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

时间:2022-12-07 20:11:3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1

  近期,央视连续播出五集大型纪录片《大国建造》(第二季)。影片用唯美的画面、超炫的镜头、独到的视角、诗意的语言,震撼呈现了一个个超级工程,对于一个工程人,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尤其是第五集《聚能追光》,所展现的项目全是中国能建近年来承建的大型能源工程,彰显了能建之“新”、能建之“奇”、能建之“特”。

  “新”,就是创新、新颖,前所未有。每集片头都有一个海上风机的特炫镜头,那是神泉二海上风电EPC总承包的现场,是中国迄今为止量产化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海上风电在中国发展仅十余年,中国能建始终紧跟国际能源发展最前沿,建设了一大批项目。片中引用一个风机厂家人员所说“没有想到过海上风电发展的那么快,一开始我们研发11兆瓦的,我们认为这个是王炸,就当它真的批量交付的时候,发现它并不是王炸了。”这就是海上风电,如风一样的发展速度。实际上,海上风电产业链上的每一家企业都在不断刷新追风纪录,中国能建在这个产业链规划、设计、建设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次升级,对设计、施工都是全新的挑战。还有储能技术也是近些年日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在我们的传统意识当中,电是特殊的产品,因为它不能储存。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迫在眉睫,储能技术应运而生并加速发展。第2集介绍的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第3集展示的乌兰察布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的中国首个储能配置达到千兆瓦时的储能场站就是两种储能形式,前者是物理储能,后者是电化学储能,而这些新兴工程都是中国能建的杰作。

  “奇”,就是惊奇、奇观,叹为观止。说起中国水电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万里长江第一坝”的葛洲坝和“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每一座大坝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而这都是中国能建人的匠心之作。今天的中国能建人又奋战在金沙江上游的乌东德、白鹤滩。第5集用了大量的镜头讲述了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乌东德水电站的大坝是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双曲拱坝,采用了智能灌浆、智能通水等创新技术,解决温差变化过大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世界性难题,造就真正的无缝大坝。白鹤滩水电站装有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施工难度、安装精度都超乎想象,重达8000吨的单台机组轴承摆度控制在0.1毫米以内,部件震动控制在0.03毫米!中国能建人又在世界水电史上创造了新的奇迹。

  “特”,就是独特、特别,人无我有。第1集中有这样一段介绍,柴达木盆地钻井开采4000米以下的2米厚的页岩油,固井水泥的质量关乎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而这个水泥竟来自千里之外的湖南石门,这里有中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在这里根据每口井的深度、温度、压力、环境等进行调配调试,定制一井一方的专属水泥配方,没想到水泥这个最常见的东西还能做出这么大学问,这个特种水泥生产基地就是中国能建的。在第2集中,广东开平地下700米建设中科院中微子深地实验室,要求水泥一百年不变形,强度不衰减,不能有裂缝,而这也只有用湖南石门中国能建生产的特种水泥,这颠覆我对水泥的认知。人无我有,这就是中国能建的过人之处。

  能建之“新”、能建之“奇”、能建之“特”,其背后是能建之“情”——情怀,那是13万能建人怀揣国之大者的情怀、立志产业报国的情怀、踏实为民造福的情怀。第5集用了很长一段镜头拍摄了在乌东德电站工地上一个“葛二代”和一个“葛三代”的对话,“一个大坝一干就是十几年,一家祖孙三代都是建大坝”,这是能建人情怀的朴实;在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夜晚,青藏联网工程勘测设计工程师在帐篷外吃着泡面,仰望星空,“天上的星星亿万颗,就像我们人一样,芸芸众生中都不起眼,各个专业聚在一起,才能把一条线路建起来,电网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能建人情怀的浪漫;在西藏阿里雪山之下,中国能建西南院的工程师望着自己设计的迄今海拔最高的500千伏输电线路,指着仿藏羚羊设计的羊角铁塔,亲切地说“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白绒山羊塔和岗巴羊塔,就是我在阿里的丫丫和果果。”这是能建人情怀的幽默。

  正如纪录片片尾曲《青山看见》中所唱:一竖两点,情字浮现,赤子的心,青山看见。

  我是能建人,我为大国建造有我能建而骄傲。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大型纪录片《大国建造》第二季强势推出。这部通过纪录中国重大工程项目关键性施工节点的作品,以其崇高立意、独特视角、优美笔触记录了当前中国部分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艺术性地展现出中国工程建设者的'精神风貌,生动地见证了新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本质地诠释出中国社会的发展经验和人民群众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的精气神。

