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八佰电影的观后感

时间:2022-02-24 11:59:3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初三八佰电影的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八佰电影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八佰电影的观后感

  今天终于有幸在炜华见识到了《八佰》这部影片。我认为这确实是最能扣动我心弦的一部战争片。

  然则,要进行分析,最直观的方法是比较(fhj老师说得好)在这里我想和7—8年前看过的一部影片《狂怒》进行比较。

  首先的不同是二者的地域文化差别,同是二战,一个是国军抗击日军,一个则是美军抗击纳粹,都体现战争的残酷与血腥,然则两者表达的主题在最主要的铭记历史,守卫和平之下,略有差异。

  我认为狂怒他很好的体现了人性,人性最震撼的地方就在于成长性,即从懵懂出发,到坚强乃至异化为残忍,最后终于把生存本身奉为圭臬,可能这对于我们有些人来说算是局限的世界观,属于一种关在果壳中的悲剧,然则仔细思考,这恰恰也是对于反战最好的呼声,我认为影片最后诺曼被一个纳粹军少年放过是点睛之笔,但又显得力道不足,少年意味深长的笑容似乎超越了这个时代,对于一个偏向纪实的战争片确实不合常理,我认为他真正的意图不是为了体现侵略者超越国家立场能够获得人类共同体的.同理心,而是一种人类摸爬滚打误打误撞走到的明哲之路(因此少年的表情完全可以有一系列的变化)可这如同一个闪耀的火花,与百年后我们的心灵相呼应,随后又在百年前的洪流中熄灭,说到底,也是悲剧。

  八佰则是以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与史实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部血肉分明的战争巨作,编剧显然是有心把中华曾经生过病和仍然有希望的两个维度缠绕在一起,然则我认为生过病这个部分很不巧的被桥那边的激愤呼声所冲淡(可能是我本人的问题,但我是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这不属于对这部影片的苛责,因为这部影片的表现手法注定了达到两者的平衡交融,以致还原历史真实模样的同时还不忘传递精神已经是最难最难的事了。为什么?影片用了一个绝妙的表现手法租界和四行仓库中间的那一座桥,极大极大放大了战争的悲剧性。这里大致有三点:租界和四行仓库仅仅数百米天差地别的景象令人咋舌,令人难过,令人绝望,仿佛刚要游出水面,岸上有人看着你眼睁睁的被一种力量瞬间又抓回水底一样;而桥不仅作为连接的载体,更在于是一个作战的场景,日军从中期的进兵突击到后面的狙击式猎杀其实角色定位是略有不同的,前者有着一种正面公平对抗的感觉,后者日军不见人踪影,只有子弹在一个一个射穿士兵们的胸膛,仿佛是死神而不是侵略者,绝望瞬间拉满一层,所以随着时间的进展,会将绝望拉到更深,因此战士们的觉悟越来越高,才尤为可贵。最后桥也扮演了一种生命通道,距离很近,实则很远,这显然是编剧明示的内容,以及影片头尾诸多意识流手法不多赘述。

  写到这里突然有一些尴尬,说是对比,其实只是阐述了两个影片不同而各有魅力的优点,未来若能更加完美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我想历史战争对人心的震撼和教育意义,也将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乃至每一个世界公民的心中!

【初三八佰电影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无双》观后感02-17

电影观后感——《廊桥遗梦》02-17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06-26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06-26

《金色记忆》电影观后感02-17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02-17

电影《喜欢你》观后感02-17

青涩记忆电影观后感02-23

电影《老男孩》观后感02-23

金刚狼电影观后感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