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观后感第六期

时间:2021-08-14 13:52:2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朗读者观后感第六期2017年

  《朗读者》这类节目,对情感的定位与前两年流行的爆款“暖男文”的感情支点一样不堪一击。下面是朗读者观后感第六期,快来围观吧。

朗读者观后感第六期2017年

  朗读者观后感第六期2017年【篇一】

  《朗读者》中,倪萍捧着一束鲜花缓缓走向舞台,主持人董卿看了一眼就泪崩了,一边擦泪一边迎上前去。录制结束,倪萍接受媒体的采访。在倪萍58年的人生中,荣誉有过,坎坷有过。她说如果有来世,不要爱情,不要孩子,不要父母,她就想一个人过……

  1 “被取代”时曾经很“悲壮”

  倪萍一共主持了两百多期《综艺大观》,后来台里决定公开选主持人,同事都特别怕伤害到倪萍,“下午两点公开招聘”,声音轻得像跟地下工作者接头一样。当时有8个主持人面试,最后周涛上,第一次见周涛,倪萍用“悲壮”形容自己的心情。

  《综艺大观》录制新主持人的时候,倪萍坐在在观众席,镜头切到自己,按照导演要求,她热烈鼓掌表示欢迎。晚上回家后,她一夜没睡,“当有人取代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失去了一块阵地。”

  倪萍嘴上说得再慷慨,心里还是有点赌气的。2002年,杨亚洲找她演《美丽的大脚》,她觉得年纪大了,选择的机会少了,40多岁的时候尝试一下新的角色。那一年,倪萍调到了电视剧制作中心。

  春晚也是如此,倪萍前后一共主持过13届春晚,她说:“(春晚)是一个特别光荣的岗位,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岗位,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岗位,是一个运气的岗位。你做过了不会辛苦,你离开也是自然而然。我成熟得比较早,衰老得比较早,提前预见了自己的未来……”

  倪萍回忆:“《综艺大观》是最得意的时候,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综艺大观》一直播,我就像疯了一样。现在回头看看,我都很怀念那个时代。”

  2014年,倪萍回到央视主持《等着我》,那个时候,她已经胖得厉害,“这个节目每一次录我都很累,心累。我同情这些苦难者,我努力在帮他们,但是能力有限,所以心里很着急。倾听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慰藉,所以我是一个比较好的倾听者。”

  2 不主持了还有别的事可以做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骂声,有人说她老,说她丑,说她三观不正。她也想变美,但是,她只要往美容院床上一躺,脑子里全是事儿,如坐针毡。热瑜伽减肥也半途而废,“我没有时间,我要回去画画。”倪萍有钱,两辆顶配奥迪,多处房产,她对自己“抠门”,但她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捐款100万元,为西部缺水的农村捐款100万元。

  有人问:您在主持道路上还会坚持多久?她说:“我不知道。反正目前做《等着我》,我还坚守着。有一天不做了,我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我写书、画画、拍电影,都是我想做的事。总而言之,生命中还有许多能再上一个台阶的事。”

  倪萍喜欢做饭,家里煤气炉上总炖着东西。她在一张紫檀大画案上作画——画画这个爱好,是她跟好朋友、歌唱家苏小明学的。2011年,倪萍拿起画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朋友说她是华丽转身,她母亲说她是“滑稽转身”。

  倪萍说:“主持节目也好,拍电影也好,画画也好,写书也好,对我来说不存在转换问题。拿起笔来我就能画、能写,拿起话筒来我就能主持。这些都是骨子里的。”

  3 儿子如今是生活的重中之重

  倪萍40岁才生下了儿子森。森11个月时,倪萍发觉他老是摔跤,眼睛不能注视,不能随着光线游走,抓不到眼前的物品。到医院去,结果很不乐观——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的最佳时间是新生儿出生8到17周之间。

  森的眼疾发现得太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倪萍那时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恐惧,“作为母亲我并不是特别坚强,我像所有的普通人一样,常常脆弱和无助。”多少个后半夜,她灯也不开,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姥姥劝她:“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

  为了带孩子去美国治病,只要酬劳比来回机票高的活她都接。直到森10岁,医生才说等以后结了婚再来复查。倪萍听到这话,满眼泪水,看着儿子说:“60岁再结婚吧,妈妈不想再来复查了。”

  在《朗读者》里,倪萍讲述了这段苦难,泪眼婆娑。那10年为了孩子,她债台高筑,迅速衰老,拍杨亚洲的《雪花那个飘》,零下十几度,脚放在冰河里泡太久受了大寒落下的病根,她现在腰不能久坐,腿不能久站。但她说感谢有这份苦难,让她变得更加坚强。

  如今,森快考大学了,倪萍有空就会去陪儿子。母子俩有时候也会聊聊未来,“我还是说你放松,你自己去选择考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应该说我们这些年的经历锻炼了我,更锻炼了他,他很坚强。这一点我挺欣慰的。”

  如今儿子是倪萍的全部,她对名誉、金钱已不再有任何欲望。未来,她有两个心愿,“一是写长篇,写一个清冷的母亲。写我们姥姥,妈妈,我这一代,以她们为引子吧。我着重写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感受,亲情和血缘的感受。还有一个,是希望儿子身体健康,等以后让我可以帮他带带孙子……”

  在一次电视访问中,倪萍曾说:“我下辈子不想要父母,不想要孩子,不想要爱情,我就自己一个人过。像苏小明一样,舒舒服服泡上一次玫瑰浴,点一支香烟,倒一杯红酒。”

