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包粽子作文

时间:2022-08-21 06:48:21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学包粽子作文(合集1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包粽子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包粽子作文(合集15篇)

学包粽子作文1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一人在家里包着一点都不像粽子的粽子。手上放着粽叶,右手拿着筷子……这个姿势保持了半个小时。在这半个小时内,我究竟在想什么——

  还记得小时候的端午节,都是在婆婆家度过的。每到端午节,婆婆都要包粽子。婆婆包的粽子可是独一无二的,最拿手的还是鸭蛋黄粽子。

  在包粽子前,婆婆总是要先问我一个问题:“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呀?”我总回答:“龙舟!”“呵,傻孩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呀!”

  “好,我现在就要纪念屈原。”说完,我拿起一个刚刚蒸的粽子吃了起来。

  “叮咚!”婆婆家门铃响了。

  “婆婆,我来吃粽子了!”

  “哟,快进!快进!”

  婆婆给我包粽子,我则在一旁看着。婆婆那娴熟的手法,一分钟就包了一个粽子。

  “粽子出锅了!”婆婆说,“还是你最喜欢吃的鸭蛋粽子。”

  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婆婆问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呀?”虽然婆婆每年端午节都会问我这个问题,答案也总会说无数次。可我仍不假思索地回答:“龙舟!”婆婆也总说我“傻!”

  我放下手中的粽叶和筷子:“走!去婆婆家吃粽子去!”

  虽然现在自己会包粽子了,不过包出来的`,还是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不然,怎么说婆婆包的粽子是独一无二的呢?

学包粽子作文2

  今年的6月6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相传古代大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包粽子缅怀他。

  很多同学都喜欢吃粽子,粽子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有肉的,有点心类的,有香米的……可是大家有没有自己动手包包试试呢?包粽子可真不容易,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其实,“粽子好吃,却更难包”。听姥姥说,包粽子的过程麻烦之极,首先要把粽子叶刷好,把米淘好,然后才能开始包,包完还需要煮上两个多小时呢。

  星期天,我终于有机会亲看去实践一番了,舅妈领着我一起来包粽子。我首先挑了一大一小两张粽叶叠在一起,用手捏住叶子的两端,小心翼翼地卷成一个漏斗形,放入米和枣,最后扎绳子,由于不小心,包好的米突然全撒了出来。真是好事多磨啊,眼看马到成功,只因为一疏忽……哎,包粽子也大有学问哪。

  再包粽子,我可就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了,要重点做好扎绳子这个环节。选叶子、叠成漏斗形、放米都非常顺利,到扎绳时我更加小心,舅妈也在旁边提醒我:“你动作不熟练,一定要小心啊!”我点点头,随手拿起一根绳子,在粽子外面缠了又缠,直到扎得十分牢固了,才放心地打了个结,得意洋洋地递给了舅妈,舅妈直夸我进步大。

  煮粽子也是慢工活,足足煮了两个小时,那粽子的'浓香直沁人心脾,有一股茶香的味道,鸡蛋里也渗入了粽子的味道,芳香扑鼻。

学包粽子作文3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就像语文课本里面说的端午节到了,奶奶要包粽子啦!当时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冲动,也想跟着奶奶一起包粽子。于是我跑到奶奶面前问:“奶奶,我可以和你一起包粽子吗?”奶奶望了一下我边说边准备食材:“当然可以呀!”

  奶奶准备了一些蜜枣、糯米、芦苇叶。奶奶先把芦苇叶浸泡在凉水中,大约半小时后芦苇叶变软了,把变软的芦苇叶放进凉水锅里用大火烧开。我问奶奶:“为什么这样做呢?”奶奶说:“弄软了就能包出粽子的形状。”“啊!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糯米是奶奶前几天就泡好的,今天刚刚泡发。奶奶说泡发的米包的粽子吃起来更软糯。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要开包了。只见奶奶熟练地先把三片绿油油芦苇叶卷成了小喇叭状,再把糯米、枣放了一些在小喇叭里,并小心翼翼地包好,最后用线把粽子捆起来,一个“肥嘟嘟”的大粽子就包好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可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我要么包的时候芦苇叶破了,糯米全掉出来,要么在捆线的`时候捆松了,让粽子转了一个大圈。尽管我用了奶奶教的办法,可就包不成。我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哎!包粽子太难了,我还是放弃吧。奶奶看穿了我的心思,说道:“你要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我听了奶奶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便继续包起粽子来。我光学折小喇叭就学了大半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大功告成。看看奶奶已经包了很多,而且个个精致,而我包的不像三角形,倒像个梯形。