  首先,《大国建造》第二季紧扣时代发展脉络,将镜头对准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的重大工程项目,聚焦施工难题的中国解决方案,形成本片讴歌时代、讴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赞歌式主题与风格。从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的厦门新会展中心超过18万吨钢结构,纵横而成的超大型闽南大厝置顶工程,到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被设计成河流曲线的S形不规则非对称性斜拉索桥建设;从黄河上游玛尔挡水电站上水库、下水库形成的“巨型充电宝”到深圳地下城市智慧管廊项目;从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解决新疆阿克苏春季灌溉,到广西柳州为混凝土做“CT”扫描为混凝土注入“温情”;从世界排名第七位的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无缝大坝浇筑,到白鹤滩水电站最后10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到北京古运河畔的“绿心之眼”……作品全面聚焦中国建造,体现中国创造,展现中国成就。如果站在全球视域的角度,这些有关中国的发展故事,本质地回答了这样一个历史性追问:中国当代的发展成就是如何实现的,它离不开这样四个主题词:勤劳、智慧、勇敢、创造。站在国内的传播角度,本片所讲述的故事又似乎是身边人的普通故事,受众可以从中体会属于这个时代的普通劳动者的自豪与喜悦。从谭培伟蜘蛛人的作业面,到阿克苏做手抓饭的阿布力孜夫妇;从厦门新会展中心项目建设负责人孙德畅,到广州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项目经理张美飞……这些建设者们从事着不同的专业岗位,但他们有着时代所注入的共性:敬业与专业。这成为中国工程建造乃至时代发展进步的职业伦理特征。

  第二,本片的电视叙事结构,展现出视听艺术语言的特有魅力。镜头的两极叙事总是那么富有张力:工程的地理地质风貌的全景展现与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困难形成的因果关系制造出强烈的悬念;而工程师与施工人员工程处置现场的特写镜头渲染出任务的艰巨、工作的难度以及处置的专业、艰辛。上述两条叙事线索在片中形成十字交叉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个个游动的坐标,时刻标定着工程进度与施工人员的关系。这使得节目既有时代、地理的宏观感受,又注重施工人员劳作的专业细节展示。这使得《大国建造》第二季各集节目内容形成勾连,叙事风格保持一致。应当强调的是,这样的十字交叉的叙事结构,辅助以同期声的恰当运用不仅仅是本片成功经验,它还体现出当前国际视听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三,本片的解说词值得称道,它鲜明地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要素,甚至不惜浓墨重彩地导入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在国际纪录片创作领域,通常会将解说词的分量尽量压低。这是因为部分创作者认为人类言语解说的过渡介入,会削弱纪录片纪录生活的客观性。在我国纪录片创作领域,这样的思潮源于20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有的创作者甚至提出纪录片应当采取“零度情感”模式,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客观纪录属性。这似乎成为了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法则。但是,反复观摩《大国建造》第二季,你不得不为其张扬、华美而又恰如其分的解说词所折服。对于具有宣传属性的纪录片,其解说词理直而气壮地将汉语言中最美丽的辞藻奉献给当代的劳动者、时代的创造者,奉献给时代的伟大工程是如此的恰当。在本片第一季的序曲部分,解说词云:“日月为眸江山为脉,建造一如笔墨落笔万物山河。鱼群游过百川,灯火如海。马匹踏遍千山,如浪蜿蜒。飞鸟掠过万家的屋檐,也飞入时光的桑田。沧海一愿,大国的建造像纵横的歌赋,拨动亿万根心弦。”节目画卷正是从这样的诗情画意中展开。在各集主题故事叙事过程中,创作者更是毫不吝惜笔墨,浓笔重彩直抒胸臆。写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燕尾归脊寓意远方的游子总会在春天归来。”“江苏淮安,张开羽翼。仿佛500年前吴承恩在这里写下的《西游记》未完待续。”写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一部分,百年一沙,绽放出一朵未来之花。”写南京钢铁号高炉十九冶项目“高炉经过大地,它的足迹就是它的诗行。这是全球首例高炉带基础整体推移的奇迹。在人类探索火星的时代,一代代建设者,在时光的熔炉,度过火星四射的年代,以光阴铸就光芒,创造了令人仰望的高度。一如两代高炉之间,心的传承,悄然无声,大地震动。”创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广泛吸收祖国文化的养分,运用汉语言丰富美妙的修辞,毫不掩饰地赞颂这一项项伟大的工程和辛勤的劳动者。它不仅仅没有伤害纪录片客观纪录的真实属性,更体现出磊落的创作态度、情感的真实和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本质真实。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3

  近年来,中国诞生了一批“超级工程”“大国建造”,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这些“大国建造”的背后,蕴含着大量自主研发的新科技,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汗水。近期聚焦“建筑工程奇迹”的纪录片《大国建造2》开播,该片探秘“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和中国创造”背后的奇迹,用震撼的视觉奇观揭秘新地标的建造过程,讲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故事。

