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观后感

时间:2022-08-23 12:11:5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误杀2》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误杀2》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误杀2》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

  《误杀2》观后感 篇1

  《误杀2》没有让我失望呀!

  《误杀2》好就好在,林日朗被击毙了!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林日朗被击毙了,才能把这众生皆苦的世界剥开的更彻底。

  创作者,不但要让腐坏暴露,还要让世间的无明也暴露。

  林日朗的枪是假的,竟然只有一个人看出来了!这就是世人的无明——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知道以后在有限的甚至是设定好的框架内随波逐流。

  林日朗不死,林日朗就不是一个彻底的好人,因为他要接受审判!林日朗死了,他才能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受害者,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伟大父亲。

  然而,林日朗虽以一己之命撬动了一个黑色链条,暴露了一串蛀虫,但是林日朗死后,他家人的生活会怎样呢?

  林日朗的死是为了儿子小虫的活,而小虫的生存之路是艰难的,身体的艰难,家庭生活的艰难,林日朗的妻子带着一个病孩子还有巨额的高利贷要还,没有房子,收入微薄,艰难可想而知,哪一样都是一座压人的大山!

  所以,有形的腐坏是需要肃清的,但人间里其实还有很多无形的腐坏,就像林日朗他们去申请种种的救助,却不是不符合条件就是流程冗长。

  这清朗有爱的人世间,人们需要做的还多的很!

  无论世界如何发展,无论经济多么富裕,无论国家多么强大,这世间终归会有需要帮助的人。

  我记得有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期待那美好的人间!

  《误杀2》观后感 篇2

  电影《误杀2》医生达马对林日朗说出:“我不相信你会杀人”,但没想到身为人父的林日朗却说出:“你不知道一个父亲,会为自己的孩子都能做出什么……”

  这也就影片一开头,林日朗就持枪控制新唐医院,给银幕前的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给观众设置了一个悬念——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选择去铤而走险的去劫持医院呢?

  原来影片中男主林日朗(肖央扮演)的儿子小虫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给全身,所以必须要做心脏移植手术。但是心脏移植手术是非常贵的,面对着巨额的医疗费,他想尽一切办法:骑摩托车载客,申请医保,拉下脸四处求人借钱,甚至借了高利贷,好不容易把钱筹齐了,偏偏配型好的心脏又被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窃取”了。

  不在黑暗中沉默,就要在黑暗中爆发。男主凭借自身职业编剧的优势,策划了一起特大绑架案。那就是劫持急救中心的人质,通过媒体揭露黑暗,寻找心脏拯救儿子,尽父亲一切力量挽救儿子。

  然而以微弱的一己之力去对抗整个庞大的系统,其结果多是失败。

  我想林日朗定然是想到了这些,就像他写的那句遗言“死亡,也是一种胜利。”一命换一命,是林日朗这个小人物多么无奈又决绝的抉择。

  所以从“持枪”踏入医院的那一刻,他就没打算活着出去,因为,只有他死,儿子才能得救。要么心脏拿回来自己也是死,心脏拿不回来儿子可以用自己的心脏。所以才会有一个在绑架之前男主在医院抽血的镜头,一开始我以为男主为了筹钱去卖血,现在才知道他是在和儿子的血型进行配对。

  但当他看着本属于他儿子的心脏被移植进了市长儿子的身体,他决定劫持市长让特警将他击毙,把心脏移植给他儿子。

  看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片名的用意,《误杀》就是指特警对男主的误杀,正因为“误杀”才成全了男主。

  为了救儿子,他选择了彻底的牺牲,让我们为他伟大的父爱感动的同时,更惊讶于他紧密的逻辑思维。

  不过,男主的遭遇虽然把他逼上了绝路,但是却没有掩埋他的善良,被绑架人员当中,有一对夫妇,妻子是名孕妇,当时因为受了惊吓,动了胎气,如果精神上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对腹中胎儿非常不利,所以男主二话不说,选择将两名夫妇无条件释放。他的善良还体现在对待被俘虏的特警的当场“击杀”,直到故事临近结尾我们才知道,为了虚张声势,好引起大家的关注,他提前录好枪声,买好血包,所谓的“击杀”只不过是一种障眼法罢了。

  “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林日朗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除此之外,影片还表现出了底层社会人员在现实世界中的无奈,很多决定权不在你手里,即使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也挽回不了什么。