  我和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凉水锅里,用慢火慢慢煮。闻着锅里飘出的苇叶清香,我明白了: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成就。

学包粽子作文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看到婆婆在厨房里包粽子,我便走过去,也想学包粽子。婆婆先教我卷粽叶,只见婆婆拿起一大一小两张粽叶,把它们叠在一起,捏住两端一卷,便成了一个漏斗形。我也学着婆婆的样子,轻松卷成了漏斗形,接着我又在“漏斗”里放入了一大勺的糯米,再放上一块香喷喷的肉,接着又用糯米盖上。只剩最后一步了——扎绳。我一只手紧握住粽子,另一只手去拿线,突然,“漏斗”底下开了个小孔,两三粒米漏了出来。我急忙扔下线,两只手用力握住了小孔向上折了一下,封住了小口,这才阻止了急急忙忙要“离家出走”的米。我又拿起线,在粽子上绕了好几圈,在确认绕得很紧了后打了个结。婆婆见了,开心地说:“你已经学会啦,以后家里包棕子的.活就交给你啦!”我愉快地要受了这个任务。今天,我和婆婆一起包了整整一锅粽子。

  粽子煮好了,剥开粽叶将粽子放在盘中,好似一个白娃娃。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充满了甜蜜。

  包粽子与学习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马虎大意,也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可能会前功尽弃。

学包粽子作文5

  小时候,只要一到端午节,我自己就多会求这姥姥给我做十几个小粽子。可是去年端午节的时候姥姥却对我说:“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因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开始包粽子了,姥姥帮我准备好了粽子馅和粽叶,她就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姥姥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姥姥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动作,“接着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还要把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间放上一个小枣,最后把粽叶包起来用绳子扎好。”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叶,把粽叶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个“窝”,然后就照着姥姥教我的步骤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姥姥手里听话的粽叶,到了我这里却不听使唤了,还没等我拿绳子扎,馅就全散了,第二个,第三个……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如些,我有点泄气了。原来粽子好吃,却这么难包呀!姥姥看出了我的变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可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听了姥姥的话,我不好意思放弃,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几个了,我包的第一个粽子终于“问世”了,它虽然没有姥姥包的好看,但我还是很高兴,我总算学会了包粽子。一个下午过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来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姥姥看了,一个劲地夸我心灵手巧。姥姥还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据说这样象征着好运连连。

  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懂得了要不怕困难的道理。

学包粽子作文6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买了许多粽叶、糯米、蜜枣……等。妈妈说:“陈琛,今天是端午节,我教你包粽子好吗”?妈妈将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并没有急着教我。妈妈又说:“在包粽子之前我先给你讲一个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国,但是偏偏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坏话,不肯听从屈原的劝告,结果被骗到秦国,关了起来。一直为国家大事担心的屈原,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忧愁。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石头,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投汨罗江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大家为了怀念这位诗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就用粽叶包米饭,做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包粽子的活动,便流传到今天。

  妈妈的故事讲完了,我们就开始包粽子。我先拿两片粽叶,折出锥形,把糯米和蜜枣放进锥形里,再折成四个角的形状,用绳子一捆,很简单。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我包的粽子即没有角也没有形状,扁扁的、怪怪的、难看极了。在看看妈妈包的粽子有棱有角,像一个变形的长方体,非常漂亮。我们将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压锅里煮,不一会,锅里飘出粽子的清香味。粽子煮熟了,香喷喷、甜滋滋的粽子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在锅里到处找我包的粽子呢?一看,全都洒在了锅里,真让我失望。

  我多想把我包的粽子也投到汨罗江里,也用这种形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学包粽子作文7

