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

时间:2023-06-04 10:35:44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精选】端午的作文锦集9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端午的作文锦集9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报名参加了菏泽市小作家协会联合儿研大语文学习馆组织举办的“粽情端午,粽爱无限”端午主题活动。这次活动真让我难以忘怀!

  来到儿研大语文学习馆之后,老师首先安排我们在多媒体教室听了有关端午由来、习俗及食俗的知识讲座。在讲座中,老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我们娓娓道来。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多的称谓呢,比如端阳节、艾节、午日、午日节等等。除了这些称谓外,最有趣的还要说是有关端午由来的故事,老师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我们,我们在场的每个小朋友都看得入了神,听得着了迷!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一段曲折感人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关“包粽子”由来的片段。当时,屈原跳进“汨罗江”自杀了,人们知道后有感于屈原的肝胆忠心都痛哭流涕,而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也为了祭祀屈原,人们就往江里投了许多好吃的。可是投了好多好吃的,却没能到屈原的嘴里,老爷爷梦中的屈原仍旧是骨瘦如柴。这时候一个小孩子灵光一现,突然想到把美食包起来的方法。就这样,流传开了包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看来,小孩子有时候也能办大事呢!

  听完讲座后,我们就开始了今天最令人高兴的环节——亲手包粽子。老师首先为我们做了示范,具体方法是:先把两片粽叶的两头剪去,把粽叶叠合在一起卷成“漏斗”状,然后往“漏斗”里面加糯米、花生和枣,放完食材后用剩下的粽叶把口补上,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缠起来打个结就大功告成了!我看着老师的操作一步一步地模仿起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动手的乐趣,也掌握了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处理方法。这次端午节真的过得很充实,我提着自己包的粽子沈甸甸的,甭提有多高兴、多骄傲啦!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了解了很多有趣的端午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掌握了处理解决难题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要发扬“包粽子”的精神,做到仔细认真、全力以赴、不轻言放弃。相信,这也是老师在活动中想要教给我们的。

端午的作文 篇2

  我在语文课上学了一手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但对其中的习俗原由我不懂。老师让我们做个小小的调查。端午节到了,安徽合肥市民按照传统习俗,纷纷购买艾叶插在门上以招福驱邪。我在合肥市淮河路上一个菜市场内,看见一位女士买了几枝艾草,正准备回家烧饭。她说,按照传统,端午节要把艾草挂在门上驱邪。在合肥市城隍庙市场的路边,家住郊区的王大爷推着辆三轮车卖艾叶。他的艾草是从附近的山上采来,用别的草叶将几枝扎成整齐的一捆捆来卖,一块钱四捆,艾叶散发着特殊的芳香,不时有人上前挑选购买。

  我不明白为什么偏偏用艾草呢?爸爸告诉我,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中国古代以艾叶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我和爸爸还在一本古书上看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

  没想到端午节插艾叶还有这么多学问,传统节日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4我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在我们那里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节日。在我的记忆中,我们那里没有庆祝过所谓的端午节。没有其他地方举行的什么赛龙舟等活动!只不过到那一天的时候,家家都忙着包粽子,其他的`都没有什么了。

  小时候,对端午节没有太多的记忆。也不知道怎么跟大家说。只不过在最近几年我们村有不少人开始重视端午节。

  到那一天,家家都以挂艾叶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刀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当然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大多家庭都自己包粽子。一家人忙忙糊糊的,忙着过节,感觉很幸福。

  自从出来上学工作之后就很少回家了,也没有在家过过端午节,所以现在我们家里有什么风俗习惯我也不是很清楚了。不过总之赛龙舟和吃粽子及插艾,是绝对不可能少的。

端午的作文 篇3

  端午佳节,中国一大传统节日,自然也少不了传统的美食。但一千双手,便有一千种味道,传统美食的传承,少不了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今人的领悟,只有用心去接受、创造,才能让舌尖感受到纯正的端午味道。

  竹叶的灵感

  竹叶,我们身边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但我们的先祖却能运用伟大的创造力,将其与平常的食材搭配,形成一种新的融合的和谐,竹叶便在这种奇妙的传承中升华,成为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最朴素的,当数包裹。

