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的观后感

时间:2021-06-03 17:16:1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天空之眼的观后感

  01

天空之眼的观后感

  英国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

  所谓功利主义,简单地讲就是利益最大化,在边沁看来,一件事如果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那这件事就是正确的。然而这种观点直接导致一个困境,那就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不是就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呢?如果这个利益是生命呢?

  和边沁针锋相对,康德提出了一种完全义务理念。意思就是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去做的,无论是什么理由,做就是错,比如杀人,比如抢劫,比如刑讯逼供……

  在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陀思妥耶夫斯基让他笔下的人物伊万对着他的哥哥说了下面的话:“你直截了当地回答我:想象一下你在建造一座人类命运的大厦,目的是最终让人们幸福,给他们和平与安宁,但为此目的必须且不可避免地要折磨一个小小的生命(一个孩子),用她无辜的眼泪作为你大厦的基础——你会不会同意在这样的条件下担任建筑师?”我想,康德绝对不会,而边沁,也许会。

  提出电车难题的费丽帕·福特也是最早解释为什么要把人类用道德武装起来的人之一:“拒绝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一个人的利益的道德原则的存在,为每个个体提供了一种道德空间,一个不允许他人侵犯的空间。”

  然而令人悲哀的地方在于,道义论可以为我们提供立场,但却难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两个结果摆在那里,你得选择一个,或者说选还是不选事情都会走向一个结果。 而最大的悲剧就是,是什么让我们陷入了电车困境。

  02

  伊拉克战争,为了掩盖事实,美军会专门射杀战地记者。那时会有好多集束炸弹没爆炸二挂在树上,说不定什么时候爆炸……那时看到一个大叔用机枪想打下来飞机。现在却说为了一个,只为了一个,一个女孩甚至放弃轰炸!你说这是宣传仁慈的,他们已经羞愧难当了,如果你告诉那些军政们说这是讽刺作品,那某些政府和军人不得全体自杀吗?

  是!没错!这只是电影。但差别太大了,会让人觉得太胡闹。

  03

  1、结构清晰,层递明确,政治角力和两难困境的复杂,得到化繁为简的表述,某些设置和表述,让人想到《十二怒汉》和《奇爱博士》;

  2、讽刺力度和挖掘深度浅尝辄止,更适合一个30分钟的短篇描述;

  3、冲突设定生造痕迹太重,从小女孩落位,到军官反抗,再到上层矛盾,功能化角色太多,每个人物的动机似乎都是“挑事儿”,在必要时刻,任何路人都可以成为挑事者,功能化过多过强,降低了故事可信度和冲突强度,反讽思辨自然削弱;

  4、小女孩是全片最大挑事儿者,由她引导矛盾进入高潮,但最失败在于,小女孩的行为路径太像程序设定,她像个游戏里的设定,而非真人,在人物构建上除了呼啦圈外,并未让人觉得这个女孩有任何实际价值——用个体的弱势或可爱萌来移情真的很低级,让人同情的根本在于人物身上体现出观众认同和赞赏的价值,我不会因为这个虚构角色是个萌物而主动同情,更不会因为呼啦圈玩的好,就希望她活着,对不起,我不是在看一个真人,而是在看一个假定的角色,且是假定感极强的角色;

  5、源于上一点,导致女孩和杀敌的两难选择成为一个伪命题,因为两者在天平上并不属于剧作中对等关系,或者说这种对等关系是由创作者将女孩生硬推到这个位置形成的,我看的时候对比的是杀敌的背后政治决策,和女孩背后的创作者抉择,既然创作者在处理这个角色时带有游戏操控式的假定,那么我更不会对这一两难产生任何焦虑,但创作者不但没有在此中适当添加细节,缓解这种过于明显的设计感,反而变本加厉,不断设置人为冲突,用外部手段强设困局,而非从人物情境自身触发事件,让全片的批判也好,讽刺也好,停留在一个假设情境的搬演上,无法进一步深化;

