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3-05-10 11:51:47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作文锦集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作文锦集7篇

端午作文 篇1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又是一年的端午。每每端午来临,脑海里总泛起这些即充满童趣又脍炙人口的儿歌。伴随端午的棕香,那弥漫了记忆的河床又勾起了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端午在儿时的记忆中,可不仅仅是家家挂艾草,插菖蒲,蒸粽子,煮鸡蛋。更有趣的是孩子们能戴饰物,系彩丝,看龙舟。

  “节气端午自维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最初我也知道端午是与屈老夫子有关的,有儿歌为证: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由此,我还懂得了赛龙舟的由来: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的楚国。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竞相划船追赶拯救,但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水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此事在全国传开,也就演变成现在的龙舟赛。在我小时候,每年过端午,政府与民间也都会组织龙舟赛。地点就在县城双桥——即新丰桥与横港桥——下端的排栈码头边,时间是端午节的下午。那天,码头上人头攒动,彩旗飘扬,大人呼,孩子闹。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河边那几条龙舟:只见每条船都作龙的`打扮,船头装扮有龙头,船尾装扮有龙尾,船身也作了龙身的打扮,但都挂有一块号牌以示区别。每个龙头边都站着一位手持鼓槌的威武汉子,其面前都放着一面用来作鼓气助威的大鼓。船身上坐着十位手持船桨而蓄势待发的水手。每条船都披红挂彩。但各船水手穿的衣服颜色与式样不尽相同,以作区分。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但听一声锣响,数条龙舟竟相向前争渡。顿时,鼓声雷鸣,吼声震天,欢呼声与叫喊声连成一片......。令人惋惜的是,如今,现因河水干涸,那番热烈壮观的场面已有三十多年未曾再参与和领略过了。回首往事,不能不说给心中留下一份遗憾。

  还有在额头上用雄黄写“王”字的习俗,那就牵扯到了另一则传说——“白蛇精”的故事了。那时候,大人们告诉我们的可不是白素贞与许仙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只是说白蛇精会害人,涂上雄黄就不惧怕被“白蛇精”勾魂了。在端午这天,大人们都用调好的雄黄在孩子(不论男女)的额头上涂抹一个“王”字,说是驱除“白蛇精”及其它害虫。刚开始,还有点害羞,但出门后看见其他伙伴都一样,也就无所谓了。时间一长,还不忘相互比比谁的额头上“王”字大,谁是真正的“大王”。童稚童趣倒也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至于门上悬挂菖蒲可以辟邪,门插艾草代表招百福,其意义我们是不得其究的,自认为只是好玩。后来长大了,才从书本上知道了这些民俗的真正含义。

  最有意思的是端午节来临的前几天。妈妈与姐姐们用五彩丝线编织好各式各样的女红饰物,有用来装蛋的蛋络,有母鸡带小鸡的鸡群香包,还有绣了“五毒”的肚兜儿......最好看的数那“香囊”:里面有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和铜钱、避虫的雄黄粉。我们拿到这些女红饰物后就会在小伙伴们当中进行炫耀比较,当然,每每都是我得胜而回。

  过节的那天,孩子们还未睡醒,大人们却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家家炊烟四起,裹粽子、包包子、煮鸡蛋、蒸咸鸭蛋等等,而煮熟的蛋还得染红。小家伙们起床后,满鼻子闻到的都是粽子的清香、茶叶蛋的芳香。这时,好吃的我们早早地就把小脑袋挤到了厨房门口,这边馋得贪婪地用鼻子吸气,那边还假惺惺地说,好香啊,是什么好吃的。这时,大人们总是慈爱地埋怨:好吃鬼,馋猫,还不快去洗手!“哇”,一声欢呼。在“去洗手”三个字中,一早上的心神不定都被吹得烟消云散。洗手盆边响起了另一种叽呱的打闹声:“包子,大的我要四个。”“茶蛋,我吃6个!”“我要五子登科的粽子(一个大的串着五个小的粽子)。”......嘿,多么有趣的童年时光啊,那个时节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光景呢。