  5月20日,我们在端午节前迎来了一次特殊的主题班会。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次主题班会上有远道而来的英国朋友与我们一起学包粽子。

  开始包粽子之前,老师先为我们讲了一些端午节包粽子、佩香囊、喝雄黄酒的习俗。讲完这些之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包粽子。在之前,先请家长来为我们示范一下。”话音刚落,一位家长站起身来,说:“包粽子,首先把两片棕叶叠在一起,随后折成漏斗状,再把口折上,最后用绳子扎好,就包成了。”

  包粽子活动正式开始了。我按平时的方法包了起来,可是塞米的时候,不是太少,就是干脆从漏斗的底部漏光,弄得桌布上全是米。再看我们这组的英国朋友,虽然语言不同,但在我们几个的“Chglish(中式英语)”和手势下也明白了大概。瞧,他在我们组家长的指导下,已经包好一个了,而且包得还挺好呢!看着英国朋友的出色表现,我们也不甘落后。我在多次失败后终于折出了不漏米的漏斗。虽然小了点,但至少能装米了。在我扎绳子时遇到了些困难,我怎么也扎不上去。后来,我想到了用嘴咬住绳子的一端,这样扎就方便多了。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粽子。相比之下,英国朋友的表现倒是好得多,又独立完成了第二个粽子。我们组的其他同学也都包了许多粽子,平时纪律不太好的'同学也创下了包13个粽子的纪录……

  就这样,我们包粽子的活动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在老师作了几句简单的总结后,我们依依不舍地与英国朋友道别。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包粽子的本领。

  希望这种有意义的活动我们能多多参加!

学包粽子作文8

  这天,就是一个值得纪念又值得回味的日子。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我们的教室里回荡着一阵阵爽朗而经久不息的笑声,教室里回荡着一股清新的粽子香。我们包粽子了。

  这天我们都按照老师的安排,带来了各自需要带的东西:米、芦叶、馅、勺子、线、盆子……

  我也不例外,拿起搭好的芦叶,小手轻轻一扣,一个粽子的“馅地”就出来了,我心想“嘿!这点小活对我而言就是小菜一碟。”之后,开始放馅了,我拿出勺子勺了米,放入馅地,就在我得意之时,一个疏忽,米都逃了出来。哎!只好重来了!

  这次,我谨言慎行,征服重重“关卡”,来到最后阶段——绑线,绑线就是包粽子中最难的,它讲究方法,技巧。一开始,我也乱了手脚,心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我极力让自我冷静下来。开始试验,找出技巧,透过多次试验,我最后明白,绑线时要扎紧,还要把一些口扎紧,才能保证粽子在煮时不会变成芦叶粥。

  老师把我们包的粽子送到食堂去煮。傍晚,我吃着自我包的粽子,真开心呀!与此同时,我最后体会到了包粽子的麻烦,也明白了外婆平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光包粽子给我吃有多么不易,我以后必须也包粽子给外婆吃。

  到了傍晚,老师端来了一盆粽子,粽子的香味飘满了教室,也飘进了我们的心里……

  透过包粽子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冷静,要去试验,要去发现。

学包粽子作文9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当我唱起这首儿歌时,端阳节又快来了,去年我就和妈妈闹着要学包粽子,妈妈答应今年一定让我亲手包一包。

  我和妈妈一起上街买了粽叶、糯米、红豆还有猪肉以及绳子等物件回家,包粽子的工作就开始了。妈妈先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泡了一下,让粽叶变得柔软不容易破掉,然后把粽叶从水里捞出来,再把 根剪掉,把淘好的糯米和红豆拌起来,放在一边备用。妈妈给我做了示范,只见她拿起两片粽叶,大姆指朝下往前推,使粽叶卷成一个园锥状,再往里面添加糯米,放满以后再用力挤了挤,有了空隙, 再抓了米往里塞,这样反复几次,最后妈妈用食指和中指再往里推推后,顺着角再用一张粽叶封了口,用绳子把粽子严严实实扎了起来。你看,一个小巧而又结实的粽子就包好了。看过妈妈的`示范教学 后,我也拿了两片粽叶包了起来,可我怎么也不能像妈妈一样收放自如,中间用力太大了,粽子还散了,经过妈妈耐心的帮助和我反复地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慢慢地掌握了包粽子的方法,我终于 学会包粽子了。

