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3-05-28 16:13:04 端午节 我要投稿

有关端午作文合集七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端午作文合集七篇

端午作文 篇1

  这个夏天我不会在南京,我的一年里就这么少了一季。

  脑海里满是秋天的青涩,家门口的这条三号路亲切的以深入我的骨髓,来来回回,白天的熙熙攘攘,深夜旅行箱在路面拉出吱吱的声响,到后来竟觉得这声音好听起来。

  我要去一座白色的城市,如蒙着面纱的神秘女子,北非的摩洛哥。由于工作签证和其他原因直到端午节才通知月底出发,我想从此我便属于那遥远。

  沙哈拉沙漠,卡莎布兰卡,马拉喀什异域的气质,欧洲的遗风。那里有地中海的烂漫,诗意联想的画面,这些只能在梦里沉醉。

  我怕秋天也回不来,尼日利亚也是要去的',工作总是要一步步来,可不知怎的这几日总是有了回不来的感觉。昨日黄昏路过池塘边,见薄暮藏着雨水如给池塘上了初妆。怕下雨,下雨会引牵着自己去招惹了分离忧愁。又想下雨,浇个透,彻彻底底,满池相思别样愁。今天又是失神的来回擦洗着桌子,不愿意丢手。

  有次在新疆,看见大雁南飞,直看到它们消失在树梢,这时天空传来长长的哀鸣,是一只失群的孤雁,发出断肠的声音,离别的距离如天一般的远啊。

  孤另,早已习惯了,半床薄被半床空,人命长短在天命,老天公好像又不管,笑吟吟,笑盈盈,卜知前身早定好,干嘛两眼迷离,矫情!再不费神思。

端午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对啦!这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吗?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说完了由来,再来看看我们南方人过节要吃的.“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吗?你们知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吗?你们还知道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仡佬等民族地区吗?

  大家听了我的讲解,了解端午节了吗?

端午作文 篇3

  清晨,天还黑乎乎的,便被妻从睡梦里悄然推醒,说,“起来呀。走,采艾蒿去。”

  我马上精神起来,猛然想到是五月节啊,头晚妻和我说好的,今早去采艾蒿。我急忙胡乱地穿上衣服,就与妻子出了家门。

  夜色还未褪尽,村子里静悄悄的,空荡荡的村路上,不见一个人影。我们径直往西,上了公路,又转而南折,出村,行了近二里地,来到一处南北走向的田埂旁,妻平时下田留意过,在埂的'西侧长着一片繁茂的艾蒿。艾蒿这东西不是随处可见的,可如果哪里有了,就会是一大片,全靠平时留心,否则临阵抱佛脚,一时半会儿,还真找它不着。

  这时,天已渐亮了几分,借着蒙蒙的曙色,只见埂旁一片灰白的艾,枝叶扶疏,长得正旺盛。我和妻马上下手,晨露很重,艾抓在手里,湿溜溜的滑。妻说,从艾蒿的长势能够判断年成的丰欠呢,像今年这样艾身颀长,根系发达,则预示着雨水调和,秋了必定丰收。我暗自发笑,心想,这肯定又是我那岳父老大人的庄稼经,我受益匪浅。

  回家的路上,我和妻各自怀抱着满满的一抱艾蒿,衣服和鞋子早湿透了,不过没时间管它,只顾着急匆匆地赶路。在返回的村口,我们遇到村里的木匠孙二叔,他正一个人急冲冲地赶出村去,脚步匆忙,因为太阳已经快出来了,采艾蒿的人都在和太阳比早。

  到了家,妻进屋生火做饭,我则拎出一把椅子,在屋檐下,从这头到那头,都细密地插上青青的艾,又间或地挂上几只纸葫芦,纸葫芦是娘亲手叠的,各个肥头大耳,惹人喜爱,在屋檐下摇曳着红黄蓝绿,色彩缤纷。

  忙活完,额头已见了汗了,我抬头望望东方,太阳还没有出来。妻已把洗脸水烧好了,屋子里充满了艾的香气 ,都说用艾蒿水沐浴洗脸,能去百病,不可不信。

  一会儿的工夫,饭桌放上了,一盆热气腾腾的荷包蛋面和一葫芦瓢滚烫的煮鸡蛋端上桌来,饭的香气便与艾香交揉在一起,充塞满屋。

  这时,屋外朝霞满天,一抹红艳艳的霞光已经穿窗而入,落在了西墙之上。顷刻间,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洋洋的暖意。