  影片中的张警官、记者李安琪、达马医生就是这样。

  但电影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上,而是给人以温暖和向上。就像影片中出现的萤火虫之光,一只黑夜中弱小的萤火虫,它不会因为自己的光线微弱而不发光,而是在越黑的地方越明亮。

  《误杀2》观后感 篇3

  看误杀一的时候,就对整条故事线印象深刻,直到几年后的今天,我还能想起那天电影的内容。

  几天前,误杀二又让我被再次震撼到。最撞我心的是一位父亲剖心救子的无畏,是主人公在面对不公现实的善良,是一个满足观众美好期待的“完美结局”。

  关于亲情

  主人公林日朗,没有误杀一时的决绝和冷酷。这段故事里的他依旧心思缜密,依旧掌控全局,不变的是他对儿子(女儿)的爱。看到他独行去医院,关闭电梯、封住门锁,开始了他的计划。看到他拿着院长电话,按开电梯,独自走向楼上手术室时的困惑。看到他和市长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父亲之间的较量。他们之间较量的结果,让我作为一名子女,看到这样两位父亲沉甸甸的爱,很感动,很泪目。

  关于生命

  “有的孩子是普通人,有的孩子不是普通人”这句话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两位父亲和自己的孩子,是高贵权势和普通市民之间的抗衡。电影以“绑架”开始,但几乎所有的“人质”都与“歹徒”同感,毫不犹豫的站在了他这边。那到底敲醒众人的钟声是什么?我想应是所有平凡人与“高官厚禄”之间的抗争,是关于世间众人最基本生命权之间的争夺。普通人,强权者,生命之间,同等重要。

  一些思考

  为了调节紧张气氛,电影之中还有一些“笑点”,让人在哭笑不得之间自由转化。整部影片中“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大众眼前。让这个职业从幕后走向台前,也更撼动着身为同业之中的我。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当有女主持李安琪一样寻求事实真像初心和努力。

  没有一位父亲,不同林日郎一样爱子女。

  谁又能陪谁一辈子?

  愿我们爱里成长,慢慢长大。

  《误杀2》观后感 篇4

  《误杀2》这部电影,说是讲一个人的犯罪过程,还不如说是一个父亲的伟大事迹。

  昨天我们一家人看了《误杀2》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父亲的儿子得了心脏病,好不容易凑齐了200万手术费,最后关头心脏却被劫走,父亲怒了,开启了犯罪过程,可谁能知道,他始终没杀过一个人,最后还是他用自己的心脏救了儿子。

  电影里的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就如一个老警察张正义,他始终都相信林日朗(那位父亲),在最后关头,奋力拯救林日朗,可还是晚了一步,而张正义的同徒弟就不乍的了,要面子,做事特急,差一点就坏了大事。而隐藏角色市长虽然很冷血,不顾小虫(林日朗儿子)的安危,可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世上有那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电影剧情转折套路一个接一个,以为特警死了,没想到林日朗根本没想杀人,本以为一枪过后林日朗死了,没想到金牌挡住了一击,以为攀差是幕后黑手,没想到市长秘书才是。

  《误杀2》这部电影,无非是一个父亲的爱组成的。

  《误杀2》观后感 篇5

  2月4日晚上,陪家人一起游逛三合湖湿地公园回来,看了一部妹妹和媳妇推荐的《误杀2》,刚开始以为也就是一般的平常电影,打发打发时间,却给了我惊喜,可以说,算是我看过的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带给我很强震撼的电影,引起了内心的深刻思考、长远思考。

  电影大概讲的就是一个父亲的儿子生病了,需要换心脏才能存活,按照制定的公开的社会运行规则,终于等来了匹配的心脏,就在即将准备进入手术室时,却得知心脏被权势之人抢走了。于是父爱的伟大和蕴藏的无穷力量便爆发了,父亲为了寻求真相,找到幕后使者以及捐出自己的心脏救儿子的故事。

  剧中一位父亲的无力、悲痛、挣扎、反抗表现得淋漓尽致,观影结束,心中除了简单的愤愤不平,更多的是一些思考,有关人性、公平、生命、真相、黑暗……。

  妹妹和媳妇都说结局不怎么好,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结局已经很好了,超乎想象的好。电影题材来源于生活,但是为了影视效果需求,会有一些包装。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事情,如果在现实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我能够想到的答案:很可能受害者从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永远不晓得真相;很可能受害者即使晓得了真相也无能为力,不会做出剧中父亲的挣扎反抗;很可能才刚刚踏上挣扎反抗之路,马上就被击毙灭口了……有很多种可能,但是我想剧中结局的这种可能无疑是众多可能中很好的一种结局了。