  端午的粽子便是其中很好的代表。传承的粽叶选用竹笋外衣,它便发挥它“花中四君子”的气度,成为糯米的绝佳搭档,它心甘情愿地做配角,无私地奉献出身体与香气。裹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中,随火候的成熟,竹叶默默忍受着滚烫的蒸气的熏陶,慢慢完成叶与米的完美结合,于是拥有了新的名字——“粽叶”。一上桌,糯米特有的醇香与粽叶植物的清香,形成味蕾上独特感觉,妙不可言。

  还记得曾经的端午节爷爷手把手教我包粽子,指尖一开一合,细线一伸一缩,来来回回没一会儿,便是一件翠绿的艺术品,而我这笨手包出来的,与“粽子”的标准还是望尘莫及。我也曾好奇:现在城里哪里买不到粽子,为什么老一辈却执着地教我们自己包呢?想想也是,我在买来的包装粽子中,确实品不出长辈们一脉相承的手艺味与“灵感”。

  腌制的秘密 盐,最淳朴的调味料,却以其特殊博大的胸怀,接受着日新月异的餐饮文化的洗礼,经久不衰。绝大多数食材,制作中少了盐,便如鱼儿失去了水,马上没有了活力与灵性。东方饮食中,盐更以其无可替代的位置,占据了无数人的舌尖。其中最神秘的,当数腌制。

  咸鸭蛋,端午的又一种传承食物,它与这种特许的方法可谓有着不懈之缘。农村中平常的鸭蛋,普通的食盐,冬天的雪水,却在老辈们手中迸出别样的.火花。盐水浸泡鸭蛋时,盐与水的比例,水的深度,无不决定着咸鸭蛋的成败。其中两大主角之一,便是食盐,盐多蛋咸难入口,盐少蛋易坏,味道平淡。这种古老的腌制技艺,其盐水比例的分寸与秘密,全凭老辈人的手感和经验精准控制。腌得好的咸鸭蛋,蛋白细而嫩,入口微咸而略带清爽,蛋黄金黄而油多,入口细腻而润滑。

  记忆中,只有奶奶亲手腌制的咸鸭蛋,才能满足一大家子挑剔的舌尖,其它的什么买的咸鸭蛋,就算形再似,色再像,仍是少了那种亲切的味道。当中腌制的秘密,只可惜奶奶未能教会爸爸他们兄弟几人,我便更无从知晓了。

  油炸的热情

  油,以其热情的个性,滋润着食材。中式烹饪,油是锅具和食物之间的媒介。热力作用,产生出奇妙而丰富的烹饪方式,进而出现了烤、炒、煎、炸,无形中改变了食材的面貌与本质。其中最热烈的,当数油炸。

  我的家乡,端午还习惯吃“炸圆子”,它要用本地的菜籽油炸味道才纯正。五月,徽州的油菜籽成熟,即为这种美食的伴侣——菜籽油的原料。植物油脂比动物油脂更易获得,而且健康,这个发现,使人类烹饪史前进了一大步。炸圆子,只有用家乡的菜籽油,才能尽显其美味,脱粒的菜籽经过一段奇幻的旅行,成为家家厨房中的香油,因其色泽鲜明、香味扑鼻而得名。油炸,油温是关键,待这半锅油温度适当,兴奋地跳跃升腾之时,放入预先做好的糯米粉芝麻心圆子,在滚油的热情拥抱下,圆子脱去白色外衣,变得焦黄动人,身体吸收着热量在膨胀,这时温度过高圆子会炸开,溅起的热油会伤人,所以要及时控制火的大小。炸好的圆子外酥里嫩,筷子一扎,“吱”——便溢出黑亮的芝麻糖心,令人馋涎欲滴。趁热吃,脆度口感最佳。

  圆子,每年端午,爸爸都会炸给我吃,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其中一些门道。这,才是我在端午中最亲切的味道。

  又是一年端午,一家人团聚的桌上,少不了飘香的粽子,诱人的咸鸭蛋,金黄的炸圆子。从手到口,从口道心,美味的延续,少不了香火的传承。美食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伟大书写者,它们是先祖的智慧。要使端午节味道不断、中华血脉不断,就要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传承先辈的手艺,让博大的中华文化,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让这悠久的大国饮食文明,参与创造世界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端午的作文 篇4

