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文

时间:2022-04-07 12:22:41 冬至 我要投稿

【必备】冬至作文集合九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至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冬至作文集合九篇

冬至作文 篇1

  早上吃过饭,走在上学的路上,爸爸对我说:“今天是冬至,你们学校不知道会不会吃饺子!”我不明白爸爸说的话,就问爸爸:“什么是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爸爸说:“它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我想:也许我们学校中午也吃饺子吧!

  到了中午,老师带我们去吃饭。到餐厅一看,真的是饺子。我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就往嘴里边放,真好吃!早上爸爸还说一定要多吃几个,这样呢,这个冬天我的耳朵都不容易被冻。想想爸爸说和话,还真有意思。中午我吃了好多饺子,我想:今冬我的耳朵一定不会冻坏的。

冬至作文 篇2

  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了宋代,达到顶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节日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北方地区又称冬至为亚岁、小年,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这一条。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

  至于冬至祭祖之俗,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

  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冬至作为节候甚或岁首,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祭祖所表达的正在于此。

  在我们小时候,冬至是个和过年(除夕)、清明节、七月半一起并重的节日,并有谚语如下:“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就是说烧纸钱祭祖,清明节那天时辰要早点,冬至这天要时辰要晚点,而农历七月十五更是不能等到中午。每到这几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烧四大碗祭祖,当中鱼和豆腐不可少,鱼即“余”,希望过上富足有余的日子,豆腐意即“都富”。祭祖的四大碗菜也有讲究,首先不能有荤气的东西,比如葱,蒜,韭菜。其次,鱼最好是鲫鱼,不能是鲢鱼,因为鲢鱼无籽(子)。四大碗一般至少有鱼,肉,豆腐,第四种有时是蛋皮,过年则是肉圆子。

  祭祖的场合在家里堂屋,要焚香祷告,氛围很是庄重,所以各种细节总是丝毫不敢马虎。祭祖的饭要倒扣,每碗插的筷子数量一至三双不等。小时候,我好奇地问家人为什么这样?家人只是说给死去的家族长辈吃的饭就该这样,至于每碗饭上的筷子数量不等,更是解释不清,是上代人传下来的规矩。祭完祖先的饭菜要在灶上回过热气后才能吃。

  祭祖的八仙桌的面板的纹路要东西走向(平常使用时候则是南北走向)。南面烧纸、拜祭。烧纸钱时,大人要求我们不能说话,不要乱跑,说这时亡人只在吃饭,不能打搅他们。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比如这一天不能打坏饭碗等。当然,更重要的一点,祭祖必须由男子进行(我想,这也许就是农村重男轻女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没有男孩的家庭,必须得招赘女婿,行驶儿子祭祖的义务。

  我们家祭祖,父亲健在时,由父亲主办,父亲去世后就由哥哥们操办,上饭、插筷子、点蜡烛(小时候没有蜡烛,就点煤油罩子灯)、依次磕头、烧纸钱、回锅饭,一家人再吃饭。回来,我在城里安了家,清明节、过年前肯定要回家上坟、敬亡人,过大冬就没有回去过,生活在楼上也没有敬过亡人。这样一个场景:焚香烧纸的烟火缭绕中,一个孩童平神静气,满脸肃穆,对着桌子三叩其首,这对于孩子是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后人不能忘根。

  我们住进了城里,我及将来孩子可能会不知道房子哪里是正南正北,也不会有大大的八仙桌。即使一切从简,想办法焚香祭祖,我的祖先又怎会知道,在某个钢铁森林的小盒子里,有他们的子孙在此祭拜?因此,我就一直没有给他们遥寄过纸钱,只会在清明节、年前,带着妻女把纸钱送到坟堆上烧。对我的孩子来说,我更不知道他们以后连我们这些精简了的动作还做不做?也不知道是否能将这些祖祖辈辈都有的烙印继续在她身上刻就下去?如果是,这是否是种迷信,或者是种自私?如果不是,这又是否会让她从此失去了根?

冬至作文 篇3

  春分、清明、谷雨、白露……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每个名字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妈妈说,这其中冬至是最有味道的一个。那什么叫最有味道的节气?什么又是冬至的味道呢?听到我的疑问,爸爸说:“走,这就带你去寻找冬至的味道!”

