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

时间:2023-05-20 11:11:44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的作文锦集八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的作文锦集八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这句诗正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写下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相传公元前278年,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时,正在被流放的屈原听说后悲痛欲绝,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来救,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百姓又怕汨罗江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不损伤屈原的身体。后来屈原托梦说,米粮实为江中蛟龙所食,所以之后人们用艾叶包裹大米,用五色绳捆绑,以免遭蛟龙吞食,这便成为了后来的粽子。

  粽子是我的最爱,每逢端午节,心里就莫名其妙地兴奋。每次妈妈都会把糯米掏干净,将三片粽叶卷成一个倒立的圆锥体,在里面放上糯米,加上几个大枣,最后用细线捆好,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看着它们在母亲灵巧的.双手上变成一个个小而精致的粽子,心里觉得蛮简单的,但让我自己去尝试就做得没那么好了。包好的粽子在锅里煮上几个小时就能吃了,香喷喷的粽子一入嘴,心里就甜滋滋的。在外面买的粽子虽然个头大,吃起来甜腻,但比起家里的粽子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在家乡,人们还有挂香囊和放艾叶的习俗。每年端午节这天都能见到不少小孩在身上佩戴着香囊,每个香囊都形态各异,小巧玲珑。听奶奶说我在很小的时候也佩戴过,现在我已记不清了。在这天家里人也总不会忘记在门口放上艾叶,听说是因为艾叶是能治疗各种疾病的药草,挂在门前可以驱蚊虫、保人身体健康。

  现在,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端午节的气氛正逐年减弱,但我觉的应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因为它蕴含着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和积极向上的爱国情愫,它体现着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永驻我们心中!

端午的作文 篇2

  艾叶青青门前挂,粽香浓浓四处飘

  忆起童年家乡事,几多欢乐几多情

  每到端午,在我们家乡,那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在门前挂上青青的艾叶和别的叫不出名来的青藤避邪祈福。我们小孩子最为高兴,因为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家里做点事啦,我们上山采青,然后把摘来的艾叶等挂在自家的门前,小孩子家家串门,看在眼里,喜上心头,也为那些独居老人门前挂上一把青青的艾叶,以表节日的祈福。

  到了晚上,妈妈便要把白天摘来的艾叶、柚子叶、长命草等我不知名的叶子煲成水,用来给我们一家人洗澡以驱邪。在那时只觉得用这些叶子水洗澡很好玩味道很香,可没想到可以驱邪什么的,只是晚上倒是没有那么多蚊子咬我那稚嫩的皮肤了,哈哈,睡觉也香甜了。

  端午节还有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我们家乡人包的粽子,只有那种纯纯的家乡口味,唔,特别的香,是用山上的一种叫“蚊惊”的`植物烧成的灰做成的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里。做成的粽子,味道独特,轻咬一口,满齿噙香,透着自然的草木清香,这是家乡的味道,爱极了。如果你偏爱吃甜点,则可剥了粽子,轻点白沙糖,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包粽子时,我们小孩子最高兴,哈哈,因为不在包只在吃,吃嘛嘛香,多简单多快乐的童年啊,嘿嘿……

  飘雨的端午,飘香的端午,今天,又飘来了端午时节的快乐粽香,原来美好的事物在我记忆深处从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挂在家乡门前的艾草青青还有那独特的粽子飘香……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永远都是鲜活的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端午的作文 篇3

  端午节在我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齐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咱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咱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咱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端午的作文 篇4

  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

  今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而且这天也要纪念屈原。

  听妈妈说,屈原是楚国的臣子,但是他的报复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只能跳江,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认为鱼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因此端午节就这样来的。所以这天要包粽子,划龙舟。

  今日妈妈说要教我包粽子,只见妈妈把棕叶包成漏斗形,然后把米到一半进去,把蜜枣或酱肉放进去,再把米倒满,接着把粽叶盖上,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过了一会香喷喷的粽子就好了

  我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还是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的作文 篇5

  抬头望望日历,节日多得数不胜数,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个节日。然而能真正唤醒人们注意的,能放下手中的事来庆祝的,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在这些个在节日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数端午节了。

  小时候,在老家重庆时,端午节总是飘着淡淡的粽香。

  端午节的早上,一起床,便随着奶奶去山中采集包粽子的粽叶,极大个的竹叶。南方竹子颇多,我家房子对面的小山丘上,长了好几片竹林。名义上是我与奶奶一起采,可实际只有奶奶一个人采集,我在竹林中蹦蹦跳跳、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晨光透过竹叶撒在地上,四周氤氲着淡青色的一层薄薄的晨雾,交织成一片金色与绿色的清新境界。露水未消,等采集完竹叶,我与奶奶的裤腿早已被沾湿,就这样带着晨露回了家。

