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

时间:2022-02-21 20:49:2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800字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800字

  读《天工开物》有感偶然的在购物中,选中一本历史课中背过书名的书,《天工开物》。本是随意的买来翻翻,但开卷之后,赞叹不已。实在没有想到,我国在明代,就有这样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在理学占据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当时,《天工开物》既是对古代科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息息相关。

  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开始散发出近代的气息。 《天工开物》经翻译,走向世界之后,获得极高赞誉,并且影响深远。《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日本现代科学史学家薮内清也认为宋应星的书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十八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依然十分落后,播种还在使用人工播种。这种播种方式,在种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随意,直接影响出苗率。而此时中国,已经在使用播种机。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单、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卷一谈到养蚕时写道:“关于中国古代养蚕的情况,见于儒莲的权威著作”。他把中国古代养蚕技术措施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篇02-14

文学常识古代文史典籍05-24

古代文学常识文史典籍04-11

文学常识古代文史典籍2篇02-18

小学文学常识文史典籍大全04-02

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500字02-15

《创意中国》观后感02-17

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06-12

舌尖上的中国3器观后感02-18

中国诗词大会学生观后感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