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

时间:2022-08-04 13:42:21 冬至 我要投稿

实用的冬至的作文集锦七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冬至的作文集锦七篇

冬至的作文 篇1

  【1】中学生描写冬至的作文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2】中学生描写冬至的作文

  冬至到,吃饺子,刚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饺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没有吃上饺子吧,我赶快洗洗手来帮忙。

  姥姥把面团揉一揉,然后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又切成大小一样的小面团,撒上些面粉,因为害怕我擀的面皮不够圆,姥姥又帮我把这些小面团压成圆圆的面片。擀饺子皮可是个技术活,用力太大,面片就会粘在擀面杖上,还会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椭圆形,再把它转个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觉得有地方厚了些,我还会再补一下,这样圆圆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来该包饺子了,这我还不太熟练,姥姥给我做了示范,我照着姥姥的样子,把面片平摊在手上,挖了点饺子馅放上去,对折饺子皮,轻轻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饺子真难看,肚子瘪瘪的趴在桌上。姥姥说这是因为我包的馅太少了,再包一个,多放些馅,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我猜,一定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又热乎乎的,吃了饺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冻掉,所以我要多吃点,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呀!

  【3】中学生描写冬至的作文

  今天上午睁开眼睛猛然想起,今天是冬至。又到冬至,海风刺骨的天气里,无法忘怀的节气啊!

  冬至,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节气时令的变化,我们总是很敏感的。时令变了,皮肤感触到的温度变了,眼中看到的风景也变了,从枝桠新抽一直看到黄叶满地。徒然草中写道:“我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只对于时序节令的推移,还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的,是看到眼中,记在心里的自然的美丽吧。

  明刘基有首诗:“日薄云阴雪在山,夜寒溪静客舟还。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学闭关。”诗中闭关的意思就是“闭门谢客,断绝往来,不为尘世所扰。”如此说来,不知闭关者是否可以算是遁世者。时序节令的推移可以使他们感到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又是一年芳草绿。

  今天讲到了一首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游。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可以想见到的江南风光,可以想到的大胆热情却又娇羞可爱的江南姑娘。这首诗使我想起了《天龙八部》一书《向来痴》一章中后半部分阿碧的出场:

  “便在此时,只听得(矣欠)乃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杉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水面上全是菱叶和红菱,清波之中,红菱绿叶,鲜艳非凡。见过荷塘,但是这样的景象我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了。

  就这样,寒风呼啸着的这个日子里,我在向往着江南水乡的梦,我多希望这个梦可以实现啊!希望明年冬至,梦依然残留着,但已经实现!

冬至的作文 篇2

  今天中午放学回家,奶奶从厨房里端出了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奶奶告诉我今天是冬至,家家户户都吃饺子。我好奇地问:“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奶奶说:“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张仲景的名医,为了帮助冻烂耳朵的乡亲治病,专门发明了一种食物,乡亲们吃了以后,耳朵都治好了,所以就流传下了冬至吃饺子,不吃饺子冻耳朵的习俗。”

  我问奶奶这是真的吗,奶奶笑了笑,说:“这只是个传说。其实,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冬至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夜晚就会一天天变短。”

  听了奶奶的话,我想了想,然后说:“奶奶,今天晚上我要早点睡,因为以后我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了。”奶奶听了哈哈大笑。

冬至的作文 篇3

  当香味袅袅升起,灶火渐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汤圆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热气腾腾,幸福满满的汤圆呀,满是我们同学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

  今天是冬至,学校竟然安排我们做汤圆,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开心极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学校里做汤圆。

  老师先帮我们分好糯米团和麻心,再把我们每8人分成一个小组开展活动。好,汤圆开做啦!我们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球,然后压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饺子一样,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圆球。当然,我遇到了问题——总是不能把汤圆搓圆,总是有一个一个的“小尖角”。装着馅的汤圆里头似乎有许多调皮的小人,像是把脚一只一只翘出来,形成一个一个尖尖的角,真是难看。哎,都是软软的糯米粉惹的祸,任我们怎么努力搓都没用。后来,我干脆等“汤圆们”干一点了,硬一点了再去搓,里面的“小人”安心了,不会再动了,真是“软的不服,得来硬的”!再看看其他组的同学——瞧,有的同学把馅放得太多了,结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学没放馅,汤圆就成了“实心球”。施捷仁同学在做的时候,禁不住鲜美的麻心馅的诱惑,往嘴里一点一点的塞,引起了同学们阵阵笑声。