  人们往往向往着好的大结局,其实这不是一种好的社会现象,坏的结局才会更多的引起人们心中的思考,带着疑问去探寻答案,这样的思考可能会为以后的社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让我循环走不出思考的死胡同,甚至是颠覆我自己的问题是:如果我是那个卫生局局长,我会选择拒绝,如果我是那个院长,我会选择拒绝,但是如果我是那个市长呢?我还会拒绝吗?当这一切涉及到我内心深处最珍贵最柔弱的东西时,我有这个权力地位让我自己在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中处于有利地位?我会怎么做呢?这个问题才是我在这部电影中思考最深的。

  《误杀2》观后感 篇6

  今天下午在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叫《误杀2》。《误杀2》主要讲述了:林日郎与妻子阿玲、儿子小虫一直过着清贫但幸福的生活,直到儿子小虫突发意外急需救治,几经周折,走投无路的林日郎为了救儿子决定放手一搏,并制定了一个惊天计划。

  看了这部电影,我被林日郎的父爱所打动。是的,人生在世,最主要的就是感情,特别是亲情。因为亲情更加的血浓于水,更加的稳定持久。这部电影慢慢的都是父爱,体现出了父爱的无私,一个父亲为了就孩子还真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什么都肯付出。古往今来,父爱如山,父爱的无私更加不必多说,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

  不仅仅只有《误杀2》这部电影有浓浓的父爱,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有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那艰难的动作,父亲为了不让儿子受苦,忍着困难为儿子买来了橘子。那时的父爱,那时的背影,多么让人感动,犹如这部影片一样,父爱是多么的珍贵啊!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得心灵得寒冷得冬天也能感到温暖。也许有人说母爱更加伟大,其实不是,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是当时可能无法细诉,然而过后则是越体会越有感动,一生一世都难以忘记。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我从家里溜出去,溜到网吧里上网,我的父亲开着他的摩托车到处找我,终于在某一个网吧把我抓了出去,父亲举起他那冻得通红的手,我闭上了自己的眼睛,等待着一个耳光的来临,谁知道那一记耳光并没有打下来父亲那冻得通红得手在半空中颤抖了很久很久。在回家的路上,我被父亲的这种行为深深的感动了,以前,我总觉得,父亲不喜欢我,老是批评我嫌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批评,也是一种爱。父亲的爱,如大海般深而宽广。父亲的教诲,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方的路。父亲的付出,如同一把大伞,为我遮风挡雨。

  看完了这部电影以后,我决定以后不再调皮捣蛋,做一个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好孩子,不再不听话,不再让父亲操心。

  《误杀2》观后感 篇7

  今天看了《误杀2》,浅聊一下我对它的感受和我对于它所表达故事的理解。作品由主角儿子的心脏移植为基点展开叙述,讲述了一位父亲是如何遭受命运的不公从而奋起抗争的故事。

  主角林日朗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编剧,他和妻子阿玲得知了儿子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但是手术费不够,于是两人开始拼命凑钱。用尽了各种办法,两人筹足了钱,却在儿子马上就要开始手术的关口上,得知了那颗原本属于他儿子的心脏被“抢走了”。焦急万分的阿玲无意中听到了医院主任宋民和达马医生的对话,知晓了心脏是被某一位大人物给“夺走”。

  陷入绝望的林日朗选择用一个极端的方式来揭露这个黑暗的社会,他劫持了医院,之后在和警察一次次的博弈中向大众展示了事件的真相、背后的器官交易,以及那颗心脏最终的归属——市长的儿子。

  《误杀2》观后感 篇8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向观众传达了两件事,一是父爱,二是社会的公平。

  先谈谈故事中的两位父亲。第一位,主角林日朗。他为了孩子的手术费到处借钱、打工、借高利贷,甚至给自己和孩子做了心脏配型,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用自己的命来换回孩子的命;第二位,市长。导演戴墨并没有用很大的篇幅来描绘他,但影片中几处细节都体现出了这位父亲对儿子的付出。市长在得知儿子需要立即做心脏移植手术,而有一颗合适的心脏就在“眼前”时,他心动了,他“拜托”秘书长萨丁进行非法的器官交易。我们先不谈他是否知道萨丁在私下里做了很多次的器官交易。总之他被拉上了这条船,为此他深表惭愧,他为市民开设了孩子的重疾险借款,之后在得知了林日朗在为此事“发声”时站出来面对,做好了用自己的生命来承担责任的准备。从一位父亲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是伟大的。

