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时间:2024-05-11 12:28:09 飞宇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精选10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精选10篇)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1

  今天,我和妈妈踏着初春的太阳来参观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览。刚进入科技馆,我就觉得气氛和以前不一样。哇!人真多呀!好多同学在抄取科普展览图片上的资料,有些家长在用相机拍资料,最后同学们在试着用那些设施更进一步了解。

  首先,我了解了地震是因为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弯曲、变形,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岩层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强烈振动。发生地震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地震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中国的三次大地震: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是构造地震。接着,我知道了地震是最具杀伤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可以使一瞬间整个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地震来了:我们要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旁边、厨房、卫生间等区域;在学校里,应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撑物下面,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千万不要跳楼或靠近阳台、窗户,不要乘电梯;注意近水不近火。

  最后,我也知道了遇到火灾,要保持镇静,尽快撤离险地;若身在高层,不能跳楼,撤离时不能乘坐电梯,要往安全出口走,走安全出口应保持弯腰撤离。

  今天,我的收获真多啊!我不仅知道了地震和地震的自救,还知道了遇到火灾不要慌张,要镇静。这将对我以后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帮助。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2

  天灾,总给人们以最残忍,最严厉的惩罚,有些灾难是难以避免的,而有些却是人类自作自受的下场。

  地震,是天灾的一种,是地球的内部运动造成的。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害。地震可能会因为未及时熄灭火源、燃气泄露、电线短路等而导致火灾的发生,还会造成山崩、滑坡,从而引起洪灾,如果是毁灭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最重要的还是地震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1558年陕西省华县大地震死亡人口83万人,汶川大地震也造成人员伤亡24.4万人,人员的大量伤亡使家属们、地震中侥幸存活者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也许一辈子都会生活在地震的阴影之中。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在地震中失去了双腿的女孩,又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亲人,那她以后的`人生路该怎么走?康复以后她怎么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地震带给她的不仅仅是病痛的折磨,还有心灵上的重重一击,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生命安全。地震时不要慌张,应该按指挥紧急疏通,做到效率高而快,尽量跑到空旷场所,这样不易被房屋压到。最重要的是保持体力,不要大喊大叫,用石块敲击等方法告诉他人自己的所在位置。如果被压在下面,应保持冷静,设法自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呛闷。同时要设法避免上方可能压下来的重物,以免在余震中发生危险。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只有不幸,虽然我的家乡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毁灭性的地震,让我们不必为地震的发生而心惊胆寒。但是,中国有23条地震带,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地震,所以,我们仍应学习关于地震的知识。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但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让全中国人携起手来,“防震减灾”,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3

  今天,我去看了绍兴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感受颇深。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运动,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弯曲、变形,一旦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岩层就会发生剧烈的破裂、错开,释放出巨大的'力量,产生巨大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的类型很多,比如: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等。我国发生的大地震有: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等等。地震对地球和人类的破坏很大,如:地表破坏,崩塌、滑坡,泥石流,沙土液化,火灾,建筑物结构破坏等危害。

  大灾难发生后,我们要必须积极采取技术和社会管理等防震减灾措施,一是要建立地震监测网,二是要建筑要抗震,震不倒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三是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准备防震应急包,应急物品包括急救干粮、瓶装饮用水、手电、电池、绳子、哨子和药品、收音机等,四是要学习紧急避险知识,如在室内躲避时,要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旁边,或者厕所、厨房等地方,如在户外,我们要跑到空旷的地方,避开人多的地方,有秩序地依次撤离。总而言之,把灾害的风险和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通过这次绍兴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活动,我懂得了预防大地震的许多办法和知识,所以,我再也不怕地震了。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4

  防震减灾的意思是预防地震,减少灾难,保护生命和财产,是人们都希望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灾难来无踪去无影,而且无情无义。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科学家们发明出很多探测仪器,如果有地震,仪器就会显示出来,提醒人们及时转移。寒假里,我在市科技馆里体会了地震所带来的灾难,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我认识了地震波。地震波是从地球深处传出来的,而且会越来越剧烈,会将处在震源区域的所有房屋、树木等倒塌、毁坏。我从一些贴在宣传栏的.图画上看到,许多在震前美丽的景色都被地震给破坏了,还有许多孩子和学生被地震无情地吞噬了他们如花似玉的生命,真是令人悲痛和惋惜呀!地震不但使房屋倒塌伤人,还会引起火灾,造成煤气爆炸等灾难。而靠近海边的居民更是受苦,因为地震会造成海啸,这是一种比地震更可怕的灾难,它来势凶狠,能淹没海边的一边:房屋、高楼、村庄、城镇,而且速度极快,让人逃之不及。

