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

时间:2023-05-21 14:05:21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关于端午的作文锦集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端午的作文锦集7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今天是星期四,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预备去奶奶家过端午节,我早就起床了。我吃过一个鸡蛋,喝了一杯豆浆就出发了。

  过了一小时,就到了住在大明镇的奶奶家。我一进门,,见到爷爷、奶奶、伯父、大娘、大哥都在,我急忙向他们问好,他们也向我们一家三口打招呼。

  今天的午宴很丰盛,大鱼、大肉都有。还有香味扑鼻的粽子呢!我吃了一口粽子,格外可口,这也让我想起了老师讲过的屈原故事了。屈原是个爱国诗人,也是楚国的大官,后来为国家投江自杀了。百姓却爱关爱他,怕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把饭团投向江中,后来把饭团包成粽子形喂鱼,就演变成了今天的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了。

  我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我们从小就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的精神发扬光大。

端午的作文 篇2

  离端午还有几天,卖粽子的老头就开始吆喝,唯恐谁耽误了端午节。

  年幼时,家乡的端午节常会被耽误的。每年农历初五,正是收麦子或者种夏苗的时令,村里人都是全家上下齐上阵,在庄稼地里忙活,哪还有心情过端午呀。就连刚上小学的我,也要在放学后挎个篮子,到地里捡麦穗,更不用说大人了。有时候,在麦地里遇见一个癞蛤蟆,就会有人说:嗬,在这儿躲端午呢!

  在我们家乡,传说中癞蛤蟆是要躲端午的。当然,也包括蛇,这一点和《白蛇传》里是一致的。

  偶尔也有空闲的一年,村里人便会显得特别兴奋。一大早,父亲便会起来,有时也叫上我,去村外的野沟里割一种艾草。我和父亲一个人抱一大捆回来,挂在屋檐下晒干,以便等到夏夜里熏蚊子。晴朗的夏夜里,村里人都会睡在村头的打谷场里,夜风习习,月朗星稀。人们都会感觉到说不出的惬意和舒畅,根本用不着艾草。到了阴雨天气里,没有办法睡外面了,一到傍晚家家户户就会飘起雾白色的轻烟,氤氲着浓郁的艾草味。艾草的味道有点苦,有点涩,可是人们却都喜欢闻,仿佛产生了烟瘾的人一样,还觉得特别好闻。

  蚊子傍晚被熏出去,往往后来还会回来。夜里,我总会被蚊子叮醒,这时候,爷爷就会拿着蒲扇,拍打着蚊子。那个场景,成为我记忆里特别温馨的细节。

  如今,家里封闭得很严,很少有蚊子。即使有,也有蚊香、灭蚊剂、电蚊拍……哪还有蚊子的立足之地。可是,依然有许多人在夏夜里失眠,不知什么原因。

  中午,父亲会割很少的猪肉,剁上韮菜,包一顿肉馅的饺子。为了庆祝这一年的端午节没有被耽误。记忆中,一年是吃不上几顿饺子的,除了春节,端午,清明。清明是因为割肉祭祀祖先,所以中午会吃上一顿饺子。甚至,我的生日也没有吃过饺子,我好像也没有过过生日。

  那顿饺子,既是因为端午节,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庆祝丰收,在我们家乡又叫“垛垛食儿”。意思是麦子颗粒归仓了,麦草也垛上垛了,秋庄稼也都种上了,应该好好庆祝一番。有那么好的心情,饺子自然很好吃。真的,比现在的饺子好吃多了。

  现在的端午节,不是因为农忙而耽误,而是因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被遗忘。人们坐在空调室的电脑前,只是想着情人节卖剩下的玫瑰,有几人还记得端午的艾草、雄黄、癞蛤蟆。纵然有谁想起了白蛇,那还是惦念着她的性感和美丽。

  听说,杭州的`西湖小了许多。就连端午卖的粽子,很多也都是超市里批发的速制食品,失去了竹笋叶的味道。不用再往汩罗江里扔粽子了吧,江里的鱼虾已经濒临灭绝了。白娘子也不用担心,雄黄酒伪劣产品多,喝不醉人的。

  今年,国家规定端午节为法定节日。或许,许多人在放假的时候,会想起故乡的艾草,想起水田里的癞蛤蟆,想起江南的雄黄酒,想起善良的白娘子吧。

端午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今年的端午节多了几丝别致的凉爽。

  早晨醒来,不闻粽子飘香,只听到雨水拍打着窗户,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使人不禁多了懒意。起床了,便看到奶奶忙碌的身影,奶奶正张罗着“拜老爷”的事情呢。她进进出出,匆忙中透露出一种历经世事的从容不迫……

  到了中午,终于可以好好吃上一顿了,虽说对于端午节,早已没有儿时那种迫不及待的感觉,但难得能吃上粽子,也是美事一桩呢!