  很快,我们来到了奶奶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奶奶正在忙乎,鸡、肉、鱼……厨房里摆得满满当当,锅碗瓢盆热火朝天。大人们把桌子抬到门口,摆上热气腾腾的菜,斟满酒放好筷,点上一对蜡烛和三柱香。奶奶第一个到桌前叩拜,嘴里轻轻念叨,祈祷祖先保佑,让我们一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进步、平安喜乐……看着奶奶虔诚的样子,我凑上前去想仔细看看这桌子有啥不同,刚迈开步,奶奶就紧张地把我拉开,别说不能碰到酒菜饭碗,就是桌子和椅子也不能碰到,得绕着走才行。随后,奶奶招呼我们:“来,你们都过来拜拜。”整个过程没人敢嬉笑随意,草草了事。直到奶奶宣布仪式结束,我们才终于舒展开小心翼翼的手脚。

  “奶奶,今天很特别吗?为什么做那么多好吃的,还点蜡烛啊?”我追着奶奶问。“今天是冬至啊,”奶奶说,“冬至大如年,老底子传下来这一天都要祭祖,念念他们,也让祖宗保佑我们一家,来年能风调雨顺,有个好运势。”哦,原来冬至的味道是对先人的怀念,是一家团圆的`温度啊。

  从奶奶家出来,我和妈妈一起来到河坊街。河坊街上人来人往,游人如织。逛着逛着我们看到一家店的门口围了好多人,还传出来“砰砰砰”的声音。我好奇地钻过人群挤上前去,看见一个大叔正拿着一把很大的木锤,他的面前还放着一个老大的石头碗,木锤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捶打着碗里一团白色软糯的东西,一股米香萦绕鼻间。“一锤新元开,二锤霉运散,三锤好运来”。大叔一边打,一边不停地大声喊着号子。“游客朋友们,大家看到的这位大叔是在打年糕。冬至这一天,北方必吃饺子,南方很多地区吃年糕或汤团。冬至打年糕,一是因为古时候冬天粮食较少,年糕这种食物耐饥,好保存。二是因为年糕与‘年高’谐音,冬至打年糕也是希望来年能够年年高,有个好兆头。”耳边响起一位导游姐姐清脆的声音。原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食物的种类在变,味道在变,其中蕴含的祝福是不变的,冬至的味道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陈志岁《载敬堂集》中提到:“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最严寒的时刻正是温暖春天的开始!我找到了!冬至的味道是温情的味道,冬至的味道是祝福的味道,冬至的味道更是希望的味道。过冬至,幸福至,让我们一起张开双臂,迎接美好!

冬至作文 篇4

  今日是冬至,妈妈说要吃饺子,冬至吃饺子是我家乡的风俗,早上吃过饭妈妈和我就去超市买包饺子用的材料。有鸡蛋和韭菜,买完菜回到家妈妈就没闲着,就开始剁馅,然后我就学妈妈以前的样貌,开始和面。

  因为是第一次和面,首先我把一碗面倒到盆里,浇上温开水就开始和起面来,看起来有模有样的,可是完全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水少了,面太干了,就是水倒多了,和的面就变稀了,反复了好多次才把面和好,可是和的面却太多了,恐怕我们一中午都吃不完,这时,妈妈的饺子馅也剁好了,我们就忙活起来,开始包饺子了。

  饺子在妈妈的教导下,似像似不像的都包好了,最终最终吃上了,我自我包的饺子。

  真是开心的一天呀!

冬至作文 篇5

  冬至到,吃饺子,刚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饺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没有吃上饺子吧,我赶快洗洗手来帮忙。

  姥姥把面团揉一揉,然后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又切成大小一样的小面团,撒上些面粉,因为害怕我擀的面皮不够圆,姥姥又帮我把这些小面团压成圆圆的面片。擀饺子皮可是个技术活,用力太大,面片就会粘在擀面杖上,还会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椭圆形,再把它转个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觉得有地方厚了些,我还会再补一下,这样圆圆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来该包饺子了,这我还不太熟练,姥姥给我做了示范,我照着姥姥的样子,把面片平摊在手上,挖了点饺子馅放上去,对折饺子皮,轻轻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饺子真难看,肚子瘪瘪的趴在桌上。姥姥说这是因为我包的馅太少了,再包一个,多放些馅,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我猜,一定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又热乎乎的,吃了饺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冻掉,所以我要多吃点,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呀!