  把竹叶放在桌子上,清洗干净,取出已泡好的糯米,搬两小板凳,就可以包粽子了,取出一片竹叶,从大头开始,折一下,折两下,再折成一个漏斗状物体,再把糯米灌进去,用力压实。最后用余下的.竹叶一盖,顺着折痕再包两圈儿,最后用绳子一绑,一个粽子就完成了。那时的我真是没有耐心,才包出个形状就嫌麻烦,一听见楼下小伙伴们的声音,就跑出去疯玩。奶奶也不生气,叹了口气,拿起我包的粽子,反复的修整,重新绑结实,又变成圆润漂亮的粽子了。她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在竹叶的清香中,在我们的欢笑声中,微微含笑的包着,包着笑着……

  到了煮粽子的时候,我站在锅旁,等着粽子出锅。锅盖一开,一股蒸汽伴着粽香扑面而来,锅里整齐的坐着一排排小粽子,绿绿的可爱极了。放在盘子中,端上桌,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吃着美味佳肴。我解开一个,剥开竹叶,用粽子蘸着蜂蜜,轻咬一口,又香又软,竹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每当想起端午节,那淡淡的粽香就又浮现在我的脑海。我的端午节,永也少不了那粽香,可那最诱人的粽香,永也比不上奶奶对我的包容以及全家人一起享受美味佳肴时的温馨气氛。

端午的作文 篇6

  端午佳节,中国一大传统节日,自然也少不了传统的美食。但一千双手,便有一千种味道,传统美食的传承,少不了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今人的领悟,只有用心去接受、创造,才能让舌尖感受到纯正的端午味道。

  竹叶的灵感

  竹叶,我们身边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但我们的先祖却能运用伟大的创造力,将其与平常的食材搭配,形成一种新的融合的和谐,竹叶便在这种奇妙的传承中升华,成为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最朴素的,当数包裹。

  端午的粽子便是其中很好的代表。传承的粽叶选用竹笋外衣,它便发挥它“花中四君子”的气度,成为糯米的绝佳搭档,它心甘情愿地做配角,无私地奉献出身体与香气。裹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中,随火候的成熟,竹叶默默忍受着滚烫的蒸气的熏陶,慢慢完成叶与米的完美结合,于是拥有了新的名字——“粽叶”。一上桌,糯米特有的醇香与粽叶植物的清香,形成味蕾上独特感觉,妙不可言。

  还记得曾经的端午节爷爷手把手教我包粽子,指尖一开一合,细线一伸一缩,来来回回没一会儿,便是一件翠绿的艺术品,而我这笨手包出来的,与“粽子”的标准还是望尘莫及。我也曾好奇:现在城里哪里买不到粽子,为什么老一辈却执着地教我们自己包呢?想想也是,我在买来的包装粽子中,确实品不出长辈们一脉相承的手艺味与“灵感”。

  腌制的秘密 盐,最淳朴的调味料,却以其特殊博大的胸怀,接受着日新月异的餐饮文化的洗礼,经久不衰。绝大多数食材,制作中少了盐,便如鱼儿失去了水,马上没有了活力与灵性。东方饮食中,盐更以其无可替代的位置,占据了无数人的舌尖。其中最神秘的,当数腌制。

  咸鸭蛋,端午的又一种传承食物,它与这种特许的方法可谓有着不懈之缘。农村中平常的鸭蛋,普通的食盐,冬天的雪水,却在老辈们手中迸出别样的火花。盐水浸泡鸭蛋时,盐与水的比例,水的深度,无不决定着咸鸭蛋的成败。其中两大主角之一,便是食盐,盐多蛋咸难入口,盐少蛋易坏,味道平淡。这种古老的腌制技艺,其盐水比例的分寸与秘密,全凭老辈人的手感和经验精准控制。腌得好的咸鸭蛋,蛋白细而嫩,入口微咸而略带清爽,蛋黄金黄而油多,入口细腻而润滑。

  记忆中,只有奶奶亲手腌制的咸鸭蛋,才能满足一大家子挑剔的舌尖,其它的.什么买的咸鸭蛋,就算形再似,色再像,仍是少了那种亲切的味道。当中腌制的秘密,只可惜奶奶未能教会爸爸他们兄弟几人,我便更无从知晓了。

  油炸的热情

  油,以其热情的个性,滋润着食材。中式烹饪,油是锅具和食物之间的媒介。热力作用,产生出奇妙而丰富的烹饪方式,进而出现了烤、炒、煎、炸,无形中改变了食材的面貌与本质。其中最热烈的,当数油炸。