  朗读者观后感第六期2017年【篇二】

  央视习惯“煽情”,《艺术人生》、《感动中国》、《等着我》无一不充满了强烈的道德感召力,再加上策划环节的悉心布局,只要情感丰富的人,跟着节目思路走下去,想不哭也难。但有时也有点用力过度,容易入戏太深沉浸其中,难免露点马脚,在坊间起着适得其反的效果。

  最近几年,在各大卫视娱乐和网络综艺的夹击下,央视也在尽可能地转型,其《出彩中国人》、《中国好歌曲》等新节目都在努力地证明他们在接地气,在跟卫视和网络做正面竞争。但是可能由于根子上的血统的原因,身段始终放得不是那么自如,就算是搞笑也始终有种“就怕你不笑,所以我得想办法胳肢你”的味道,而努力打造的“一哥”、“一姐”们,跟站在前排的综艺主持人们对比,似乎还是缺点儿什么。

  所以,还是索性退回去好了。《朗读者》的横空出世丝毫不会让人惊奇,习惯了一个套路的东西,在旧习惯的牵引下,很容易回到原有的轨道。而这次,不光踏对了电视节目的节奏,也踩对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鼓点。

  一眼望去,《朗读者》是一档成功的节目,分析起来大抵无非以下几点:定位精准,宏观上跟对了政府推动全民阅读的政策导向,也符合教育人民群众的党媒定位;制作精良,主持人董卿多年的个人品牌积累,兼制作人的双重身份,完全给了这档节目足够的赋能,再加上华美的殿堂级陈设和社会名流的参与,足够吸睛;情感丰富,处处可见策划团队的功力,在嘉宾选择、话题设置、美文选择等流程中,既有着强烈央视风格的情感表达,也有着明星效应下的金句、爆料等适应网络传播的衍生品,比如濮存昕的往事、刘震云的初恋。

  但是,这些就够了吗?于节目本身来看是足够了,广告、收视率、网络点播量都非常可观,再加上媒体公关带来的口碑,可以说各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然而,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来说,明显不够。

  在我看来,《朗读者》这类节目,对情感的定位与前两年流行的爆款“暖男文”的.感情支点一样不堪一击。这种节目的流行,也暗合了网络传播需要以那些似是而非的情感,来呼应一些浅显的感情表达和道德诉求。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去中心化的碎片化阅读,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消解了传统主流话语的影响,不再包裹在各种传统叙事里面,但有一利必有一弊,个人的情感诉求很容易被不断出现的同质化的东西吸进去,就如一个黑洞一般,所见所思都是自己的兴趣点。机器算法们的发明者和驱动者们也深谙此道,利用人性的这个弱点,来兜售自己的产品。《朗读者》这类节目,大体上是这几种文化形态媾和的产物,利用一种情感诉求来不断吸引人,也是把成功者的故事换个形式重新呈现出来。本质上,是一种变形的成功学崇拜。

  探讨这个节目,无坚不摧的利器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面现成的结论俯拾皆是,至于这种策划周密的节目,一句话就可以消解掉:“ 好……现在 常被用于广播和电视的新闻节目,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这句话如果是枪的话,《朗读者》就是依样画好的靶子,每期美轮美奂的节目都是由几个故事穿起来的,主持人的表达方式也类似于“好……现在”的样子。虽然节目制作方在努力寻找各种主题,如“遇见”、“陪伴”、“礼物”等等,但是你能在濮存昕的故事和柳传志的家信中找到哪些逻辑自洽、能在王学圻朗读的《平凡的世界》和柯洁朗读的《哈利·波特》中找到哪些相通之处吗?不能。假设节目组把孙少安和哈利·波特放在一起类比,哈迷们十之八九会表示不满。这种节目,本质上还是一种碎片化的表达。利用某时某刻的观点触达,制造瞬间的感动。而被电视驯化多年的观众们,也熟悉这个套路,懂得彼此配合,“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时间段的思想或情绪带到下一个时间段。”

  退回到节目名字,《朗读者》这个名字,最初让人想到的是同名的德国小说及其改编而成的电影《生死朗读》,这个负责而又引人思考的悲剧,讲述男孩米夏和女人汉娜之间充满激情的忘年恋,而故事的深层含义则是近代德国人对于历史、暴行与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第三帝国历史、人性、代际关系等层面的反思。而小说中对罪责和法律公正性的探讨是作者关注的焦点。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在谈及小说《朗读者》时表示:“《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

  长久以来,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观点都在佐证着一个观点:中国人不读书。似乎手机阅读、视频、网络文学带来的是一个让人闹心的“美丽新世界”。比不读书更加可怕的是碎片化的阅读对人思考的消磨,用书的语句来填充中国人的碎片化时间,促使中国人思考,并且培养形成感召力,让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这个节目在对外的定位中,宣称“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大抵上还是板起脸来教导群氓的姿态,意思是你们得多读书啊。

  听来更像是天方夜谭。且不说目前播出的五期节目里面选取的书单,大部分都在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阅读必读书目的范围之内,且所有的文本定位都在于有板有眼地展示似水柔情,而那些真正能够带来思考的书目,是不可能走进来的,比如对时代对历史的反思性文字,是电视本身拒绝的,也是节目背后的有形之手所排斥的。而这种配合着灯光、音乐、故事和美人的阅读形式,跟读书的本义也是相去甚远的。读书本是一件私事,这里面有寻找情感共鸣的需要,有思考的意义,也可以有生存的需求。大庭广众之下,即使拿着羊皮卷、宋版书,性质更多地也不是读书,只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