  都说端午,端午,无非就是吃粽子,赛龙舟,赛龙舟在电视上看过n次呢,只可惜从未亲眼见过。据奶奶回忆,那时候,她们每到端午,都会步行到湘子桥那边看赛龙舟,那时的.湘子桥尚未建成。我在想,那场面该是多么壮观。只可惜那儿不会再有赛龙舟,即使有,也似乎少了点什么,或许是少了他们那个年代的质朴与乐趣吧,我心想。

  雨一直下到下午3点才稍作歇息,这场雨似乎带走了端午节应有的气氛,留下的是满街的冷清。直到傍晚,雨又开始工作了,等我吃完饭,走到门口时,天边泛起了淡淡的红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许只是丝丝光芒,便是端午节最好的落幕吧。

端午的作文 篇4

  不禁想起家乡的馒头来。

  家乡的馒头不是像如今在城里吃到的馒头,白白胖胖,蓬蓬松松。家乡的馒头是自己土里刚收割的新麦子磨成粉做成的,是用新梧桐叶垫在高粱秆子的蒸锅里蒸出来的,颜色深暗,像红非红像黑非黑像黄非黄像紫非紫的那种颜色,里面包着一点红砂糖,热热软软的,咬一口,流出一股黄黄黑黑稠稠浓浓的糖水来,口齿生香,眼角含笑。

  说到小麦,现在的人似乎有一种偏执的印象,那就是北方大平原的物产。其实在南方山区,至少在我的家乡,在我青少年时代以前,小麦实在是十分寻常的农家作物。那时的村人,视土地为宝,只要是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不论是旱田旱土还是开垦出来的山坡,在冬季都要种上一季小麦。当漫天瑞雪飞舞,花草树木萧疏,山沟路旁,村边河畔,一垅垅麦苗已碧绿如茵,如毯如被,如丝如缕,给沉寂的冬天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春暖花开,麦苗哗啦啦拔节疯长,直往云天里上窜,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人淹没在绿海里。这时的麦地里,生长着嫩嫩的.猪草,当中有一种我们叫烂布筋的草,沿着麦秆攀爬向上,如丝如缕,鲜嫩非常,是最好的猪草,扯了来,又干净又清爽,甚至不用水洗就可以直接剁碎煮潲喂猪。小麦抽穗的时候,麦地里能时常发现坏了的黑麦穗,这也是我们那时不可或缺的玩具,拔了来,俯在地上一弹,一条黑黑的直线就印在了上面。

  麦地很快就转黄了,麦穗像长了长胡须的老人,在太阳的照耀下,一天天干瘦枯萎。开镰割麦的日子,村庄像招惹了的蜂巢,人来人往,嘈杂纷呈。割麦用的不是割禾那种短把密齿小镰刀,是砍柴割茅草用的那种锋利的长把镰刀,站在干燥的土地上,俯身割麦,沙沙有声。南风吹拂,阳光朗照,一片片麦浪倒伏,土地又变得空旷起来。小麦一捆一捆用棕绳或油茶树条子缚起来,用柴枪一担一担挑到村里的禾场上。

  打麦子用的全是手力。打麦子的人字形木架斜撑在打扫干净的禾场上,上面搁置一块青石板,周围用麦捆围一个大圈。打麦子的时候,光脚跨开站在禾场上, 双手掐紧一把麦秆挥过肩膀,猛力朝着青石板打击麦穗,口里不自觉地发出一声一声“哼,哼”的用力声。随着节奏均匀的打麦声,麦粒飞溅,落满一地。

  这段日子,村前公路上来来往往的拖拉机多了起来,山村上空整日响着噗噗突突的轰鸣声,有时甚至还有大汽车驶过的嘎嘎喇叭声,是来收麦秆的,据说是拖到县城的造纸厂里去,能够变戏法造出一张一张写字的纸来。家家户户便将打完麦子的麦秆重新捆缚起来,一担一担挑到公路边的收购场地,换回多多少少的钞票,赤手赤脚的脸上笑逐颜开。拖拉机和汽车装满一车一车麦秆,堆得活像高高宽宽的蜗牛壳子,一摇一晃驶出了村庄和山岭。