  回过头,再来聊聊萨丁,影片中的大boss,真正的“坏人”,他作为市秘书长,借用公职之便,控制手下的人进行非法的器官交易。这也就引出了本作要表达的另一件事——社会的公平,导演用几处细节对小人物和大人物进行了区分,首先是在着装上,萨丁一身笔挺的西装,配上他发亮的大背头,全身上下无不彰显着他“高贵”的身份,相比之下林日朗等一众小人物都是一番朴素的穿着。

  导演用到萤火虫这个意向来象征小人物,用灯光来象征大人物,剧中小儿子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在灯光下就看不到萤火虫的光了”,正是在暗示着小人物的呐喊,他们的声音在真正的大人物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他们的需求也不被重视。但影片的最后,林日朗一家人围坐在草坪上,周围无数只萤火虫的光点亮了他们的笑容,这个场景又让人感觉甚是温暖,一群人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在社会真相的揭露上,戴墨导演基本是属于点到为止:萨丁对卫生部长的威逼,卫生部长对医院的强硬要求,院长对医生的警告。剧中都是用一小段剧情直接告诉了我们,在这一维度上没有做过多的阐释。

  《误杀2》观后感 篇9

  1、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误杀2》(以下内容有轻度剧透),说的是一位草根家庭的孩子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在排队等待心脏移植,父亲也不惜借高利贷给孩子筹齐手术费用,当终于等到了可移植的心脏时,心脏却被市长“截胡”,拿去救了市长的儿子了。

  草根父亲为了这个公平,采取了极端的方式进行抗争,但是正义迟到了,最终以这位草根父亲付出生命的代价、市长下台作为收场。

  电影的故事情节专门设计了各种反转来吸引观众,这个我不多说,观众可以去细品,而电影主题则可以浓缩到这句台词:“我们可以接受卑微的活着,但是他们不能像虫子一样,把我们随意踩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就是公平,这部电影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公平,我也开始问自己:公平是什么? 公平怎么来? 公平由谁来维护?

  2、把视野放大,世上本没有公平

  电影的视角是草根父亲,对于他来说,先来后到的排队就是公平的,但如果你带入市长的视角,我有权利和地位,以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换回儿子的生命,这也是应该的!

  也就是说:每个人心目中的那个“公平”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正因为此,这世间有太多的公平难题未能解决,例如电车难题,你说牺牲一个孩子救更多孩子是公平的,那么如果被牺牲的那个孩子是你的公平吗?在战场上,牺牲少数战友,其他战友得以撤离,对牺牲的战友公平吗?还有中国的千古难题女友和妈妈掉下水先救谁....

  在《误杀2》中的草根爸爸,以生命作为抗争的筹码,但是他死后,高利贷老板的钱无端端血本无归算不算公平?

  所以,公平仅在一个有限的环境和视角中有效,而如果把环境和视角放大,所谓的公平就矛盾重重,可以说这世上本没有公平!

  3、存在就是合理:公平是演化出来的

  我们大都认为,公平依赖于道德和法律,那么道德和法律又是怎么来的呢?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1]:

  道德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现象,人在社会中寻找心心相通的愉悦,自行决定道德准则,接着道德家再观察、记录这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反过来又以从上至下的方式将之教导给人们。

  所以,道德只是一个结果,是高尚的行为因符合人性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法律也一样,是先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行为准则,政府才将这些行为准则组织成法律,这是以英美为首的海洋法系的一贯做法,也是最成熟的做法。

  一个行为准则,有人维护,也有人不断在打破,当维护的力量更大,最终就保留下来,成为大家心目中共识的“公平”,当破坏的力量更大,就会被淘汰。所以,公平也是人类长期通过理性算计,经历各种博弈演化出来的,例如公平交易、排队先来后到、尊老爱幼等道德准则,还有如借债还钱、杀人偿命等法律条款,只要违背了,就应该被谴责和惩罚,这就形成“公平”。本质上,公平是人类群体、个体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

  就如生物演化一样,到底脖子长好还是鼻子长好?跑得快好还是力气大好?并没有结论,而唯一的标准答案就是“看情况”,即只有在具体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博弈并生存下来,才是硬道理,也就是“适者生存”。