  一个个香气迷人的粽子,一张张喜悦灿烂的笑脸,还有一艘艘鲜艳的龙舟……构成了今年端午节的快乐图景。

  早上,我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河边观看龙舟比赛。只见两岸的河堤上,人山人海,大家不断地大声喝彩。挤过黑压压的人群,我来到了河边,一条条装饰艳丽的龙舟,披红带彩,威风凛凛,尽收眼底。这个时候,刚好到了比赛最紧张、最刺激的时候,鼓声阵阵里,只见两条龙舟正在火速地前进,宛如离弦之箭。一个个健壮的龙舟手们,舞动着有力的木浆,划出一道道波纹,拍打着河岸。正在这时,一阵子呐喊声响了起来,我也拼命地为看好的一号龙舟加油!很快,一号龙舟率先到达终点。看到结果,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看完比赛,回到家,妈妈叫我过去包粽子。我急忙跑过去,看到桌子上有很多包粽子的馅料,有糯米、肥肉、花生和咸蛋黄,还有包粽子用的叶子。妈妈看到我来了,就全部向我介绍了一下,这是糯米、这是花生……介绍完以后,就让我开始学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粽叶拿在手中,在叶子上先放上一些糯米,放一些花生,再在花生上面放了一块肥肉、咸蛋黄,放几勺糯米把肉和蛋黄盖住,最后再用叶子包好它,绑上绳子。包好的`粽子全都放在锅上蒸。

  过了一会儿,香甜的粽子出炉了。还没碰到粽子,我就能感觉到粽子很烫,尽管如此,我还是接过了妈妈递给我的粽子。打开粽子的叶子,我想到了王冕《梅花》中的“只留清气满乾坤”。我忍不住地把粽子一勺勺地往嘴里送去,那味道透着粽叶的清香,真是沁人心脾。

  这真是一个美好而快乐的端午节,我希望下一个端午节会更加开心而有意义。

端午的作文 篇5

  端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节日。每提到端午,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粽子、屈原。但是说道端午,它还真有一番来历。

  在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在那时候,诗人屈原十分受楚王器重,所以引来了别人的妒忌。屈原的主张屡次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陷害屈原。半信半疑的楚怀王一开始还不相信。但是,在众人久经不衰的陷害下,楚怀王听信了谣言。

  于是,听信谣言的楚怀王渐渐地疏远了屈原。这让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但,这并没有挽回他在听信谣言的楚怀王眼里的印象。

  在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屈原担忧着楚国前程,十分痛心。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什么。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于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国新的顷衰王上位。但即位不久,秦王就又派兵前去攻打楚国。毫无经验的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楚国,没救了。他仰天长叹一声,抱着岩石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闻听屈原大夫投江自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希望能安葬他。只可惜打捞无果,百姓们只好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用药迷昏蛟龙水兽,使得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的风俗也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的作文 篇6

  一个个飘香的粽子,一条条竞赛的龙舟,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构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前后几天,天气有点奇怪。天空中经常有一丝丝乌云,有时风一吹,乌云便散开了;有时也会大雨倾盆,吹来的'风穿过人们的袖口,让人觉得凉爽舒服!这样的暴雨天气出现在端午前后,人们叫它龙舟水。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要淋雨,不然淋湿了身子,就会感冒的。大雨慢慢变小,不一会儿,它就停了,大概就十分钟左右,那大红太阳又在天上挂着了。下完雨,空气特别清新,大太阳晒到大地,河水也上涨了许多,这正是赛龙舟的好时机。

  来到了河边,已是人山人海,每个人戴着一顶草帽,手里还拿着一个电扇或是扇子在扇风。我和爸爸站在拥挤的人群中,又热又晒。可是我们已经来到这里了,眼看龙舟比赛就要开始了,哪还忍心回家呢?于是,我和爸爸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在一棵树下坐了下来,这样我们能勉强凉快一些。很快,一声刺耳的口哨声响起了。龙舟上每个人都用尽全力地向前划动着。共有四条不同颜色的龙舟,分别是黄、红、蓝、绿。我和爸爸都在看好红色龙舟,因为红色是国旗的颜色。红色龙舟奋力往前划,船像箭一样往前冲,其它的龙舟也在你追我赶,红色龙舟遥遥领先,我觉得它一定能胜利的!

  看完龙舟比赛,接下来就是吃粽子了。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吃粽子。家里,我的奶奶最会包粽子了。首先要去超市买好肉、糯米、红豆,还有最重要的粽叶。材料准备好后,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围起来,放一点糯米,再放点肉,然后放红豆,用粽叶把它们包起来,最后用绳子捆牢,一个完美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们还要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煮约一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打开粽子一咬,那香味在嘴里飘荡,好吃得无法形容了!

