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观察日记

时间:2021-06-30 17:18:10 [第二单元]观察日记X则 我要投稿

四年级观察日记模板锦集8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观察日记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观察日记模板锦集8篇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1

  9月18日 星期五 雨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我中午回到家,急忙拿出一把黄豆和找来一个透明的杯子。

  我发现干黄豆又硬又小,呈圆形,土黄色,每颗黄豆上都有一个小黑点。我把黄豆扔进放水的杯子里,过了一会儿,去看泡的黄豆,我发现有些黄豆皮鼓了起来,我想应该是水泡软了的原因吧,没想到才几分钟,就成这样了。我想把皮拨开看看黄豆里面是什么样的,原来是两片椭圆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紧紧地包裹着。

  晚上放学回家后,我看见泡的黄豆变成浅黄色的了,奇怪的是体型也大了,变成椭圆形了,也许是喝饱了水的缘故吧!黄豆真奇妙呀!

  9月19日 星期六 雨

  今天,我把泡黄豆的水给倒掉了。我发现黄豆又长大了,还在一端长出了小芽,那小芽长5毫米,宽2毫米。爸爸告诉我这样用水泡着可以长出豆芽,但水要每天换干净的,我可高兴了,我想等豆芽长大了,那就能吃了,多好呀!

  我把杯子装上干净的水,看它们在水中轻轻地摇晃着,犹如一只只可爱的“小蝌蚪”。

  9月20日 星期日 雨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冲进厨房,观察杯子里的黄豆。

  我发现黄豆又长大了一点点,还是浅黄色的,椭圆形。只是那个小黑点没看见了,而小芽又变长了,有1厘米长,2毫米宽,跟豆芽已经很相近了。我盼着它们快长大,心里越想越高兴。但我发现有些黄豆还没长芽,我不知该怎么样让它们快快长大,我想去寻求帮助。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2

  xx月29日 星期五 晴

  接下来的几天,只要我每天上学回来,它就疯了似的迎接我,我带它散步,跑得真是快。

  今天中午,我上完兴趣班回家,一进家门,却不见小白的踪影,我大声喊,可喊了半天都不见动静,这下我可急了。突然,它冒了出来,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一声尖叫,谁把我的植物毁掉了”妈妈气愤地说,我连忙一看,吊兰的叶子散落一地,土遍地都是。我恼火极了,正想用棒子教训它,它以为我和它在玩游戏,在棒子上跳来跳去,真让我哭笑不得!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3

  秋天到了,我家门前的桂花全开了,香味能飘出十里呢!

  桂花的叶粗糙又厚实,还四季常绿,从正面看叶子呈好看的墨绿色,由一根大茎脉和无数根小茎脉细细的分割开来。从反面看,那根大茎脉和一些小茎脉明显地凸了出来,摸起来非常舒服,跟按摩机似的。

  再看那小巧玲珑,飘香十里的小桂花,由四片花瓣组成,中间是黑黑的花蕊,花瓣很厚实,但汁尝了下有点微苦,会让人想起曾经尝过的水草味道,花瓣儿很小很小自然的皱起。花蕊很香很香,香得似乎那小小的花蕊想用无毒的香气把每个人熏得昏倒。但它真的是很香啊!那花柄是一根细得不能再细的小绿丝,嫩得像一就掐能掐出汁儿来的样子,连接着淡黄色的花和浅褐色的茎,那茎上还有迷你梅花鹿似的圆点斑纹,样子十分可爱。一阵风吹过,桂花纷纷飘落,站在树下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像来到了天堂一样。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桂花树最美的时候,金色的桂花把桂花树装点得很漂亮,虽然桂花没有梅花那么有姿态,没有牡丹那么富贵,可是它有自己独特的香味使我不得不喜欢它。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4

  我非常喜欢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记得那是今年夏天的一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我拿着放大镜,在小公园里寻找蚂蚁观察,觉得非常好玩。当我拿着放大镜对准一只黑蚂蚁时,它好像非常害怕,立刻顺着地面快速逃跑。我用放大镜在地面上形成的白色光点紧追不舍。追着追着,我忽然发现,这只蚂蚁四脚朝天,躺在地上。起初我以为它是走累了,想睡觉。可是,过了两三分钟,它仍然一动不动。我非常奇怪,仔细一看,才发现它已经死了。

  回到家里,我把事情的经过给爸爸讲了一下,他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这只蚂蚁是被烧死的。”我自言自语地说,怎么会呢。爸爸告诉我,放大镜有聚光功能,那个白色的光点就是聚光点,放大镜把太阳光线集中在焦点上,有限的光能都集中在一点转化为热能,所以那只可怜的蚂蚁就被烧死啦。如果你在聚光点下放一张纸,它还能给纸烧个洞呢。我听了以后,这才恍然大悟。

  也许,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我可不这么认为,因为有许多科学发现,就是在无意识的.玩耍中产生的。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5

  3月1日

  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水,再把大蒜放进去。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3月2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4日

  今天,我来看我大蒜,啊,大蒜发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月5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6