  一节课过去了,我们的汤圆做得差不多了,一个个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像“孩儿兵”排着队伍等队长检阅呢!做好了,当然少不了吃这个环节。嗨,热气腾腾的汤圆来啦!汤圆冒着热气,在盆里等待我们品尝。“咦?这汤圆汤的颜色怎么跟在家里吃得不一样?”哦,是汤圆的“馅漏”了!后来我们知道,原来“罪魁祸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个“黑煤球”汤圆,外头是馅,而馅的里头才是糯米粉,所以,我们的汤圆汤全被它“污染”了。

  虽然汤圆包得不是很好,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热热的、亲手包的汤圆,一碗碗承载着同学们欢声笑语的汤圆,在寒冷的冬天散发出阵阵暖意。

冬至的作文 篇4

  放学了,我回到家。妈妈对我说:“今天是冬至,要吃饺子,你要自己做饺子哦!”

  我们来到厨房,我跟妈妈就忙了起来,妈妈把面粉用勺子舀了一些放进盆里,又给盆里倒了些水。用她那大大的手掌捏起了面粉,不一会儿,那面粉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蛋。”我看见了,赶紧拿起面团团,玩了起来,我心想:这真好玩好像橡皮泥呀!妈妈又把大面团在案板上揉搓了很久很久,切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用那擀面杖擀了起来。擀啊檊,不一会儿,那些可爱的小块块就变成了一张薄薄的饺子皮。

  我知道我自己该做什么了,于是就拿起黄瓜削了起来,妈妈又把肉从大冰箱的“肚子里。”拿了出来解冻后迅速剁了起来,不一会儿肉剁好了。妈妈把我削好的黄瓜拿刀切成黄瓜沫沫和肉末混在一起加了好几种调料,又放了几颗鸡蛋,紧接着,我拿起筷子搅拌了起来。搅得我真累呀!终于拌好了。

  我和爸爸坐到桌子旁,开始包起饺子来,爸爸教我左手拿起饺子皮,右手挖了一小勺肉选,放进了饺子皮的中间,左右对折,然后使劲挤压,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我反反复复的试了好多次,刚开始一点也包不好,最后反复尝试,我终于成功了,妈妈夸我真棒!……

  看着妈妈端出来热腾腾的饺子后,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自己包的饺子吃到嘴里,可真香呀!

冬至的作文 篇5

  不知不觉,大如年的冬至迈着稳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这天,日子短暂,太阳匆匆出来,又匆匆离去,夜晚悠长。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人一直是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更是留下隽永的诗篇。宋代诗人陆游在《辛酉冬至》中吟道:“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可以看出,那时冬至之际有多少人在祈望添福增寿啊!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在作者的笔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开始,它让人们休养生息,孕育精力,时刻准备着去奏响新一年的激昂乐章,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

  冬至后,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进九”。民间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我国民谚就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的说法。

  记得小时候,到冬至那天,母亲总会包核桃饺子给我们吃,老家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和“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母亲说,只有吃冬至的饺子,耳朵才不会冻伤。记忆中,母亲将捣碎的核桃和着白菜,再加上大葱、蒜苗的点缀,放上各种美味调料,那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大功告成。低眉之间,冒着腾腾热气的饺子就在眼前。屋子里的炉火正好,一座土炕也像烙饼似的.烫人。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饺子,说着笑着,感受着这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最温馨的幸福。

  冬至是季节的一个片段,季节是人生的一个画面。冬至到,他乡的游子,背上行囊回家,在寒冷的日子里,和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给父母亲斟上一杯老酒。这种冬日里的温暖,足以让我们珍藏一辈子。

冬至的作文 篇6

  记忆是思念中的一幕回首,美好便是有过,记忆是尘世中的一丝牵挂,留恋便是永远。关于记忆有太多的名词来诠释,但我相信所有的记忆都是你内心深处最真实,最难忘的曾经。

  关于冬至,小时候更多的是陌生,可能是因为不太懂事,也可能是因为那时还没有冬至的概念,所以对我来说真正懂得冬至是在上了大学。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在每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之间,今年是在二十二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不知道为什么,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感觉这些传统的节日对自己来说越来越重要的,当然说它重要不单单是因为自己一个人,还因为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挂牵,让心中的那份亲情格外温暖,让记忆中那个寒冷的节日倍感亲切。