  妈妈把粽子放进高压锅里煮了两个小时。我品尝着自己包的粽子,感到比蜜还要甜,通过包粽子这个事,让我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学包粽子作文10

  我刚放学回到家,就发现外婆正在餐厅包粽子!哇,我也好想学包粽子。

  我赶快把书包放下,洗了个手就和外婆一起包粽子。我拿起粽叶,学者外婆的样子,把两片粽叶卷起来,成一个漏斗状,也像一个锥子形。接着就是放米啦,我开始往“漏斗”里面放乳白色的糯米。糯米有趣极了,都可以当沙子玩了。

  咦?糯米被我的粽叶包住了吗?呀!糯米全部都“跳”了出来,有的在地下,有的`又在桌子上,还有的“赖”在粽叶上不想下来……我把地上、桌子上和粽叶上的糯米全都收拾了。接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包粽子,但是没有一次成功。

  最后,我放弃了。外婆对我说:“你还没有到包好粽子的年龄,不要灰心,你年龄还小。”我不甘心,就帮着外婆包粽子,给她打下手,递粽叶、拿绳子。

  粽子终于包完了。外婆包了各种材料的粽子。我问外婆什么时候能煮好,外婆说:“至少要煮3个小时。”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吃那美味的腊肉粽、白米粽了!

  等待的时间太慢了!于是我打算研究一下粽叶。我拿起一片粽叶,闻了又闻,看了又看。粽叶的颜色是青色的,闻出来的味道有一股特别的清香。

  好不容易,我闻到厨房传来了阵阵粽子特有的香味,这时,外婆说:“粽子煮好了!”我急忙去拿了一个,煮好的粽子绿中带黄,颜色好看极了!我快速把棉线解开,一股粽米和腊肉混合的香味扑鼻而来。轻轻咬一口,又软又糯又香!我问外婆:“为什么糯米会变软呢?”外婆笑着对我说:“那是因为呀,糯米在粽叶里挨得太紧了,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最后大家都没力气了,就变软了呀!”我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在欢笑中,我和外婆慢慢的品尝着粽子。

  这就是我第一次包粽子,以后我一定要学会包粽子,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学包粽子作文11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排着队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妈妈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

  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妈妈她们包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重新又做了一遍。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学包粽子作文12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当我的妈妈读到这篇短文时,我便知道端午节来了。

  端午节那天,我的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我的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着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我的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我的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我的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我的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我的妈妈把肉切成小方块,倒上若干酱油、鸡精、盐拌匀,腌制半小时,让它入味。我学着我的妈妈的样子把买来的糯米、红枣、赤豆分别洗干净,最后按照比例把红枣、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红红的红枣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锅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

  开始包粽子。我搬来小板凳,坐在我的妈妈身边,我学着我的妈妈的样子在粽叶里抽出一张比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叶子裹成一个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轻轻用手压一下,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手忙脚乱地把叶子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粽叶好象不听使唤,我用力过猛,叶子碎了,还好米没有漏出业。我胡乱地往粽子上绕线。这哪里是粽子呀!简直是个“伤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我的妈妈的精心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学。最终,我和我的妈妈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杰作,我满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学包粽子作文13

  让你们猜个谜语:“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想必大家都知道,是粽子。对,没错,就是我们都爱吃的粽子!

  你们知道粽子的由来吗?传说春秋时期秦国攻打楚国,屈原直言进谏,可楚王不听,使楚国灭国,屈原跳江自杀,当地老百姓得知,不想让鱼儿咬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扔米团。从此就有了粽子。

  今年端午节,我和妈妈、弟弟还有奶奶,回到外婆家吃粽子,过端午。端午那天早上,我5点起床,穿好衣服,就跟外婆上山摘粽叶了,我和外婆上山两个小时摘下来30斤的'粽叶。我们回到家,外婆让我洗叶子,等我洗好后,外婆拿着我洗好的粽叶,放到热水里去煮沸,我看见煮好的水是淡黄色,我就问外婆:“为什么水是淡黄色的呢?”外婆说:“这才是好的粽叶!”我点点头,外婆拿起煮沸好的粽叶,包好了粽子,点燃柴火,把粽子放入锅中。

