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2-12-31 14:43:13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有关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有关端午节的作文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

  今天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我给你们先说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吧!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日,这是三个重要的中国重要的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官吏屈原,他就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犹豫的情景下投汩罗江自尽。

  由于对屈原的爱戴,汩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汩罗江中,一平息汩罗江中的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着。

  然后,我再说说我怎么过的吧!

  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吃粽子,赛龙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妈妈,妈妈说,包粽子用芦苇叶包最好吃,妈妈先拿了山片芦苇叶包卷了一个筒,然后放了点米,又放了一颗枣,接着又放米,又放了几颗枣,包满了以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然后又包了几十个。最后放在高压锅里煮40分钟后,放出来后等四个小时入味后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节那天晚上,我们院里的许多小朋友都出来玩,他们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骑赛车,热闹极了,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端午节。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一个节日,而在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个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乡,最兴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个清晨,雾还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胧的。而符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每一户人家都抬出一个差不多一个大人身高的大铁锅,而我们这些小孩子,望着这么个大铁锅,都张大着嘴,发出“哇”的一声,而过了几年这样的端午节,我们也就不惊奇了。

  大人们在屋里忙里忙外的,厨房的灶放着几个大圆盆,都是一些红豆和糯米之类的。开始包裹蒸粽了,大人们把些冬也先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红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间再放一块甘香可口的猪肉,表面再铺多一层糯米就已经完成了一半,而最后呢,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包扎这些可爱的金字塔壮的裹蒸粽了。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然后往刚刚的大铁锅倒,而我们这些小孩,也都来帮忙,提着小一点的桶,很快,大铁锅就已经装了一半水了,然后就开始往里面刚裹蒸粽,每个人都从屋里拿出一张小木凳,在大铁锅面前,等待着这些裹蒸粽的我们,或许享受的即使这一刻,这一个过程,而不时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开大铁锅的盖,那种香味真是无法言语,从村头飘到村尾,整条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美味是外面买来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端午节了,真怀念啊!真想再过一次。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3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有另外的几个名字呢!如“端阳节”、“女儿节”、“诗人节”。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由于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来探望自己的父母亲而得名“女儿节”。“诗人节”当然是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过早饭,妈妈和奶奶带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别提有多开心了。不知怎么的,我发现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们都买了树枝拿在手里;我很奇怪准备问妈妈,却发现妈妈和奶奶手里也各拿着一捆树枝,就连忙跑过去问:“妈妈你们买树枝干啥?啊!真香!”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是‘艾枝’。艾枝可以驱蚊子和苍蝇,还可以避邪呢!我们把艾枝挂在自己家的门上、窗户上,不是很好吗?”我点点头。

  中午,我们家的饭菜有丰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还有漂亮的三角粽子、鸡蛋和鸭蛋,香气扑鼻。我立刻拿起一个较大的粽子,剥开粽叶,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极了!

  爷爷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实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嘻嘻……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又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过端午节,真好!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4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据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往年的粽子总是母亲在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今年,我缠着母亲,硬是要学包粽子。母亲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和母亲学包粽子。母亲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母亲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母亲见了,就在一旁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母亲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母亲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母亲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母亲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看见母亲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通过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这样才能够把本领学好。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5

  每年端午节我都要和爸爸妈妈到乡下爷爷家过。

  早上时,我们大家就一起去集市买艾草,据说他可以驱蚊除虫,驱灾辟邪。我们大家把买来的艾草放在门口,挂在窗户上,整个村子在这一天都洋溢在艾草的清香中。从空中看去,就像一个绿色的海洋,漂亮极了。

  到了正午的十二点时,家里的长辈就要给晚辈挂五色绳。它有青、白、红、黑、黄,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五色绳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长命绳、避邪绳、快乐绳……戴了它,你就会强身健体,长命百岁。

  到了下午两点,孩子们身上都有着“浓郁”的汗臭喂。所以家长总是要给孩子们泡洗澡水洗澡。这洗澡水是由艾草、鱼腥草、毛苦草等十余种草泡成的水,洗了这种水,身上就不会长东西了。

  晚饭时,餐桌上的菜也各有予以:鱼代表年年有余,豆腐代表清清白白,汤圆代表团圆……

  到了晚上,是我们大家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父母要带我们大家出来买香包。集市上的香包形态各异,有的香包是圆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长方形的,还有一些我们大家叫都叫不出是什么形状的。香包也有些大小不一的,大的比脸盆还大,小的却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奶奶告诉我,香包的寓意是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向暴力的香囊有时是好吃的糖果,有时是小小的豆豆,有时是一些好玩的玩具。