  作为工业题材纪录片的代表之作,《大国建造》第一季甫一播出,便创造收视热潮,全网播放总量破1亿次,收获全球1.06亿观众的火热关注,实现了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大国建造2》延续了第一季的拍摄风格,采用4K超高清拍摄,运用航拍、高速摄影、水下摄影、穿越机拍摄等技术手段,呈现出一座座超级工程的宏伟和结构之精妙。

  大国建造,像昂扬的歌赋,拨动亿万根心弦。《大国建造2》以波澜壮阔且颇具温度的叙述方式,将40个中国新地标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从地下廊道到高山草原,从摩天大楼到跨江大桥,从绿色低碳到科技创新……大国建造因时而动,因地制宜,敬畏自然,却不畏艰难,节目摄制团队跨越10万公里,震撼呈现着“中国建造”的澎湃脉动。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大国建造2》全景式立体展现中国建造现代化转型成果,展示着中国速度、中国密度、中国精度等非凡维度。在案例的选取上,节目聚焦建造工程的新、奇、特,选取了主题公园、冬奥场馆、会展中心、中微子实验站等特殊建筑,利用这些特殊建筑背后的建造智慧彰显着创新和匠心。

  大国建造分秒必争。厦门新会展中心,吸收闽南大厝之精髓,借鉴燕尾曲脊之神韵。施工现场台风逼近,燕尾脊展翅滑移,上演着与时间的激烈赛跑。46米高空,经过两小时的紧急滑移,近百吨的燕尾脊完全置顶,襁褓之中的厦门超大型闽南大厝经受住了自然的考验。

  大国建造精益求精。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沿河道设计成一个曼妙的S型,大桥通过112根钢索和桥身相连,为通过300吨荷载测试,桥身、钢索、主塔必须完全达标。1000多名建设者久久为功,大桥顺利通过测试。大国建造举重若轻。浙江湖州南浔古镇的太阳酒店,寓意了“旭日东升、水绕新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体建筑,工程师们精心测算,反复校正,最终完成了重达116吨,全球跨度最大的球体网壳结构提升的非凡壮举。

  大国建造刚柔并济。广州南沙正绽放一朵“木棉花”,工程师们用大跨度异型超限钢结构来打造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的骨架。10万件规格不同的钢结构高空拼接,争论,计算,较真,联结……这是力与美的较量,也是对工程技术的极大考验。伟大的时代创造伟大的工程,伟大的工程反映伟大的时代。大国工程上天入地、跨山越海,不仅惠泽一域一地,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高质量的生活持续助力。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4

  看完了最近央视纪录片《大国建造》之后,我心中感触颇多。纪录片中的大多数场景作为现场管理人员我真的感同身受,联想到我现在所施工的G30连霍高速,连霍高速公路清水驿至忠和段是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兰州市绕城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总里程67.226公里。其中一分部标段全长20.16公里,连霍高速兰州清忠段属于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高墩多、不良地质多。而一分部标段内含有中、大桥共39座,建设难度可见一斑。因为是不良地质,所以对混凝土的要求特别高,兰州气温白天高,夜晚低,温差影响也特别大,为了保证浇筑出高质量的混凝土,我带着实验室日夜守在拌合站进行混凝土的调试,比对各个参数,终于调试出高质量的混凝土,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工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看到我们十七冶集团建设的兰州奥体项目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绩,作为十七冶一份子的我更是坚定了决心和信心,两超越、当排头,创国优,攻坚克难应对挑战,精益求精打造世界一流工程。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5

  没看之前,超级工程四个字总让我联想到长城、金字塔等劳民伤财的工程,但当我看完后,我被这些伟大的超级工程深深的震撼,它们也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与人民能有更好的生活而被建造,它们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第一集的港珠澳大桥是这个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又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但这些世界之最并不是它的意义,它的意义在于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三地的经济发展,我相信在以后经济的收入将远远大于现在建设的投入。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没有岛我们就造一个”的气魄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敢教日月换新天”!

  第二集的上海中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超级工程,看完我才知道在黄浦江边上建一个“房子”是这么困难,那个会爬升的钢铁平台,是一个多么奇妙的想法啊。上海的标志也将由这座建筑担任,以后提到上海将不仅仅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了。

  第三集的帝都地铁,用十年时间在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下建造一个错综复杂的轨道交通网,以后的人们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是否能想到当时建设时对于工程师的困难与压力。用十年实现一个梦,这才是工程师的浪漫。

  第四集海上巨型风机,绿色能源不仅仅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如今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是,中国的雄心不止于此。那个风扇叶片实验,连续四个月,震动500万次,没看见真是无法想象啊!组装这么大的发电机组,全世界都没有先例,中国的工程师又一次完成这惊人的创举,向他们致敬。

  第五集的超级LNG船,造船业的明珠,我们也能造了!高科技高工艺水准的体现啊!国产造船业终于实现从量到质的全面升级,抢占制高点了啊!