  磨坊就在村南河坝边,是几间低矮的青瓦房,中间围着一块三合土打成的禾场。从高坎水圳里落下哗哗的水流,冲击大水轱辘一圈一圈缓缓转动,流经磨坊前门,汇入河中清流。端午节临近的日子,磨坊热闹忙碌起来,水轱辘不停旋转,丽日白云下,磨坊的小禾场上,放了几排高高的木架,架子上用短竹竿挂着一挂一挂长面条,密密麻麻,如瀑如帘。晾晒干的挂面,切成一截一截,扎成一把一把。村人用麦子换了面条,带回家,做成汤面,放点猪油,放点葱丝,放点红辣椒灰,喷喷香香的,是过端午节的好菜,也是招待客人的佳肴。

  端午节的大清早,村前河边大大小小的梧桐树,都有各家的大人孩子在采摘肥大的梧桐叶子,用来垫在大蒸锅里的高粱秆子做成的圆篾子上篜馒头,这样篜出的馒头既不粘连,又有一股梧桐叶的清香。馒头做成两种,一种没有放糖,圆圆的像个拳头;一种里面放了红砂糖,做成半月模样,热热的拿一个在手里,从尖角角上小心地咬一口,一股热糖水就流了出来,亲甜,喷香。

  小河里没有船,所谓端午节划龙舟的事情,我是在青年时代走出山村才看到过,那也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在我远去的岁月里,端午节其实很简单,就是全家人一起吃一碗作菜的汤面,吃一天母亲做的馒头,这已经足够我们津津回味一年,并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对于我,对于每一个顽皮的村童和少年来说,端午节更意味着河水不再冰凉,天气晴热,可以下河洗澡了。

端午的作文 篇5

  嘴里咀嚼着香甜的粽子,鼻内散发着艾草的清香,心中回想着五班的双优,手上则写着三周的种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

  忆出真假班会优。这三周,班内发生的事情中最重大、最有意义、最引人深思的便是开展真假主题班会。开展真假主题班会之前,班上有不少假学现象,如:上课眼望课本,心想电脑、游戏。因此,万老师让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假学者,发表感想。周末,再让每位学生写篇《假学.真学》的议论文,让大家回想,回想自己究竟是哪类人,让大家反思,反思自己究竟有没有做错;让大家发誓,发誓自己以后定要弃假求真。在看班会时,万老师用学生作文里的语句作为观点来提醒我们,告诫我们,启迪我们。班会召开后,还要由各个小组上台做出今后的誓言,“签”下保证书。真心希望通过这个班会,五班的同学都能弃假求真!

  忆出英语默写优。在以前,英语默写部分人质量不高,甚至还在默写时作弊。万老师了解了情况后,开始优化本班默写。首先,万老师选出了七八个英语默写不认真的`人,让他们每天默写时要么在大报告厅,要么在操场,按照质量,奖罚分明。这样一来,让班上原本不认真的同学态度转变,让原本认真的同学更加细心。默写质量也是蹭蹭蹭的往上升。后来,万老师又让全班的同学都到报告厅默写,默写完毕后再以小组为单位收起来,各个小组互相批改,批改完毕后,再逐一公布默写得分,让大家能够自动定位,合理安排,制定计划,争夺奖励。看来万老师的招数还真管用呢!

  忆出量化计分优。“量化计分数,诚信定座位”是五班的一大特色。可有时有些小组因不知哪些分数该加哪些分数不该加而导致被他人误解。因此,值周班长陈安琪便想出了一个计策,在每日夕会时,陈安琪会将前一天量化分数最高的两个小组的计分纸展示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看别个小组是怎样计分的,好吸取经验;再一个便是看看这些分数哪些是不能加的,有哪些分是可以加的,好规范量化分数。经过陈安琪的调整、规范,在这个周内,量化分规范了许多,某些落后的小组也吸收了经验,量化分也在上升呢!看来,量化分在大家的心中还是非常重要的。规范、优化量化分是不容有误的。