端午作文 篇4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糯粽甜香,艾叶清凉。榴花欲燃,莺啼乘风。

  端午,抱着五月糯米堆似的云块,划着五月龙舟似的风,在蒸锅里氤氲着腾腾热气,在窗棂下弥散着悠悠清凉,在五色丝线中纠绕,在雄黄酒香中起舞。端午,来了。

  天高,云淡。早晨的公园,绿树荫浓,倒影池塘,帘动风起,栀子满院香。孩子脆如风铃的笑声在不远处摇响,青石板上的脚步声格外欢快。回头,瓦蓝瓦蓝的空中闪过一只燕子的'身影,定睛,才看清是一只风筝天淡纸鸢舞。乘着微微南来风,矫健的燕子在空中渐渐飞得高了。驻足,抬眼静静看着。没多久,笑声铺满了公园的每一个角落,空中的风筝也多了几只,追赶嬉笑,上舞下跳。

  阳光遍洒,云霞漫天,一个暖呼呼的黄昏。晚风柔软,鸟絮轻软,糯香细软,伴着一盘粽,坐凉亭石桌旁。几个四角小粽,静静地躺在蓝底白花的瓷盘里,粽叶的尖儿上偶尔滑落下一滴水珠,白气在亭旁草木间缭绕不散。解下丝绳,剥开粽叶,指尖沾上了糯米粒的黏,莹白胖圆的粽子从几抹欲滴的青翠中跃了出来。抹一勺金黄的桂花蜜,切开,豆沙馅鼓得溢了出来,各种甜味在口中碰撞、交织、回响,回味而无穷。

  夜幕无声地降临了,太阳的最后几缕光辉也即将消失在远山背后,苍茫的暮霭沉沉地压在山头,思绪千回百转,溯回两千载前:屈原的身影,那个手足上垂着沉重镣铐的身影,那个眼中喷射出怒火、对着无边黑暗嘶吼的身影,那个愤懑盈胸、义无反顾踏上流放汉北之地的身影,那个衣衫褴褛、悲痛难已、抱石从江边一跃而下的身影,衣袂飘飘,仿佛正站在山头上,望着西沉的落日,双袖挥起尽数收进天地,低低苦吟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江湖翻涌,海浪震怒,风呼啸着,雷爆裂着,电闪耀着,屈原!他站在时代之巅,却遭陷害,洋溢着才华与抱负的壮年的生命在宇宙中炸裂、燃烧,带来了万里清辉光明。

  路灯次第点亮车水马龙的街,新月高挂当空,夜色明净如洗。我听见,端午轻缓的脚步落在床头案边,又悄然飘去,消散在一片深沉的黑中。

  是呵,端午!明年今日,你又会在早晨叩开门扉,携着粽艾交杂的香、和着浓浓情思,飞上我的心头。

端午作文 篇5

  话说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给设定的节日,这天,我们要吃粽子,划龙舟……

  咦,老妈在包粽子呢,上去搭把手。“妈,教教我。”于是,就开是学习咯!唉,这可真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哦,每一次都自信满满的开始,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不急,不急,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慢慢来,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我自我安慰的说道!

  第一步:把粽子叶靠近叶尖那一半折成三角兜状,留出来到粽子叶柄的长度差不多是整片叶子的一半长。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位,其余四指在叶子下面托住。

  第三步:再次填入江米,把刚刚放进去的枣盖住而没有高于三角兜的边缘为宜。为了让粽子好吃,可以把江米用手指压一压,相声《大保镖》里不是还有”压压我的大徒弟,压压我的二徒弟“的词呢吗?压完江米,粽子会更瓷实更有弹性。