  每到端午节,我就开始回忆这等趣事与那美味食品。

端午作文 篇2

  临近端午,肇庆的大学同学来珠海玩,顺便给我带了几个裹蒸粽,包装精美,真空的,大小两种,大的一个八两,小的一个半斤。我用清水煮熟,解开它,糯米中包着肉和蛋黄,尝了一口,咸的,味道还不错,肉肥而不腻,蛋黄夹杂在糯米中,使得糯米没那么粘,又接着吃了几口,总觉得少点什么?想了想:哦,怎么没有粽叶的香味?我觉得奇怪,明明是用粽叶包的怎么就没有粽叶香呢?我拿起一片粽叶看了看,颜色很暗、很软,闻了闻,没有香味,我想大概不是新鲜的粽叶吧?

  吃着裹蒸粽,想起小时候在家乡过端午节的情景。家乡的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当兵之后,已有二十多年没在家乡过端午节,也没看过龙舟赛。粽子虽然年年吃,但在外吃的粽子象裹蒸粽一样,都是有馅的,味道和内容很丰富,家乡的粽子是没有馅的,原滋原味。因此,再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了。

  小时候的端午节,家家都包粽子,不象现在从超市买现成的'。粽叶是刚摘的,泡在清水里,糯米洗净滤干,再找一个木架子,缠上包扎用的麻绳,材料备齐了,就可以包了。家乡的粽子比较小,一般是两片叶子包一个,呈圆锥形,糯米不掺任何东西,粽子包完后吊在架子上荡来荡去,象一串串风铃随风摇曳,好看极了。包好的粽子一般是一次性煮好,分几顿吃完,每顿热一下就可以了,粽子煮熟后糯米和粽叶夹杂的香味特别浓。由于家家都包粽子、煮粽子,因此,一到端午节村子里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粽叶香。

  刚出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取一个粽子,解开麻绳,展开粽叶,洁白的粽肉露出来了,晶莹剔透,象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有时粽叶的绿渗透到糯米中,很自然,看上去象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着实让人喜爱。闻一闻,糯米和粽叶混合的香味沁人心脾。醮上糖,咬一口,酥软、甜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赛龙舟是家乡端午节最热闹的时候,全镇大部分村子都会来,也有外地人参加。家乡是水乡,水网交错,赛龙舟随便找一条河就可以了。吃完粽子的人们,都要到水上比试比试,赢的吃甜瓜,输的吃黄瓜。这时,水上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向前冲;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两岸人头攒动,观看的人们扯开嗓子为自己的龙舟加油鼓劲。

  沧海桑田,山河巨变,转眼间二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家乡宽阔的大河已变成了一条条小渠,听乡亲们说再也不赛龙舟了。不知道家乡少了龙舟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家乡的粽子还是不是原滋原味?家乡的端午节还能不能闻到浓浓的粽叶香?

端午作文 篇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饮雄黄,而我也通常会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挂艾草,充分享受节日的快乐。今年的端午节,因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盛宴,使它显得格外的意义非凡、与众不同。

  6月16日晚上八点,我们校信通博客圈里的“原创乐园(低年级)”将开创一个先河,在原创论坛中举办一场现场交流活动,邀请极具影响力的“拥抱^—^幸福1。2班”的优秀圈主拥抱幸福老师现场做客,与同学、家长面对面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的交流活动。

  晚上七点多,我和众多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一道,早早地就等候在电脑前,迫不及待地一次次向主持人询问着活动什么时候开始。

  八点整,交流活动正式开始,这次交流的话题是:面对批评该怎么办?

  首先,拥抱幸福老师亲切地问孩子们:“面对批评,孩子们,你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孩子一个个争着抢着说:“生气,非常生气!”、“善意的批评我接受,要是为了解气而批评,我就很生气!”、”老师冤枉我的时候,我很难受,觉得应该先调查清楚再批评!”……

  拥抱幸福老师表示非常理解孩子的心情,她说:“面对批评时的生气是正常的,气过了就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足,那里需要改正。遭受了不合理的批评,我们可以给对方写个小纸条试试,婉转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接下来,老师又问孩子们:“你最反感的批评方式是什么呢?”

