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2-09-20 10:19:2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通用13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通用13篇)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1

  12月2日下午,我校在博学楼二楼组织参看了电影《袁隆平》,影片使我受益匪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袁隆平从普通的农业教育者通过实验,经过不懈努力,饱经风霜后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在实验中,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形状奇特的植物,他欣喜若狂,经过研究证明出了它是杂交水稻,而且它比一般的水稻结出的稻粒还多出了许多,于是袁隆平就在崔主任的阻碍中不懈努力研究杂交水稻。有一次,崔主任和一些人来袁隆平家闹事,还把袁隆平精心研制的杂交水稻摔烂,幸好袁隆平的徒弟把几盆比较好的给藏好了,不然袁隆平多年来的心血就会在这转眼间就化为乌有了。还有一次,袁隆平的一块杂交水稻田也被崔主任他们全部糟蹋了,虽然崔主任一直在和袁隆平作对,但袁隆平始终坚持着他的信念,所以他取得了成功。

  看完《袁隆平》,我又联想到了自已,现在我们的家庭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照道理说我们成就自已的理想也比以前更容易了,可是在我小时候学笛子时,刚开始笛子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因为好奇所以我学得很高兴,学得也很好,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太没劲了,学了一年我就不学了。我又去学跳舞,可是有许多动作做出来都很疼,我便也不学了。可是现在看到小伙伴们吹笛子,跳舞时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回想起来当时没有坚持自已的信念真的很后悔。还有一次,我在科学课上做实验,好几次我都没能把电池装到小装制中,虽然如此,但是我没有气馁,坚持又做了七次,终于把电池装了进去。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

  电影《袁隆平》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已的信念,最终才能取提成功。我们一定要向袁隆平学习!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2

  古人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以前也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这次,自从学校组织观看《袁隆平》电影后,我加深了对他的印象。

  袁隆平虽然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可以说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让他坚持着,培养出杂交水稻?是什么人呢?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是他那执着的、坚韧的心态,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他那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他永远停留我们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他热爱大自然,不刻板,那时候,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工作,虽然整天埋头苦干,却并没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简直就是书呆子。而袁隆平则相反,他亲近自然,喜欢观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这也是让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砸烂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时候,他还喊着:“打倒袁隆平!”这不代表他无能,他软弱,只是他保护家,让他继续研究水稻的做法。这又让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热爱人民,关爱家人。他爱妻子,不让妻子受到伤害,不让她受苦。他爱人民,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类。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关心,让他扑在书桌前研究,这也是他成功的动力!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伟大,不平凡的奉献,袁隆平爷爷是个耕耘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呀!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3

  前几天,我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当我走出电影院时,我热血沸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主要讲:袁隆平爷爷是一位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不畏艰辛、意志坚强、奋斗终身、的人。以前的水稻产量很低,可是在袁隆平爷爷的不懈努力下,反复地研究和实验,终于使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了“水稻之父”,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在工作中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所要具备的,这使我深有感触。昨天,我在楼下学玩滑板,我刚站上去,妈妈还没来得及扶我,我就先摔了个四脚朝天。我连忙站起来,拍拍屁股上得尘土,说:“什么破玩意儿呀?还没等我站上去就给我送了个礼!”我赌气地说:“不学了,不学了!”妈妈看着我要打退堂鼓了,便用激将法说:“以前你总是缠着要我给你买滑板,现在给你买了,可你又不敢学。嘿——我还是把它送给别人算了!反正留着也没用!”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勇气一下子就提上来了,我想:我不能让妈妈小看我,我要让她对我刮目相看。这时,袁隆平爷爷的影子仿佛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给了我巨大的鼓励。我下定决心,今天我一定要学会玩滑板。可我刚一站上去,又摔了下来,害得我青一块,紫一块,手也擦伤了。妈妈看着有点心疼了,也劝我暂时不练了,可我却不依了。经过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我终于学会了玩滑板。