  一天过去了,这别具特色的端午节可真令人难忘啊!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6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欢看赛龙舟的比赛了,这比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第二,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好的姿态。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糯米和枣子。煮熟之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一个悠久的故事。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了很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很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还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人们将粽子投入江中,当做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将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作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产生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7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们水乡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我们水乡人力争上游,敢为人先的精神。据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民间活动。今天,我们家乡又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比赛。

  中午,我们全家吃过粽子,去河边看龙舟。来到比赛现场,只见河两岸彩旗飞舞,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热闹极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挤进人海里面,看见河面上已有十几条龙舟在游动,有一些桡手还向岸边的观众挥手。龙舟前面是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中间放着两面铜锣和一个大鼓,最后面插着一枝旗子,旗子上面写着本村的名字,两旁坐着一排健壮的桡手。随着大会主席的号令声,信号弹腾空飞起,比赛正式开始了。桡手们立即拼命地划动手中的船桨,一条条龙舟迅速向前方划去。现场立刻沸腾起来,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一曲雄壮的交响乐;龙舟、彩船、彩旗、人群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桡手们穿着同样颜色的背心,如同出征的战士,观众们都拿着照相机手机不停地给他们拍照。

  龙舟上的桡手们在奋力地划呀划,新基村的龙舟一直在中间,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阵欢叫声“新基加油!新基加油!”在观众的激励下,新基的桡手们更加卖力了。新基村的龙舟划破河水,迎着浪花冲上了最前面,其它船队也不甘示弱,你追我赶。

  最后,新基村队员团结奋斗的精神使他们夺得了第一名。这次龙舟比赛不但精彩,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8

  快到端午节了,我突发奇想,想学包粽子,妈妈拗不过我,只好请来邻家的奶奶教我包粽子。

  奶奶听说我要学包粽子,慈祥的脸上马上露出了微笑,望着我说:“我刚买来的芦叶,正好让你用上了。”说着拿出一把翡翠似的芦叶,为了加强芦叶的韧性,奶奶教我用开水在芦叶上浇了一遍,妈妈从家里拿来了米和大枣等馅料,另加一个粗棉线球。我想:这下可以包粽子了吧。可就在这时,奶奶却出人意料地从门外弄了盆沙子回来。沙子和粽子有什么关系?一问才知道奶奶要我先学包沙子再学包米。

  边说边做起了示范,她先把五片粽叶叠在一起,然后做出了个斗笠形状,装了勺沙子倒了进去,接着把口封住,再沿边一绕,果断地打上个结,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一看,原来就这么简单!不禁吹起牛来说:“这容易,我马上就能包出个粽子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芦叶就是不听我的话,连个斗笠都做不出来。在一旁的奶奶还在包,我依葫芦画瓢好不容易做出了个斗笠形,可刚抓了把沙子放进去,就觉得大事不妙,原来沙子正从斗笠尖尖处漏下去。我只好重新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好不容易做了个漏斗,可封口时又因为用力过猛,粽叶裂开了,为了防止漏沙,我赶紧缠上一片芦叶,最后给它胡乱来了个五花大绑。这样一个创意粽出炉了。经过多次尝试,我才包出了个真正意义上的粽子。然后按照沙粽子的做法,包粽子也容易多了。

  我们的粽子终于包好了,用高压锅蒸煮后,粽子出锅了,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淡雅的芦叶清香。拨开粽叶,淡绿色的米似玉石一样,放在白色盘子里从远处看好似一个工艺品。轻轻咬下,清香冲进脑门,让人心旷神怡。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9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然而可就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之后,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十分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然而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之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能够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就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爱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十分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0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给我们买粽子吃,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好吃极了。吃粽子的时候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于是妈妈就给我将关于粽子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一位老人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我终于知道了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划龙船了。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1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往年的粽子总是妈妈在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今年,我缠着妈妈,硬是要学包粽子。妈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通过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这样才能把本领学好。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2

  五月五,是端午,江河上响起龙舟鼓。咚咚咚,咚咚咚,鼓点穿越历史震千古。寻找屈原的诗魂,抖擞华厦的精神。啊!龙舟鼓声震山河,万众鼓舞!这首诗歌是用来赞美屈原的,其实,端午节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有了,端午节真正起源于 龙祭 ,屈原只是恰好在此这天投江,民间以祛病除瘟、躲避兵鬼、驱除灾难的方式将端午节给传承了下来,赛龙舟,用五彩丝缠手绕足,用竹叶包米粽、采摘艾叶、菖蒲、取蟾蜍,涂饮雄黄酒。

