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写作文

时间:2022-09-29 20:43:47 改写 我要投稿

精选古诗改写作文汇编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改写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古诗改写作文汇编10篇

古诗改写作文 篇1

  阳春三月的某一天,诗人杜甫在江边漫步,好不自在。忽然,他闻到一阵阵幽香,这个香味诱使他情不自禁地向前走去。片刻,杜甫便身处在一间乡村简陋的小屋前,这使诗人杜甫不由的想起在来小路上繁花似锦,他猜测这间小屋的主人必定是位爱花之人。

  过了一会儿,从屋里出来一位闭花羞月的山村妇女,只见她手提木桶,身穿粗布衣,他见到诗人杜甫站在自己家小屋前,便微笑着邀请杜甫坐下并和诗人交谈了起来.从闲聊当中,杜甫知道了这位中年妇女名叫黄四娘,乃是位爱花之人,且家中的各种鲜花多不胜数。杜甫这才留意大利到小屋的四周布满了鲜花,各种鲜花在阳光下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朵朵鲜花把花枝压得像弓似的,一阵微风吹过,花枝摇动,不时的送来缕缕清香。有几只蝴蝶不停的在花上盘旋,舞姿翩翩。好像在说:“瞧,我们的诗圣杜甫来了,让我们一起赏花吧!”杜甫正看得出神,这时耳边传来“恰恰”脆鸣,抬头一看,几只美丽可爱的黄莺正在树枝上叽叽地叫,像是演唱着一曲美妙的春天赞歌。

古诗改写作文 篇2

  傍晚,晚霞伴着火烧云,来到了这片一碧千里的原野。火烧云像一位千奇百怪的魔术师,一会儿变成昂首挺胸的金色大公鸡,大摇大摆地快着步子;一会儿像红色海洋中的金色小船。一会儿又好似银杏的叶子,不时地伞着风……

  村外原野上,草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一阵阵微风吹过,无边的原野就好像起浮的海面。土坡上也长满了绿草。但也分得清小丘和平地。牛和羊挤在一起,就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黄白相间的大花。一个牧童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拿长笛,卧在一只牛身边的草堆旁,望着远处的村庄,悠然自得地催着笛子。那声音时高时底,时缓时急,时远时近,就如同浪花翻滚的大海。

  鸟雀回巢了,牧童也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吹了几声口哨,把牛羊都召集过来,数了数只数,就一蹦一跳的欢快地回家去了。路上,他一会儿踢一下小石子,一会儿追花蝴蝶,一会儿又坐在牛身上吹小笛。牧童连蹦带跳地跑回家中,发现爸爸妈妈早已做好了饭菜,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饭,他的玩儿心驱使着他连蓑衣也没脱,斗笠也没摘,就奔出家门,冲向原野,来到草地上,躺了下来,望着星空。

  他听见蛐蛐和知了在开音乐会,整晚整晚地唱歌。他看见萤火虫在空中跳着欢快跳舞。进入了遐想:我以后能不能成为成为笛子家?我可不可给玉兔讲故事……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自己真的能上梦乡。他梦见:自己真的能上天下海,跟嫦娥说话,给玉兔讲故事……

  诗人吕岩路过这里,看到此情此景,羡慕之情犹然而生,吟诗。

古诗改写作文 篇3

  唐朝的汪伦喜欢到处结交好友,人也豪爽、大气。

  他听说诗人李白很有名,就想和他交朋友,可是汪伦只是一个无名小辈,怎样才能结交李白这个大诗人呢?后来,他得知李白喜欢美景和美酒便给李白写了封信。

  信上这样写道:李先生喜欢美景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美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收到信后立刻动身来到这里,见到汪伦后,汪伦对他说:“这里并没有十里桃花,而是有一个方圆十里的桃花潭;这里也没有万家酒店,只是这里有一家酒店的老板姓万。”李白听了先是一愣,然后说道:“佩服,佩服!”