  通过观看了这部电影和我学滑板地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永不言败是驶向成功的风帆!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我要让袁隆平爷爷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做到不畏艰险、脚踏实地。在学习中,要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为生命奏响动听的乐曲!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4

  每当看完一部优秀的电影我就会写观后感,今天去电影院观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感慨万千。

  袁隆平爷爷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他把价值连城的珍贵稻种毫无保留地奉献献给全人类,使亿万饥肠辕辘的人从此吃饱,吃好,他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而电影只拍了袁隆平爷爷从30岁到60岁的故事,虽然有点短,但是袁爷爷91年的人生每一年时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了解,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看袁爷爷的采访都能看到袁爷爷是一个风趣丝幽默且平易近人的一位老人家,这部影片以鲜活艺术手法再现了袁爷爷心忧天下,造福人类,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袁爷爷曾说过"人心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出生在一个好时代,不愁吃不愁穿,不曾体验过挨饿受冻的日子,物质上容易得到满足,但是精神上却得不到满足,人也容易浮躁,然而老辈的人虽然物质上较为匿乏,但是精神上却是丰富的,他们的内心也是无比纯粹的。

  再次向袁爷爷致敬,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空就不再回来,但是您的光荣奇迹将会被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5

  今天,我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电影名字叫做《袁隆平》。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袁隆平为了使地球上的人们不在饥饿,决定研制杂交水稻,在研制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毫不放弃。最终,杂交水稻被研制成功了。

  袁隆平的成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更不是坐在电脑前面,按一下鼠标的。现在想发明东西的人,还有多少人拥有袁隆平这种勤劳的精神呢?

  袁隆平性格坚韧、干劲,一次次的失败,不但没有打倒他的信心,反而使他更有动力。在逆境中他还常开玩笑,他痴心地总是想着研制杂交水稻成功,就算没有人支持,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还是一样有干劲!

  袁隆平曾经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多么值得我们崇拜!他“甘于奉献”的精神,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在电影里,袁隆平在课堂上推崇了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身,这种做法令到了领导的批判。他们的批判,让我感到可恶!他们没有想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刘老师等人更令我感到憎恶,他们不但无能,而且还阻止别人的事业,阻碍别人的发展。还有一些红卫兵,趁袁隆平不在的时候把他培养的稻苗全给砸了。这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天才应该都是给这些小人给扼杀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

  九十后的我们,是不是开始“做袁隆平”了。有许多已经开始努力了,难道我们还想袖手旁观?行动起来,为我们的祖国作出贡献吧!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6

  今天我观看了《袁隆平》电影,袁隆平的事迹让我大受感动!

  怀揣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在他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努力下,中国人实现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逐梦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奋斗者当学习袁老,自觉涵养家国情怀,将自己的发展融入时代需要中,将坚定理想融入爱国奋斗中,为人民勇涉险滩,为人民勇挑重担。在挑战中磨砺心志、在探索中增强本领,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百般历练担大任,成为让人民生活幸福的“国之大者”。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状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挥洒一腔热血。

  “高产、再高产、更高产、超高产!”对水稻产量的追求是袁老一生的追求。袁老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为了梦想,袁老奋斗不止。吾辈当学袁老,不断求索、不断突破、勇攀高峰,将自己的知识与本领发挥出最大价值。唯物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同理,如若我们每个坚守岗位的人都能像袁老一样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那各行各业都能百花齐放,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富强、民族也会更加兴旺发达。

  袁老是身价千亿的“农民”,是我们的“国宝”。他将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世界其他国家,让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无数的国际国内奖项是他汗水的印证,“杂交水稻之父”是他名副其实的美誉。名满天下时,他仍穿35元的普通衬衣,吃简单的粗粮,做不要钱的平民运动。“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我们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敬仰之余当见贤思齐,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对待自己的名利得失,时时牢记宗旨,处处以身作则,用袁老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巨星陨落,但他的杂交水稻永远惠泽众生,他的崇高品质还熠熠生辉。我们当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汲取袁老的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奋勇前行。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7