  第五步:子捆好扎紧,多余的粽叶和马兰草要用剪刀剪掉,这样既不会扎手又很美观。

  “一个,两个,三个……”哇,好多,战果还真不少!哇,我包的粽子好香,你闻到了没?不多说,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循着清香,我走出房门。远远望去,狂风撩起榆树的叶,叶子统统翻了个个儿,暗绿的背面满是凹凸不平的叶脉。树下坐着一位老人,脚边的小蓝子中托着狭长墨绿的棕叶,叶上的水珠慢吞吞地滑行,右边的水珠不耐烦,“吱”地一下顶着前面的水珠掉下去了。笑容可掬的奶奶端坐着,苍老的双手并不像看上那样僵硬,墨绿的棕叶在她的'手中犹如一只上下翻飞的燕子,绿色的翅子扑腾着,溅起了一圈细密晶亮的水珠,眨眼间,草线已经打个圈儿紧实地贴着棕叶了,娴熟的手艺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恍惚中却又扎好了一个,哧溜扔进了脚边的桶子里。

  不一会儿,甜棕便蒸好了。一阵开场幕一样的蒸气过后,绿莹莹、水灵灵的甜棕呈现眼前,三个三角小甜棕一骨碌翻进了光润的白瓷盆。用竹筷拨开棕叶,顶着叶向后倾,一团“宝贝”露了出来:翠绿的棕叶是用翡翠琢的宝箱,箱内的“玛瑙”、“珍珠”取之不尽。未及再作细看,一口便落了肚子,甜而不腻,黏而爽口,恰到好处的清甜,久久在口中回漾,回味无穷。不及细品,一块又进了肚子,三个粽子瞬间被消灭个精光。雨稀了,天边渐渐露出红晕,玉玺一样的芭蕉也向阳频频点头,烂漫的山花是流动的色彩,掠过的春燕是跳跃的音符。

  我抚了抚肚子,再次回味那属于端午的清香。

  我爱粽子,爱那粽叶中所蕴含的清香。将糯米包裹在粽叶中,包成类似于三棱体的形状,蒸熟即可食用。但粽子在最初却不是用来食用的,而是一位渔夫为了不让河中的鱼龙虾蟹去咬屈原的身体,用榛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并投入水中。而当时的这一切便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打开粽子,第一口咬下去,屈原抱石投入汨罗江中的情景浮现在我眼前。听到郢城被攻占的消息后的他万念俱灰,已对楚国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在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之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中。屈原对国家的忠心,就像包裹在粽叶上的那条彩线,都早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国家的安危也就是屈原的安危,他也选择了同自己的国家一起离开。

  最后一口,如今的端午节的场面映入眼帘:大街上,小巷里无不飘着丝丝粽香;赛龙舟的人也多了起来,在五月初五的河面上时常见到些蓄势待发的龙舟。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之前只有在史书中才可见的往河中扔粽子、倒雄黄酒的场景如今也能见到了。

  端午悠悠,粽香悠悠。

端午作文 篇6

  “明天是端午节,班级里要举行一场隆重的碰蛋比赛,请大家回家准备一个中意的蛋。”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叽叽喳喳地热闹开了。我心想:我家可是有好多番鸭蛋呀,比鹅蛋还要硬!这次的冠军我志在必得。

  一放学我直奔回家,从冰箱掏出一个硕大无比的番鸭蛋,放在桌上磕了磕,它竟毫发无伤!我不禁欢呼起来:“看来是天选之蛋,就你了!”这么厉害的'“宝蛋”怎能没有“战衣”和名字呢?于是,我拿出一盒水彩笔,三两笔就勾勒出一个大眼睛,粗胳膊的人,手持方天画戟的形象,取名“吕小布”,希望能像古代的名将“吕布”一样帮我赢得冠军!

  转眼第二天就到了。比赛开始了,“第一场季展立对战朱正博。”老师说道。我手持“吕小布”昂首挺胸地走上台,看到朱正博手握一个小巧玲珑的鹌鹑蛋,便大笑道:“我赢定了!”不料,他一上台便对我使出了“铁头连击”,我左右闪躲,灵敏地躲避了他的连环“轰炸”。不知过了多久,我的体力渐渐不足,口喘粗气。不行,体力不够了,看来得速战速决。我猛地冲了上去,把他逼到了死角,他见自己无处可退,便只能与我正面“交战”。不出所料,我的战术成功了!因为他与我正面碰撞,绝对没有胜算!我真是太机智了,我为我的战术感到骄傲!正等我使出“地心大冲撞”准备来个最后一击时,朱正博说:“等等,我认输!我不想把身上弄得都是蛋液!”话音刚落,底下哈哈大笑起来!