  6、小女孩捡起饼摆好重新售卖的动作是算不上妙笔,但却是全片对小女孩诠释当中最出色的,但在激发“同情”的时刻,又会让人产生“作死”之感,这种“作死”感的产生跟影片风格有一定关系,如果纪实感浓重的风格,会多少抵消一些充斥全片的“假定感”,从而让人物动作的设计感降低;

  7、个人喜欢的编排是:军方为行不行动争执不下,鹰派和圣母派打得水深火热时,突然一阵火光,只见敌营瞬间变成一片废墟,就在各路政客目瞪口呆时,镜头切到小女孩父亲,看着不远处的火光,略显悲伤,但很快恢复,将一个微型炸弹埋入新的饼中,交给另一个的小孩,并在地图上指出下一个卖饼的位置,小孩点了点头,父亲慈祥地看着小孩,画面回到开场时候的状态——人民内部矛盾,还是得靠内部解决,以及童畜无害,只存在于人类可悲的怜悯中……

  04

  我觉得导演是个怀疑主义者,自己也没有答案,所以拍了这样一个“纪实”电影。导演在电影中并没批判的倾向,只是赤裸裸地展现这些人的人性,善恶没有绝对,代表正义的英美不过是杀人犯,代表邪恶的极端分子也会帮助平民。

  屠杀平民的极端分子会卸下武装去救小女孩,宠爱孙女的将军为了完成任务选择牺牲与孙女年龄相仿的女孩,无人机驾驶员为了自己的良心违抗命令,上校为了实施攻击不择手段,美国人因为不用承担责任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对英国人一顿嘲讽。最讽刺的就是这群政客,正是因为他们推卸责任贻误时机才让小女孩走到了爆炸范围内,却一转脸就站上了道德高地,不得不让人觉得这样是在寓意苦难都是由这些政客造成的。

  电影中拥有上帝视角的军方与政客似乎并没有资格去决定别人的生死,电影外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似乎也没有资格评价电影中角色的选择?评论区里拥有上帝视角的我似乎也没有资格否定观众评论的资格?没有人可以成为上帝,存在就是存在,没有合不合理。

  也许这是个讲哲学的电影。

  05

  在一次军事活动中,执行者们面临着一个八十条姓名和一条性命的抉择,明眼人一下就可以做出抉择,然而这东西却不能摆到台面上。因为人们所看到的只有死掉的`一个人,却看不到活着的八十个人。

  在一系列的讨论之后,最终导演还是安排了小女孩的死亡。或许电影想告诉我们的是,死亡无可避免,犹豫毫无作用。故事中,若是决策者能够更加果断,那么这个小女孩就可能不必要死。然而在拖拖拉拉中,事态仿佛变得越来越严重。

  如果早点做出决定,那么这个小女孩就不会在那个地方卖饼。而己方特工也不必要冒着风险去卖饼,导致自己陷入危机。这个逃走的特工或许已经是一个幸运儿,如果此人被击杀或者逮捕,那么电影的戏剧效果可能更伤上一层楼。

  不过该男子在最后让小男孩前去买饼,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导弹的发射时间他并不了解,万一刚好遇到导弹,岂不平添一条无辜的性命。这种东西叫做巧合。这种具备现实意义的电影应该尽量减少这种巧合性的东西,因为这种东西缺乏说服意义,我们不能用巧合来作为佐证。淹死的人,不应该成为人们不下水的理由。特技人员在走钢丝,那是他们常年锻炼的结果,我们也不能去模仿。

  站在上帝的视角,那么繁琐的司法程序需要为此次小女孩死亡事件承担主要责任,但他们肯定丝毫不会受到影响。黑人侦探员则也需要为小男孩的可能性生命危险负责。巧合让他的行为没有造成恶劣效果,但绝对不能敷衍了事。

  最后想说下流眼泪的女官员,她做了一个错判的判断,执行任务的军官并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进行此次活动,相反,此次活动可能让他丢掉自己的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