  4、公平保护的不是弱者而是适者

  既然公平是演化的结果,那么公平由谁来维护就不难回答了,一个物种能否生存,不是某只动物抗争就能做到的,而是由这个物种背后的食物链、天敌、气候、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弱者应对不公有三种方式,我们通常看到的,就是弱者总是在抱怨不公,他们总是被动地依赖规则和道德,希望会有人出头帮他“还一个公平”,《误杀2》中草根父亲曾经期待警官可以帮他找回公平,警官虽然答应了,但是以一个警官之力去得罪一个市长,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我们很少见到这类总在抱怨的人能获得公平。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弱者会鼓起勇气与强者争斗,但终究因为实力不济,最终被按在地上摩擦,毕竟弱肉强食是自然规律。

  《误杀2》的草根父亲,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的行为,主动唤起了更强大的力量----民心,最终他不是一个人在维护这个公平,而是整个民心在维护这个公平,这时这位草根父亲已经不是弱者,他成为了“适者”。

  我们总以为“公平”是在保护弱者,但从生存演化的视角来看待公平,弱者是不会被选择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发出背后这个看不见的生态力量,才能维护公平,因为公平就来自于这个生态力量的维持。一个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地杀死一个人,但是民众的造反是推翻皇帝统治的力量,没有任何个体(包括所谓的强者)可以对抗整个生态的力量,毕竟生态中,能存活的不一定是强者,但一定是“适者”,而公平站在“适者”这一边。

  在现实中,为什么“小三”可以干纪委的活? 为什么一个普通车祸、一本日记、一只手表、一个小学家长群的对话能掀翻一个官员?那些腐败官员怕的不是你一个小小草民,他们怕的还是这背后的强大的“民心”。别再用“不公平”作为你的抱怨借口,也不要幻想有贵人来帮你出头,如果你想维护公平,做一个适者,用微光去点亮你的环境。

  点点微光,在越黑的地方越明亮

  回到电影的深刻含义,一只黑夜中弱小的萤火虫,它不会因为自己的光线卑微而不发光,而是在越黑的地方越明亮,那些点点微光,终将汇聚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误杀2》观后感 篇10

  《误杀》系列电影第二部《误杀2》于12月17日在国内上映。2019年上映的《误杀》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凭借着优秀的本土化改编,取得了13.3亿元的票房成绩,它的成功让观众对这个系列的续作充满期待。《误杀2》则改编自美国2002年上映的电影《迫在眉梢》,保留了后者的大体故事框架,而在人物设定、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本土化的创新。

  《误杀2》基本沿袭前作的创作团队,仍然由陈思诚监制、肖央主演,导演则从柯汶利变为了戴墨(两位导演都曾执导过网剧《唐人街探案》。柯汶利负责的是第一个单元,而戴墨则执导了第二个单元《玫瑰的名字》)。影片讲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父亲为了挽救病危的儿子,不得不与某些阴暗势力对抗,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而影片也再次将焦点放在一些社会话题上,再次彰显了深沉厚重的父爱,依旧充满戏剧张力。执导《误杀2》,对戴墨来说有很大的压力,这是一次改编,但同时他也为电影注入新的理解,“这是我执导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很荣幸有这么好的剧本,这么好的阵容和幕后团队,我会怕做不好,但也绝对不会走形。”两部《误杀》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但电影的核心都落在一个父亲如何“为救子女犯险”,对主创团队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出发。新京报记者专访戴墨,请他讲述这次改编的幕后。

  这次改编比原创难度大

  陈思诚将肖央角色设定为编剧

  对于拍摄《误杀2》,导演戴墨有压力,毕竟《误杀》票房口碑双收珠玉在前,它的成功无疑将口碑票房的压力承继给了续作,他说在拍摄之初也会担心“我怕,如果搞不好该怎么办?”