  李白在汪伦家玩得非常舒服,因为汪伦的房屋周围山清水秀,景色很美,李白每天都在汪伦家吃佳肴,赏美景,饮美酒,过得逍遥自在。

  一转眼,李白要离开了,汪伦就准备了不少礼物送给李白。李白乘坐的船就要开动了,只听见岸上有人踏着步子唱歌,李白回头一看,原来是汪伦带着村民在岸上踏歌为他送行。李白十分感动,拿出笔墨,挥笔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千古名篇。

古诗改写作文 篇4

  秋天来到了洛阳城,一阵阵秋风吹过,树叶变成了金色的地毯,果园的苹果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那田野里是秋姑娘的头发随风飘动,小鸟好像在表演一样在空中变换着队列。

  就在这秋高气爽的时候,张籍离家当官已经5年了,想写封信给家里人,爷爷奶奶身体怎么样?爸爸妈妈呢还好吗?妻子一个人当家辛苦了,孩子们怎么样?心里一下子飞出了上千个问号,他马上拿起笔写信,不知不觉中,已写了十几页了。

  过了几天,突然有人对张籍说,有人去你家乡,捎个信吧。张籍听了一跳三尺高,马上拿着信,跑到那人家里。就当一切都准备好,要走时,张籍突然对他说:“兄弟请留步。”说完,马上拿出信来看看,有没少写的。看完后,才放心了。

  在那天晚上张籍梦见自己最亲最熟悉最念的的家乡梦见小时候自己玩耍的场景,梦里露出甜甜的笑。

古诗改写作文 篇5

  春天的二月来了,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吹拂着辽阔的大地,一棵棵小草正扭着自己柔软的腰肢舞蹈着,一朵朵美丽的小花绽开了自己的笑脸,一棵棵小树挥舞着自己又长又绿的枝条,一只只可爱的小鸟正在天空中欢快地飞行,就像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一天,快到五点的时候,家家户户打开了煤气灶开始做饭,房子上的烟囱里冒出了一缕缕炊烟。一些孩子也都放学了,他们急匆匆地跑回了家,快速地打开书包开始写作业,写完了之后就拿起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风筝,头也不回一溜烟地跑出了家门。

  孩子们就像约定好似的,都集中在了村子里的小山坡上,拿出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心里默默地念着:我一定是放的最高的人。然后,飞快地从山坡上跑了下来,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就腾空而起了。这时,各种各样的风筝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着,有鱼风筝、有鸟风筝、狗风筝、鹰风筝……它们和白云一起玩耍,和真正的小鸟一起歌唱,真是快乐地不得了。

  快乐的孩子们看着炊烟在天空中一点儿一点儿地消失,知道该吃饭了。不舍地拿着自己的风筝回家了,但他们明天一定还会来。

古诗改写作文 篇6

  大雪三日不休。群山连绵,往日的高俊险拔只作如今眼前飘逸的.水袖。

  天地终是静了。

  没有了飞鸟的踪迹,天空纵是广漠,也只余寂寞的气息。这样冷的天,那还会有什么飞禽走兽出来走动呢?

  大雪封了山路,如今已不知脚下这一步该走向何处。路漫漫其修远,求索的路注定不会好走。

  想到旧日的鱼竿在墙角里布满了尘埃,不如就在今日将它派上用场吧。轻轻吹去灰尘,将它放入一旁的鱼篓中,披上一身蓑笠,信步走出了家门。

  那隔壁的老邻居,望到我这一身的装束,深深的呼唤我一声;喂,这么冷的天,哪里还有鱼可钓?我没有回转身去看他,只是轻轻地晃晃了头示意我有听到他的话语。

  是啊,天好冷啊。可是,这份冷意却让我头脑更为清醒,此雪,此山,此江,都是自然的杰作,无论何时,都能展现出它独特的美。不如就划上一艘小舟吧,去到那寒江的中心走一走。

  只是不想,这江的中心远没有想象中的冷。反而,隐隐约约升腾起些温的薄雾,倒没有那入骨的寒了。抛出那尾鱼竿,静待鱼儿上钩。小舟悠悠轻晃,江面不时浮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却不见有鱼儿游过来。

  难道,那江中的鱼儿也入眠了吗?是啊,如今这样的天气,确是很适合窝起来眠上一眠。

  天地都入眠了吗?我仰头望那低垂的天空,没有一片云。那远处的山更像是被冰雪凝住一般。

  四周无声,世界怎会如此静濑。

  哼一首小曲吧,哪怕无人来听。且吟,且独赏。

  只是不知,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我与这舟,这江,这山,化作谁严重的风景?