  年轻时代与饥饿有关的一幕幕场景成为袁隆平院士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为了人民不为饥饿所困扰,为了国家不被“一粒粮食”所“绊倒”,他始终坚定着“要把超级水稻杂交稻合成”和“让杂交稻走向世界”的信念,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学习袁隆平院士就要学习他的这种为国为民、信念坚定的精神。八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事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矢志不渝、勇于追梦、敢于圆梦的一生。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实现这两个梦想,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的不渝追求。90岁的他依然时刻警醒自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依然醉心于提升杂交水稻产量,醉心于科技兴农大业。作为新时代下实现复兴梦的实践者,学习袁隆平院士就要学习他这种勇于追梦、敢于追梦的精神,始终保持一以贯之、慎终如始的激情与活力,心怀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与毅力,不故步自封、不坐井观天,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拼搏奋斗、矢志奉献,书写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篇章。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不畏艰险、锐意进取、攀登高峰的一生。杂交水稻是世界上的一个难题。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明知道是难题,但袁隆平院士还是选择了难题。几十年如一日的头顶烈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都没能挡住他探索和实践的脚步,凭借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打破难题,终于发明了新一代的水稻品种。学习袁隆平院士更要学习他那种知难而进的精神,正视挫折、珍惜挫折,不因一时的遭际就一蹶不振,不因一时的困难就止步不前,时刻保持战胜困难的斗志,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困难面前不退却,历经“千锤百炼”方能“百炼成钢”,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实践者”,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8

  寒假期间,我和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袁隆平》。

  电影开演之前,妈妈什么都没有对我讲,我也不知道袁隆平到底是谁,是干什么的。电影开始后,当我看到影片中有个姐姐饿得头晕,还是那个姐姐要拿出家里仅有的准备种地的种子要给袁隆平爷爷做饭吃而磕破了头,袁爷爷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充满着坚定:不能让老百姓再挨饿,让老百姓吃饱从那以后成了袁爷爷毕生的奋斗目标。我忽然想起,我在国学班里最早学过的神农氏,那袁爷爷不就和神农氏一样,用一根神鞭,正在赶走那个让许多人民饥饿的恶魔。

  从那以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袁爷爷数十年如一日,不论春夏秋冬:在烈日下、在暴雨中,他不畏惧任何困难,勇敢执着地为着自己的梦想前行。最终经过十几年的艰苦科研,袁爷爷终于成功了!

  我虽然还只是一个二年的小学生,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梦想——真的很想在若干年后去北京念一流的大学。妈妈告诉我那同样也是一条艰苦的道路,我也要像袁爷爷一样,遇到困难执着前行,多多学习增长本领,持之以恒地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向前!!!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9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米菩萨”,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12月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电影《袁隆平》,让我对“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经历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影片通过再现袁隆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表现了袁隆平心忧天下、造福人民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有句俗话说:“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袁隆平取得这些成果不是靠运气,而是经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探索,才使他得到回报。我想,他成功的“秘诀”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正是有了这些,袁隆平才一次又一次地攀登高峰。而古今中外,哪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不是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呢?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经过长期艰苦的实地调查,编写成了约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的《本草纲目》;“炸药大王”诺贝尔,由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发明创造上,终身未婚……

  我们也要在人生的起跑线,经过“加速”到“冲刺”中展示,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发挥美丽人生!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10

  为缅怀袁隆平爷爷,5月24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集体观看了电影《袁隆平》。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袁隆平爷爷为了实现绿色的梦,为了科学上的突破,为了解决饥荒的恐惧,他埋头苦干,不畏艰辛的研制出杂交水稻。虽然在研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袁隆平爷爷没有被困难打败。他执着追求,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

  观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我对袁隆平院士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只从电视上看到过他获奖的镜头,看到的是一个皮肤黝黑的老爷爷,没有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巨大的成就,由衷地对他产生敬意。