  我的家乡,端午还习惯吃“炸圆子”,它要用本地的菜籽油炸味道才纯正。五月,徽州的油菜籽成熟,即为这种美食的伴侣——菜籽油的原料。植物油脂比动物油脂更易获得,而且健康,这个发现,使人类烹饪史前进了一大步。炸圆子,只有用家乡的菜籽油,才能尽显其美味,脱粒的菜籽经过一段奇幻的旅行,成为家家厨房中的香油,因其色泽鲜明、香味扑鼻而得名。油炸,油温是关键,待这半锅油温度适当,兴奋地跳跃升腾之时,放入预先做好的糯米粉芝麻心圆子,在滚油的热情拥抱下,圆子脱去白色外衣,变得焦黄动人,身体吸收着热量在膨胀,这时温度过高圆子会炸开,溅起的热油会伤人,所以要及时控制火的大小。炸好的圆子外酥里嫩,筷子一扎,“吱”——便溢出黑亮的芝麻糖心,令人馋涎欲滴。趁热吃,脆度口感最佳。

  圆子,每年端午,爸爸都会炸给我吃,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其中一些门道。这,才是我在端午中最亲切的味道。

  又是一年端午,一家人团聚的桌上,少不了飘香的粽子,诱人的咸鸭蛋,金黄的炸圆子。从手到口,从口道心,美味的延续,少不了香火的传承。美食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伟大书写者,它们是先祖的智慧。要使端午节味道不断、中华血脉不断,就要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传承先辈的手艺,让博大的中华文化,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让这悠久的大国饮食文明,参与创造世界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端午的作文 篇7

  说起端午节最令人兴奋的事情,那当然是划龙舟了,而我,一次都没去看过,这反而增加了我的好奇心。

  在一次端午节,我和几个小伙伴拎着两个大袋子,走进了一家露天游泳馆,那两个包里可藏着我们智慧的结晶:一块浮板,后面横向安着一条长20厘米,宽3厘米,用浮板制成的横杠——这就是我们的双人龙舟!每条舟的前头都有一面旗,三条龙舟旗帜颜色分别是:杏黄旗(黄)、招魂旗(灰)、八封旗(黑白混色)。

  我们在比赛前还留了十分钟练习时间,毕竟这比赛很讲究配合;两个人间隔了7——10厘米,双手握杆动用自由泳方式推进,最先到达对岸者获胜,如果翻了,从起点开始重新出发。

  我对我们组是很有信心的.:作为项目开创者,我的技术是不可质疑的,而我的队友虽然没我强,但也很优秀,当停下来观看其他两组的训练时,我深感自己决定的正确:小旗乘风破浪,在池中上下起伏,后方水花翻腾,场面那叫一个状壮观!

  比赛结果毫无争议,我们暂获第一,而我对龙舟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纪念屈原,并不让龙虾吃掉屈原,老百姓每年端午都要把粽子扔进江中,久而久之,乘船扔粽就成了划龙舟,但不论怎样,这都饱含了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

  粽香飘飘,龙舟疾驰,这一点一滴都蕴藏着端午的历史悠久文化和对屈原的怀念。

端午的作文 篇8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南宋诗人陆游是这样形容端午节的。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传颂着缅怀着爱国诗人屈原。端午的芬芳从远古飘来,依旧那么甜香。

  又将临近端午,家乡的老人们又将着手选糯米,泡糯米,煮粽子了。每年端午的前一天,奶奶会亲手用竹叶包粽子,糯米是几天前用水泡过的,这样粽子吃起来口感才细滑,又有弹劲。粽子里还要加点大枣、葡萄干等,煮熟后既清香又有淡淡的甜味。晚饭后,奶奶会点着院子里的那口大锅,将粽子一个个摆放进去,四周放上鸡蛋,加水后用木块压实。当甜香随着热气弥漫整个小院时,奶奶却不让嘴急的我开锅品尝,一定要等到端午的早晨,说是让粽叶的味道浸入到糯米和鸡蛋中才好。

  睡觉前,妈妈会找来家中五种颜色的线配成彩线,挂在晾衣杆上,等露水将它打湿。每年的'这个时刻,我就盼着清晨的到来,又生怕自己睡过头。可是,每次醒来,手脖上已被妈妈系好了漂亮的五彩线,这是送给小孩子的祝福。

  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去松花江边洗脸,再采些艾草挂在房檐处,老人们说这是为了避邪,亦有说是为了驱赶蚊虫。而我最喜欢的是那叫卖的各种各样鲜艳的荷包、纸葫芦。买一个荷包,一股香草的味道暖暖的淡淡的,挂在胸前,让人心生喜悦。纸葫芦则是要挂到窗子上,保佑一家人身体健康。从江边返至家中,一家人便可以围坐在一起,享用煮了一夜的香甜的粽子、鸡蛋了。

  端午的白日虽然没有赛龙舟的欢闹激越,但是到了夜晚,松花江面上那点点的河灯,却寄托了对屈原的无限哀思。不禁让我想起余光中的两句诗:“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洁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泽。”

  又将是五月端午,又将是艾草青翠,粽叶飘香……

【端午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作文02-16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