  渐渐地,天空又飘起了雪。飘飘洒洒,落到我的斗笠和蓑衣上。

  好一个寒江雪,江雪寒。

  寒冷的冬天到了,北风吹着尖利的口哨,呼呼地响着,把树叶吹落了,把草吹枯了,把树木吹断了,把生机勃勃的万物吹得死气沉沉

  鹅毛般的大雪给碧绿的山覆盖上了银色的外衣,小路上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这白雪正在悄声无息地摧毁着美丽的世界,白雪下又掩盖着多少的污秽。

  千万座连绵起伏的山脉上,早已失去了鸟儿们身影。鸟儿已经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去了,剩下些老弱病残飞不动的,也被冻死了。在这茫茫的大雪中,只看见几根羽毛随风飘扬。从此,冬天再也听不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了

  空荡的小路上,人的踪迹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即使有人走过,他的脚印也会被雪掩盖。人们躲在家里,缩在火炉边上,边取暖边聊天,喝着热气腾腾的茶,没有人屋子半步。

  只有那江面上的一叶扁舟,横在江上,上面坐着一位老渔翁。他身穿蓑衣,头戴斗笠,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双手瑟瑟发抖,还时不时把手缩回蓑衣里暖一下,尽管那蓑衣也不能带来多少热量,眼睛里充满了忧伤。

  大半天过去了,老渔翁的鱼篓里空空如也,这么寒冷的天气,连鱼儿也躲在江底懒得动了。老渔翁长长地叹了口气,心想:我失去了家人和朋友,只剩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外流浪,连唯一的茅屋也被烧了,无家可归。现在又被贬到这荒野之地来任职,被那些达官贵人欺负,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但我不能屈服,不能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总有一天世人会明白谁对谁错,会还我清白的!想到这里,老渔翁不禁把腰杆挺了一挺,夹着雪花的江风好像也没那么刺骨了。

  雪越下越大,打在老渔翁的眉毛上,似乎非要让他睁不开眼睛,才肯罢休。大雪把老渔翁的蓑衣和斗笠都笼盖了。可老渔翁还是端坐如山,纹丝不动,目光炯炯地盯着鱼竿,耐心地等鱼上钩。老渔翁的脸和手都冻得发青了,失去了知觉,可他没有丝毫恐惧。他要用他的方式证明自己是清白的,证明自己坚定的心。让雪下得更大些,让风刮得更猛烈些吧!

古诗改写作文 篇7

  清香袅袅的早晨,杨万里伫立在船头,欣赏着安仁县的美丽景色。

  高远蓝悠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极目远眺,那一座座青翠欲滴、连绵起伏的群山,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绿意满山,轻轻流入云际。被轻纱似的白雾笼罩住了,好像犹抱琵琶奏歌声的仙女一般,露出了她羞涩的半边脸。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瞧,近处,妩媚的阳光洒在了江面上,波光粼粼。江水一望无际,平平的,静静的,犹如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一阵清风吹来,江面上荡漾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岸边的垂柳在风中梳理着那长长的辫子,婀娜多姿。

  此时,一叶渔舟跃入了杨万里的眼帘中,船中坐着两个小童,他们已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撑着伞坐在船中。杨万里望望天空心里不禁疑问;为何张伞呢?并没有下雨啊!

  这时,其中那个扎着牛角辫,脸蛋红扑扑的,还戴着个小红肚兜的弟弟说“;哥哥,你这招管用吗,不会是在耍我吧?”

  “你还敢不信哥?”哥哥敞着圆圆的肚皮,拍着胸脯说,“我用项上人头担保,绝对管用,我用过这招!

  船在江面上缓缓行驶着。”哥哥,你太棒了,船开了,船开啦!你果真没有骗我!“弟弟高兴的拍手称赞,手舞足蹈。

  这时,他调皮地将伞转了个方向,哥哥见了,从弟弟手中夺过雨伞。

  将伞转回了顺风的方向,批评道;“不可以这样做,逆风方向,会让船后退,离我们的目的地就越来越远了,南辕北辙了,也就前功尽弃啦!”

  “知道了,长官!”弟弟调皮地涂了一下舌头。

  童年美好的时光已经拂袖而去,虽然看得到绚烂的夜空,但是却摸不到;尽管听得到童年幸福的天堂里的欢声笑语,可还是走不进那幸福的天堂!因为同年离去,时间定格,它永远成了回忆!

  此刻,百感交集的杨万里不禁吟诵下了这首诗;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孩子是如此天真浪漫,聪明伶俐!

古诗改写作文 篇8

  春满人间,绿草赏心,红花悦目,江南的二月春色迷人。

  幽静的树林里,百鸟齐鸣。微微湿润的空中,酝酿着百花的芳香。

  春回大地,春风喜人,温暖的春风里,溢满了浓浓的生机。

  春和景明,蓝天之下,花草树木欣欣向荣,洋溢着抹不掉的春意。

  蒙蒙细雨,滋润着依依垂柳。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拂过堤岸,在水面划开一道道波纹。

  被划开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一道道波纹渐渐消失在平静的水面,留下一条条细长的枝条。

  清风阵阵,炊烟缭绕。

  转眼间,已经到了黄昏。夕阳将树木的影子拉的老长.老长。

  一声“我回来了”打破了迷人的春天美景,将童真.童趣放了进去。

  一群孩子欢呼着,蹦跳着从学堂回到家。急急忙忙地吃完饭后,又从家里跑到旷野。

  他们又出来干什么呢?