  袁隆平爷爷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粒小小的种子,却改变着世界的历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然而在5月22日袁隆平爷爷已经离我们而去,他不怕困难、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品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当下我们该做的是珍惜每一粒粮食,为深切缅怀袁隆平爷爷,餐餐光盘我们在行动!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11

  这部电影讲述了当代科学家袁隆平凭着对科研的热情、对事业的热爱、对执着的追求,经过十五年的辛勤努力,终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并带领中国人民摆脱饥饿的事迹。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受益匪浅,感受颇丰。

  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得先读好书,把基础打好,把知识掌握牢靠,这样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袁隆平爷爷正是这样,即使是战争时期也没有落下学业。我们要想事有所成,首先自己得有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担当起大任。

  要充分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十年磨一剑”,袁隆平爷爷十五年不断行走在田间地头,日晒雨淋,失败了不气馁,为了找到天然的杂交稻,他和团队成员四处辗转,到中国南方各个城市寻找野生稻,甚至七年都没有回家过年。我想这种吃苦耐劳、务实苦干的精神是多么难得!我们作为当代小学生,从小都是衣食无忧,要是我们有他一半的努力,学习上也会有飞跃的进步的。

  只有中国强大了,我们才不会被欺负。亲眼目睹日本侵华战争的袁隆平爷爷,从小是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外国生物学家曾经断言,中国21世纪会经历一次粮食短缺,届时需要大量从外国进口粮食。但是袁隆平爷爷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让这一断言成为泡沫。杂交水稻的产量连年攀升,不但我们中国人吃的饱,我们的粮食还有富足,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

  要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袁隆平爷爷在杂交水稻获得成功之后,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不断地研究怎样继续提高产量。晚年他又给自己和团队定了一个新的目标: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想人只要有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靠近,终有一天,目标会实现,梦想会实现。

  其实,我们当代中国有很多像袁隆平爷爷这样吃苦耐劳、乐于钻研、乐于奉献的人。比如我们敬爱的钟南山爷爷、那些可爱可敬的医务工作者、我们的警察叔叔、消防员叔叔,为我们戍守边关的武警战士……他们都在为我们祖国的强大,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为了我们的平安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人,我们才能坐在这明亮的教室,无忧无虑地学习。

  我们当代小学生也要发愤图强,认真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12

  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就像春天里的第一滴甘露,他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世界万物;就像夏天里的第一缕凉风,他们默默地吹散我们的疲惫;就像秋天里的第一片落叶,他们永远在贡献着自己的生命;就像冬天里的第一缕阳光,他们站在背后,温暖着我们。

  他们,可以是很多人。他们,可以是大街上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可以是总是走在灾区第一线的志愿者,可以是为培育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也可以是坚持追梦的科学研究者。

  袁隆平,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他是个耿直的人。

  他的梦想,就是为天下苍生研究出高产粮食,让人类不再被饥饿折磨。小时候,他就很喜欢与大自然接触,喜欢大树,喜欢花朵,喜欢小草。如他所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抱着满怀对大自然的热情工作。

  他对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远远地超过了他对个人荣誉的追求,也许,他也心存愧疚,但是,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让他无暇顾及他私人的情感及亲人。

  我认为,一帆风顺这个词语是不应该出现在任何一个成功的人的身上。袁隆平也不例外。女友的离去,曾让耿直的他心里滴血。这让他感到彷徨,让他思索他一直信奉的人生规则是不是不对呢。但是,随即而来的饥荒,却让他坚定了他的梦想。在与领导聊天时,他提起了一句诗来形容他的心情——“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漫步。”——毛泽东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居里夫人的这句话像一条芝麻开门的谜语般,令我顿然醒悟。提炼镭这样在旁人眼中枯燥无味的工作却在居里夫人眼中是迷人的呢,那么袁隆平是不是也一样呢?