  快乐的撞蛋赛会随时间而去,但快乐的记忆我仍会铭记。

端午作文 篇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每每看到这个句子,心里总想起了屈原和他的端午。

  若是过节,我的记忆总在老家中徘徊,当回到老家时,又是那么熟悉,老家感觉未怎么变化过,而城市中却常常焕然一新。新到令人不太熟悉,甚至无法适应。一切回到这里,都返璞归真了。

  放下行李,打过招呼,我便发现空气中飘荡着一种特殊的味道——那是艾的味道!艾叶,好久不见了,我对艾叶并一陌生,曾经生过场大病,最张还是艾叶起了效果,我忽然发现各家门前都是挂着艾叶的,艾的香味飘荡在风中,伴随着艾叶被风吹断的声音,令人无比宁静,城市中端午节似平没人会挂艾叶到门口,不知是怕人偷拿去了,还是觉得房门紧闭的时候,放了艾叶也没用,只不过是个植物罢了,又招不得什么财。

  回到了老家,自然是少不了吃的,更别说过节。过端午,吃得最多的'肯定是粽子了,粽子与端午是无法分开的,就像屈原和他的《离骚》一样,犹如一体。粽子是婆婆亲手包的,虽不如买来的粽子美味,但吃着吃着,还是婆婆包的粽子,让我知晓了有种味道叫做家。那是种无法形容的味道,令浪子回头,令游者归家。令我为之动容。于是空气中除了股艾香外,还加一味粽香,一位母亲的思念。

  暮色慢慢降临,是时候吃饭了。老家的布局很特殊,厨房和房子并一在一起,而是隔了个过道,而我则喜欢搬个凳子,坐在过道上,看来来往往的人们穿行于此,络绎不绝。大都是些不认识的人,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是什么使得人人都有股笑容?是这端午的一顿饭吗?说实话,更喜欢待在自家吃饭,并不喜欢去饭店中吃,家里吃饭更显温馨,而每逢过节更是如此,虽产在家中吃饭是上佳的,但却要花上半个下午去准备,看着婆婆进进出出的身影,却有些余心不忍,家里人多更需摆上两、三桌菜肴来招待亲人,可毕竟一年也就几次。艾叶的香味依旧飘散风中,我依旧坐在过道上等着开饭。

  若是开了饭,怎能少得了酒?酒是为饭菜而生的,但我却不觉得有多么可口,我更喜于喝茶,老家找不到白开水,全都是茶,这茶可比不得《红楼梦》里妙玉那般讲究,水须是冬日天上落下的雪水,也不是那苏轼所说的“自在佳茗如佳人”般的好茶,它是世俗的,是柴米油盐醋茶中的茶,但爷爷对茶也是很珍惜的,茶需配得自己的水,而茶水须有个配得上的人来品,而在城市中,有谁能定下心来细细品这佳茗,细细品着茶之香、茶之韵?这老家的茶水入口是浅浅淡淡的苦涩,直至漫过喉咙,方能化去百味陈杂。渐渐的,苦味淡了,香味浓了,便如人一般,直至年过不惑,方能解开半辈子的羁绊,抱怨少了,享受多了。

  品味这茶,也该品出了些道理,品出了些许人生的开端。就像早些年看到的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酒使人沉醉,茶却使人清醒了。而我便忙里偷闲,品了一天的人生百味,看了一天的世态炎凉。

  若是有一天,城中人也能如此般度过端午,那时端午便不只在口中,更在心中了,希望下次的端午,莫要只要吃出来的罢。刚好,回来时是第二天中午,而各大酒店中,依旧是桌桌爆满,今天请客,想必都是请些同事、上级吧!这饭局,大多都是弄不清的,而他们却陶醉其中,我还不能一味就厌恶这饭局,说不定将来某时,我也需请人吃饭,那时,只望能“出淤泥而不染了。”

  吃出一个端午,吃出一种精神。风中,飘来一阵香味,是艾叶?是粽香?是茶?已是分不清了,但总是印在我心中了。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2-16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