  9月20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昨天,妈妈给我几个蒜,声称可以泡出蒜苗。

  我有点儿不可思议了,这些大蒜简直就像农村里面糟老头,别说体形了,那些青一层,紫一层,包在外面的"衣服"就好看不到哪里去,恐怕扔了也没人要。不过看着老妈一脸认真的样子,我动心了,说不定真可以泡出蒜苗哩。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我把盘子装满水,再放入大蒜,蒜就泡好了。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来观察。大蒜没啥变化,只是底部变得土黄,上面出现了八九个小孔,密密麻麻,排列得很有规律。有的小孔上,还露出了洁白的小根,不到一厘米,洁白而细软。像可爱的蚕宝宝,却比蚕宝宝细小许多。我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9月2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后来,大蒜底部的根变长了,已有二厘米了。奇妙的是,大蒜顶部都鼓起了一个个小包。不久,小蒜苗就从包里探出了小脑袋,绿油油的,十分可爱。给了"小胖头们"浓浓的生机,好像早春的小草在寻找阳光的足迹。

  现在,小苗有一厘米高了,白色中泛着淡淡绿色,还有着浅绿色的条纹,胖胖的身体告诉我小苗优良的身体状况,还泛着植物特有的芬芳,一点儿也不像从大蒜中成长出来的。倒像一种名贵的植物。

  9月2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大蒜的根也非常漂亮,表面十分光滑,有一点透明,雪白雪白,犹如一条洁白的细绳,又宛苦一条价格不菲的银丝,让人感觉还能发出淡淡的光辉。但那浓浓的蒜臭味仍然掩盖不了它的身份,也颠覆了之前我对它的第一印像。

  蒜苗的变化比较明显,头部都裂开了一个个小口子,小小苗像赶集似的长了出来,苗尖深绿,苗身却是橄榄绿,透着一股静态美,而且身上长出了更小的苗,光蒜苗新鲜油绿,大蒜也开始泛绿了。

  9月23日 星期五 天气晴

  至今为止,大蒜根已经长得超乎我的想像,交错,缠绕,怎么也分不开。

  蒜苗长得不错,有一根,长得很粗壮,顶部油绿,是蒜苗家族中的高个子,碧绿的叶子如迎风招展的旗帜,活脱脱就像一个健美先生,我亲切地称它为"高肥帅"。

  还有根,底部白得透人,一道道显眼又漂亮的浅绿条纹布满全身,就像穿上了条纹外衣,颇具大小组风范,它叫作"白肥美"。这根,歪歪扭扭,起名"长不直。"

  大蒜,谢谢你,给我了一片茂盛可爱的蒜苗小森林。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7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

  一天我捉住这只小猫观察了起来。猫尖尖的脸上长着一对三角形的耳朵,好像两块三角形的饼干,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到了早上,猫的眼睛成了一条缝,一到夜晚,眼睛呀变得圆溜溜的,捉老鼠的时候变得更大更圆,似乎不想让这些老鼠跑掉。猫的那张三瓣嘴在动物界里除了兔子就是它独一无二了。三瓣嘴的旁边是六根长短不一的胡须,这些胡须在捉老鼠的时候功能就显现出来了,老鼠一旦逃到洞里去,小猫用胡须在洞口一量,如果行就可以进去抓,如果不行就得洞外等候老鼠出来继续抓。猫的身体很苗条,拖着一条细长的尾巴,可好玩了。猫的脚和北极熊一样,长着厚厚的肉垫子,走起路来悄无声息的,可能要用微型震动仪才能测量的到。

  猫的捉鼠能力很强,我家的猫就是一个例子。一天,我在看书,猫在休息,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在洗餐具,突然,妈妈尖叫了一声,随之跑出来一只大老鼠,猫反应最快,第一冲上去捉住了老鼠,一口吞了下去,真是有惊无险哪,我看小猫很乖,便给了一条小黄鱼它吃。

  这就是我的家最可爱的小猫。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8

  我仔细观察了草丛里的蜗牛,发现他们有两对触角,这可要仔细观察呀,不然你还以为它只有一堆触角呢。我用手指碰一碰触角,它便立刻缩进脑袋里,当它发现没有危险时,才缓缓分开,警惕地向四周望了望。

  蜗牛是如何运动呢?我仔细观察,看见蜗牛是用壳底下的一只脚运动,我查阅了资料,知道这只脚叫做腹足。蜗牛爱吃白菜、萝卜等种种蔬菜叶子。我拿着白菜叶子来喂蜗牛,可是它一下子钻到壳里去了,怎么办呢?我用木棒轻轻敲了几下蜗牛的壳。可它就是不出来,我就把蜗牛放进水里,不一会儿蜗牛就把头伸出来,我就把蜗牛从水里取出来。首先伸出来的是它的触角,我想蜗牛也像昆虫一样长着触角那么说明蜗牛也是昆虫啦,但是昆虫有很多触角一对触角的蜗牛也算昆虫吗?我问了一下妈妈,她也不知道。我上网查了查,原来昆虫的特征是有有触角,身体分为头,胸部,胸腹部。昆虫都有翅膀,这样的话蜗牛就不是昆虫,我还知道了蜗牛是软体动物。

  自然界里藏着无穷的奥秘,以后我还要多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