  戴墨坦言,改编这件事说实话比原创还要难:“如果是原创,你可以重新开始,不会有太大的限定,但改编是要根据原作的基础进行构建,尤其是《迫在眉梢》的故事结构非常完整,人设、情节处理也很成熟。但毕竟它是20年前的电影,我们需要找到全新的东西,做本土化的处理,我们将这个版权拿到以后做改编,深切感受到所做的工作几乎是重写剧本。原作的一些设定,如孩子心脏出问题、父母筹钱这些基本剧情元素没变,但在剧情、角色表现等各个方面的设定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创作。”

  《误杀2》剧照。林日朗(肖央 饰)忐忑不安回望身后。

  确定了故事方向后,戴墨和团队开始做剧本,前前后后持续了一年,这一年,他与编剧同住,每天封闭做集体创作。除了做本土化等细节的改动,在故事剧情结构上也做了很大改动,故事多了一些关键反转,结局也与原片完全不同,同时也延续了《误杀》系列电影招牌式的悬疑犯罪色彩。主创们希望能通过这个结局给观众带来思考和一些启示,无论现实有多沉重、依旧要相信世间的光芒所在。

  肖央这次饰演的林日朗是一名编剧,这个设定是监制陈思诚给予的意见,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让故事有了更多看点,他需要通过这个职业帮助他去“犯罪”:“电影中有一场戏中戏,林日朗写过戏,会用画面的方式将(在医院劫持人质的)设想呈现,这些行为会给警察或是围观群众留下这样的印象:这种人既然能写出这样的戏,他到底是不是好人;他有劫持医院的想法,或许就是坏人;但他又放了两个人质,又不像坏人;他开枪杀了警察,他十恶不赦……”戴墨说,他认为每一次舆论对于林日朗的判断都像是一起误杀:“我很希望大家能通过电影看到人性光辉的一面,如今的人很敏感,比如对一件事情很容易下定义、做判断、贴标签,其实大家可以平和一点,宽容一点,从多个角度去看待真相,我们大可以将结局做得更黑暗一点,将仇恨、不忿延续到之后的故事,但我们并不想,还是希望电影能给观众温暖,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会发光的人。”

  《误杀2》观后感 篇11

  年底这个贺岁档的好坏,比往年有着加倍重要的意义,市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爆款。明天开画的《误杀2》,能否撑起贺岁档?不少提前观影的反馈,让大家的心里还是乐观的,它和前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那匹黑马《误杀》相比,直抵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撞击更强烈了。这是一部用爱和勇气征服观众的电影。

  《误杀2》改编自豆瓣评分高达8.4的电影《迫在眉梢》,由万达从华纳兄弟手上取得合法授权,但在改编的过程中,为了和国内观众的认知、情感相匹配,增加、调整了很多本土化的细节,使其戏剧冲突感更能让今天的中国观众感同身受。

  故事仍然发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林日朗(肖央饰)的儿子小虫,被诊断为心脏病,只有换心才能活。夫妻俩砸锅卖铁筹到了换心的钱,但和儿子适配的那颗心脏,却被人半途劫走了……林日朗走投无路,只好持枪闯进医院挟持人质,逼警方找回心脏,换儿子一条生路。

  因为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虚构的东南亚国家,所以它同时具备某种异域风情和华人风俗文化。肖央所饰演的父亲林日朗,很明显凝聚着我们熟悉的中国式父亲的性格——内敛、沉默,不轻易把爱说出口,不给社会添麻烦,将一切日常困难都限制在家庭和由身边亲朋构成的小圈子内去解决。

  几处颇具匠心的处理,比如林日朗和儿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方式,是踢足球。踢足球在另外一层意义上,是随时为旁人考虑的集体生活方式,是强调个体需要融入到群体之中。

  再比如林日朗也会对儿子说「我爱你」。中国人都明白,当父母和子女说「我爱你」的时候,这是一件生活中不平常的大事,意味着生活即将来到某个关键的时刻,某种严肃的情感需要表达。

  如果说林日朗的隐忍克制让观众深深共情,那他被逼上梁山之后的愤怒和爆发,则让我们内心如决堤之河。我们印象中的父亲,正是如此啊。

  这个角色让肖央来演,是完美匹配的。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因为父亲这个角色是肖央,编剧会为他量身打造某些性格特质,以凸显他演技中的反差性和爆发力。

  不能忽视阿玲作为一个中国式母亲在这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她一样的静默和坚定,不过在父母两人的家庭分工中,她承受了更多的琐碎和对困难的感知,因此在日积月累中,她成了先崩溃的那一个。

  而这,最终催动了林日朗的孤注一掷,所以在遭到可用心脏突然被夺走的不公对待后,他才不得不迅速做出抉择,自行谋划这场兴许能够扳回一城的行动。

  整个过程中,他也充满着内向性,比如总在观察与调整,又比如事实原委是一点点吐露出来的。他始终感念的,是这个家庭的完整,以及不得不做的牺牲对妻儿会有怎样的影响,连后路都有仔细铺好。