  不过,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虽然地震非常可怕,可它总拿一些动物无可奈何。因为有些动物拥有特殊的本领,它们能预感地震,从而躲避灾难。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在地震将要发生时,地球的磁场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动物能感觉到这种磁场的变化,从而得知灾难的降临。

  地震可以分为12级:1~2级,只有先进的仪器能感测到时;3~4级,物品晃动,比如吊灯会晃动得很厉害地;5~6级,物品会落地摔坏,房屋轻微损坏;7~8级,房屋严重损坏,桥梁出现裂缝;9~10级,桥梁、堤坝严重破坏,大地开裂;11级,地面严重破坏;12级,毁灭性的破坏。地震来临时,我们一定不能惊慌失措,要学会自救,先躲在坚固的床底下、桌底下是最好的选择,以免被掉落的物体砸伤。等第一次震波过去后,则必需逃出房屋,跑到空旷之处。

  地震虽然可怕,但是,只要科技发达,应对得当,我们就要以不怕地震,而是去勇敢地面对它、战胜它!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5

  听说,科技馆正在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展,这方面的知识我很感兴趣,于是拉着妈妈带我去参观学习,果然使我受益匪浅。

  我首先了解了断层的知识,它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平移断层,两个层面的建筑物均有倒塌;第二种是逆断层,下层建筑物倒塌,上层建筑物不会倒塌。接着,我在图片中看到了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据说,这两个地方经常发生地震呢!我又了解了震级的概念,地震一共分为12级,一级时没有感觉;五级时有感觉,能使酒杯里的酒洒满一地;八级时就会导致房屋倒塌;9级时甚至导致铁轨扭曲变形!地震的破坏力可真大呀!我还知道地震带来的灾害有:地表破坏、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还有沙土液化呢!然后我看到了一块告示,上面写着:如遇地震,应该双手护头,蹲下;如旁边有高大建筑物,要避开,以防建筑物断裂,砸到自己;如有支撑、悬挂物,也要避开。还有,地震时千万不能跳楼,必须得躲在坚固的建筑旁,保持冷静,用毛巾捂住口鼻和设法避开重物。

  我了解到,人们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牢固性,研究出了一种X形交叉暗撑的方法,使地震时房屋不会倒塌,我觉得这种办法非常好,我还想到另两种方案:

  一、我想在房屋和道路的.地基下装上几根巨大的弹簧,可以伸缩几千米或者一万米!在地震来临时,弹簧自动伸缩,大路房屋就不用受难了!

  二、我想设计一种圆形的房屋,顶层是一个大洞,装有可伸缩的斗篷,下雪、雨时可以拉下斗篷,以防雨水进入,晴天可以把斗篷拉起,这样就可以沐浴到阳光了。地震时,拉起斗篷,人站在洞的下面,旁边的房子倒了,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不会伤到人。

  科学家看了,会采纳我的意见吗?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6

  说起地震,我就联想到唐山大地震和四川大地震,这两次地震使大片的房屋倒塌,使无数的人员伤亡,亲人们忍受着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场面太惨痛了!

  今天,我参观了“防震减灾”的科普展,里面一幅幅画都在向人们展示地震是如何形成,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等。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1.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4.诱发地震、5.人工地震。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家要爱护地球,因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7

  3月29日下午,我看了“有备无患安全相伴”防震减灾主题活动直播,颇有体会和启发。

  “汪,汪,汪……”我们家小狗“豆丁”已经莫名其妙地狂叫了一天。不管如何安抚它,它还是不停地叫,烦躁不安。我疑惑地问爸爸:“狗狗怎么了?”老爸解释说:“这几天气候异常,太过闷热了吧”。“确实是这样简单的原因吗?”我满腹疑虑地想着。

  黑夜降临,吃晚饭的时候,突然我感觉到地板有点微微地震动,几秒后,震动加剧,我站起来环顾四周,天花板的吊灯像喝醉了酒一样开始不停地晃动着,饭桌上的碟子,杯子也左右倾斜,像是跳起舞来一样。这时候,只听见妈妈惊慌失措地大叫“地震啊!”

  地震了!我一下子想起在学校学过的地震逃生常识:不慌张不乱跑,一定要保护好头部,找安全的地方,躲到墙角或桌椅子下,防止被坠物砸伤。慌乱中我拉着妈妈躲到了餐桌下,害怕极了。

  震动在持续了几十秒钟后停止了,我让妈妈赶紧关掉厨房的煤气和电闸,逃出了家。出门后,慌张的妈妈匆忙地冲向电梯,我赶紧制止了她,“妈妈,地震逃生不能乘坐电梯的,万一发生余震,电梯坏了,我们就会被困在里面的”。妈妈听了恍然大悟,我们从楼梯安全通道一直奔跑到了楼下广场空旷的地方才停下了脚步。