  这一次,孩子们的回答很一致,表示最反感的'就是:“批评时不留情面”或“当众批评”,让自己的自尊心很受伤害。

  拥抱幸福老师首先建议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对批评者小小的不满和建议也写在一个小纸条上,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感受。

  紧接着她又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对大家说:“孩子年龄虽小,但比成人更要面子,不留情面的批评确实不妥。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常给学生写小纸条,先肯定他的优点,再针对缺点,婉转提出希望!”

  在场的家长和孩子都表示对小纸条这种形式感到很新奇,也不由不佩服拥抱幸福老师的教学智慧和对教育工作的用心,而孩子们则一致表示这种特殊的批评形式他们非常喜欢,非常愿意接受。看来孩子们都非常聪明,他们明白只有批评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成长,他们不是不愿意接受批评,而是不满意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方式罢了。

  家长朋友也不断提出问题,针对所提到的孩子接受批评的能力差、被批评时容易闹情绪,甚至产生对抗等情形,拥抱幸福老师向家长朋友指出:“批评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必须要掌握技巧,擅用批评,才能使批评容易被孩子接受。我们要掌握几个批评的技巧:1。对事不对人,批评时要注意不要因某件事而否定了孩子整个人; 2。切忌啰嗦,不要翻旧帐,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并且这样的批评针对性也不强,收效甚微; 3。千万别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 4。可以适当幽默一下; 5。试着不直接批评,而采取间接的暗示!”

  她还强调:“家庭批评时,全家人要站同一战线,不要一起批评,更不要一方批评,一方袒护。还可以让孩子试着先做一下自我批评。”

  拥抱幸福老师真诚地对家长朋友说:“老师也非圣人,错了一定要给孩子们诚心地道歉;作为家长,错了也要向孩子们道歉,那样做不仅不会降低我们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反而能促进与孩子的感情,更有利于孩子主动地去改错,切记不能当专制的家长哦!”

  一位家长朋友听后很受感触,主动反思自己,认为正是自己错误的批评方法才让孩子从心里疏远了自己。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又得到了老师的指导,他明白了:改变孩子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家长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原创乐园的圈主树叶飘飘老师也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老师、家长需要换位思考,而你们也要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你们要知道‘树不砍不直’,如果你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他们是不愿意批评你们的。孩子们,你们知道“苦口婆心”的意思吗?这句话用在老师、家长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许多孩子表示通过前面和老师、家长的交流,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以后受到批评时一定会先反省自己,一定要快乐地接受、快乐地改变!

  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当主持人宣布时间到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自己还有许多话要和老师说,因各种原因来晚的家长和孩子也都询问能不能延长时间,自己还没来得及提问和发言呢!

  看到交流活动引起的巨大反响,主持人一再向大家保证交流活动会一直办下去,会就不同的话题定期邀请校信通里更多优秀的圈主和老师前来做客,和家长、同学们再次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交流,也希望孩子和家长能踊跃参加。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看到了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收获了很多很多。是啊,我们只有通过交流,不断地交流,才能把各自的感受和愿望表达出来,才能面对面地让彼此看到内心深处的爱,才能把爱融进教育中,让教育在爱中得到升华。

  我深深地感受到 “原创乐园”不仅秉承了其办圈宗旨,让原创乐园成为了“低龄孩子学习的乐园,大龄孩子评论的天地,家长之间交流的论坛”,新开创的“原创沙龙现场交流”又肩负起了另一个重要的职责,在家长、孩子和老师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沟通,以希冀寻求出更为完善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家校联手,共同打造祖国的明天!

端午作文 篇4

  端午放假的第一天,我和我的朋友来到了高淳国际慢城对面的民间民俗体验基地。

  我们进去后,首先体验了写毛笔字。以前我也写过毛笔字,爸爸还教过我拿毛笔,今天我想在这展示一下。谁知拿起笔才发现,写毛笔字还是很不容易的。我拿笔的手一直在抖,写出来的笔画一会儿粗一会儿细,歪歪扭扭的。再看看旁边有的小朋友写得真的很不错,我想他一定练过好长时间吧!