冬至作文 篇6

  每到岁末年尾,看着渐薄的日历,总免不了一番惆怅。感叹一年的时光像梦一样,倏忽而去,不见了痕迹,不觉有些伤感。天空雾霾了许久,今天终于露了个浅浅的笑脸。我爬到楼上阳台,准备修剪清扫一下枯萎的花叶,没想到在这一片枯黄萧瑟之中,还怡然挺立着几朵怒放的石竹花,我不由地愕然驻足,时值冬至,零下4度,我的石竹花仍在开放。一地枯黄,枝叶尽枯,这么两三枝在寒风中独自绽放,虽阳光惨淡,但那抹淡紫,依然那么鲜亮,紫色的碎瓣宛若流苏,在瑟瑟寒风中独自摇曳。似笑非笑,似语非语,似香非香,看着竟不由一阵心悸,为之倾倒。

  其实很早就见过石竹花,只是儿时看着老师办公室里摆着的那单瓣的小花,像极了美术课上铅笔刨花做的小手工,却并不知道名字。真正识它是在惠特曼的诗《船长》中,诗人眼中,那竟是和英雄一样可敬的花。再后来读到唐代司空曙在《云阳寺石竹花》所写:“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作者以悠闲的心情描绘出石竹的形态,以蝶、榴显示出对石竹的重视,但幽山古寺的描写,可见普通而不被世人所识。

  宋代王安石爱慕石竹之美,又怜惜它不被人们所赏识,写下《石竹花二首》,其中之一“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想着这样的诗句,看着我阳台上那几朵孤独而骄傲的石竹花,此刻,我并不像它的主人,倒更像个孤独的赏花人,站在寒风里,心底充满了深深的愧疚,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好园丁,这寒风中独自绽放的石竹,我”百度“一下,花语为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女性美。而在我家它竟和野草一样,是“春风吹又生”的主,我已记不清是哪一年种下的,也想不起它何时发芽抽枝打苞开花?在春夏的繁花之中,我并不曾记下它的模样,而我疏于管理,它却早已变得耐干耐寒,无比坚韧,当繁花落尽,它独自在冷寂之中的馨香,仿佛从容淡然之中,有着不一样的诗意。

  在万千词汇中我特别钟情“感动”一词,这寒冷的风中,我感动于一朵花开,领悟一种心境,仿佛它给我的心灵注入澄清的指引,指引那份无欲无求的从容,指引那淡淡的禅意。又像突然让我领悟了一句人生的教诲,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你自己,去适应环境!” 寒风又何妨?苦雨又何妨?不公正的待遇优又何妨?万物都在磨砺中成长,生命也在苦难中强壮。

  从一株花中我明白 ,对生命只需执着,无需执拗,简单随意舒舒服服就是最好的生活。明年我不准备和我的花“较劲”,那株病怏怏的含笑,无精打采的茉莉,准备送人,买来时灿若云霞的山茶,入我家便没再开花,一并送走。这棵桂花虽让世人赞颂,可我一闻便晕,花开季节无处躲藏,根本不是我的“菜”。有人说主人养的花如其人,我倒情愿能如我的石竹花,从容生长,自由绽放!明年我就选种这样皮实好活不费事,却开得烂漫多姿的鸢尾玉簪蔷薇,种洁白的葱兰,种花开遍地的马齿苋,一帘垂地的吊兰和茑萝.......让它们陪伴着石竹,随心随性地生长,自由自在地绽放!

  今日冬至,冬至之后,它还能绽放多久,已不重要。我知道,明年它依然会自在地生长,随心随性地开放,永远的姿态从容,从春分一直会开到冬至,甚至更久。

冬至作文 篇7

  “来来来,吃饺子咯!”妈妈端着一大锅的饺子走了过来,“冬至吃饺子才不会冻耳朵!”

  可是我看着其中里面有一个汤圆形状的饺子,却不禁笑意用上了心头………

  一个小时之前,我们还在这包着饺子,我看爸爸妈妈在包饺子那也是手痒痒啊,洗干净了双手,我也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

  我刚开始学着爸爸妈妈包饺子的方式包饺子也是小有成就,可是不一会,我就觉得没点新意,我决定了,我要使用我的疯狂大脑,头脑风暴起来,于是,嘿嘿,我就创造出了惊人之作……汤圆饺。

  可能读者们有些疑问,因为汤圆和饺子本来性质就是差不多的,那汤圆饺又是什么玩意?好,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接下来,我来告诉大家我的伟大创举吧!