  我望着家的方向,想到刚刚经历的惊心动魄的逃生,想到这个生活了10年的.家有可能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想到我来不及带走、陪伴我成长的“小伙伴”们.....我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妈妈抚摸着我的头,安慰我说:“傻孩子,生命高于一切,灾难降临的时候首先应确保生命安全,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再拥有,但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

  “叮咚”,手机收到一条新闻:21:21分发生规模里氏6.8级的地震,震源中心位于台湾西南150公里的海底,厦门有较强的震感。幸好一切都是虚惊一场。

  这次的地震逃生体验,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无助,平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灾难逃生技能,才能在遇到灾难的时候从容面对,保全自己宝贵的生命。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8

  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600多万年。在漫长的六百万年里,人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认知革命使人们走出无知,步入快速发展的文明时代;农业革命使人们摆脱饥荒,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工业革命则使人们结束了落后的人力时代,开始了象征着速度和科技的机械动力时代……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瘟疫、饥荒、战争等曾经长时间困扰人类的灾难都一一被解决。

  地震是群灾之首。

  一、地震的前兆。在地震前,许多动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悸动现象。一些家养动物的表现最为强烈。猪、羊、牛等大型动物会出现乱窜、乱拱、乱叫的情况。并且河流、水井中的水也会出现异常。比如说清浊、味道、水质等发生明显的改变。同时往往会伴有翻滚、浮油花的.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提高警惕,做好防震准备。有条件的话应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地震时的避难方式。一般地震波抵达地面时,会分为“横波”与“纵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纵波来临时,地面会出现上下轻微颠簸的现象。这是逃离的最佳时间。

  三、逃生的注意事项。逃生必须选择在空旷的、远离建筑的地方。所以如果上体育课是突发地震,在操场上避难是最好的选择。到达安全地点时要蹲下,双手抱头,以防石头、砖块等从高空坠落,造成生命危险。

  虽然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惨痛的,但是这也并不是说自然灾害是完全不可以避免的。人们为了减少各种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财产损失,特别是生命的损害,已经做出了各种可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防洪建堤。

  自古以来,洪水就是人们的天敌之一,它淹没田地、房屋,并夺走多少人的生命。洪水是一只无法驯服的野兽,一旦暴怒起来,对人们的伤害将不可估量。可人们也找到了应对的办法—修筑大堤,开沟修渠。人们无法驯服这头野兽,就修起了围墙,把它拦起来,再进行合适的疏导。这种做法大大减小了洪水带给人们的伤害。

  灾难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防灾减少灾害,防灾就是做到提前联系,减灾就是保护大自然,不让我们破坏环境,我们应该学会防灾,也学会减灾,防灾减灾我们在行动。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9

  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它养育了我们人类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然而,在这盎然生机的自然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安全,而是存在着种种危机和灾难,甚至威胁着自然界的所有生命。自然灾害,以及人造灾害,都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的敌人。

  长久以来,地震带给人们的威胁如同夏日午后的雷雨般强大,汶川大地震中数以万计的同胞罹难,那声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彻心扉的哭泣,震撼了全球华人的心,我们为在地住病人。

  海浪反复拍打岩石,只为使它坚强,一个个鲜活的事迹,只为警示你步步减灾铺未来。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要心怀侥幸认为自己不会遭受灾难,不要做一个厌世者,生命如此宝贵,不论经历了什么,我们都要学会爱自己,坚强地生活。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强化灾害预防意识,积极积累防灾减灾知识,共同防止灾难的发生,那么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就会多一份保障,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安定。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 10

  五月十日,我淇滨中学举行了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大约有一百多领导到我校观看演练,整个疏散演练紧急、快速,共用时2分15秒。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谈起地震,大家肯定都想到了伤亡惨重、无家可归这些悲惨的字眼,然而,只要我们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想必结果会好得多。就像日本,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他们正是做好了防震减灾工作,才没有造成大的伤亡损失。

  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庐山大地震都是让我们心痛的事件,我们要防患于未然,若是没有准备,那么死亡之神必定会敲开我们的大门。

  这次演练,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地震时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爱生命,了解生命的`可贵。这是一次对我们应急的锻炼,更是一次教会我们如何防震的重要机会。如果真的发生地震,我们一定要冷静,保持一个一定能活下去的信念,告诉自己希望就在前方。

  如果我们每个学校都做到并做好防震减灾工作,那么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实现地震零伤亡的梦想,这何尝不是一个国家国民高素质的体现?

  地震来的总是突然,我们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战胜它!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观后感】相关文章:

防震减灾科普优秀作文04-27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作文10-01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作文[合集]03-24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作文[荐]03-03

防震减灾科普作文范文(通用40篇)03-16

参观防震减灾科普馆优秀作文(通用6篇)09-17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优秀作文500字(精选28篇)07-18

参观了防震减灾科普展450字作文(通用6篇)08-10

防震减灾作文11-04

防震减灾的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