  时间就像自己的脚步,不管你行走还是休息,它都与你不离不弃。转眼,今年的冬至又到了,说实话对于这个节日,特别亲切。不说别的,至少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一家人一道静静地享受放松和惬意。记忆中,每年的这一天母亲都会为我们准备好节日的晚饭,说不上丰盛,但却美味可口。即使后来离家去读书,每次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接到母亲的电话,嘱咐我们一定要去吃一碗家乡的节食。

  我不清楚其他地方在冬至这一天会吃什么节食,也许和我们一样。我的家在北方,每年这个节日,家人都会煮一锅饺子给我们吃。据说,很早以前有人打趣说冬至这一天一定要吃饺子,如果不吃饺子会冻坏耳朵,小时候,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语,总是会把这碗尽情的吃饺子,边吃还边说,吃多了,耳朵就不会冻坏了。每年的饺子,都是母亲亲手捏的,记得我们几个第一捏饺子时,还是母亲手把手地教我们,母亲说捏饺子,一定要捏出两个角角,这样它才会像耳朵。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冬至了,以往的时候回不去总要给母亲打个电话,今年终于可以不用打电话了,走在路上就已经在想念母亲的饺子了。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今时今日,饺子馅里怕是很难再找到药食了,但是各种花样和饺子馅的增多也是对节日最好的铭记。就像除了饺子,家里还做一种冬至特有的食物,便是我们常说的扁食,也叫它“至子”。

  至子,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用手捏的,要做它非得在这个季节,换了其他的季节,都会因为天气太过温暖而失败,所以至子属于寒食节特有的食物。要做至子,首先要和好面,然后将面摊开,直到像饺子皮那么薄即可,再用菜刀将摊开的面皮裁剪成只有指甲皮那般大小的面积,紧接着再由自己手,扯住面片的两个角,然后合力将两个斜角拉在一起,再用力一挤,至子便是捏好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至子要盛在竹篮里放到屋子外面,让它接受寒冬季节的凝固,再放到冬日的阳光下等待风干。做至子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吃至子却很美味,母亲每年都会先炒好肉臊子,添上菜将其煮成汤,等到汤汁煮到沸点,再将至子放进锅里,便静候着美味。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在冬至这一天降雪了,今年的雪或许来的有点早,走在路上,提着为家人准备的物品,踩在路上的积雪,咯吱咯吱的响个不停,天色虽然有点晚了,但是接着昏暗的灯光,回家的路还是那么清晰,不远处,已经可以看清家了,虽说小时候陪母亲在家门口等父亲的记忆有点远了,但是走在这条路上,在冬至的这一天却是格外如新。

  异乡的你,还是忙碌的你,亦或是走在回家路上的你,不管平日里的工作有多忙碌,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不论你是否过得如意,虚无,伤心,请相信在冬至这个节日,或是普通的每一天,总有那么一份牵挂在等着你的回音,期盼着你的归途,还有那么一锅滚烫的饺子,或是冒着热气的饭菜,那是思念,也是最好的回报方式,常回家陪陪亲人,道一声平安,送一句祝福,哪怕是一起聊聊天,吃吃饭。

  我们常说欲望永无止境,但是在经历过岁月的沉浮之后,你会静候内心,也会看淡世俗,想要的也是愈发简答。

冬至的作文 篇7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一到,表示冬天的严寒要来临了。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冬至的故事。东汉末年,有一名医叫张仲景,他看到百姓因为饥饿和寒冷耳朵都冻烂了。他为了帮助他们治病驱寒,就搭建了医棚,支起了几口大锅,把羊肉和驱寒治病的药混合在一起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给百姓吃。那时,人们把这锅汤叫做“娇耳汤”。从此,百姓们为了感谢张仲景,每年一到冬至就会煮“娇耳汤”吃。冬至吃娇耳汤成为了一种习俗。

  每个特殊的节日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文化。

【冬至的作文】相关文章:

冬至作文:冬至漫笔11-30

「冬至作文」浅谈冬至12-28

冬至的作文:冬至夜的温暖12-27

有关冬至的作文:冬至的汤圆12-26

关于冬至的作文:“小年”冬至01-14

「2015冬至作文」关于冬至的作文12-25

冬至作文11-28

冬至的作文12-31

冬至的作文09-12

吃汤圆过冬至的作文精选-冬至作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