  后来,我们来到包粽子的地方。妈妈教了一下我,我就按照妈妈教的方法自己包了一个:先把粽叶卷成没有孔的漏斗一样,然后把米放进去,还可以放一些红豆、红枣等什么的,再把粽叶合上口,用绳子把它系起来。我想把我包的.粽子带走,可是要花钱买才能拿走,我就向妈妈拿了两块钱把粽子买走了。这可是我的劳动成果啊!

  再后来,我们又体验了彩绘葫芦,那边的老师给了我和我的朋友各一个塑料蛋,可能是把这个就当成葫芦吧。我们俩就拿着彩笔开始在上面画起来。我画了一个房子,先画了房顶,再画房体,再把门窗画出来,一个房子就画好了。我又用彩笔在房子旁边涂了一些色条,在上面画了几朵云彩,把塑料蛋装饰得很漂亮。

  后来,我们又在基地的其他地方体验了航拍、剪纸、射五毒等,还换了汉朝和民国时期的服装拍了照。这次体验活动既好玩,又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真开心啊!

端午作文 篇5

  锣鼓响,棕叶青,端午今又至;糯米白,馅咸香,阿婆把棕包;又忆,斑斓龙舟水中游,绿棕味美永难忘,浓浓情思入我心。

  友情·赛龙舟

  方晨曦破晓,村子顷刻便热闹起来,大人小孩不约而同地围在龙舟旁边,等着送它上赛场。不得不说,这舟身五彩斑斓,宏伟壮大,龙头上印有刻刀留下的痕迹,一眼一须,逼真极了。我和伙伴盼着我们的龙舟能赢,于是从头到尾都紧紧跟着它,形影不离。

  正午时分,烈日当头,江岸边人潮拥挤,挡住了眼前的江水,像一股晃动的水,时而向右倾,时而向左倒,我们仗着自个儿小小的身材,钻过人群,待眼界开阔后,便又将视线放在我们的龙舟上。

  “锵……锵锵。”锣响舟动,岸上的人用力地喊着加油,我紧紧抓住伙伴的手,微微颤抖,耳边除了那鼓声,便是什么也听不见了,眼见那最熟悉的`最耀眼的龙舟遥遥领先,冲过红线,我像终于吸到了空气,活了过来,回头与伙伴面面相觑,热泪夺眶而出。

  亲情·包粽子

  一竹篮洗净了的粽叶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绿得出油。又一盆盆糯米、绿豆、五花肉,将嬉戏玩闹的小孩都吸引了去,坐在小木凳上,耐心地教着如何包粽。

  我望着手中松松垮垮的粽,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包,总不成样子。阿婆大笑,接过我的粽,不过是三两下,松松垮垮的粽便在她又大又有力的手中变的结实又饱满。她端去锅中煮,整个房里氤氲着诱人的粽香,我两手撑着头,看着阿婆把糯米绿豆一层一层放下,突然发问:“阿婆,为什么粽子里要放绿豆啊?光是糯米不是更好吃吗?”阿婆不假思索地说:“因为糯米热气啊,你们小孩子吃多了是消化不了的。”听到这奇怪的回答,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这样啊,原来糯米热气。”阿婆也笑了。

  乡情·品粽子

  节后返校,舍友们都带回了自家的粽子,放在以往我也只知道阿婆包的那种馅,可她们带的却是各式各样,论馅,有花生、咸蛋、与甜米;论样子,有竹筒状、六角状、与四方状的,眼花缭乱。

  舍友小心翼翼的脱去它嫩绿的衣裳,它外容金黄,甚是可爱诱人看,再将它分成一个个小块,我早已露出了一副馋涎欲滴的样子来,舍友将其端至我的面前,“尝一尝,这是我家乡的味道!”拿起一块,放入嘴中,浓浓的粽香充斥着我的口,不由得叹一句“真棒!”。舍友的脸上立刻洋溢着许多许多的幸福与自豪,“我最喜欢我家乡的粽子了,这可是我家乡的味道哦!”说罢,也将粽子放入口中。