  从这些超级工程中我们也能看到,完成一项工程需要的不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无数敢想,敢做有着“十年磨一剑”的坚定信念的工程师,还有各个领域,各个团队的精诚合作。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工程师们建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业梦,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国梦。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6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也许正是因为走得太快,我们没有时间冷静下来思考和沉淀,社会渐渐变得浮躁。当人们急功近利,习惯于挣快钱,企业一-心逐利,只注重效益和产出时,产品自身遭到忽略,工匠精神也逐渐被冷落淡忘。

  工匠精神,不同时代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但其核心是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是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非强国,我国的制造业在规模上堪称大国,但产品质量却往往逊色干发达国家。我们的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一流的人才,却造不出一-流的产品,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缺少工匠精神,缺少打磨产品质量的耐心。因此,只有积极培养工斤精神才能使我国成为制造强国。撑起“大国制造”。

  工匠精神是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也是实现我国产业转型的精神动力。当下,我们提倡创新,鼓励创造,却很少强调“精工制造”,工艺和质量往往不被重视。诚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由之路。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制造是创新的基础,创造是更高一层的制造,如果没有过硬的制造水准,再好的创新也无用。创新与工匠精神并不矛盾,真正的“工匠”,不仅是追求完美,视技术为艺术,而目愿意追求极致,既专注又专业,所以能是“精工制造”。瑞士手表之所以能够畅销世界、成为经典,是因为制表者能够凭着工匠精神对每一零件、每一工序精心打磨、专心雕琢。而中国制造的产品虽遍布全世界,却仍被贴以“廉价粗糙”的形象标签,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缺少这种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德国和日本的工业产品被世界公认为质量过硬,正是因为他们的企业始终传承着这种“工匠精神”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7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纪录片《大国建造》以山海江河为向导,在大地起伏间记录此刻壮丽山河的心跳,以中国建造为窗口,展现当代中国面貌,用伟大工程反映伟大时代。二公局建设的金沙江大桥、贵黄高速阳宝山大桥、新疆天山胜利隧道、济南齐鲁黄河大桥等工程作为主角出镜,节目播出后引发二公局人热烈反响。

  天山胜利隧道穿越天山山脉,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岩爆、涌水、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面对TBM中导洞+主洞钻爆法组合施工、超大超深竖井施工、独头掘进11公里施工通风、物流运输等难题,项目全体建设者团结一致,发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以服务隧道TBM施工为关键线路,全方位推进现场工序标准化作业,全面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通过应用TBM掘进机,连续皮带机,多功能胶轮车等国内先进设备,双主洞钻爆法施工采用凿岩台车,湿喷台车等先进隧道施工专业装备,提升隧道施工品质。我将一如既往带领项目团队,努力把天山胜利隧道打造成行业标杆,为中交集团隧道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央视财经频道大国建造第三集《锤炼成器》播出了中交人在恶劣的天山腹地建设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的故事,作为建设者中的一份子我倍感自豪,能够有幸全程参与天山胜利隧道建设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近一年半来,天山胜利隧道服务隧道出口端掘进突破3000米、双主洞突破1300米,利用TBM快速掘进的优势,已顺利开通第2组主洞辅助作业面;多项“世界或全国”首创施工技术在天山胜利隧道成功应用:全球首创DTSES工法、TBM中导洞+主洞钻爆法组合工艺“长隧超短打”施工技术,洞顶正上方悬挂式连续皮带机施工技术、多功能胶轮车(MSV)技术、地表预注浆施工技术......天山胜利隧道出口端施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也得到了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属于我们中交人勇于创新、努力拼搏的成果,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天上胜利隧道工程技术人员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的结果。

  回想起四年前毅然接下这项艰巨任务时的决心和胆气,仍旧令自己唏嘘不已。当下,天山胜利隧道作为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试点任务“20km级高寒高海拔隧道建造技术”的依托工程,我深知肩上的技术使命重大,但这四年来与团队的倾心付出和结伴前行,让我更有信心和决心努力将天山胜利隧道打造成行业标杆,全面提升山岭隧道建造的综合技术水平。

【大国建造锤炼成器观后感】相关文章:

大国建造的观后感(精选5篇)12-07

《大国建造》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12-07

大国建造观后感(通用10篇)12-07

大国建造的观后感范文(通用30篇)12-07

大国建造观后感范文(通用10篇)12-07

大国建造稳如磐石观后感(精选7篇)12-07

大国建造观后感范文300字(精选23篇)12-07

大国建造中冶观后感(通用7篇)12-07

大国建造的观后感600字(通用32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