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动物的启示作文

时间:2022-01-27 18:30:31 观察 我要投稿

观察动物的启示作文

  我希望大家以后会珍惜动物,珍爱每一条生命。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察动物的启示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观察动物的启示作文

  观察动物的启示作文篇【一】

  动物大家都很熟悉,在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有凶猛的,有温和的,有残暴的,有聪明的... ...可是大家知不知道,因为我们人类的破坏,动物已经越来越少了。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谈一谈动物给我的启示。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袋狼(属于袋类动物的一种)"吧,他在100、200年以前大面积分布在澳大利亚,可是现在袋狼已经灭绝了,当时有一则报道:"袋狼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祖先可能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 澳大利亚草原等地。属于有袋类,和袋鼠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不成熟的幼仔,并且为夜行性。 5000年前,澳大利亚野犬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最后一只袋狼,是于1936年9月7日死亡的。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我看到了这则报道以后就在反思:为什么袋狼在一起十分密集,现在就灭绝了呢,通过查资料,我了解到许多澳大利亚移民把袋狼当作敌人(怀疑他们总是吃家羊),并且在政府的奖赏制度鼓励下进行大肆屠杀,使其近乎绝迹,可是当大家明白过来以后,已经晚了,袋狼已经成了频临灭绝的动物了。

  我希望大家看到这则报道后会有所反思,正是因为人们的.盲目的把许多动物误解,这才会导致动物灭绝。还有一些贪婪的人,故意捕捉珍稀动物到市场贩卖。

  观察动物的启示作文篇【二】

  越高级的动物往往越孤寂,越低级的动物则越喧闹。所以作为最高级的动物--人往往感到很孤寂、很无助,总是为千头万绪的琐事而烦恼,学习、生活、工作,好象总是有那么多的东西要考虑,弄得心力憔悴,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熟知的小动物吧:

  狗-不幸的事快快抛开,永远从美好的一面看人生。不管遭受过如何的惨痛欺凌虐待,狗都很快把痛苦的经历抛到脑后,细细咀嚼能找到的每一根骨头,或者在公园里快活地奔跑。

  猫-随遇而安,从不会为明天担忧,猫从不会为任何事发愁,如果感到焦虑不安,即使是最轻微的情绪紧张,它都会去睡上一觉,让焦虑消失。

  鸟-忙里偷闲,享受生命。即使最忙碌的鸟而,也回经常停下来,站在树枝上歌唱。当然,这可能是雄鸟求偶或雌鸟在应和,不过,它们大部分时间只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活着的喜悦而欢唱。

  所以,做一只小狗、小猫或小鸟,也没什么不好,使自己的心情愉悦,懂得享受生命,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另附两个失败的例子,如果象它们那样活着,那还不如死去,也可减轻地球母亲的负担。

  猪-吃了拉,拉了睡,睡了吃,终日浑浑噩噩,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终点。猪是唯一在杀戮时得不到同情和尊重的`生命。生得肮脏,死得无聊,作为生命,猪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骡子-马和驴乱伦的结果,一个在种上没有延续能力,在类上没有列祖列宗,却能在世上永垂不朽下去,骡子真是旷世奇才。如果世上都有真理和尊严,就不会有它的存在,骡子是另一类生命的代表。

  观察动物的启示作文篇【三】

  大自然都是人类的"老师",科学家通过鸟发明了飞机,通过鱼发明了潜水艇而我就从公鸡 身上得到了启示。

  我每一次看到公鸡在吃一些米饭和小虫子时,我的脑子里总是会冒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公鸡就能那么准确无误的来吃食物,难道就不会吃偏了吗?于是,我发明了一种帮助人们吃饭的一种机器,能帮我们吃饭,它可以准确无误的把饭送到你的嘴里,这样,不仅很方便,而且很有用,真是一举两得!而且,我发明的机器还可以自动的叫你吃早饭,中午饭,还有晚饭。这样,才能更加有力的,更加健康的,更加完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能太早吃饭,也不能太晚吃饭,一定要保护好身体,不能因为太忙而很晚吃饭。这就是它的第二大好处,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是用十分坚硬的材料打造而成的,如果你不小心摔了一下,这是绝对摔不破它的,任凭你怎么摔,它都不会破,这就是它的第三个好处。但是,如果在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在天上,就会有许多的害虫来"打扰",人们吃饭,所以只要这种机器看到害虫,就会从嘴里发出一个爪子,可以把害虫统统抓住,没有任何虫子可以从他的眼皮子底下逃脱,这样才能让人们舒舒服服的吃饭,这就是它最后的好处了。

  虽然,我有一点异想天开,但是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机器真的在未来创造出来,给人们创造了美好便捷的生活。

【观察动物的启示作文】相关文章:

观察动物启示作文08-29

观察动物得到启示的作文08-23

观察动物得到启示作文09-18

关于观察动物得到启示作文09-07

观察小动物的启示作文08-24

观察小动物的作文乌龟的启示02-05

观察动物得到启示的作文(通用38篇)08-27

观察动物得到启示的作文4篇_成长作文09-03

动物的启示作文:苍蝇的启示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