  今年这个端午节过得快乐极了!看了划龙舟比赛,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真是让我永远忘不了,希望明年的端午节更快乐!

端午的作文 篇7

  前几天,迎来了普天同庆的端午节,放了三天的小长假

  吃的粽子,和亲人在一起聊聊家常的感觉真的是很美好。

  星期二到了正式上班的时间啦

  这天的课没有十二班,在放学后十二班的小朋友见到了我,激动地跑过来抱着我说:魏老师,好久不见啦!我说怎么才放三天就好久不见啦?他们嘟着小嘴说:不止三天啦,今天都没有你的课呢,等于四天没有见到你啦!明天终于可以见面啦哈哈哈哈……

  小手紧紧地抱着我,嘴里说着这些真诚的话语,那一刻感觉到暖暖的.幸福……

  今年已工作两年了,这种幸福是这个工作的魅力……

  等他们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就想把这些小事与他们分享,这是他们童年的趣事,开心又温馨的小事。

端午的作文 篇8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称重午节,龙舟节,端阳节,也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最受人们欢迎的是粽子。粽子有甜的、咸的;有鲜肉馅儿的.,牛肉馅儿的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配上花生,绿豆,红豆,蜜枣等一些食材,用苇叶包裹着就成了粽子。

  端午节最激动人心的事是赛龙舟。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掌声中,划着多彩的龙舟前进。队员们齐心协力,岸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呼声,呐喊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传说,赛龙舟主要是去寻找屈原的尸体的。久而久之,形成这样一个活动。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这热闹的场面,但是通过电视等媒体也能感受到那种炎热的氛围。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插艾草。艾草据说可以避邪防病。戴香包也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事。香包里装着各种中药和艾草,看看谁的香包做的最好看。香包不但美观,还可以驱除蚊虫。虽然我们家不做香包,但是妈妈端午来临当天,一定必做一件事:在端午节这天早上,趁太阳还没升起,妈妈都会给我和弟弟的手腕上,脚腕儿上,脖子上戴上五色线,传说是可以辟邪用的。传说五色线,等下第一场雨的时候,把它摘下来,扔进小水坑里,可以变成五彩色的小花蛇,人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呀!

  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戴香包,佩戴五色线,端午节可真热闹呀!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是文化的传承。

端午的作文 篇9

  端午到了给你说说我的家乡:四川端午的庆祝方式吧?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还的是自家人亲手包,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川妹子,但是说到包粽子却是一窍不通,只要不是要求像模像样,菱角分明,我还是勉强能做出个”粽子”!我的家乡有种说法,端午节这天,百草皆是药,每到端午这天,老人都会叫小孩去采那些平日里很平凡的草,把它们放在一起,然后烧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水,把采来的草放水里给小孩洗澡,能驱除百病,虽然只是个习俗,但是也很富有乐趣,不过也有些本身就是药材的,比如艾叶,苦蒿,还有一种我只知道家乡的叫法,“成岩”反正读音是这样的,这些草一般都插在门户上,有的还插在头上,说是可以预防头上长疮,虽然我也是半信半疑,不过每次我都会照做,属于我们的端午”。当然还有少不了的民间活动,赛龙舟,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这样的活动在节日尤为昌盛,虽然我的家乡内江的.沱江河,只是长江支流中很不起眼的小河流,可是在内江还是赫赫有名的,听说已经吸引了国际上的龙舟赛队,只可惜我都是在外,还不曾一睹家乡热闹的风采,端午也是要送节的,嗯,就是说媳妇要回娘家,嘻嘻其实就和中秋差不多。要不就是亲家走亲家,串串门。然后做上一桌丰富的菜肴,边吃边续长短。家里长家里短的就送走了,这一年一度的唯一的端午!

  和我一样在外工作的亲们,当你看到这些时,是否想起了那个美好的时光,还那副美好的画面,那个垂涎三尺站在火炉边守候着的幼稚的孩子?那个我们永远热爱的家乡。

【端午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作文08-14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

2015年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1-19

端午的粽子小学端午节作文01-28

端午情的作文01-20

端午的趣事作文01-19

端午快乐的作文01-19

端午的收获作文01-28

牵挂的端午作文01-29

端午的牵挂作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