  端午节还俗称端阳节、粽子节,龙舟节、重午节等等,另外,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常用钱财来救济穷人,他还关心国家的兴亡,人民的疾苦。很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由于朝廷的腐败,遭奸臣陷害,他悲愤难忍,愤而投汩罗江自尽。。。。相传人们在寻找他的遗体时,一路敲锣打鼓,喊着号子,还沿江洒粽子,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这就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历,屈原一生写了好多流传千古著名的诗歌,他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上将下而求索 千百年来受到广泛的传送与引用。

  唐代诗人刘长卿曾写过一首诗赞美过屈原呢!你知道吗?每到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窗户上贴上 五毒 (指得是毒蛇、蝎子、蛤蟆、蜈蚣等)的窗花,目的是驱赶 五毒 保平安,还有,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插 艾虎 (艾叶)驱赶蛀虫。到了端午节,大部分地区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来纪念屈原。看来屈原的名气还挺大的呢!瞧!瞧!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划龙舟,还有的喊号子,多壮观呀!他们每个人头上都绑着一个英雄节,你见过没有?

  端午节,这是个有意义的节日,同时,也纪念了伟大的屈原,我好想对着汩罗河大喊一声 屈原伯伯,你好伟大!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4

  “小娃儿穿绿衣,系上一根绿丝条。味道有咸也有甜,每年端午都要吃。”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呀?我想大家都已经猜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特产粽子了!粽子可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的好东西呀!让我来说一说它的由来吧!

  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被别人陷害跳入江中,村民为了大鱼不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扔粽子下去给大鱼吃。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并且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了吧!

  我的外婆是一个包粽子能手,她会包许多种粽子,有猪肉粽,豆沙粽,番薯粽,蜜枣粽等等一些各种各样的粽子。每到端午或者春节的时候,她就会包好多好多好吃的粽子送给亲朋好友,祝大家健康平安。今天我就要去外婆家把这门手艺学到手。

  我刚来到外婆家,就看见外婆把包粽子的东西全部准备好了,有泡好的糯米,腌好的猪肉,已经煮过的粽叶。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拿出一张粽叶,把它折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里放上一层白白的糯米,然后再把手抖一抖,我问外婆为什么要抖一抖呢?外婆说:“这样能使粽子煮熟后不散开。最后用粽绳紧紧的系上,就这样,一只肉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学着开始包了,看着外婆轻轻松松地包了许多个,可是我总是笨手笨脚的怎么也包不好,不是把粽叶给包碎了,就是把米给漏出来了,好不容易包好一个,可是跟外婆包好的一比较,简直是天差地别!外婆劝我别灰心,她说只要认真去学一定会包好的。果然,我包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快。我想我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和外婆包的一样好!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虽然包的不怎么好,但是我相信自己会越包越好的,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5

  端午节“当当当当当当当”,随着舞龙的声音传来,端午节也乘着欢乐的声音到来了。大街上,人人都在庆贺;市场上,还有人在买粽子;房子里,一个个巧夺天工的粽子正在诞生……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暗暗地显示端午节来了!随着欢快的脚步,伴着欢快的笑声,我们一起来到街上看舞龙。每条龙都是那么的金光闪闪、生龙活虎!那些龙摇头摆尾,好不快活!高超的舞龙技术使观看的人们赞不绝口、拍手叫好。那场景,掌声雷鸣,叫声不断,幸福的声音把人们的耳朵都塞满了!接下来我们去江边投粽子、倒黄酒,这样做当然是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啦!

  虽然我们这条江不是屈原自尽的那条,但只要有这个意思就行了。同行的人告诉我:投粽子不要太用力,要轻轻地投。我心领神会,拿起一个粽子:这粽子可真是肥嫩多肉啊,光看它的个头就知道。如果屈原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拿着那一个又肥又大的粽子,轻轻一投:只见那粽子在天空中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旁边观看的人都说我投的好。就这样,在人群的欢呼雀跃中投完了粽子,那时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最后,说到这里,你们肯定会问:最后你干啥去啦?

  当然是回家吃粽子啦!端午节怎能不吃粽子呢?我抓起一个粽子,把猛吞下去,结果被烫的脸就红了。妈妈在旁边笑我:“你的红脸蛋好可爱啊!”我听后“无语”了,只得微笑。随着晚上的爆竹声的渐渐消散,我慢慢地进入梦乡……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07-05

端午节英语作文端午节作文03-24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_端午节作文03-05

端午节节日作文_端午节作文03-05

端午节英语作文:端午节06-14

端午节作文:快乐的端午节02-26

端午节作文:快乐的端午节01-30

端午节作文:难忘的端午节08-08

快乐的端午节_端午节作文03-11

过端午节_端午节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