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来历

时间:2024-01-31 12:35:45 晓丽 对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联的来历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春联的来历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春联的来历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

  与春联的来历有关的传说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联的来历

  春联,又称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常常被挂在门上或墙壁上,以表达祝福、庆祝或装饰的意图。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而桃符则是用来驱邪避凶的。

  据历史记载,桃符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是用桃木制成的两块木板,上面分别写着“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人们相信,这两位神灵能够驱邪避凶,保护家宅平安。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上一些吉祥的语句,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的祝福。这种书写在桃木板上的吉祥语句,就是最早的春联雏形。

  到了唐代,春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学形式,文人墨客们开始在红纸上书写对联,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的祝福。这种红纸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期,据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了一副春联:“天地神门,长治久安;日月星宿,永享太平。”这副春联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联的书写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不同的春联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愿望。如今,春联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场合中。无论是在春节、中秋节还是结婚、生子等喜庆场合,人们都会选择一副合适的春联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祝福。

  总的来说,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春联不仅是表达祝福和愿望的方式,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春联的来历】相关文章:

元宵的来历及原料11-08

大寒的来历与习俗01-21

清明的来历简介03-30

端午的来历作文09-24

除夕的来历作文02-04

端午来历作文02-10

中秋的来历作文02-10

元宵的来历作文02-13

狗年农村春联08-25

春联横批大全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