  在喜庆的端午节里,在热情的盛夏中,我回忆着五班的双优。忆出了大家的承诺,忆出了大家的态度,忆出了大家的聪明,更忆出了大家内心的双优。

端午的作文 篇6

  看着指导员行云流水般的操作,我以为包粽子是件很容易的事,可我自己动手时却是一波三折。我先是卷不起来,要么漏米,要么散架。经过指导,我终于开窍了,当我就要包好一个时,心中得意不已!可就在这时,我的手一抖,粽子重重地掉在桌子上,悲剧发生——粽子又散架了!呜呜呜,前功尽弃了!真是心急吃不了“热粽子”啊!经过细心和认真地奋斗后,一个粽子终于从我的`手中诞生了。

  回到座位上,我把粽子放到鼻前,箬叶的清香,糯米的醇香,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咬一口,哇!这味道!初恋般的感觉!我三下五除二地把它吃个精光,细细品味,似乎感到哪里不对劲,原来是我“中奖”了!吃了个没有馅的粽子,看着其他人粽子里的肉,那色泽,那味道,都能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看着他们脸上的满足感,心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端午的作文 篇7

  我的家乡在运河东,一个曾经算是贫瘠的小村子。因为灌溉不是很通畅,更多是玉米黄豆与山芋。平时大米是奢侈品,只有过节的时候才可以饱饱的吃过够。于是过节就是奢望,端午也不例外。

  端午节前,河滩的芦苇早已郁郁葱葱,一般都是女孩子或者妇女带着剪刀去打粽叶。打粽叶也意味着端午的来临,孩子们心里都有了自然的开心,还有不说出来的期待。这时候的季节在江淮大地,多了几分暖和与晴朗。不经意小燕子在天空自由的舞蹈,原来的布谷鸟开始了催人忙碌。

  挑着担子的货郎,担子上多了五彩的绒线,还有桃核做的各种的精雕的美丽的玩意。不管穷富,每家都扯上几尺,紧紧的栓在孩子的手腕,也有随便扣上桃核雕。脚脖子也会被彩绒缠住,七彩光在太阳下有点旒玉之感。父母从地里劳动回来,刻意的带回菖蒲与艾草,挂在屋檐下,留点艾草熬水,浓浓的清香与药味沐浴着每一个孩子。据说菖蒲曾经是魏征杀了老龙王,挂着菖蒲就是防止老龙王到处报复。艾草可以让毒虫不敢靠近还避邪。也为艾虎,古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取戴之。”也许五毒日,虎威自然罢了。

  端午节,小时候就知道是孝顺的节日。父母都知道一个叫曹娥的孝女,一次次不厌烦的告诉我们孝顺的意义。所以 虽然贫穷,在我们村子里几乎没有忤逆子,也不敢忤逆也许!小学老师在端午节说到了粽子,谈到了屈原,于是我们知道楚怀王“不学好”与屈原的悲壮。偷偷的留一只粽子虔诚的扔在家乡不大的`河中,还天真的祈祷------那时候也懵懂的知道还有一位大英雄伍子胥。

  端午前大麦子熟了,赶青的将大麦做成糊糊,用来充饥,其实很讨厌吃,不吃又饿。期待端午是因为最后的咸肉可以吃到,豆腐渣子酱可以加鸡蛋炖出来吃。韭菜不再干炒,加了肉丝。还有豆腐千张随意吃。父亲还会抽时间捕点鱼-----提前几天早有人家包好粽子,可以吃好几家,没有人此时显得吝啬,多种口味,红枣的、咸肉的、红豆的、还有纯粹糯米的。家里养蚕的日子很忙,没办法,母亲把芦叶子放在锅里用糯米煮饭,我们姐弟不怎么开心,但是都不说什么。不理解也怕母亲生气。母亲会把粽子给一只猪与水牛,有时候是父亲做,他们说过节不能纯粹就是照顾人,畜生也不容易。今天想想也是!

  总有困难或者没有糯米的,不管谁家没有粽子,总会有人送去,不包粽子的人家倒是可以品尝到多味的,我们那里的老年人都说,吃不能独食,大家分享才是最好吃的。本来肚子没有油水,吃了近个把月的豌豆头与黄花草,早馋得可怜了,差点让人想穿越的日子真的是等于又过一次小年。

  今天看着食之无味的孩子,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他们爷永远体会不到艰苦岁月的那种算那种苦,还有不敢面对的泪。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心情写给随烟远去的那一代节日更加艰难的父辈们。有来生我还做你们的晚辈甚至儿女,把今天的幸福也刻在你们的生活,岁月,心海------

【端午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2-16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