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旅途观后感

时间:2021-05-28 13:50:4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在旅途观后感范文(精选4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在旅途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在旅途观后感范文(精选4篇)

  爱在旅途观后感1

  我观看了电影《爱在旅途》。这是一部灵魂救赎、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电影,暴力和爱贯穿了整部电影。

  该影片讲述了,被拐流浪儿童木拉提在“蛇头”胁迫下行窃,之后被新疆警方解救回疆,开始寻找父母的感人故事。影片也再现了解救、教育、转化流浪儿童并为他们寻找家人的过程,再现了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严打蛇头服务群众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社会各界的关爱,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弘扬正气的优良传统。

  新疆籍流浪儿童不同于一般捡拾、乞讨为生的流浪儿童,他们被成年人控制,进行偷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当他们被保护机构解救回到家乡后,较难融入到家庭和家乡中去,有着较高的流浪风险。受地区贫困差距、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新疆籍流浪儿童返乡之后,发生反复流浪的比例很高。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家庭、社区、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各方都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爱在旅途观后感2

  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全校的老师和学生在影剧院观看了电影《爱在旅途》。

  电影《爱在旅途》讲述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在解救解救被拐骗的新疆儿童的行动,并用无微不至的爱心帮孩子寻找亲人的故事。故事围绕着爱与被爱展开叙述,影片中流浪儿童的生活、丢失孩子父母的现状、对不法分子的恨、对社会各界力量的大爱让人为之感动。这部影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怀及社会各界的亲切关爱,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弘扬正气的优良传统美德。

  影片《爱在旅途》描述的主角是被拐流浪儿童木拉提在“蛇头”胁迫下开始偷窃,之后他被警察解救回新疆,开始寻找父母的这些故事。影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3个情节:第1个情节是木拉提因为逃跑未成功被吊在吊扇上殴打。第2个情节是被解救后木拉提决心改正错误,并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他在捡废品时拣到钱包主动归还给别人的事、并且用捡废品换来钱买了1张婴儿床送给警察叔叔还没有出生的孩子。第3段是木拉提被送到儿童福利院生活,并被解救他的警察一家收为养子,每个周末接回家居住,使木拉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观看过程中,我们全班同学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被影片中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我和很多同学感动的许多次流下了眼泪。于是我暗下决心:今后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关爱,将来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爱在旅途观后感3

  《爱在旅途》影片讲述了3岁的木拉提被以阿合曼为首的犯罪团伙拐卖到内地,强迫行窃,他偷了一个少女的钱包,少女追赶途中被卡车撞倒在地生死未卜……木拉提目睹了这悲惨的`一幕,发誓再也不偷了。他趁机逃跑,但很快又被蛇头抓了回去,再次落入魔爪。蛇头将木拉提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新疆政法干警兵分多路,紧急出动——跨省千里联合打拐,木拉提最终被成功解救回新疆。

  《爱在旅途》这部影片,再现了解救、教育、转化流浪儿童并为他们找到家人的过程,再现了各部门通力合作、果断出手、严打蛇头、服务群众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社会各界的关爱,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弘扬正气的优良传统,看后使人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很受感动。影片刻画细腻、独具匠心,在诸多细节当中展现了新**有的特色,展现了大美新疆的`人、景、事,必将激发起人们对美丽、和谐新疆的向往和热爱。

  这些年来,内地陆续出现以成年人为主,拐卖、诱骗、控制新疆籍流浪儿童实施偷窃等违法犯罪案件,不仅扰乱了当地的社会治安和人民生活,更深深地伤害着流浪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基本权益。

  儿童是祖国花朵,岂容蛇头来把控。把儿童当摇钱树,蛇头有房产有车,金银财宝好几桶。他们是人间魔鬼,残害儿童虎狼熊。这些人狼心狗肺,他家也有弟和兄。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的心冷如冰冻。对蛇头要狠狠打击,打七寸要全国行动。

  爱在旅途观后感4

  此次观看影片作为一次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主题教育活动,与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社会风尚,关注并帮助解决流浪儿童的生存问题,唤起全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爱和救助。

  影片播放中,礼堂中不时传出一片啜泣声。显然,剧情引起了观影者的强烈共鸣。看完电影后除了同情,更大的感受是剧情带来的震撼。

  “这部影片表现得非常真实,那么小的孩子被拐卖,被坏人虐待,那么多家庭受到了迫害……”观影后,干部刘敏慧告诉笔者,这部影片让她看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也认识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警察亚力坤关心木拉提、教导木拉提,使木拉提从一个有坏习惯的孩子变为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个过程最打动我。希望大家今后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及时关注,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找到父母,回到自己的家。”刘敏慧说。

  “这些被拐孩子以前在街上偷盗,特别让人讨厌,看完这部片子后,我的想法改变了,以前是我误解了被拐的孩子。”干部赵烨说,看完电影后,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木拉提找父母的经过,等最后终于找到了,他却与父母天各一方,“看到这,我的心都揪到一起了。”

  “我准备让孩子也看看,让他明白现在的生活多美好,应好好珍惜。”工作人员小相说,他的孩子上初中,处于叛逆期,经常玩电脑打游戏,不好好学习,父母说他时常顶嘴,有时还离家出走。“要让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复杂,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小相说。

  “影片展现了新疆打拐行动取得的成效,同时,被接回的新疆籍流浪儿童,唤起全社会对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体现了新疆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具体表现,对今后让他们有学上、有病医,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州科协党组书记赵学经说。

  “通过影片,我们不但宣传了新疆警方利剑出鞘的打拐行动取得的成效,还能让观众感受到新疆的 ‘大美’,对拐骗儿童头目的‘大恨’,对流浪儿童的‘大爱’。通过对大美新疆的展示,让流浪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州科协副主席王晓梅说。

  该片全面系统的记录了新疆各族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开展以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解忧,用一件件解救流浪儿童实事表达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切实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坚定决心。

  观看完电影后,州科协党组书记赵学经说:“科协的全体干部职工应该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把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与科协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科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社会功能,为我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

  科协的全体干部也一致认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转变工作作风,发挥科协自身优势,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确保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