  虚词假意如同人鱼滚落的泪珠,始终会化为泡沫,即使刻骨铭心,却总该是虚幻的。与其看着泡沫散去,不如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

  蜘蛛夜复一夜坚持地织网,直到逝去;飞蛾日复一日地飞向烛火;蚯蚓蜷曲着身躯天天为花草松土……他们坚持着,行动着,一百次的失败只是为了一次成功。

  但是,在学校中,我却看到了很多的人逃课,打架,去网吧……他们只是在任性地挥霍着短暂的青春而已。人生苦短,我们不求名垂青史,但为什么不让自己活得有价值一些呢?

  固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的人,但人类更加需要那些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的梦想家,他们不为名利,只为了造福人类。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 篇13

  袁隆平之所以取得成功、电影之所以感人,归根结底的原因只有一个——袁隆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勤劳、坚韧、仁爱

  袁隆平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那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点摸索总结出来的。现在搞学术的人难出成果,常自抱怨,可是有多少人有袁隆平那样的勤劳辛苦精神呢?就以这次电影发布会为例,那么多的媒体记者,发布会一结束,全都离开,赶回去发稿子。可是他们连电影都没看,又如何能写出感动人心的稿件呢?曾经踏实的中国人,在如飞的社会节奏里,早已经变得浮躁,又怎么能获得真正的成果呢?

  袁隆平够坚韧,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他的坚韧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玩笑;他的坚韧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坚韧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支持他如此坚韧的,是他心中“为民谋食”的仁爱精神。

  袁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正是中华文化里,“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这是人类社会最广大最深厚的仁爱精神,远比什么虚伪的上帝来得真实。正是这种“爱人如爱我”的仁爱精神,帮助袁隆平战胜数不清的困难,最后获得成功,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因为他的成果,世界上可以多活一亿人。这种精神,是推崇天下为公的中国人所独有的。这种精神,放在自私社会里是行不通的——现在为什么不出袁隆平?

  电影《袁隆平》里,袁隆平因为在课堂上推崇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森,遭到了领导的批判。原因当然是“否定社会主义科学,提倡资产阶级学术”之类的。这就太令人鄙视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也没有阶级之分,不管谁的成果,只要是为人类造福,为何不可拿来我用?如果按照电影中这帮弱智革命派的逻辑,苏联的人造卫星技术,源于纳粹德国的火箭飞行技术,技术到底算谁的?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是代表了社会主义的先进,还是纳粹制度的成功?

  以刘老师为代表的几个水稻专家,就是这一类人。他们自己无能,却占据着位置。这还不算,他们还要极力破坏别人的事业,限制别人的能力,让别人也一事无成。大家都一样无能,他们的无能看起来才正常,才不会被关注,他们的地位才不会动摇。刘老师因为怕袁隆平培育出杂交稻,趁着大雨把袁隆平的稻田毁掉,宁可损失国家利益,也要阻止能人成功,自私到了极点。“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个风,不是来自敌对方向,而往往是来自自己阵营。这种丑陋的中国精神,贯彻在无数的中国人中间,即使到今天,也仍然大行其道。因为这个精神,中国屡受列强欺压,被英法联军打,被八国联军打,被日本鬼子打。因为这个精神,中国屡遭外商打压,一些丑陋的中国人,争相在外国人面前献媚争宠,却对于自强的中国人,明枪暗箭,除之而后快。如果说,中国人不能够根除这种劣根性,那中华崛起梦就永远只能是一个梦。卑劣的小人们,把无数的袁隆平扼杀在萌芽里。以至于今天我们对于袁隆平感到格外的珍惜。然而,按照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她应该产生千千万万的袁隆平才对。那些被扼杀了的天才,都毁在这些中华民族的小人之手!

  袁隆平代表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他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如何参与重建中华民族精神,使我们的国人,人人都可以成为袁隆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果静林们已经开始努力了,我们难道就只想旁观?为了祖先的光荣,为了国人的幸福,我们需要为重振中华精神做点什么!

【《袁隆平》的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05-28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范文05-28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范文05-28

观看袁隆平电影观后感08-02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精选10篇)05-28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06-21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精选5篇)05-28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精选7篇)05-28

电影袁隆平的观后感550字05-28

电影袁隆平的观后感400字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