  哦,原来他们是想趁着暖和的春风,将风筝放上天空。

  天空中,有着无数风筝:摇着尾巴的“大鲤鱼”:活蹦乱跳的“小白兔”:高高盘旋在空中的“雄鹰”......

  江南的早春,景美,人更美。

古诗改写作文 篇9

  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户户都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一颗鲜红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蓝色的天空中,已经玩耍了一天的它热得满脸通红,脸上似乎滚落下了一滴滴晶莹剔透的汗珠。它却依然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把天和地全部都笼罩在里面,好像是一个圆滚滚的大火球一样,精神依旧是那么得抖擞,好像是一个希望能够整日玩耍的顽皮小孩子一样,恋恋不舍地对人们说着“再见”,慢慢地向下移动着。

  这夕阳下的草原显得更加美丽。辽阔的草地更加浓绿,似乎是一幅生动逼真的水墨画那样,绿得又像是一大块翡翠。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摆着自己娇小柔弱的身躯,似乎在欢快地舞蹈。一大片舞蹈的绿草,又像是广阔的绿色海洋中来回起浮的波浪,是那么得和谐。

  突然,在这片原本寂静的大草地上,传来一阵阵清脆动听的笛声。那笛声悠扬悦耳,随着微风慢慢地飘来。连地上的绿草似乎也陶醉起来,停止舞动自己的小身体,静静地抬起头来,细心倾听着这笛声中的每一个音符。这悦耳的笛声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缓,时而舒,时断时续的,仿佛是神奇的大自然谱的曲,唱的歌,十分动听。只见,在草地的深处慢慢地走出了一头老黄牛,一个顽皮淘气的小牧童坐在老黄牛踏实的后背上,手中拿着一支长长的木笛,放在嘴唇边上轻轻地吹着小曲儿,自己也陶醉在这美妙的笛声之中。

  小牧童刚刚在农田中辛苦地干了一天活儿后,终于放牧归来。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自己的家门口前,敲了敲木门后,一位老妇人急忙打开了门。小牧童也连忙牵着老黄牛走进屋里,和家人们一起坐在餐桌旁吃起了晚饭,亲切愉快地谈论起自己这一天的所见所闻。

  吃饱了饭后,已是黄昏了。小牧童瞧见天色渐晚,又急急忙忙地出了家门,再次来到碧绿的大草地上。他现在累得筋疲力尽,连身上穿着的蓑衣也不脱,就一头钻进柔软的草垛子里,望着天空中皎洁的大玉盘似的月亮,躺在草地里休息了。 这就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声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古诗改写作文 篇10

  那一年,我26岁,不记得这是在外漂泊的第几个月圆之夜,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称心的差事,在扬州的一间旅舍里,只能举杯邀明月。

  一个独处异乡的人,孤单、冷清,却又无人倾诉。白日里为了生计到处奔走,倒还无暇顾及思乡的愁绪。然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之情就如滔滔江水,奔腾不息,心头便会涌起阵阵愁苦,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深秋夜色凉如水,一阵冷风袭来,窗户随之打开。看到窗前迷人的月光如此皎洁,恍惚间竟错以为是深秋寒霜铺满地面,像极了我这背井离乡之人漂泊在外的孤寂凄凉。

  于是再也无心睡眠,干脆披件外衣起身来到窗前,尽情享受这冷清的月夜之美,任由思乡情肆意泛滥。天上众星拱月,好像每个月圆之夜它都是这样穿梭于云朵之间,家乡的父母兄弟是否此刻也如我一样,站在窗前翘首望月,思念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

  独自掩面而泣,低头不语。望月思乡情更切,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在这月圆之夜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还有年少时的玩伴和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古诗改写作文】相关文章:

改写古诗的作文11-09

所见古诗改写的作文06-06

把古诗改写成作文05-27

改写古诗咏柳作文06-20

改写古诗《清明》作文04-02

改写古诗作文08-11

古诗咏柳改写08-13

古诗《秋思》的改写03-29

古诗改写参考03-30

改写古诗村居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