  到了中午,外婆把粽子拿出锅。哇,香飘十里,老远我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拿起剪刀把绳子剪开,一片一片地把叶子剥开,香气扑鼻,咬下一口,糯米Q弹可口,咬下第二口就吃到了板栗,板栗又甜又软,一口接一口,一下子就把粽子吃完了,吃了还想再吃,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着粽子,我好像品到了屈原的爱国之情,这就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的东西。

学包粽子作文14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按照传统习俗,在端午节要吃粽子。我吃过了很多粽子,但从来不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今天妈妈准备了一些材料,要在家包粽子,我可高兴了,我心中的谜可以揭开啦。

  上午九点妈妈开始包粽子了。我想包,但我不会,我只有看妈妈包的份了。只见妈妈先用棕叶围成一个圆锥形,再用事先就泡了很长时间的糯米给填满,然后再用棕叶把口给封上,最后再用一根白色的长线把棕叶固定住并且系上。看着妈妈熟练地包着粽子,我的心也痒痒了,便提出我也要包。妈妈先让我讲端午节是纪念谁的,为什么要包粽子等等,然后才允许我包。她一一告诉我包粽子的步骤和要领,我按照妈妈的指示去做,但实际包出来的一点也不好看,我感到很沮丧。

  妈妈说:“没关系,第一次能包这样就不错了。”但我还是不满意。这时爸爸走过来,看到我包的丑粽子,嘴都快笑歪了。我本来就生气,现在又受到爸爸的嘲笑,我举起粽子,冲爸爸嚷道:“笑什么笑,你认为好包吗?你包个试试,说不定还不如我包的.呢。”这时粽子里的糯米却不争气地像小雨点似的漏下来。我难过得差点哭出来。妈妈说:“做什么都要一步步来,看着我,我包一步,你包一步,保管比前面包得好。”我平静下来,耐心地跟妈妈学。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越来越像样了,爸爸也情不自禁地夸起我来,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感到格外的香。

学包粽子作文15

  端午节固然少不了包粽子,这回我也体验了一把包粽子的乐趣。

  桌上放着一筐刚洗好的粽叶,叶子摆放的整齐有序,上面还沾着几颗水珠,在那有些粗糙的页面上,水珠显得更加晶莹,像是清晨刚刚摘回来的一样;另一个盆中放着泡好的糯米,米堆得像雪山一样高;还有几碗馅料错落有序地摆在那里。

  只见妈妈拿起一片粽叶,两手抓住两端,从中间一卷,形成一个尖尖的竹篓,她左手抓好竹篓,右手依次将糯米、馅料、糯米加入篓中,随后将竹篓上方多出来的一截粽叶折下去,再把左右2个角向下压平。最后,取一截棉线将粽子五花大绑,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学了个大概,觉得并不难,便取来粽叶一试,先不必说后面的工序,单是把粽叶卷成一个竹篓,就把我折腾了半天,不管我怎么卷,底部总有个小孔,光透过那小孔照在我的脸上,好像在嘲讽我。不知试了多少次,我终于成功了,我赶紧抓紧它,生怕它散开了,可祸不单行,不知何时,那粽叶竟破了一道口子,哎,可惜了那粽叶,我不停地叹气。母亲看了一眼那粽叶,将它拿起又进行了几番加工,竟把它改造成了一个筒形粽子,缝隙被遮盖的无影无踪。接着母亲又教了我几种简单的包法,很快,我就学的得心应手。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大功告成了。

  我迫不及待的.将它们放入锅中煮了,锅中的佛水以最温暖的方式拥抱着粽子。2个小时后,我打开锅盖,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这真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粽子了。

【学包粽子作文】相关文章:

学包粽子作文05-11

作文《学包粽子》05-12

学包粽子的作文10-03

学包粽子作文10-18

学包粽子作文10-17

学包粽子的作文10-17

学包粽子作文11-26

学包粽子的作文02-19

学包粽子的作文小学05-06

学包粽子节日作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