我经常想象着自己穿着汉服,走进大殿。仿佛看见皇帝身穿龙袍高高在上、坐在王位上,大臣们按文武分为两列、笔直地站立在大殿中,他们与皇帝商讨着国家大事,听皇帝发号司令及训话。

  小时候,我经常问妈妈:“妈妈,您什么时候带我去故宫玩呢?”妈妈微笑着问我:“你为什么相去故宫呢?”那时候,我只是觉得故宫里有皇帝,很繁华,有美味佳肴,肯定很好玩。

  经过幼儿园、小学前三年、自己的广泛阅读、电视及电影的熏陶,我逐渐了解到:故宫对中国来说,不只是一个皇帝的住宅,更是蕴藏着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宝地。

  为什么我最想去故宫?我想去看宏伟的故宫大殿,想去看故宫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想去看历史馆中收藏的故宫历史,想透过故宫的文物及建筑、了解故宫传递的--中国古代悠远的历史及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