  端午又至,人儿也活泼了起来,又是那绿叶长舟,将人引入了缠绵的情思之中,铭记于心。

端午作文 篇6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个明亮的日子。这一天代表可以穿裙子了。母亲总是会买来杨梅给我们尝,虽然杨梅还是青黄不接,但就是这样酸得足可以使你五官变形的东西让我们乐此不疲。

  艾叶是端午特有的东西,习俗中家家户户把艾叶钉在门上,所以处处弥漫着艾草的味道是自然的。艾叶还有一个很好的用途就是驱蚊。端午时节,节令刚过立夏,夏天开始,万物开始顺势生长,这个季节的蚊子自然也是活跃的。记得小时候,外公外婆在晚饭后生起炉子,加上艾草,然后满屋冒着白烟,外公让大家到路边乘凉,把蚊子关在小木屋里面熏陶。我常常听见外公“吭吭吭”地咳个不停,想来外公的气管炎一直没好,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进入端午,天气开始热起来,孩子们总是会长些痱子之类的东西,母亲常常用艾草熬成烫给我们洗澡,据说这是去除身上痱子及毒气的最好方式。记得非典期间,我们还在家里的阳台种了很多艾草,听说是消毒消炎。那样一个人心晃荡的日子,大家都会抓住一根稻草紧紧不放,要不然盐巴和醋怎么成了那个时期紧俏的商品?

  小时候,包粽子的事情通常都是奶奶在做,裹着小脚的奶奶虽然动作迟钝,但总是不紧不慢有条不紊,无论我们这些孩子怎么迫不及待地闹着要吃粽子,一个老态龙钟的身影总是优哉游哉有序地完成她手中的活儿。奶奶的做事风格也影响着我,让我在忙碌的时候,受到干扰的时候也会旁若无人地做着要做的事情。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包粽子的',粽叶都是自己到山上采来的,粽子里包的都是蚕豆,其他什么也没有,但也吃得津津有味。东家吃一个,西家吃一个,孩子们总是撑着圆鼓鼓的肚皮,然后嚷嚷着“还要,还要!”。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一年两次添置衣服,一次是过年时,一次就是端午。这一天我们会穿上母亲为我们挑选的连衣裙,然后在院子里炫耀一番,那种满足感溢于言表。小姨常常教我们结端午网袋,几根七彩的线条,底部留着流苏,在结好的袋子里,我们会装上粽子或者红鸡蛋,那个真叫幸福。

  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过节,留在记忆深处的美丽是那样深远!

端午作文 篇7

  端午,我们这里有斗蛋的传统,所谓斗蛋,就是拿两个蛋互相碰撞,谁的破了谁就输,看看这简单的斗蛋,其实是很讲究技巧的哦!可不,你看我们班就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斗蛋比赛。

  我给我的鸡蛋取名“蛋蛋”,意思是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蛋,我对我的蛋蛋是满怀信心的。这时,金老师叫我跟周宇广上去斗蛋,我信心百倍地走上了讲台,周宇广也带着他的“黑色天使”上了场。比赛开始了,“黑色天使”对着我的“蛋蛋”发起了凶猛的进攻,我猝不及防,“蛋蛋”的头被撞得粉碎,我灰溜溜地走下了讲台。

  吕凯尔的“常胜将军”和谢丰泽的“达克斯纳克”上去了,但也都败在“黑色天使”手下了,见“黑色天使”这么厉害,我不禁为下面的.同学捏了一把汗,这时,尹立娜带着她的“贝克汉姆”走上了讲台,还没有反应过来,只听见“砰”的一声,尹立娜的“贝克汉姆”撞在了“黑色天使”的侧边上,“黑色天使”终于完蛋了,但“贝克汉姆”的头也破了,双方同归于尽,经过了几次激烈的碰撞之后,我们只剩下“残兵败将”了,最后,这些残兵败将都被我们吞进了肚子里。

  虽然这次比赛我输了,但是我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作文02-16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8-14

端午节话端午的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