  能抓住这些微妙的中国式情感特征,并细腻有加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能由此倒推人物的行事逻辑和处事方式,继而把他们在短时间内牢固立起,《误杀2》的改编确实动了脑子,也走了心。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能看到它在思想性上的一些进击,而这是包含着现代意义的。《误杀2》和《误杀》一样,在聚焦普通人命运以及表现社会现实的同时,做了非常复杂的更新,它需要更多层面的角色,并由此构建出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

  负责移植手术的医生达马(宋洋饰)知道医院盈利与穷人救命之间的矛盾,奈何在抗衡中总是处在下风。可即便是在夹缝中身不由己,他也还是尽力为小虫的生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种状态,恰恰在戏里戏外屡见不鲜。现场的警方也是这样,最正义的警官张正义(任达华饰)一腔热血,哪怕屡屡遭到各种势力方的阻挠,也还是竭力促成这起事件的圆满解决,尤其是,想要帮助林日朗走出困局。

  新闻媒体同样如此,当红记者李安琪(陈雨锶饰)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曝光这起事件的真相,为林日朗以及跟他一样权益受到侵害的普通人发声。

  可以看到,在符合本土语境的前提下,每个调整过的人物都很丰满,他们的立场与心性,都对那个牵系着众多利益、把柄、欺瞒的场域形成左右的力量,不断推动故事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而且,即便对《迫在眉梢》了然于胸,观众也未必能够猜对《误杀2》的故事,会在什么地方落脚。为什么一个故事讲两遍还有兴头,这个「意想不到」就是趣味所在。

  还有一个地方我们不能忽略。「误杀」这个概念,在第一部里是意外的突发事件,是不得不反客为主去布局。但在这一部里,误杀是掌握之中的结果,是蓄谋已久死而无憾。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在电影里看到自己被「误杀」的影子,那也许是网络舆论,又也许是乱贴标签……这电影的立意,就在持续走高。

  在本片中,正因为有足够骇人的黑暗,电影里「萤火虫」的寓意,才格外动人。林日朗一家在外露营,小虫在瓶子里放了几只萤火虫,在黑夜里一闪一闪,十分漂亮。但是他一旦放到灯光下,萤火虫的光就弱到看不见了。林日朗提醒他,这些看起来微弱的光,在黑暗中更明亮,也更重要。

  那光,是他们一家人走下去的希望,是父母对孩子的守护,是孩子给父母的快乐。在更大的层面,那又代表着每个个体的坚守,林日朗与阿玲的,达马的,张正义的,李安琪的。于是,医院会重新调整政策,警方会站回正义一面,新闻良知也在名利之下复苏,这些都是微弱但光明的信号。

  导演戴墨说过,悬疑色彩、犯罪细节在拍摄时都做了很多调整,而结尾那一幕,就是一处特别重大的改动,让本片走向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珍贵情绪。

  走到现在,毫无疑问,「误杀」已经算是国内一个不可忽视的IP。

  它至少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它用现实主义的视角,切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对社会景象中的各种具体细节体察准确。

  二是,它的内核都是基于普通家庭难以招架的变故,社会弱势人群相互支持,用自身的余热去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最终所有这些微热之火,积聚成不可忽视的能量,最终对事件的解决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而肯定了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生命意义。

  三是,它在现实困境上的主题升华,最终都能落到当下观众关切的民生问题与社会议题上,由此引起共情以及反思,又不忘留给观众一些酸甜兼具的希冀。

  这希冀,在本片中主要是由林日朗对小虫的父爱所牵动的,因为那实在是太浓烈,太厚重,太感人至深了。小虫确诊后的煎熬历程,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可以为孩子走到哪一步,而每一步,又是如何让他血淋淋地付着代价。

  在不断抗衡冰冷僵硬的外界时,他给儿子写温暖柔和的信,当中一句,「我曾经以为,我能够一辈子陪在你的身边,但仔细想想,谁又能陪谁一辈子呢?」令人泪崩。

【《误杀2》观后感】相关文章:

《误杀2》的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08-05

电影《误杀2》观后感范文(通用12篇)08-05

最新电影《误杀2》观后感(通用5篇)08-05

《误杀》观后感600字09-22

《加菲猫2》观后感12-26

画皮2观后感01-04

《画皮2》观后感07-30

画皮2观后感-观后感01-10

《战狼2》观后感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