  我呢,先把饺子皮擀好,然后往里面全放瘦猪肉,把这个饺子皮一向叠,一向叠,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猪肉馅饼,当然,还没有结束,我又连续做了两个,把这三个馅饼叠放起来,再用两张饺子皮合为一张,擀成一个更大的饺子皮,把它们包住,在弄成汤圆的形状……哈哈哈,我是不是很有天赋呢?!

  此刻,我在锅里找出了我包的那个汤圆饺,迫不及待的用筷子把它掰了开来,谁料想那里面的馅都没有煮熟……哎,看来发明创造还是要依靠科学依据的,凭空捏造得来的也只是一场空啊!

冬至作文 篇8

  “吃圆啰,吃圆啰!”外婆一边喊,一边捧上一碗碗热腾腾、香喷喷的咸炒圆。我一个箭步地冲到餐桌旁,迅速地拿起筷子就去夹碗中的圆,只见笋片、肉丝、牡蛎、番薯面等配料中嵌着一颗颗圆鼓鼓、黄澄澄的冬至圆。我迫不及待地把鼻子凑到碗边闻了闻,一股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连忙夹起一颗金黄的“小球儿”往嘴里送,软软的,粘粘的,鲜美可口,好吃极了!

  正当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冬至圆,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吃冬至圆有讲究,你明年是几岁,就得吃几个,不能吃多也不能吃少。”我听了抬起头问:“妈妈,我明年是十岁就得吃十个啰?”“那当然啰!”

  我又端起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不知怎么的,妈妈惊讶地叫道:“叶梓婧,你怎么吃了十一个?这下可糟糕了。”我愣了一下,看着妈妈故作惊讶的神情,就神秘兮兮地问:“妈妈您明年三十九岁,就得吃三十九个冬至圆,您吃的下吗?”妈妈耸了耸肩,担忧地说:“我还真吃不下。”我一本正经地说:“那您难道不希望我帮您吃几个吗?”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小馋猫,啥时学得油嘴滑舌的!”我朝妈妈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过冬至,吃冬至圆真有意思。

冬至作文 篇9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可你们知道冬至的意义是什么?有人会说吃饺子,害怕冻坏了耳朵,如果这么回答那么你就错了。其实冬至是纪念一位伟大的医师——张仲景。但今年的冬至我们过的非常有意义。

  下午第一节课铃刚打,杨老师才上了1,2分钟,同学们就已经按奈不住了,有的在凳子晃来晃去,有的手里拿着玩具在玩,有的同学交头接耳的聊天。但为了能使活动顺利举行,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听老师讲。终于讲完了,“好了,大家排队去卫生间洗手,洗完就可以直接去活动室了。”杨老师叮嘱道。“耶!”同学们兴奋的叫道。

  第一个精彩大环节,就是我们的重头戏——包饺子。我们是第一组,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包更多好看又有创意的饺子。我们组的同学尽情发挥想象,我一边包一边提醒大家说:大家好好包尽量包出有新意的饺子,在劳动体验快乐。我一边包着自己独创的兰花饺子,另一边我们组的其他成员也在那忙碌起来了,瞧,桌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饺子,有的像大米团子,有的像小面包,有的金元宝等。更壮观的就数家长们包的饺子了。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美饺博得我们的眼球。有八边饺,飞鸟饺,麦穗饺,还有可爱的小兔子饺。家长们把他们包的饺子摆成一朵漂亮的花。这朵花引来许多人围观,争先恐后的在哪拍照片。

  终于到了品尝我们劳动成果的时刻了,而我这个小馋猫早就忍不住了。家长义工们还在不停的忙碌着,帮我们下饺子。不一会饺子出锅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想吃饺子。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嘴里塞;有的同学跑去别的组品尝。趴在窗外围观的同学们馋极了,但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享受美味。

  最激动的人心的时刻到了,三位家长义工经过评选,第一、三、四组获得了最佳饺子奖,第二、五组获得了最佳创意奖。这次活动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回忆,还是我们成长路上一笔浓浓的墨迹!

【【必备】冬至作文集合九篇】相关文章:

【必备】冬至作文集合9篇04-06

【必备】冬至作文集合8篇03-31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合九篇03-29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合5篇03-19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合6篇03-11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合八篇03-11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合9篇03-03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合五篇02-28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合8篇02-28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合7篇02-25